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微笑 暖暖☆微笑
关注数: 40 粉丝数: 549 发帖数: 34,055 关注贴吧数: 2
转载/关于汉语诗歌“音步论”的思考 我对汉语诗歌音步说一直持怀疑态度。一是汉语诗歌音步学说的研究者没有建立诗句或诗行标准,二是汉语没有轻重音、长短音、高低音的显明差别,汉语四声或平仄也与节奏无关,即使句子较为紧密的词的运行时段和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这种延续的音段与无音的比对关系形成有规则的整齐化的所谓的“音步”或“音顿”,如果没有韵的搭配,也只形成普通的散文节奏或者骈体文节奏,也就是说,从这种方式引导的所谓的节奏还是十分近似自然节奏,也就是因语法语气造成的散文节奏或话语节奏,根本无以形成强劲的节奏。语音上没有强劲、显明的节奏,其文体就不是有节奏的文体,也就不是诗体。所以,如果在勉强承认“音步说”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其“音步”造成的节奏是多少地微弱,其微弱程度甚至不如汉语的自然节奏。这源于汉语的特点。历史证明,汉语只能、也只是靠同韵尾语音流的相应搭配造成诗歌首先形成同韵尾语音流的律动组合的节奏,这就是韵律;只有在韵律的引导下,诗行才有语音上诗行的意义,诗行内部的音与音的节奏关系,除了有半逗停顿辅助韵律的形成外,它的节奏与语法语义语气形成的自然节奏相一致。这就是汉语诗歌的音律现象。也就是说汉语诗句内部的节奏这种音律问题,并不象一些有轻重音、长短音、高低音显明的外国语那么复杂,也不象音节诗语种。也许,英语、法语可以通过专家研究论证的所谓的“可变音步”形成自由诗,通过固定音步形成格律诗,但汉语先天地只能依靠韵的作用来组合诗句,联句成节,联节成章。就汉语诗歌而言,其韵律就是它最根本的节奏,韵律引导的音律辅助韵律的行进。 转子新浪微博: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5df8700501015y5f.html&urlrefer=6e89798ac1abdd42c5c7012d97e69549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