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你的白天
梦见你的白天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6
发帖数: 341
关注贴吧数: 27
我不明白(奉天口音西科版)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你科落选双一流,仿佛这一流学科战场对于我们注定凶多吉少,二十年前,你科顺应时代潮流开启了组建西科大时代,西工院经专遂归于一统。本校师生所到之处,无不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后,这一流学科竟无我科容身之处。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11C学科对1⃣️A+学科,优势在我!
齐鲁工业大学全重水平 绿色造纸与资源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今年国自然37项,其中重点项目一项,国际合作一项,面上14项,青A1项,青B3项,青C17项。按照这个全重水平来看,无论是你科材料的计划申报的全重还是环资计划申报的全重,还是现存的国家级平台创新中心都相差甚远,希望学校能知耻而后勇。
对我科发展的些许思考 最近国自然,省奖,国奖提名还有各类人才帽子的公布。我科校友对我科发展的现状发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其中一种校友对母校恨铁不成钢展现出对人才帽子,科研奖励和项目申请等重大指标的迫切感。希望母校能快速碾压省内其余高校。另一种校友认为母校的发展一直在进步,无需指责,要充分认识西科大在省内办学资源和地位。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声音,笔者有以下思考。 面对第一种声音,发声者大部分是西科大组建初期的校友。他们在当年的政策红利期高分进入母校。面对现阶段的落差确实有理由吐槽。当年凭借着政策红利期和外部资源的野蛮喂养,西科大确实经历了一段高速的发展,博士点,一级硕士点,保研资格,省奖,国自然、国重和教育部的共建等一系列好消息接踵而至,似乎和省属第一梯队的高校打的有来有回。我们也可以说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弥补了西科大和省属第一梯队高校的部分差距。但是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左右双一流政策的实施,西科大并未上车,而成都理工、西南石油、成都中医药都成功进入国家队。西科大的发展好像陷入了某种停滞国自然在2018年达到了顶峰开始向下降。最低好像到达了29,最高也没有超过40。省奖也表现平平大部分,部分年份能拿下省一,部分年份面对省属第一梯队可以说是溃败。而大项目上只有徐龙华老师拿下来杰青、优青和国家重点研发,董书记也是全校唯一拿国自然重点项目的老师。与省属第一梯队高校有着显著差距。这部分的落差激怒部分校友也是正常,再加上国重重组失败,自然国奖和教育国奖的失败更加加重了校友的失望情绪。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认为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存在。第一随着科技城的建设不足预期,西科大的发展也没达到理想状态,外部的资源开始衰减。第二绵阳的发展与成都的进步拉开了显著差距,成都对人才和各类资源的虹吸加剧了西科大与其他高校的差距。面对成都便利的交通,医疗,教育,工作机会和与政治中心的距离等各方面差距,绵阳完全溃败。打个比方,年轻老师求职在成都坐地铁可以面试很多学校。而来你科还得做个38路公交车慢悠悠的过来。第三则是双一流的马太效应的影响,人才逐步的进入国家级平台高校。成都理工的快速崛起不就是利用了成都的区位优势加上自身的管理(珠峰计划)实现了人才的快速成长。达到了国自然连续破百并上涨的趋势,省奖也在稳定的增长。并且外引内培了大量的国家级人才在地学领域和非地学领域都有国家级人才的突破。 内部因素则是体制的僵化,很多专业已经不合时宜了但还存在,拖慢了学校的发展速度。二则是部分中层领导思维僵化,对于学院和学科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听说某领导要求新入老师改方向加入他的团队,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第三则是在博士较少时期曾大量引入了很多研究水平不高的博士,导致在项目与成果上的缺少。例如某高校博士明确说来西科大就是为了躺平。 那么学校是如何解决的呢?第一步争取外部资源。前几年的和绵阳市政府合作争取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争取组建科技城研究生院,筹备涪江实验室。同时也积极对接青白江、资阳,新都区谋求成都校区。而且实施龙山人才强校计划加速人才培养。董书记开展了大面积的二级学院领导的更换,杨书记开展了大规模专业调整,祝校长开展绩效改革使能者上,庸者下,也提高了招聘标准。所以我们要承认学校在发展上的努力,理工从2017年到2025年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我科即使平庸多用点时间我相信也能变得更好。最近第五届党代会胜利召开提取的一系列举措和目标我相信在校领导的引领下都会实现。说点开心的2017年到2025我科国家级人才实现了从零到15的突破。我科也实现了四杰人才的自主培养。科研经费从2022年的2亿到2023年的4亿到2024的5亿。今年上半年的科研经费据说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期待今年的科研经费。所以校友们也要多给学校一点时间学校也在慢慢的进步。 另一部分校友过分的理性认为西科大只能是现在水平已经很好了。拿现有的成绩与成大,西华,轻化工对比,说表现还不错。笔者认为我校确实很和省属双一流有差距。但是这不是我们不能追赶的理由。这部分校友过分的注重物质基础从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对于发展的促进作用。西科大的未来发展应该是向上兼容,而不是向下放纵。成都理工从国自然41到123用了8年。你科用更多举措更长时间去完成相应的跃升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 以上信息来源道听途说,如有不准确请不要喷我。
2025院士候选人出炉 白老师又一次代表西科大出站,好像龚校长并未参选本轮院士。
咋回事,群被举报了
川师的校庆上微博热搜了,为啥咱的校庆不温不火的,啥消息都没有
太乙剑主,拘魂阁咋搭配随从啊。感觉现在的输出不够
去江油怎么去 如题,东大门口有去江油的车是吧
陕西科技大学软科排名132 科大的对标竞争目标陕科大排名132。感觉我校的追赶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陕西的教育水平真的比四川的好太多了。
报不上四级的孩子,像我一样报不上四级的人多吗 报不上四级的孩子,像我一样报不上四级的人多吗
今天会有三更吗 今天会有三更吗,毕竟月底了
谁有超级中国第6集中文 谁有超级中国第6集中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