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iegao123 frankiegao123
一是不出头,二是不出头,三是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打一字
关注数: 95 粉丝数: 211 发帖数: 19,375 关注贴吧数: 130
【经验分享】啮齿动物与狂犬病病毒 昨天松鼠受惊了,我被我家从小养到大、跟大爷似的好吃好喝伺候着“白眼狼”在虎口上狠狠地咬了一口,两只手背已经惨不忍睹了。创可贴的地方是被鼠鼠咬的,其他地方是被抓的。 经常在贴吧看到被松鼠咬了之后是否需要狂犬病病毒疫苗?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些关于啮齿类动物与狂犬病病毒的关系,以及在流行病学中的传播特性。 WHO 于 2005 年正式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wpro.who.int%2Femerging_diseases%2Fdocuments%2Fdocs%2Fpub_671C.pdf&urlrefer=0991233110c8445958d7a9ca9f781bd1),第 8.3 节: 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成千上万的野生和住区(synanthropic)啮齿动物的检查显示,很少发生啮齿动物感染狂犬病的现象,说明这些动物不是该病的贮主。 “首篇报告”很隐晦,只是说明不是该病的贮主,并没有说明在流行病学和传播性。 很幸运,WHO 在首篇报告发布 8 年后的 2013 年正式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版报告)》(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120.52.72.40%2Fapps.who.int%2Fc3pr90ntcsf0%2Firis%2Fbitstream%2F10665%2F85346%2F9%2F9789245209829_chi.pdf&urlrefer=c473780caf2cb933f04424169f95a6b3),第 10.3 节: 在世界各地狂犬病疫区对几十万野生和伴侣啮齿动物的检测显示,只有特殊情况下存在狂犬病毒感染的终端溢出,说明这些动物既不是主要宿主,也不能在该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传播中发挥作用。 最后一句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啮齿类动物不会在流行病学和传播中发挥作用 报告中有个“终端溢出”,指的是:啮齿动物(如老鼠)自身不会相互传播狂犬病,虽然在极偶然的情况下自身可感染狂犬病,但只可能是在偶然被疯狗咬伤同时又未被咬死的情况下才可能被感染,这种被感染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而感染后又有机会将狂犬病传播给人的确切病例实际上更是从未发现。 在“第二版报告”的第 8.3 节“暴露后预防”中指出:被啮齿类、兔子和野兔咬伤通常不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 结论:全球啮齿类动物(除极少数物种之外)都不会传播狂犬病病毒,被咬了之后也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病毒疫苗。 当然了,如果松鼠咬了你之后没多久就死了,那是必须要重视的,赶紧关闭贴吧立马去医院! “白眼狼”昨天咬我,今天罚站!另外,我们的这些小萌货(魔王松鼠)动物学专业的中文名称是“欧亚红松鼠东北亚种”,在动物学的分类是:啮齿目—松鼠科—松鼠属—欧亚红松鼠—东北亚种,动物学学名:Sciurus vulgaris orientis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