可爱星星6 可爱星星6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2,306 关注贴吧数: 1
【薇力无限】 外国诗种类. 1、史诗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一种特殊的叙事诗,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以自己民族的有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除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外,还夹杂着神话传说”等等的特点。如《荷马史诗》。2、十四行诗  欧洲的一种抒情诗,音译为“商籁体”。本是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的诗歌,其格式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首创者据说是意大利“西西里诗派”主要诗人连蒂尼。到十四世纪下半期,意大利另一位诗人彼特拉克,继承“西西里诗派”的传统,创造了一种十四行诗的新体“彼特拉克”体,使十四行诗更臻于完美。3、悬诗  中古阿拉伯文学蒙昧时期七首著名长诗的总称。得名是因为:阿拉伯是个爱好诗歌的民族,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诗歌。在公元五世纪时,每年在麦加都要举行集市活动,各部落诗人赶来朗诵他们的诗,并进行比赛,优胜者的诗抄在麻布上悬挂起来,称做“悬诗”。其形式都工整的格律诗。4、俳句  日本古典短诗,原称“俳谐”。是日本中古后期发展起来的民众诗,形式为每首三行,各行的音节数为5、7、5(指日语,译成汉语则不同),共17个音节,不押韵脚。表现刹那间的感受是它的主要内容。多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隽永凝炼,便于记忆和流传。5、鲁拜诗  中古波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诗体,原意为“四行诗”。是伊朗的传统诗体,第一、二、四行押韵,第三行一般不押韵,类似于中国的绝句。
【薇力无限】 数学家传 在中国有一个几乎家喻户晓、在国际数学界久负盛誉的人,他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教授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寒之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 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便因家贫失学.但他凭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强的毅力,不管寒冬或酷暑,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在油灯下刻苦攻读,孜孜不倦地钻研深奥的近代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于1930年在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刊物《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并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起初,他做图书管理员,在此期间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丰富的图书资料,如饥似渴地攻读一门又一门数学课程;后转做教学工作,并很快由助教升为讲师。   1934年,华罗庚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连续发表了几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注意.1938年,华罗庚回到祖国,由于他的卓越成就,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此后他又应邀在苏联、美国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任教.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和副院长等  华罗庚教授一生成就辉煌,他在世界级刊物上发表过150多篇论文,写了9本书,其中有许多重要成果至今仍居世界领先水平.他还培养了一批中国数学界的骨干和年轻的新一代数学家,如段学复、闵嗣鹤、万哲先、王元、陈景润等.50年代~60年代,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潮流,华罗庚教授积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并亲自去全国各地普及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华罗庚教授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振兴中国近代数学的带头人和世界著名的第一流大数学家,他的名字与少数经典数学家一起被列入美国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 辛勤的园丁——熊庆来  人们广泛地赞誉着中国数坛巨星华罗庚,传诵着他年轻时自学成才的故事,后来被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发现了,提拔他到清华深造,终于培育了一代数学巨星.伯乐识才,发现和提携华罗庚成才的教授是谁呢?他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熊庆来.  熊庆来,字迪之.1893年农历9月11日生于云南省弥勒县一位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熊国栋曾做国赵州府学官,12岁时便随父亲住于任上,受到新思想的熏陶,有了学习自然科学的愿望和条件.1907年到昆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方言学堂,后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及英法专修科学习语法.1913年,应云南省选拔留学欧美的留学生考试,在数百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派往比利时留学,学习矿业.他为什么要选学矿业呢?因为云南矿藏丰富,攻读矿学,学成回国后便可开发祖国宝藏,使祖国富强起来.这也是受当时科学救国的思潮之影响,更是爱国学子报效祖国的一片心愿.然而,好事多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比利时沦陷,学校关闭.他辗转取道荷兰、英国到达法国.过度劳累使他染上了肺结核病,只好在巴黎留了下来.这时,学习采矿已不可能了,他决定改学理科,于1915年入巴黎圣路易中学数学专修班.从这是起,开始可他的数学生涯,在法国数学界浓郁的学术气氛里,他如饥似渴地在知识海洋了学习和探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薇力无限】 几何之父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学习几何的标准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之父。   欧几里德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古希腊的数学研究有着十 分悠久的历史,曾经出过一些几何学著作,但都是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欧几里德汇集了前人的成果,采用前所未有的独特编写方式,先提出定义、公理、公设,然后由简到繁地证明了一系列定理,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还讨论了整数、分数、比例等等,终于完成了《几何原本》这部巨著。   《原本》问世后,它的手抄本流传了1800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还被译为世界各主要语种。13世纪时曾传入中国,不久就失传了,1607年重新翻译了前六卷,1857年又翻译了后九卷。   欧几里德善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他在人的身影与高正好相等的时刻,测量了金字塔影的长度,解决了当时无人能解的金字塔高度的大难题。他说:“此时塔影的长度就是金字塔的高度。”   欧几里德是位温良敦厚的教育家。他治学严谨,循循善诱。反对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作风。尽管欧几里德简化了他的几何学,国王还是不理解,希望找一条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德说:“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一条路,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成为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一次,他的一个学生问他,学会几何学有什么好处?他幽默地对仆人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从学习中获取实利。”
【薇力无限】 感悟人生. 一定会记住[美] 雪莉·安·维克 张霄峰 / 编译   直到8岁,我一直以为星期天之所以叫“Sunday”(英文直译是“有阳光的日子”),是因为这一天要在阳光下度过。我这样想,是因为每个周日我都和奶奶一起在花园中度过。南瓜蔓是我的最爱,因为它细小的卷须伸展开来,缠绕着棚架,就像紧紧握住棚架的纤细手指,看起来那么无助。我感觉它们需要我的帮助,所以常常坐在地上照料它们。奶奶也会坐在凳子上,像我一样地照看番茄。   “奶奶,”有一天我问,“我该把这些小黄花都摘下来吗?”   “为什么你想摘下它们?”她轻声问道。   “我觉得花儿会招来害虫,虫子会吃掉它们。”   “不会的。亲爱的。”她微微一笑,“很快这些花儿就会变成南瓜。”   “真的?”   “等着瞧吧。很快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就会变得非常神奇。记住我的话。”   “小东西也会变得神奇!”我重复道。   每个周日,我都到花园里查看南瓜蔓,每一次都看到长出的南瓜又多了。   “南瓜长出那么多,是因为我照料得好吗?”我问。   “是的,”奶奶说.“只要悉心培育,美好的事物就会成长。记住我的话。”   “只要悉心培育,美好的事物就会成长。”我重复道。   从此我对南瓜的照料越发周到,随时摘除枯叶,有的瓜蔓偏离棚架,我就把它挪近些——奶奶就是这样侍弄番茄的。后来有一个周日,我看到她拿着大剪刀,把一根番茄枝整个地剪了下来。   “奶奶!”我惊骇地捂住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株番茄不够强壮,支撑不了两条长满果实的大枝,”她说。“必须剪掉一枝,才能让另一枝长得更好。”   “将来有一天,你可能要做同样的选择。”她说。   “什么意思?我也要把什么东西剪掉?”   “不,亲爱的,”她笑出声来,“你可能需要做出决定,因为有时你必须放弃什么。”   “我一定会记住。”我说。一连几个月,每个周末我都去看南瓜长势如何,每一次都欣喜地看到南瓜又变多了。直到有一天,不再有新的南瓜长出,几星期后,南瓜全都不见了。它们被摘走了。   “奶奶,我的南瓜怎么了?”我含泪问她,“它们怎么不长了?它们去哪里了?”   “就该这样,亲爱的。万物有生必有死,没有什么能永生不死。”   “可是我把它们照料得那样好。”   “没错,”她说,“但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我也该记住这个吗?”   “是的,”奶奶说,“季节会改变,但是一切消失的事物,都会被新的事物取代。”   “我一定会记住。”我说。我开始照料其他的植物,但是有一天我终于对奶奶承认:“我真的想念南瓜。”我接着说:“奶奶,我们让爸爸建一个温室怎么样?那样一年到头都可以种南瓜了。”“我不知道。”她说。“也许我们应该等待种南瓜的季节来了再种。”   “为什么不试试呢?我们去找爸爸好吗?求你了奶奶。”   “我想可以试试。”她答道。爸爸同意了。下周我来到花园,发现温室已经建好。最妙的是,温室里搭好了棚架。   我们把南瓜种在一侧,番茄种在另一侧。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过去了,南瓜的长势越来越好,西红柿也很棒。后来,南瓜开始结果了。   “奶奶你看,”我说。“我有了一个小南瓜,还有几百朵花,收成肯定比以前更好。”   “你的主意真棒。”奶奶说着,握了握我的手。   “奶奶,”我说。“我想你应该记住。”   “什么?”   “如果你真想做什么,总会找到办法。”   奶奶转过头看着我,在她眼中看得到星星点点的泪花,一时间我以为她要哭了,但是她笑起来,我从没见她笑得这样灿烂。她轻轻地摇摇头,再次紧握我的手。   “谢谢你,亲爱的,”她说,“我一定会记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