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高新老张
武高新老张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50
发帖数: 27,588
关注贴吧数: 4
解说不要再绑架朱婷了。 朱婷是朱婷,李黑腿是李黑腿,一个用手打排球,一个用脚踢足球,不是同一类。
第一次感觉冠军是垃圾
今年天津靠脚赢了2个冠军,应颁发金靴奖! 管你武功高强,我只一脚定乾坤。全锦赛是,联赛也如此。
恭喜李天才勇夺联赛金靴! 一次联赛废2人,勇夺金腿MVP
丑陋的决赛!
争议 昨天裁判判了个解说一直说争议,现在别人伤了二传不说争议了!
解说解说这么偏 这么偏也无所谓,裁判判了还吧啦吧啦,明显天津触网,还在吧啦吧啦,好像这个球赢了天津就赢了比赛是的。
世锦赛感想 奥运会后我的观点是东京周期塞尔维亚至少能夺得一个冠军,中国前行将很艰难。本次世锦赛也基本印证了这个观点。但认为东京周期是中塞争锋变成目前的中意塞三国大战确实没有想到,意大利崛起的速度真的太快,而巴西美国的美洲之殇也是令人唏嘘。 1、中塞意三队目前还是在第一档次,相互之间的胜负其实也只在毫厘之间,我对某媒体说中意识46开,中塞是37开的说话嗤之以鼻,也许意塞在硬实力上稍占上风,但中国在纪律性和意志品质上还是更胜一筹。事实上半决赛那2支队伍先碰撞对另外一支队伍来说都是利好,因为无论如何,哪只队伍的获胜都不会太容易,花费的精力和体力不是24小时就可以消化掉的。 2、世锦赛后意大利队凭着年轻仍然有上升空间,哪怕艾格鲁继续提高其稳定性一项就可以让世界诸强望而生畏。但我认为中国女排也并非没有提高可能,除了朱婷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外,本次世锦赛张常宁身体没有完全恢复也是客观存在,一旦朱婷对角能恢复起来战斗力也是可观,而李盈莹也只是第一次大赛,其成长空间仍然很大。 3、来说说中国队。我个人对中国队本次比赛的发挥还是很满意的,基本打出了中国队的水平,体现了中国女排固有的那种坚韧不拔。郎平的临场指挥仍然是超一流的水准,这是我们本周期最大的保证。朱婷在上个周期风光无限,这周期被列强重点照顾也是情理之中,但仍在国家队体现中流砥柱的作用,难能可贵。要知道,目前的世界顶级球队,拥有自己的超级攻手已经是武器库必备,而中国队能够拥有朱婷确实是中国球迷之福。所以后世锦赛时代如何保护朱婷的身体我认为是必须考虑的事情。而朱婷也需认真思考强队加强对自己研究后包括拦网和防守后的进攻选择问题。 4、张常宁的后世锦赛必须要养好自己的身体,这应该是她的头等大事,如果还想和姐妹们一起征战东京,伤病的身体是无法满足如此高强度的比赛的。想当年惠若琪15年世界杯休战后突然拦网开窍,宝宝在养伤的同时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技术完善,特别是一传的水平如果能更上一层楼,那将是对中国女排最好的福音。 5、袁心玥在本次世锦赛特别是2场中意之战受到了球迷的诟病,其实大可不必,小袁其实有身边的榜样可以学习,17号颜妮大姐本次世锦赛应该给她树立了很好的示范。作为中国队副攻线上的主力,现代排球两边拉中间压对副攻的要求拦网更胜于进攻,如果拦网没有威力对两边的攻手将是极大的负担,参考16赛季江苏队王辰玥强势的拦网可以帮助江苏队登顶联赛和全运,而17赛季小王上边影响拦网,江苏就碰到了极大的困难(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一个因素)。私认为,小袁最主要还是要加强核心基础力量训练,这点上来看,亚洲的副攻和欧美的副攻在力量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知道是身体天然的劣势还是训练方法问题。而对于颜妮来说,如果想要顺利走到东京,给她的建议就是这2年尽量少打比赛多养身体。16年徐云丽就是很好的例子。 6、目前的李盈莹还是用她的进攻为主,李盈莹最大的优势在于她的臂展,力量也不错。但目前小李上场必须有接应进行保障,这打法在世界联赛中其实证明还是可以和强队抗衡的,而六强战最后利用这招打掉美国也是证明有其存在价值的。但李盈莹还年轻,如果能丰富自己,特别是如果有3轮以上一传自保的话,或许教练组能想出更多组合和强队对抗。而目前中国和顶级球队对抗的组合其实就有2种,一种是朱婷大主,其余撑起朱婷对角,双主+自由人一传(有时会解放朱婷一传),一种就是李盈莹大主,朱婷和接应保障(当然朱婷也要进攻或少数小李一传也要保障朱婷进攻),其余的都是在这两种上的局部延伸。如果中国能有第3种或第4种组合在正常比赛中也能全程和强队对抗,在比赛中能起到各种出其不意的效果。 7、龚翔宇明显比前2年更壮实了,这也是她这2年成长的体现,那些诟病龚翔宇的也不想想,目前中国的接应线哪怕找一个龚翔宇的替补也是难觅。成天想着自己的接应成为艾格鲁、博斯、椰丝,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龚翔宇能立足中国队,全面就是她的优势。目前龚翔宇其实力量和速度都上来了,但仍然要向她提些建议。我仔细观察了椰丝的进攻,其实椰丝的进攻线路也不是那么刁专,但椰丝为什么进攻的能力强,关键在于她击球一刹那时的加速。而龚翔宇的击球还是相对匀速,有个有趣的现象,场上有时候发现击球时声音很响,反而该球容易被防起,但如果击球没有声音,多数能得分。 8、二传该考虑培养梯队了,中国的二传培养已经及其落后了,丁霞本来就是以身体为本钱的二传,里约周期,丁霞是身体强技术不完善,里约历练后丁霞技术和心理都有长足的进步,但身体机能其实是在走下坡路的,真的很担心她的身体能否支撑到东京,就算勉强,二传的水平如果下降哪怕再给你个好攻手也弥补不了这个损失。而放眼望去,整个中国联赛,还能找出丁霞的替补吗?悲哉悲哉。现代排球高快结合,私认为在培养二传的思路上,有2点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放弃身体素质跟不上的,四平八稳的二传已经不符合现代排球的发展了,二是必须意志品质要过关,二传必须要大心脏,果敢坚毅有思路。 9、自由人,再次海选吧,竞技体育,优胜劣汰是常事。 最后,对中国队来说从来就是一个整体在打球,如果一个队伍只是7、8杆抢并非好事情,如果还能达到里约人人能上场,人人能战斗,人人能发挥,东京我们还是能期待的。加油!
今年瓜队的世锦赛之路将非常艰难 里约奥运之后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中国女排18年的世锦赛之路将非常艰难,从情感上希望中国队每次比赛都得冠军,但理智上感觉中国队世锦赛夺冠的几率不是很大。目前感觉中国队还是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朱婷依赖症。朱婷无疑是中国队的王牌是世界第一主攻,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朱婷的中国队就不叫中国女排。但可以看出,一旦朱婷不在场上或者朱婷进攻受阻,中国队碰上强队将没有赢球的可能。要希望其他攻手分担几乎是天方夜谭,一方面只要朱婷在场上,一定是二传最信任的进攻点,大量的进攻任务压在朱婷身上,其他进攻点进攻比例肯定不会多。另一方面,其他进攻点也没能力来弥补朱婷进攻受阻收到的压力。世锦赛对阵强敌时,朱婷的状态是保证中国赢球的关键,如果朱婷进攻一旦受阻,那些希望靠其他队员来弥补赢球的球迷,我感觉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2、朱婷对角难觅。由于惠若琪的退役,张常宁的伤病休战,目前中国队朱婷对角轮番上阵,但效果如何一目了然。无论是刘晓彤、段放还是李盈莹,做替补是没问题的,但要做朱婷对角主力,其实真是勉为其难了。能力就摆在哪儿,要想一步登天确实伤透脑筋。一味指责有什么用处,没有哪个队员想把比赛搞砸了。 3、张常宁伤病隐患。宝宝的伤病牵动了球迷的心,去年大奖赛前期宝宝的脚受伤以后,其实对她的状态就有了影响。今年联赛江苏成绩不好其实也跟宝宝的伤病有关,因为宝宝在江苏的地位就和朱婷在国家队的地位等同,MVP统治力下降要靠其他队员来弥补是很难很难的。而目前宝宝何时复出还没个定数,关键是这么长时间没有比赛,宝宝的状态如何也不得而知。 4、副攻线能力下降。相比里约,袁心玥在这2年时间里明显成长很多,是目前中国副攻线第一主力是毫无异议的,但颜妮受肩伤影响,状态下滑是必然的,我们还是要向这位老将致敬,但就是这样,其他年轻副攻要赶上颜妮目前看不大可能,更不要说里约还有个老而弥坚不挑球的副攻徐云丽呢。副攻线的能力和里约相比最起码厚度少了许多。 5、二传堪忧。与里约相比,虽然丁霞成熟了很多,但丁霞的风格是优点和缺点并存,她从来不是稳得住的一个二传,我一直认为丁霞如果打二传替补去改变节奏目前天下第一无人能出其右。问题是目前中国没有稳得住得二传存在,里约好在有职业生涯末期的魏秋月,而现在的二传的水平与丁霞比就有差距。怎么办?怎么办? 6、接应平稳。中国的接应和欧美大相径庭,要想中国接应比较博斯、艾格鲁是天方夜谭。龚翔宇稳步上升、杨方旭伤病归来、曾春蕾状态保持,接应3人至少和里约相比还没有逊色,但问题是中国接应本身就和欧美有差距,而且中国接应从来就不是决定比赛走向的人物。无论今后朱婷、张常宁、李盈莹是不是打到2号位去,但至少中国目前还没有能传好2号位的二传。 7、发垫水平亟待提高。私认为排球比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发垫环节,但目前中国的发垫水平真的让人非常担心。比赛是一面镜子,从国家联赛来看,中国不要说和日本、韩国等亚洲队伍比较,就是和意大利这样的欧洲队伍,中国的发垫水平也是处于下风。我从来对惠若琪不感冒,但并不能否认惠若琪对中国队的作用。而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出现。 8、自由人真的是世界水平吗?里约周期郎平海选自由人场面仍历历在目,为什么要海选?说明我们没有拔尖的。我们的自由人是里约奥运最佳。但从目前比赛场面看,我们的自由人真的是世界水平吗?至少在我看来,也就只是中上吧。 世锦赛即将临近,中国队的问题够教练组头疼的,作为球迷,能做的就是努力为中国队加油而已,少一些指责与谩骂,多一些鼓励和包容。请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球迷!
今年瓜队的世锦赛之路将非常艰难 里约奥运之后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中国女排18年的世锦赛之路将非常艰难,从情感上希望中国队每次比赛都得冠军,但理智上感觉中国队世锦赛夺冠的几率不是很大。目前感觉中国队还是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朱婷依赖症。朱婷无疑是中国队的王牌是世界第一主攻,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朱婷的中国队就不叫中国女排。但可以看出,一旦朱婷不在场上或者朱婷进攻受阻,中国队碰上强队将没有赢球的可能。要希望其他攻手分担几乎是天方夜谭,一方面只要朱婷在场上,一定是二传最信任的进攻点,大量的进攻任务压在朱婷身上,其他进攻点进攻比例肯定不会多。另一方面,其他进攻点也没能力来弥补朱婷进攻受阻收到的压力。世锦赛对阵强敌时,朱婷的状态是保证中国赢球的关键,如果朱婷进攻一旦受阻,那些希望靠其他队员来弥补赢球的球迷,我感觉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2、朱婷对角难觅。由于惠若琪的退役,张常宁的伤病休战,目前中国队朱婷对角轮番上阵,但效果如何一目了然。无论是刘晓彤、段放还是李盈莹,做替补是没问题的,但要做朱婷对角主力,其实真是勉为其难了。能力就摆在哪儿,要想一步登天确实伤透脑筋。一味指责有什么用处,没有哪个队员想把比赛搞砸了。 3、张常宁伤病隐患。宝宝的伤病牵动了球迷的心,去年大奖赛前期宝宝的脚受伤以后,其实对她的状态就有了影响。今年联赛江苏成绩不好其实也跟宝宝的伤病有关,因为宝宝在江苏的地位就和朱婷在国家队的地位等同,MVP统治力下降要靠其他队员来弥补是很难很难的。而目前宝宝何时复出还没个定数,关键是这么长时间没有比赛,宝宝的状态如何也不得而知。 4、副攻线能力下降。相比里约,袁心玥在这2年时间里明显成长很多,是目前中国副攻线第一主力是毫无异议的,但颜妮受肩伤影响,状态下滑是必然的,我们还是要向这位老将致敬,但就是这样,其他年轻副攻要赶上颜妮目前看不大可能,更不要说里约还有个老而弥坚不挑球的副攻徐云丽呢。副攻线的能力和里约相比最起码厚度少了许多。 5、二传堪忧。与里约相比,虽然丁霞成熟了很多,但丁霞的风格是优点和缺点并存,她从来不是稳得住的一个二传,我一直认为丁霞如果打二传替补去改变节奏目前天下第一无人能出其右。问题是目前中国没有稳得住得二传存在,里约好在有职业生涯末期的魏秋月,而现在的二传的水平与丁霞比就有差距。怎么办?怎么办? 6、接应平稳。中国的接应和欧美大相径庭,要想中国接应比较博斯、艾格鲁是天方夜谭。龚翔宇稳步上升、杨方旭伤病归来、曾春蕾状态保持,接应3人至少和里约相比还没有逊色,但问题是中国接应本身就和欧美有差距,而且中国接应从来就不是决定比赛走向的人物。无论今后朱婷、张常宁、李盈莹是不是打到2号位去,但至少中国目前还没有能传好2号位的二传。 7、发垫水平亟待提高。私认为排球比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发垫环节,但目前中国的发垫水平真的让人非常担心。比赛是一面镜子,从国家联赛来看,中国不要说和日本、韩国等亚洲队伍比较,就是和意大利这样的欧洲队伍,中国的发垫水平也是处于下风。我从来对惠若琪不感冒,但并不能否认惠若琪对中国队的作用。而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出现。 8、自由人真的是世界水平吗?里约周期郎平海选自由人场面仍历历在目,为什么要海选?说明我们没有拔尖的。我们的自由人是里约奥运最佳。但从目前比赛场面看,我们的自由人真的是世界水平吗?至少在我看来,也就只是中上吧。 世锦赛即将临近,中国队的问题够教练组头疼的,作为球迷,能做的就是努力为中国队加油而已,少一些指责与谩骂,多一些鼓励和包容。请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球迷!
清醒剂 这场比赛输得好啊,赛前估计100个人不会有98、9个人认为中国会赢,肯定是101个认为中国会轻松获胜。一场惨败就是一针清醒剂。虽然这阵容确实是2队阵容,但对上韩国也不至于如此境地。昨天中国输在哪里?就是心态,外界的、自己的。整场比赛就看到焦躁,急啊,心态完全失衡,自以为实力高人一筹,怎么会大比分落后,面子上过不去啊,我们好歹也是奥运冠军啊,于是各自为政,就想一板打死,我扣我失误,我扣我被拦,防守形同虚设,拦网到处乱扑,一传到处乱飞。仔细算算,中国队整场比赛共接了几个一传,到位的有几个,半到位有几个,接飞的有几个?把别人当做鱼腩,不料别人分分钟教你如何做人。 中国队还没有到了见谁灭谁的地步,知耻而后勇吧,别把自己摆的太高。清醒的郎平教练也只说我们只是世界前6的水平,但光教练说是没用的,队员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才是练兵最大的收获。 这场失利,并不是一个人发挥比另一个人发挥更差的问题,而是全队发挥都差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技战术没发挥的问题,总结这场失利所获,比这场轻松获胜更加重要。
所有利用规则都是合理的,关键是做好自己 各色各样的粉丝对于自己喜欢的球队因为别人利用规则得利耿耿于怀,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所有合理利用规则都是可取的,关键是怎么做好自己,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如何极致地利用规则应该是每个球队后方团队都要去考虑。但在利用规则得同时,谴责失去体育精神的行为。就本赛季,我认为以下行为都是合理的。 1、上海引进世界级外援,有时候我只是觉得,既然已经引进了一个,为什么上海不再引一个世界级外援? 2、北京8强赛引进2个内援,由此双杀江苏,这是合理的利用规则得结果,江苏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 3、上海全替补打辽宁,全主力对付江苏也是合理的,说明上海还是把江苏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对手,你自己打不好,我为什么不提前把你排除呢?况且我们都是老队员,需要休整。 4、江苏在进入四强后引进袁心玥李静反杀上海也是合理的,你要摁住我,难道还不允许我反抗? 5、唯一有你问的是花蕾回北京和陈馨彤回天津算不算转会?目前看花蕾回北京不打算转会,因为如果算那北京就不能在8强引2个内援,花蕾也不能再次转会至上海,而陈馨彤如果不算,那天津就是算转了一个内援,如果算那天津就是算转了2个,我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但估计应该算的,因为陈馨彤已经代表北京打过比赛了,主要还是排协的规则问题。
论纷纷扬扬的转会政策 排超元年4强产生,引起大家最关注的居然不是哪支球队可能夺冠,而是4强队伍的引援情况。一出大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转会政策到底好不好在这一段不论,但引起了球迷极大的讨论这件事来说,对于排球能进入更多人的视线这件事总归是有益的,至少比谈到排球,大家都很漠然要好吧。现在来谈谈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主要还是围绕几个关键词来讨论。 一、公平 排球比赛无外乎也是一种游戏,在大家玩游戏的前面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大家都按照游戏规则去进行,我就认为是公平的,当然这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开赛前引外援,8强赛、4强赛引内援这个政策是在游戏还没开始前就已经制定的,对每个队都是一样的。所以,各队在比赛开始之初就应该评估规则所能带来的利弊,全面布局本队的比赛方案。江苏也不必对北京8强赛引援后双杀自己耿耿于怀,上海也没理由说赛季前投入巨资引入金软景由于四强赛别人引内援而有可能投资打水漂而叫屈,这是规则所允许的,你利用规则得到了好处,就不能排除别人利用规则去加强自己,如果自己失利了,那只能说你自己没有完全理解游戏前的规则,怨不了别人。至于什么金钱和关系,那都是方法和手段,与规则无关,只要不是违反规则,都是可以的。譬如有人说江苏引进李静和袁心玥是利用了关系,那我也可以说上海引进金软景是利用了金钱,而且金软景加盟也不能不说她和老马的关系,所以这都是正确的。(吃完饭再码)
末轮猜测 江苏胜上海,八一胜胜浙江,江苏四强不入,叫你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
猜谜:江苏女排队员中谁能喝酒?谁不能喝酒 答案在20楼后公布
【联赛观望】胡乱猜测 今年联赛第一阶段已经完赛,江苏11胜1负排名小组第一,顺利晋级第二阶段,带着14分积分进入第二阶段,可以说四强位置唾手可及,几无悬念。 1、由于今年联赛扩军,但由于今年是奥运后第一年,国内各队对引援力度不大,导致小组赛强弱分明,引不起现场看赛的兴趣,本人也只是在开赛头2场主场去现场看了球赛,之后便没观赛的兴趣了。但通过视频也陆续看了些比赛,总体来看,目前江苏还与去年最后阶段的状态相去甚远,并没达到最好的状态。蔡斌在逐步提升江苏的状态,在我看来,在5局3胜和7局4胜的赛制下,其实对江苏是有利的,江苏依然是冠军第一候选,只不过我想看到的是在第2阶段谁能首先逼出最强的江苏。在江苏队目前唯一能引起我关注的也许就是吴晗什么时候能够上场,上场后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2、魔都今年引进金软景后成绩上扬,与江苏一样,进入四强无忧,但在我看来,魔都是虚假的繁荣,金软景与巅峰时期相去甚远,只是在凭着经验打球,弹跳大不如前,而魔都的右路仍然是致命的缺陷,魔都的拦网和速度都是她们的缺陷,在半决赛中被对手抓住的话估计很难翻身。张轶婵状态下降,好在杨婕似乎比上个赛季有进步。不过如果张轶婵能超水平发挥或者魔都在进入四强后能在右路通过引援补强,也许会给这么多老将在最后赛季有安慰也说不定。 3、天津今年主打李双赢,这位小将确实是天津重新崛起的基石,在联赛开始之初,我就说过,不要低估天津的冠军之心,今年天津在换血之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非常欣赏天津对女排的投入与专注,可惜的是陈丽怡的状态江河日下,令人唏嘘,还想着15-16赛季的威风八面,却在今年已经廉颇老矣,不过天津的一传体系稳定,要想今年夺冠除非出现奇迹,但冲进决赛也并非没有可能。 4、辽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丁霞和颜妮的配合已入化境,段放今年进步也还可以,问题是辽宁除了丁颜,其他人有实力却不顶尖,没有顶尖的边攻手在关键时候一锤定音,导致成绩起伏不定,能战胜强大的江苏,又能输给爬坡期的八一,所以辽宁还只是一个搅局者。不过今年辽宁带入第2阶段的分数要比浙江高,与浙江的2场球是进入四强的关键之关键,哪怕一场0:3,一场3:2,只要在胜场上拉平,仍然在晋级4强路上占有先手。 5、浙江队在八强中把福建的目前2大王牌招入阵中,确实今年野心不小,仅仅因为缺少了一个单丹娜,浙江居然落魄如此,不过排球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全运会的意外失利估计对吴胜教练和浙江全队的打击不小,自信心得影响也不小,由于八强赛分数落后,浙江哪怕引进了林丽和小清新,四强之路仍然是雾里看花,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这批配合多年的队友估计在今年过也将成为绝唱。 6、八一队仍然有着强队的骄傲,在副攻线的培养上依然在国内无出其右,但副攻的强大并不是决定球队强大的决定因数,小球技术粗糙仍然是八一最大的障碍,3梅没有达到人们想象中的高度,6梅基本除了发球令人看不到希望,而接应的培养,哪怕你没有进攻的实力,但如果连地面也没有,不如培养更小更年轻更有希望的。3个火枪手在我看来都到了要更换的地步,最大的问题是,后面还有更换的吗? 7、帝都永远是被高估的,每年的大投入在赛季初期总能引起许多球迷美好的愿望,但比赛一开始就直接打入冷宫,这点倒是跟中国男足有点相像。帝都如果对排球真有这么大的热情,需要把自己年轻队员的培养体系建立起来才是根本,而不是在没有希望的前提下再去进行什么引援,只会叫人贻笑大方。 8、恒大的重新介入我倒是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不过要看今后恒大的重视程度,今年恒大虽然与前面7支队伍有差距,但还是要进行鼓励,如果明年能引进实力强点的外援,恒大也有搅局4强的能力,不过今年,如果能力争第7名,将是对恒大极大的鼓励。 今年的排超元年真是名不副实,无论从组织、转播、包装、宣传其实还不如往年,只不过改了个名称罢了。江苏今年夺得冠军在我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其后我预测天津与上海,辽宁和浙江争夺四强一个席位,至于八一、北京与恒大,大概率陪太子读书。(本人观点,不等于现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