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无私,挽数千里狂 珍惜时光w
利益是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
关注数: 3 粉丝数: 931 发帖数: 10,497 关注贴吧数: 339
克罗恩病与肠菌移植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截至目前,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主流观点认为,以肠道上皮细胞(IEC)、分泌型IgA及肠道菌群为代表的“黄金三角”是导致克罗恩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克罗恩病为贯穿肠壁各层的增殖性病变,可侵犯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病变局限于小肠(主要为末端回肠)和结肠,二者可同时累及,常为回肠和右半结肠病变。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病理变化分为急性炎症期、溃疡形成期、狭窄期和瘘管形成期(穿孔期)。急性期以肠壁水肿、炎变为主;慢性期肠壁增厚、僵硬,受累肠管外形呈管状,其上端肠管扩张。 黏膜面典型病变有: 1.溃疡:早期浅小溃疡,后成纵行或横行的溃疡,深入肠壁的纵行溃疡即形成较为典型的裂沟,沿肠系膜侧分布,肠壁可有脓肿。 2.卵石状结节:由于黏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突起,加上溃疡愈合后纤维化和瘢痕的收缩,使黏膜表面似卵石状。 3.肉芽肿:无干酪样变,有别于结核病。 4.瘘管和脓肿 肠壁的裂沟实质上是贯穿性溃疡,使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脏器或组织之间发生粘连和脓肿,并形成内瘘管。如病变穿透肠壁,经腹壁或肛门周围组织而通向体外,即形成外瘘管。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本病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治疗原则: 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无并发症时,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可缓解有关症状。活动期宜卧床休息,高营养、低渣饮食。严重病例宜暂禁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1.药物治疗 (1)水杨酸类 柳氮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5-ASA)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 (2)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于中、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对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静滴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或ACTH,14天后改口服泼尼松维持。 (3)其他药物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磺胺药治疗无效者,可改用或加用硫唑嘌呤、6-琉嘌呤(6MP)、环孢素、FK506等其他免疫抑制剂,也可合用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卡介苗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增强剂。 2.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用于完全性肠梗阻、肠瘘与脓肿形成、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以及难以排除癌肿的患者。 3、肠道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由于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在患病后出现了改变,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过灌肠或者鼻肠管注入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内,通过这种替代治疗,可以纠正克罗恩病患者不正常的肠道菌群,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菌群移植与顽固性便秘 顽固性便秘是指病史超过2年,并且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一种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顽固性便秘多发生于老年人,是由于先天或获得性结、直肠解剖结构改变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的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 顽固性便秘的实质是慢性的不全性肠梗阻,临床便秘可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两者并存的混合型便秘。 顽固性便秘的主要病因:√NO.1肠道功能衰退 肠蠕动频率降低,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老年人常见。 √NO.2盆底横纹肌及其支配神经、韧带损伤 便秘患者长期用力、长时间排便对盆底组织的损伤是持续的,其功能性出口梗阻的发生率增高。 √NO.3结肠冗长 结肠冗长属先天性结肠畸形,在该类患者中有75%有顽固性便秘。长期的粪便排出受阻、滞留直肠使直肠平滑肌迟缓或痉挛、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直肠反射迟钝。 √NO.4饮食因素 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缺少纤维素、欠缺粗粮和水果,以及饮水少,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 √NO.5精神不好,体质欠佳 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有便秘的症状,一些慢性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也会引起便秘。 √NO.6 药物因素 一些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一些抗高血压的药物也可能引起便秘。 √NO.7肠道菌群失调 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当有益菌数量大于有害菌数量时,肠道的蠕动才会正常,有益菌会积极分解毒素,促进肠道蠕动。顽固性便秘患者则相反,有害菌数量远远大于有益菌,使得肠道淤积。治疗方案: √NO.1药物治疗 对于顽固性便秘药物治疗,主要是辅助排便,如果润肠口服液、便通胶囊等;药物灌肠,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灌肠剂常用的有甘油灌肠、中药灌肠。同时,也可以采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NO.2手术治疗 (1)结肠切除术治疗便秘,结肠切除术治疗便秘的适应证开始限于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残留较短的结肠可以减少结肠运输时间和直肠内成形粪便的量.使排粪容易。 (2)各种传统手术方式,长期疗效不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高。 (3)混合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主导外科术式是结肠切除术,但对同时并存出口梗阻的慢传输型便秘,如果不处理直肠出口问题,手术疗效将大大降低。 √NO.3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免疫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菌群失调是导致顽固性便秘的主要原因,通过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临床上已有研究证明,FMT治疗顽固性便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且阶段性重复菌群移植疗效更好。
移植粪便,他们的癌症治好了?! 2021年2月,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癌症研究所联合发起的粪便菌群移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黑色素瘤的Ⅱ期临床研究。研究者选取对所有疗法(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等)均无效的15例患者,将7例免疫治疗后长期生存患者的粪菌移植给无效患者,进行了粪便菌群移植联合免疫治疗; 结果出人意料,本来对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在接受健康人群粪便菌群移植后,展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6位黑色素恶性肿瘤患者表现出病情稳定或出现了抗肿瘤免疫反应,1位患者由于其他原因去世。这是免疫治疗单药和联合治疗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研究成功显示,粪便菌群移植克服了免疫治疗的抗性,借用免疫应答良好的宿主肠菌进行粪菌移植可以产生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 这样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展现在黑色素瘤治疗中,还有研究显示在肠癌免疫治疗后也显示出很好的治疗疗效。 结肠炎是免疫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40% 2019年,《自然医学》发表研究,首次报道将健康供体的肠道细菌移植用于免疫治疗而导致的严重结肠炎的患者。 该研究中两例患者接受肠菌移植治疗后,治疗后两周内,首例患者的结肠炎消退;第二名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后部分恢复,第二次后完全恢复。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粪便分析显示,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与治疗后的供体最相似。患者在移植之后明显出现了新的微生物种群,其中包括几种已知具有保护性或减轻炎症性的菌群。 粪便能抗癌?秘密藏在肠道菌群里粪便移植真的能治病?其实能治病的并不是粪便,而是粪便中的肠道菌群。 肠道不仅是人体的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而肠道微生物群落定居于人体肠道之中。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内约超过1000种菌,总数达到100万亿左右。肠道菌群参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 正常情况下,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在某些异常情况(比如免疫异常,大量抗生素使用,肿瘤等等)下,体内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就会导致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引起或加重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叫做“肠道菌群紊乱相关性疾病”。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体肠道菌群失衡对肿瘤发生、药物治疗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的小鼠使用抗肿瘤免疫治疗及化疗药物,药物的效果明显降低,而只有通过肠道细菌激活炎症反应后抗肿瘤药物才能够最大地发挥效应。 基于此,将健康个体粪便中的微生物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将大有所为。 肠菌移植 竟是起源于中医?!肠菌移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肘后备急方》有用人粪清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的记载——“饮粪汁一升,即活”; 16世纪,李时珍《本草纲目》记录了多种粪便治疗疾病的药方; 20世纪,首次报道粪便灌肠用于重度伪膜性结肠炎患者;康白教授肠菌移植治疗腹泻。Bennet等在The Lancer上首次报道肠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13年,肠菌移植首次写入了美国复发性艰难梭菌的治疗指南;Science和TIME将肠菌移植评为2013年生物医学的十大突破之一。 2018年,肠菌移植正式写入中华医学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9年,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肠菌移植列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 2020年和2021年,肠菌移植治疗癌症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撑了粪菌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肠道菌群,可针对多癌种发挥作用除了上文提到黑色素瘤和结肠癌的案例,肠菌移植在各癌种中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肺癌:法国的Guido Kroemer教授与Laurence Zitvogel 教授的团队发现,当患者使用抗生素后,PD-1/L1药物的治疗效果就变得很差。 通过对肺癌和肾癌患者的取样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无法从免疫疗法中受益的患者,体内缺乏名为Akkermansia muciniphila 的细菌。 随后,研究者利用粪便移植的方法在小鼠身上做实验证明了这种细菌的益处,从而清楚地支持了肠道微生物对于PD1免疫疗法的重要性。 2.乳腺癌:2021年 1 月 6 日,Cancer Discovery 发表研究[4]显示,在小鼠模型中,一种通常与结肠炎和结肠癌有关的微生物 ——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 (ETBF) 可以在乳腺和肠道定殖。 这类微生物可以迅速诱导乳腺上皮增生,并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进程。研究提示,通过调节菌群可以一定程度阻止乳腺癌的发生。 3.肝细胞癌:肠-肝轴指肠道(包括其中的微生物)与肝脏两者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通过血行途径,将肠道中的物质通过门静脉带到肝中,而肠菌移植可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抗生素引起的微生物失调。 此外,肠菌移植可提高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鉴于治疗慢性肝病的成功,肠菌移植对肝癌患者的益处值得关注。 4.胰腺癌:胰腺癌的预后不佳与梭杆菌相关,提示口腔微生物群有可能作为胰腺癌的无创性和特异性临床诊断标志。 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粪菌可加速无菌小鼠的肿瘤进展,表明基于微生物群的方案可能有助于胰腺癌的治疗。 5.胃癌: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胃肠链球菌等细菌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1型致癌株表达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并直接注入宿主细胞质,调节β-catenin信号通路以驱动胃癌发生。提示肠菌移植在胃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肠菌移植:让健康可以共享肠道菌群移植,也称粪便移植或粪菌移植。 主要是通过从健康人的粪便中分离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引入健康的微生物群落来重置患者失调的肠道菌群,使其恢复健康或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击败癌症,未来可期 2011年,肠道菌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十大医学突破之一。随后几年,肠道菌群和微生物组学(microbiome)在生物医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研究热潮。 科学家已经将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几十种似乎无关的疾病联系起来,从抑郁症到肥胖症。 在癌症和免疫疾病等领域,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来提高疗效更是热门研究方向,多篇研究证实肠菌移植的确有助于肿瘤治疗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Davar D, Dzutsev AK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overcomes resistance to anti-PD-1 therapy in melanoma patients. Science. 2021 Feb 5;371(6529):595-602. doi: 10.1126/science.abf3363. PMID: 33542131. 2. Yinghong Wang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colitis, Nature Medicine (2018). DOI: 10.1038/s41591-018-0238-9 3. Sabus A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Colitis in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Non-Hodgkin Lymphoma. 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20 Dec 2. doi: 10.1097/MPH.000000000000202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273413. 4. Parida S et al. A Procarcinogenic Colon Microbe Promotes Breast Tumorigenesis and Metastatic Progression and Concomitantly Activates Notch and β-Catenin Axes. Cancer Discov. 2021 Jan 6. doi: 10.1158/2159-8290.CD-20-053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408241. 5.Matsuoka K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Keio J Med. 2014;63(4):69-74. doi: 10.2302/kjm.2014-0006-RE. Epub 2014 Dec 15. PMID: 25500625.
粪菌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的中西合璧 从《中医临床试验粪便标本采集、保存、运输标准》考量影响粪菌移植的临床试验的因素 公元三四世纪,我们的老中医们就已经“以粪入药”了,《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用粪汁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饮粪汁一升,即活”。后来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一些粪菌移植的药物包括新鲜人粪、婴儿粪便等 。1958年粪菌移植技术被德国医生用于治疗伪膜性肠炎获得成功,在2014年又被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评为十大医疗突破之一,并形成了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欧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专家共识。我国也以西医的粪菌移植技术为原型,在上海、江苏、广东、山西、四川等地的7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并且在2021年由上海卫健委出台了粪菌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从采样到保存、运输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保障了临床应用的安全和效力。 西医粪菌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医对粪菌利用和研究带来了新检测技术、管理制度借鉴。近期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在主持粪菌移植论坛时曾经将粪菌移植的全肠菌移植技术归集为类似于中医学的整体疗法,而采用具体的肠菌菌株或菌株组合物的药物归集为西医的靶向技术。粪菌移植在我国逐渐开始了中西融合的模式。粪菌移植在中西医临床应用中遇到的共同难题是“异质性结果”。除了个体差异 (性别、年龄、种族、地理和职业)外,生活方式干预和样本处理策略是重要的导致异质性的因素。饮食习惯会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组,这解释了 57% 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导致研究结果变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人员与实际粪便样本采集和保存程序存在明显不一致。因此,建立标准化的样本处理指南以获得统一和高质量的粪便样本对于涉及肠道微生物组的中医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附属医院牵头,邀请了中医药临床试验和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跨学科专家12人,通过专家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公众舆论等方式制定了《中医临床试验粪便标本采集、保存、运输标准》,已经中医药协会中国标准办公室审定。该标准除了可能扰乱肠道微生物组的因素外,还制定了对中药信息的详细处理要求,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医特点的粪便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和管理的详细操作规范。标准化指南有助于从不同研究小组进行的不同实验中获得统一且可比较的结果,非常值得在临床试验中借鉴参考。 Su Wenquan, Du Yawei, Lian Fengmei, et al. Standards for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Fecal Samples in TCM Clinical Trials.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2022 Apr 20;12:1-11.
放射性肠炎久治不愈,粪菌移植来助力 70%的肿瘤需要接受放疗,放疗是癌症治疗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主要是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RE)是腹部和骨盆放疗的常见并发症。它通常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ARE)和慢性放射性肠炎(CRE)。症状通常常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排便形态改变(便溏、便秘)、肛门疼痛等症状,治疗不当时,可能出现如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极易反复,长期不愈,可能出现永久性的排便习惯改变。 常规治疗不理想,粪菌移植来相助 目前,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 最新研究表明,肠菌移植可以有效避免辐射及辅助恢复放疗之后的放射性肠炎等症状。 2020年10月30日,《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具有提供防止辐射损伤的保护的作用。 该研究表明,特定类型的细菌可以保护小鼠免受有害辐射的伤害,而这些细菌减轻了辐射照射,并加强了血细胞生成以及胃肠道修复的速度。 为进一步探究肠菌的辐射防护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脏笼”试验和粪菌移植在无特定病原体(SPF)小鼠和无菌小鼠上进行了试验。 “脏笼”试验 研究发现,携带“特定菌群”的小鼠,在高剂量辐射环境下的存活率约为75%,而且疾病的严重程度较轻,而对照组的存活率只有20%。 进一步探索其机理,研究发现肠菌代谢物——短链脂肪酸丙酸可起到防辐射作用,给小鼠补充丙酸后,给予高剂量全身辐射,30天生存率从28%提高到79%! 给小鼠移植短链脂肪酸高产菌株效果也不错,三种菌的保护作用居然达到100%。 国内研究团队发表在《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的临床研究,也报道了用肠菌移植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证据,提示粪菌移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价值。 肠菌移植致力 “消灭” 放射性肠炎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基因毒性,并已被证明对局部性肿瘤具有长久的疗效。 然而,放疗在治疗时会活跃的细胞产生明显损伤。尤其是上皮细胞。从接受放疗的患者中观察到放疗后肠道菌群紊乱,可引起腹泻、结肠炎。 幸运的是,已有证据表明肠菌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放射性肠炎症状,其作用机理如下: 1.放疗前,肠菌移植可避免放疗性肠炎:一些有益菌可以抑制放疗诱导的细胞损伤。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可以保护肠道免受放疗诱导的细胞损伤。 其他一些益生菌,比如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某些链球菌,在抑制放疗导致的细胞毒性作用的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2.放疗后,肠菌移植可修复放射性肠炎:放疗中高辐射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诱发放射性肠炎,肠菌移植可通过移植健康菌群到肠道里建立新的菌群状态,修复菌群失调状态,进而修复炎症。 不仅如此,粪菌移植技术已被认为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包括肠炎等肠道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疾病、自闭症等神经性疾病。
肠道菌群与减重手术 肥胖人群的比例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肥胖与众多的慢性疾病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肿瘤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是改善病态肥胖的主要方法。以胃旁路手术(RYGB)和袖状胃切除术(SG)为代表的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最有效的方法。 在人体肠道中,大约有3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作为一类消化道手术,减重手术可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但减重手术后肠道菌群的具体变化以及术后菌群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减重手术作为目前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减重术后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引起的胃肠道解剖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移植术后菌群发现肠道菌群参与减重手术改善代谢,其中的机制可能和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的众多分子途径有关。同时,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还与减重手术患者的预后相关。此外,减重术后所引起的菌群变化不仅与改善肥胖和代谢有关,还可能存在潜在危害,其中减重手术后的营养吸收不良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在减重术后不同时间上的主要变化 由于减重术后患者的饮食调整、用药变更及肠内环境变化等因素,使得术后不同时间点上的肠道菌群变化也不尽相同胃旁路手术(RYGB)术后1周,患者的肠道菌群即发生改变,在术后10~ 12年,患者肠道菌群中有更高丰度的变形菌门、疣微菌科属和链球菌科,而类杆菌丰度则相对下降。肠道菌群在减重术后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也不尽相同。肠道菌群在减重术后不同空间上的主要变化 由于肠道各部位激素水平和解剖的差异,不同肠段中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不尽相同。不同部位的菌群对机体的代谢有着不同的作用,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具有空间特异性。肠道菌群在减重术后改变的可能原因和机制 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减重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 但术后菌群改变的原因和机制还未明确。饮食作为目前已知影响肠道菌群最重要的因素,很可能在导致减重术后患者菌群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术后患者的饮食习惯、食物偏好、进食频率和速度以及用餐节律等任一方面的细微改变,都有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的显著变化。肠道菌群参与手术改善代谢及机制 肠道菌群或可参与手术改善代谢。肠道菌群在减重手术改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的机制可能和参与菌群—宿主互作的众多分子途径有关。由菌群酵解膳食纤维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影响肠道局部及其他代谢相关组织和器官的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等功能,与肥胖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此外,肠道菌群的内毒素等可引起体内代谢组织和器官的低等级炎症反应,造成胰岛素抵抗等紊乱,减重手术后其水平显著降低,各相关代谢组织和器官的炎性状态好转,胰岛素抵抗改善,表明术后菌群内毒素减少可能参与手术改善代谢。 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预后相关 减重术后体质量反弹或手术效果欠佳是大部分患者的担忧。导致体质量反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手术相关因素、 行为因素(如不遵守饮食和体育活动建议)和生物因素(如肠道激素)。基于肠道菌群在手术改善肥胖中的重要作用,术后的菌群变化或与临床减重预后有关。 减重手术作为如今改善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变肠道菌群。深入研究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参与改善代谢的分子机制,可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发现具有改善代谢潜力的微生物及相关分子产物,进而促进研发出新的治疗手段,以非手术的方式有效改善肥胖,能为日后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与防治术后并发症奠定科学基础。
孩子8个月确诊自闭症,我们这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中国的官方数据是孤独症发病率1%,每100个人当中有一个是孤独症,这个概率可能会吓到大家,但实际上概率就是这么高。回想我们自己上学时或是工作中,确实会有一两个不是很好交流、有点怪怪的同学或同事。 家长介绍鸡仔妈妈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儿子鸡仔,目前3岁,在8个月大时被诊断为自闭症。鸡仔是一个中功能自闭症孩子,温和温吞,但是最近迎来了迟到的T2,开启了“不要+尖叫”人生。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鸡仔妈妈养育自闭症儿子的故事,一路不易,一路温暖。人间很辛苦,鸡血不能停,想了解更多鸡仔妈妈育儿故事的家长可以关注公众号“可爱的一道小闪电”哦~一起来看看鸡仔妈妈的故事吧!以下内容为鸡仔妈妈讲述自己的育儿之路,内容篇幅较长,我们将分成三期为您呈现!大家好,我是鸡仔妈妈。特别感谢给我这个机会,让大家了解自闭症群体,我来聊一聊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对于“自闭症”这三个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家长都是爱学习、注重科学养育的父母。但是我还是想说一组数据:美国最新研究是每5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孤独症,男女比例是4:1。中国的官方数据是孤独症发病率1%,每100个人当中有一个是孤独症,这个概率可能会吓到大家,但实际上概率就是这么高。回想我们自己上学时或是工作中,确实会有一两个不是很好交流、有点怪怪的同学或同事。如何想到给孩子做诊断的我是科学养育的坚定拥趸,孕期就关注了一大堆育儿公号,买了一大堆书,崔玉涛、张思莱的书、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实用程序育儿法》、《从出生到3岁》、《你的0岁孩子》、《你的1岁孩子》,这些是看过的,还有很多没来得及看的。孕期很认真地学习,听丁香医生的免费养育课,每一节课都会记笔记,孩子发烧怎么办、孩子“淹脖子”了怎么护理,我到现在都记得“淹脖子”严重到破皮的话要用3%硼酸溶液擦洗。最走火入魔的是听牙齿护理课,我竟然把一嘴的牙画出来,记录每种牙何时萌出。在这么狂热的精神加持下,我对“自闭症”这三个字并不陌生。鸡仔出生后的前三个月,我对孩子是没有什么情感上的链接,就是在“科学”养育他,几点钟喝奶、几点钟睡觉、喝多少奶、睡多长时间觉,一切都在我的准确控制之下,要是哪一天没有按时睡觉,我就无比焦虑。我当时就是典型的“木匠型妈妈”,“猪队友”吐槽我,说我只有科学没有母爱。我当时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但现在回想,一方面是我自己“科学”过头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孩子给我的反馈并不够。像喝奶的时候我几乎没有体会过孩子喝一口奶,然后冲我笑这种场景,最常见的就是他埋头喝奶,我埋头刷手机,当时还觉得挺爽。我发现孩子好像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五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发现他需要很大的刺激才会赏脸笑一下。正好我们小区还有另外两个男孩子,一个比他大3天,一个比他小3天,我妈就会经常带鸡仔和他们一起玩。所以这么一对比下来,我妈就发现这个宝宝憨憨的呆呆的,她跟我说过好几次,说这个宝宝怎么跟我小时候不一样,说我小时候多聪明多灵啊,这个宝宝是不是像他爸爸呀。我当时也不以为意,科学育儿的书看多了,被洗脑了,还反过来劝她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节奏,鸡仔就是那种节奏慢的小孩,不用担心。到了八个多月的时候,实在是不对劲,最让人担心的是喊他名字没反应,小区里另外两个男生,一喊就笑,一喊就朝人看,都已经对自己的名字非常熟悉和敏感了。还有不对劲的就是他的“专注力”特别好,六七月的时候还觉得“哇,他好认真哦,他可以自己在那玩,都不用来找我的,我正好可以刷手机刷微博”。但其实这是一种兴趣狭隘,如果我不主动去逗他,他可以一直自己玩。所以我当时又搜了几篇关于自闭症的科普,全部浏览了一遍之后,当机立断带他去医院看。正好我们在南京,南京有一个脑科医院这方面非常权威,80年代国内第一例孤独症就是南京脑科医院诊断的,“孤独症”这个名词也是南京脑科医院的陶国泰医生命名的。但其实当时我是有非常大的侥幸心理的,我想既然每个人都有这个疑虑,那我们就去排除一下吧,排除了就不要每天为这个事提心吊胆的。所以我和孩子爸爸就请了假,直接去脑科医院随便挂了一个儿童心理门诊的号,去了之后填了一系列量表,然后医生当面评估,当时是一个很年轻的男医生,他说这孩子才8个多月,他没有评估过这么小的孩子,他不会,他把他们管评估的主任喊过来帮他评估,评估完拿着报告再去门诊找医生看的时候,医生直接就说你们家是自闭症。但其实国际国内主流的做法是三岁之前不给诊断,因为孩子的发育无法预测。就这个问题我后来专门请教过脑科医院,为什么八个多月就给我们下诊断,医生回复是国内的家长太不重视了,所以他们宁可要求严格一些,跟家长说的严重一些,也不能让家长不重视,因为如果家长不重视,耽误的是小孩的未来,孩子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是你重视起来干预起来,对孩子没有坏处,哪怕最后是误诊,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误诊。所以他们医院的指导思想就是严格。孩子确诊后,我和孩爸的反应我们家的养育模式基本上是我来定大方向,我和其他人是执行者,所以我和孩子爸爸在这方面没有分歧。而且去诊断当天我其实是80%的侥幸心理,是抱着去排除的心态去的。但孩子爸爸事后跟我讲,他当下就已经接受这件事情了,而且医生没有诊断之前,他其实心里就有数了。当时好像没有特别难受的感觉,不像大部分诊断的家长天都塌了,我估计还是因为孩子太小,和普通孩子差距太小。后来回家之后再去查资料,过了几天又去找专家,找了一个全国顶尖的专家(柯晓燕),专家基本上也是这个说法。我当时问她我可以看哪些书,她给我推荐了推荐了几本书,我现在非常感谢她,因为她推荐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干预方法,我没有走任何弯路。但是随着我对自己对这个领域了解得越来越多,我的焦虑是与日俱增的,那种天塌了的感觉也会时不时的侵袭我。关于孩子的干预课程和时间安排鸡仔9个多月就开始在脑科医院进行科学的康复,因为太小,无法进行高强度的康复。因此每个星期我和他爸爸雷打不动,一起带他去医院上一次课,说是上课,其实就是老师陪他玩,用经过设计的玩的方式对他缺失的社会性进行康复。前后持续了一年,我和他爸爸也学到了很多陪他玩的技巧,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看了很多书。等到他快两岁的时候我开始全职带他,因为他跟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孩子一岁多时,我们也去另外一家医院看过,那个医生并不认为他有孤独症方面的问题,只是觉得他是有些发育迟缓。但是两岁以后,普通小孩子的发育是坐着火箭上升的,但是自闭症的孩子的发育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那个时候我开始全职,开始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其实说到八个多月诊断是我特别“自豪”的一件事,苦中作乐吧,因为基本上国内很多敏感的父母也都要到两岁,孩子实在是不说话,父母因为语言问题去看医生,结果诊断孤独症。像我这种娃八个多月就能发现问题并且付诸行动去看医生的,实在是少,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挺牛的。爱因斯坦、牛顿、陈景润这种,坊间传闻他们是阿斯伯格症,这种在谱系的顶端,也是极少极少的。其实大部分谱系孩子都在中间,智力不受损或者只是轻微受损,经过科学的康复是完全能够生活自理和在社会立足的。但是国内现在社会上对孤独症人士的看法,我自己来看,觉得有三个误区:一个是妖魔化这些孩子,认为他们视智障,是呆子,会攻击别人;第二个是浪漫化天才化,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有各种特长,智力超群;还有一个就是怜悯化,觉得他们比较可怜。其实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可怜我们,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把他们这些孩子也看作一个有尊严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不要对他们指指点点。有一段时间网上很流行一个表情包,就是“我自闭了”,其实我们谱系家长看到这些表情包,心里很难受很心酸,“自闭”是很沉重的两个字,但是在网上却变成一个搞笑的段子,蛮难受的。我们宁愿孩子缺胳膊少腿,宁愿孩子得了白血病,花个几百万能治好就行,也不愿孩子是无药可治、家长终身要与之纠缠的孤独症。
成精了!肠菌竟可操控人体疾病的发生! 人的健康依靠七大营养素来维持: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 这些营养素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用流行病学来研究分析这些营养素,无论是对疾病人群还是正常人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消化、吸收、循环、利用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消化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如消化系统与脑部的作用、消化系统和心脏等相互作用都影响人体健康。当下,因机体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影响着无数人,而这些疾病的发生都跟能量的消化、能量的代谢有关。 近年来,《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相继发表了关于“肠道菌群与疾病、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 总计已达到上百篇,引起了学术界甚至是普通民众对肠道菌群的极大注意,成功让肠道菌群登上热搜。 人类肠道微生态系统:包括肠道细菌及少量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其中98%以上为细菌,统称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1000种以上的细菌,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结肠内,其中每克肠内容物细菌含量高达1×1012CFU。(CFU:菌落形成单位。指单位体积中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群落总数。)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的微生态系统是机体最庞大、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对人体健康与营养起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选择性地让某些微生物定植于肠道,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而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重要作用。 同时,菌群作为风险评估的新指标,对某些特定疾病存在诊断的可能,但我们仍需大量挖掘特殊样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以及膳食的独特之处,从而对肠道菌群进行有效干预。 另外,在肠菌移植方面,合适的病例选择和规范的流程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保证,而可以肯定的是,个体化移植是未来肠菌移植研究和努力的方向。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与健康人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是降低的。 克罗恩病患者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菌群种类及数量与健康人差异较大。 克罗恩病患者手术后其菌群发生明显改变,而且在接受手术并且术后应用TNFα单抗(英夫利昔)预防复发的克罗恩病患者中,根据疗效分成治疗应答、治疗无应答和手术后复发三组。 对三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测序结果分析显示:肠道菌群有可能成为预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应用英夫利昔治疗是否应答的潜在微生物标记物。肠道菌群与肠道肿瘤肠道微生态与大肠腺瘤(CRA)、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健康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含有更多梭杆菌、乳酸菌等。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肠道中高丰度的具核梭杆菌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促进基因组不稳定性发展,继而促进大肠癌发生进展 。肠道菌群与自闭症肠道微生物和肠道构成的“肠脑”与大脑是双向互通的,形成了菌-肠-脑轴进行连接。正如肠道细菌的变化会影响健康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从而增加多发性硬化和痴呆等疾病的风险,这种变化同样会导致发育中儿童的自闭症发生率更高。 研究发现,通过与健康对照组的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多样性也存在差异。 通过对比两组儿童中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功能菌的差异,我们也发现,在健康对照组中存在更多的丁酸盐和乳酸盐的产生菌,而自闭症儿童相对就较低。 在之后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对照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的保护性的菌群是相对较低的,由于保护性菌群的降低,就会导致外源性毒素还有内源性毒素的降解发生障碍; 这些毒素会进一步的积累,造成谷胱甘肽的耗竭,导致线粒体功能的障碍,进而导致系统性炎症的发生。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肠道菌群结构或分布异常可能打破体能量吸收及储存脂肪的平衡,导致机体代谢紊乱。通过高脂饮食诱导构建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动物实验发现益生元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进而对糖尿病起到正向控制的作用。 研究发现,益生元/肠菌移植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使其趋向于正常菌群结构,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 这提示益生元/肠菌移植可能在逆转饮食诱导的糖尿病中发挥一定作用。肠道菌群与癌症随着研究深入,肠道菌群紊乱对癌症发生的作用正逐渐被阐明。 肠菌失调可以通过激活致瘤信号通路、产生有毒代谢物和破坏宿主DNA而诱发肿瘤或促进肿瘤的发生。√NO.1损坏人体基因 细菌毒素可直接或间接损伤宿主DNA,当DNA损伤超过宿主细胞修复能力时,会发生细胞死亡或癌变; √NO.2有毒代谢物 细菌代谢导致致癌产物的形成,如芳香胺和来自胆汁酸和蛋白质的硫化物,或来自酒精的乙醛; √NO.3诱导致癌信号通路 信号通路的改变导致细胞生长失调、干细胞样特征的获取和细胞极性丢失,激活参与致癌的通路刺激促炎症的发生;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从粪便中提取肠道微生物进行「肠道菌群移植」,居然可以对免疫、放疗、化疗等诸多疗法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
粪菌移植:汝之“便便”,彼之“良药”!  天了噜!   “便便”还能治病?  粪菌移植,听起来有点“重口味”,其实这是针对肠道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通过粪菌移植,可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近年来,粪菌移植技术在中国各大医院的临床应用也逐渐普及,国内目前应用较多的领域为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粪菌移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又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的过程,它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 。   从古至今,粪菌移植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直至如今写入临床指南。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曾记载“并善,又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旧者佳”,当时用于治疗中毒性腹泻及感染性肠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也曾对粪菌液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做了记载,但当时并未对其传承推广。直至1953年西方国家最早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将粪菌移植写入临床指南。目前,在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数千例治愈患者。   认识人体肠道菌群近百年来,人们谈菌色变,大部分微生物被人们敬而远之。但其实在我们身体的细菌,并不是都是有害的,尤其是肠道中的细菌可以起到很多重要的作用。  在人体肠道内寄存者大量的细菌,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与人类达到共生共存,和平共处的状态,它们叫“肠道菌群”。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等,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屏障功能受损,有害菌就会突破肠粘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粪菌移植为啥能治病  在认识到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后,人们开始通过配方营养、益生菌或者药物来调节菌群从而预防和减轻疾病。而“粪菌移植”则是一枚“重磅炸弹”,因为他是快速改变肠道菌群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细菌会维持一个动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的增值。如果这个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如肠道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自身的菌群可能会永久失去恢复平衡的能力。   此时如果采集健康者的便样,稀释后注入患者的结肠,让注入的大便中的有益细菌掌控局势,在患者肠道安营扎寨,那么被破坏的平衡或许会恢复,使患者肠道恢复健康。   粪菌移植适应症  粪菌移植主要运用于治疗肠道相关性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放射性肠炎等。   同时还用于治疗一些非肠道疾病,如肝脏疾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抑郁症、孤独症等。   “原料”找谁来捐献   要移植粪菌,那就要解决“原料”来源—粪便。   粪便是粪菌移植的核心成分,而这粪便并不是随便一个人的都可以,也不是可以简单提供的。   为了分离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对捐粪者的要求很高。 必需没有任何疾病,饮食生活都很健康,至少3-6个月内没有发生腹泻、没有使用过抗生素,而且必须没有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还有其它多项限制性条件,这就需要医生来进行专业判断。一般可以优先选择儿童或年轻人粪菌标本。   我院目前开展粪菌移植技术的前期标本收集及标准化粪菌制品的制备工作主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卓源健康人体微生物组研究联合实验室完成。粪菌移植具体流程是什么  粪菌移植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  一、经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指口服菌液、菌群胶囊;  二、经中消化道途径:通过鼻肠管、胃镜活检孔、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及空肠置管等;  三、经下消化道途径:通过结肠镜、经肠造瘘口、经肛保留灌肠。 粪菌移植后注意事项  结肠镜下移植后,需要卧床休息至少2小时,尽量避免下床活动。  经肛保留灌肠一般建议在餐后3小时(可以选择晚间睡前)实施,以避免餐后肠蠕动的高峰期。灌肠后即休息,避免下床活动,卧床时采取膝胸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各15分钟交替休息。  术后一般建议半流质饮食,推荐摄入米汤、稀饭、馒头,根据病情逐渐开放饮食。  粪菌移植术后随访时间:一般建议移植术后1周、4周、12周进行一次随访。  粪菌移植技术总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肠道微生态调节——由内而外的"战痘" 据估计,全球痤疮患病率为 9.4%,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患病率最高,成为青春一种无言(颜)的痛。痤疮是一种具有炎症背景的皮肤病。患有严重痤疮的患者经常使用口服异维A酸(1,3-顺式维甲酸)治疗,通常效果显着。但不幸的是,使用抗生素或异维A酸对肠道菌群有负面影响,与多种不良反应有关:可能导致关节痛、僵硬、肌腱炎、血脂异常、脱发、光敏性、黏膜和皮肤干燥、肝功能检查异常、胰腺炎、抑郁症、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期在治疗痤疮方面带来良好的效果。人们一直认为寻常痤疮具有胃肠道机制,可追溯到 80 年前的皮肤科医生 John H. Stokes 和 Donald M. Pillsbury。他们假设情绪状态(例如抑郁和焦虑)可以改变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增加肠道通透性,并导致全身炎症。近年来,这种肠-脑-皮肤理论的各个方面已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得到进一步验证。益生菌对痤疮有理论上的作用,包括唾液链球菌产生的类细菌素抑制物质导致体外痤疮丙酸杆菌抑制 ;以及口服乳双歧杆菌可以改善非胰岛素中的葡萄糖代谢和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的证据[1]。益生菌混合物(包括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与脂肪酸共同给药,可增加抗炎脂肪酸的血液水平。在一项针对 20 名患有痤疮的成人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性研究中,接受鼠李糖乳杆菌LGG的患者显示痤疮显著改善(改善/显著改善评级与安慰剂相比的调整优势比 28.4 ,95% 置信区间 ,p< 0.05);皮肤活检显示益生菌组 IGF-1 水平降低,FoxO1 基因表达水平升高[2]。这项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是痤疮患者的有益且耐受性良好的膳食补充剂。很明显,肠道微生物和口服益生菌可以影响皮肤,尤其是痤疮的严重程度,因为它们能够影响全身炎症、氧化应激、血糖控制、组织脂质含量,甚至情绪[3]。肠道微生物群和皮肤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可能受到饮食的影响,这是目前研究痤疮的人密切关注的领域。使用含有益生菌的内部补充剂和化妆品已为改善痤疮患者的皮肤状况带来了希望。我们更进一步期待肠道微生态调节为痤疮患者带来一场由内而外的“战痘”胜利。1.Fabbrocini G, Bertona M, Picazo Ó, Pareja-Galeano H, Monfrecola G, Emanuele E. Supplementation with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P1 normalises skin expression of genes implicated in insulin signalling and improves adult acne. Benef Microbes. 2016;7(5):625–630. 2.Goodarzi A, Mozafarpoor S, Bodaghabadi M, Mohamadi M.The potential of probiotics for treating acne vulgari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acne and microbiota.Dermatol Ther. 2020 May;33(3):e13279. 3.T.França K.opical Probiotics in Dermatological Therapy and Skincare: A Concise Review.Dermatol Ther (Heidelb). 2021 Feb;11(1):71-77.
“肠”治久安 |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 焦虑、紧张、压力大时,就感觉肚子隐隐作痛,遇到考试、演讲、面试等关键时刻,更是频频跑厕所。腹痛腹泻反反复复,出去外面总得挑一个有厕所的地方,甚至恨不得能有移动马桶随身携带。可一旦去了医院,把胃镜肠镜腹部CT检查了个遍,却没有发现病变异常,找不到确切原因。这类人群很可能就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以腹痛、腹泻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发病率约为10%~15%。其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内肠敏感性、肠道动力、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免疫功能等有关。治疗上,则缺乏特异性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的三大类型 根据临床症状,肠易激综合征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腹泻型:每天大便3-5次,常常在早晨起床时或饭后,下腹痛后排出黄色水样或糊状大便,少数患者可混有黏液,一般没有脓血,排便后腹痛缓解。腹泻常与情绪、进食生冷食物有密切关系。此类型的患者常有腹痛、腹部不适感,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但最多见于左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表现为胀痛、痉挛痛、钝痛等,但不会逐渐加重。 便秘型: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1-2次,大便呈块状或硬便,排便时费力,常常需要使用泻药来排便。 腹泻便秘交替型:腹泻期间,也常出现正常大便或便秘,有时腹泻与便秘会不规则地交替出现。 那么,针对这类疾病,到底该如何治疗呢?近几年的一些研究证实,菌群移植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实现“肠”治久安 肠道菌群移植,通俗来讲就是:把从健康人粪便中提取的约1000余种细菌移植给患者,让这群生命力卓越的细菌把患者肠道内致病菌群打倒,并重新建立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肠道菌群移植(FMT)通过改变菌群结构缓解肠易激综合征2018年,Tarek Mazzawi等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给肠易激患者,得出以下结论: l 患者FMT前后反刍球菌、放线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l FMT后20/28周,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相似; l 在FMT后28周,依旧能保持治疗效果。图1.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前后患者得分 肠道菌群移植(FMT)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与剂量相关2019年,Magdy El-Salhy等人在《Gut microbiota》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FMT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三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组,接受30g粪便提取的肠道菌群移植治疗组,接受60g粪便提取的肠道菌群移植治疗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l 在接受安慰剂、30克肠道菌群移植和60克肠道菌群移植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23.6%、76.9%和89.1%出现症状减轻,说明治疗效果随着移植量的增加而增强; l 接受FMT的患者肠道菌群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属显著升高,类杆菌属显著下降; l 在接受FMT的患者中,伴随着疲劳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此外,实验结果也证明了FMT无严重的不良症状。 该篇文章证明了FMT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且移植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图2. IBS-SSS总分和四项量表在安慰剂和肠道菌群治疗的移植后患者中的得分 肠道菌群移植(FMT)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影响2021年,首第文等人在《中华消化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展示了在肠道菌群移植前后,28位患者进行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系统评分和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 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l FMT后12周,患者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排便次数趋近每天1次,粪便性状趋近标准稠度,排便不尽感和费力感基本消失; l FMT能够增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 l FMT后,患者粪便中疣微菌门、疣微菌科、艾克曼菌的丰度高于移植前; l FMT后12周仍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肛周不适、腹痛和皮疹的症状,都可自行缓解。 该研究初步证实FMT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丰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改变菌群结构发挥疗效。 肠道菌群移植(FMT)兼具安全和有效2019年,Olga C Aroniadis等在《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发表了一项基于48位参与者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先进行FMT,然后服用安慰剂;另一组在实验早期服用安慰剂,接下来进行FMT。得出以下结论: FMT治疗后,能在12~24周持续减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也得到改善。 分析了肠易激患者在安慰剂治疗和FMT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发现两者无显著差异,即FMT是安全的。图3. 第一组的患者FMT治疗12周后,然后安慰剂治疗12周; 第二组的患者安慰剂治疗12周,然后FMT治疗12周。 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小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面肠道菌群移植治疗一些疾病是十分有效的。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移植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和克罗恩病)、功能性便秘等肠道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未来,将肠道菌群移植标准化,或可使其更安全、有效地治疗各类疾病。
胃肠外科手术后肠道菌群改变与菌群移植 健康成人的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数量达10~100 万亿,相当于自身细胞总数的10倍。肠道菌群数量庞大、功能复杂,其在促进食物中营养元素的消化吸收、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以及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胃肠外科疾病的术后患者,在自身疾病的基础上,经历手术及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容易发生胃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引发手术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时有效地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对于保证胃肠手术的顺利恢复及患者的长期获益十分重要。一、胃肠外科手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胃部手术:由于去除了大量壁细胞,使得胃的泌酸能力下降;手术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抗反流的幽门结构,造成了术后胆汁及十二指肠液的反流,从而加剧了胃内的低酸或无酸环境,导致细菌过度生长,此时下消化道菌群可随之反流入胃,在胃内大量定植和移位生长。研究表明,将术后的菌群移植到未进行肠道重建的无菌小鼠体内,可在2 周内导致其脂肪质量下降和体质量减轻。 2、小肠手术:小肠与胃及结肠理化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群落结构也不尽相同。由于肠道蠕动速度快、肠分泌杀菌物质导致小肠菌群数量较少,且其易受环境、饮食和时间影响,具有波动性大、不稳定性、物种多样性较低和有独特优势菌等特点。 3、结直肠手术:结直肠手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最大,对人体肠道功能的影响也最大。研究表明,结肠切除术前后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大肠杆菌、酵母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术后较术前上述菌株数量变化更显著,结肠切除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与回盲部功能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二、胃肠手术影响肠道菌群的机制 1、术前准备的影响 胃肠道切除术前常常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包括禁食、机械性肠道清洁和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在尽可能消除手术中感染因素的同时,同样会对胃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2、胃肠道环境的改变 胃肠道手术常涉及肠道短路和重建吻合,这无异于直接改变菌群栖息地。胃肠切除使肠腔暴露在空气中,从而改变了肠内正常厌氧环境中的氧分压。研究发现,由于回肠造口的存在,远端结肠暴露在空气中,其菌群结构中包括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在内的专性厌氧菌减少,而乳酸杆菌和肠杆菌科兼性厌氧菌增加;当回肠造口闭合后,结肠常驻菌群的结构又恢复了正常。 3、肠麻痹 小肠运动、尤其是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 被认为是阻止肠道菌群失调的一种调控机制。三、围手术期重建肠道菌群的临床意义 大部分胃肠道疾病患者在手术前即存在一定程度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手术的创伤打击,会进一步导致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围手术期重建肠道菌群可以: 1、改善术后消化吸收障碍 2、改善胃肠动力障碍 3、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 4、维系肠稳态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5、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纠正菌群失调、重建平衡的肠道菌群环境,对胃肠外科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但菌群结构十分复杂,同一个体不同胃肠道部位的菌群组成显著不同,而在不同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式作用下菌群组成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运用更加敏感且高效的检测方法筛选出特异性的菌群结构,从而针对不同患者给予精准的益生菌治疗,对于重建肠道菌群稳态十分重要。菌群移植在恢复肠道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肠道微生态平衡,是更为理想的菌群重建方法。
自闭症孩子情绪失控?可以遵照这些原则和方法! 情绪失控是指一个人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完全脱轨的过程。自闭症孩子的情绪和正常孩子明显不同,有的冷漠麻木、有的暴躁易怒,所以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许多怪异行为都与情绪失常有关。举个例子: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帮助一个坐在地上大声尖叫、撞头、打或咬大人、四处乱跑并失控大哭的孩子呢? 尤其是自闭症孩子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大人无法跟他好好讨论发作场面时,该怎么办? 其实更有挑战性的是,如何了解自闭症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退化行为,比先前更自我沉迷或更冲动、更难沟通?我们先要了解情绪失控。 那么,自闭症孩子情绪不好怎么控制?家长朋友们要把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1、有原则有底线 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哭闹,就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会立即满足。殊不知没有原则和底线,不管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最终都只会助长情绪爆发。2、正确看待哭 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看待“哭”这件事情。哭泣可以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有时候哭并不是坏事。 3、分析哭闹的行为动机 家长看见自闭症孩子,要先分析哭闹的原因,他哭的理由是什么,家长能够为孩子做什么。要做的不是一味求孩子别再哭泣,而是找到哭泣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思圻国际 4、寻找孩子情绪爆点 孩子隐藏的情绪问题就像藏起来的地雷,有的家长总是绕着走,这样是错误的。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我们要将孩子情绪容易爆发的点一一记下来,从弱到强——最后解决,直到孩子不再出现情绪问题为止。 5、爱心和耐心 当我们进行自闭症孩子的情绪调解时,问题行为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都会先上升,可能还会出现异常行为,可能会哭的更凶更久,甚至还会扔东西。但是熬过消失爆发这个阶段,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 6、家人的支持 如果不能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家长请不要做孩子的情绪调节。情绪问题不是某个家长一个人的事,如果大家的应对方法不一致,问题只会越来越大,直到不可收拾。7、强化正向行为 当自闭症孩子进行情绪调节的时候,情绪渐缓要做个转换项目,然后强化。我们平时要善于运用差别强化,强化孩子正向积极的行为。因为情绪问题不光要堵,而是要疏导。 8、对刻板行为死磕到底 如果孩子由于某些固定刻板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能变通,而出现情绪问题。家长只要比孩子更刻板,孩子就不会刻板了。我们要打破孩子的常规,让他接受变化和变通。 9、调节的途径是自己,调节的目的是平静 当自闭症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出现哭闹行为的时候,大家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去自己度过这段痛苦的时间。经历了多次负面情绪,当孩子处理起这些负面情绪时,就会一次比一次娴熟。 有些父母说总是抓不到自闭症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情绪失控都是慢慢酝酿出来的,如果我们能找到征兆,就能在爆发之前帮助孩子调节心情。 这些征兆可能很微妙,比如收紧的下巴、眼神的异样、身体姿势或声调的改变。失控也可能发生在某个特殊情境中,比如输掉比赛或玩具被拿走。 面对孩子的情绪发作产生的问题行为,家长不要慌乱,更不要对孩子进行训斥,而是要冷静的处理。了解孩子情绪发作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方式去处理。
自闭症的表现 8种典型的自闭症表现 80、90年代的人小时候都会很害羞内敛,但是大家会发现现在的小孩与人交流的时候很少会出现胆怯的现象。但是自闭症的儿童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障碍。那么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呢?自闭症的原因与自闭症的治疗方法分别有哪些呢?自闭症的表现 1、言语障碍突出 自闭症患者中大多数人会有语言交流的障碍,有些严重的人一辈子都不会与人交流。他们在交流方面能使用的词汇是有限的,即使会说话的自闭症患者也不愿意经常与人交流。有些患者说话是声音小,有时会重复一些话语,还有患儿只模仿别人说话,而自己不会组织语言。 2、不会模仿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过模仿学习说话,学习运用无声的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的。但是自闭症患儿不懂得模仿。 3、语言迟钝 轻度自闭症的患儿,大多数都会出现言语的减少,或者是终身不说话的情况。并且,疾病患儿说话,也大多数都用手势进行交流,而且常常会分不清你我。 4、交际困难 自闭症儿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有逃避的心理,他们与人交流的倾向很少。有些患儿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父母的时候也不愿意多说话,一些基本的拥抱或是肢体接触他们都反感。相较于群居生活而言,他们更喜欢独处。 5、社交障碍 这是自闭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自闭症患儿存在“思维盲区”(mind blind),他们似乎认为凡存在于他们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也一样存在于别人脑子里,彼此没有什么区别。即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别人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感情。 6、兴趣狭窄 自闭症儿童在兴趣爱好方面十分缺乏,他们只专注于一种或几种活动。而一些正常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或是电影等他们兴致缺缺。很多患者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路线和事情,有时候会无意识的做出自残的事情。 7、行为刻板 兴趣狭窄,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患儿通常会较长时间地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经常重复一些固定刻板的动作,甚至有自残行为。 8、智力障碍 70%的患儿智力落后,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表现为对音乐、美术等十分敏感或者记忆力超常等等。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患儿能毫不费力地阅读或背诵,但他无法用他掌握的语言与人正常交流。自闭症的原因 1、遗传学因素 研究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孪生子。孤独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患儿家中有孤独症患者的较一般家庭中多,孤独症同胞及双亲的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和特定的人格特征,这些都表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遗传学基础。 2、生物学因素 患儿具有围生期损害史者较正常出生婴儿多,包括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早产、难产、产伤、窒息等。孤独症患儿发生癫痫者较多(10%-15%),脑电图多有异常。研究发现,患儿左颞叶角部扩大者较多,提示大脑中颞叶可能有病变存在。 3、生化因素 孤独症患儿的多巴胺、5-羟色胺可增高,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经递质异常,但缺乏特异性;脑组织发现小脑部位有神经细胞迁移的异常,浦肯野氏细胞数量的减少。另有研究报告孤独症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回有关。还有研究认为孤独症与其出生后第一年内的脑生长速度过快有关。 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疗法 自闭症本质上就是心理障碍疾病,因此心理治疗也很受重视,他们大多寄希望于这种疗法,期待在该疗法的作用下能真正挖出患儿心理上的“病根”,但是因为心理治疗持续的时间很久,需要患者能持之以恒。 2.饮食疗法 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影响到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该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3.高频音乐疗法 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调整身体状况,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这种疗法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 4.药物疗法 实际上,在自闭症治疗过程中,像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且这样的疗法往往要持续很长的过程。从更深的层面来说,药物并不能真正解决自闭症所带来的困扰,可能在药物的作用下会形成其他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总结: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是很狭小的,他们常常都是独来独往,不擅长与人交流。在与人进行肢体接触的时候会有恐慌的感觉,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在治疗自闭症的时候大人要尤其努力。可以通过心理疗法、饮食疗法、高频音乐疗法帮患儿逐渐走出自闭症阴影。
建筑工程包括什么哪些工程项目? 建筑工程项目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建设项指具bai有一个设计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分类 建设项目 指具有一个设计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如:一个工厂、一个住宅小区、一所学校等 [1] 。 单项工程 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它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应单独编制工程概预算。如: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办公楼、住宅;学校中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 单位工程 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一般不能进行生产或发挥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如: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等。 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按工程部位、设备种类和型号、使用材料和工种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工程,主要用于计算工程量和套用定额时的分类。如:基础工程、电气工程、通风工程等。 分项工程 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可以生产出来,以适当的计量单位就可以进行工程量及其单价计算的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称为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中的土方工程、钢筋工程等。 流程 工程前期: 首选建设单位预先做好市场调查,看是否在此开发会有什么样的前景,随后编制可行型研究报告,规划蓝图,办理土地使用证,城市规划许可证。地质勘探单位进行勘探,设计单位招标,确立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及甲方的规划蓝图开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图纸审批,去消防部门备案,去所在地建委备案,去当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招标,确立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然后进入施工阶段的工作。 施工阶段: 首先有规划部门给出该建筑的施工红线范围、坐标、高程,施工单位首先作好场地的平整,再根据规划给出的坐标点及高程进行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有监理单位报甲方,甲方报规划审批。 审批合格后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即基槽开挖——基槽验收(甲方、设计、勘探、施工、质检站、监理六方验收)——基槽放线——基础垫层——基础结构施工——基础验收——基础回填(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分部验收——建筑装饰装修——水暖系统、电气系统、通风与空调、消防报警系统安装与调试——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施工资料移交——甲方备案、消防验收——投入使用。
侨城水岸小区项目1-11、20号楼设计 1.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侨城水岸小区项目1-11、20号楼设计已由河北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以涿开经核字[2021] 1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华侨城涿州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 华侨城涿州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设计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侨城水岸小区项目1-11、20号楼总建筑面积126051.97㎡,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87364.05㎡,地下建筑面积为44814.65㎡;建设用地强度要求:建筑密度≤25%,容积率≤2.0,建筑高度≤60m;绿地率≥35% 2.2招标范围:侨城水岸小区项目1-11、20号楼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相关服务。 2.3设计服务期限:签订合同后80日历天内完成1-11、20号楼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全部设计工作。 2.4项目建设地址: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莲池村。。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如下: 3.1.1资质要求: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投标人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 3.1.2其他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3.1.3项目负责人资格要求:具备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 。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 技术成果经济补偿 本次招标对未中标人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成果不给予经济补偿。给予经济补偿的,招标人将按如下标准支付经济补偿费用:0 5.招标文件的获取 5.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1-02-27 09:00至2021-03-04 09:00(北京时间,下同),登录“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惠招标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下载电子招标文件。 5.2 招标文件售价0元,售后不退。技术资料押金0元,在退还技术资料时退还(不计利息)。 6. 投标文件的递交 6.1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为2021-03-23 09:00:00投标人应在截止时间前通过惠招标平台递交电子投标文件。 6.2 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将予以拒收。 7. 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河北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惠招标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上发布。
南皮县2020年鲍官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1.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南皮县2020年鲍官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由南皮县行政审批局以南审批招标核准[2020]48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南皮县农业农村局,建设资金来自财政资金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南皮县农业农村局。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 2.1.1工程名称:南皮县2020年鲍官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1.2建设地点:南皮县鲍官屯镇 2.1.3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2.1.4计划工期:一、二标段:70日历天;三、四标段:40日历天 2.1.5质量标准:合格 2.1.6标段划分: 一标段:农田道路、防护林、涉及新修道路的涵洞; 二标段:扬水站、扬水点、标识牌、涵洞、渠道清淤、坑塘清淤、水簸箕、卷盘式喷灌机; 三标段:低压线路、变电器、高压线路; 四标段:输水管道; 2.2招标范围:按要求完成图纸及工程量清单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以工程量清单为准)。。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如下: 3.1.1资质要求:一标段(农田道路、防护林、涉及新修道路的涵洞):(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 投标人需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或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标段(扬水站、扬水点、标识牌、涵洞、渠道清淤、坑塘清淤、水簸箕、卷盘式喷灌机):(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投标人需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三标段(低压线路、变电器、高压线路):(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 投标人需同时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或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四标段:(输水管道): (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投标人营业范围中须能体现具有管材生产及安装能力;(3)投标人具有省级及以上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2017年以后的产品合格检验报告;具有产品认证证书; 3.1.2信誉要求:未被列入国家信息中心“信用中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投标人; 3.1.3其他要求: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招标项目投标。注:一、二、三、四标段兼投不兼中。开、评标顺序按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四标段依次进行,投标单位在本次招标的标段中,如果已在一标段中中标,二标段只参与标底的合成和评审但不能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依次类推。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1.4项目负责人资格要求:一标段(农田道路、防护林、涉及新修道路的涵洞):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贰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市政公用工程或公路工程专业),并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类),且未担任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二标段(扬水站、扬水点、标识牌、涵洞、渠道清淤、坑塘清淤、水簸箕、卷盘式喷灌机):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贰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并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类),且未担任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三标段(低压线路、变电器、高压线路):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贰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机电工程专业),并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类),且未担任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 。
打造高质量地下空间 促进新时代城市发展 作为苏州市的重要战略板块,吴中太湖新城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高举“绿色”“智慧”两块牌子,铸造了一系列精品工程。由北京建工集团建设的全国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认证的独立式地下空间——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创新设计“六位一体” 项目采用“地下空间开发+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周边地块地下连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六位一体的建设规划,是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了解,该项目地下一层为商业和餐饮,地下二层和三层为公共停车空间,可提供3000多个停车位。不仅能够无缝转换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还在地下预留了34个与周边地块的对接口,方便了地下交通和路面交通快速联动。此外,地下空间与周边的综合管廊同期规划建设并投入使用,把电力、电信、给水、中水等多种管线敷设在管廊中,最大限度减少了地下空间开发及配套工程施工对周边资源的占用和地面交通的影响。 同时,引入“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理念,地面部分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置1套2000立方米雨水回用系统,为地下空间冲厕、车库冲洗等提供循环用水;地下车库专门设有出入口管理、车辆引导、反向寻车、缴费、辅助性管理等智能系统,解决了车辆进出停车场慢、寻车困难等问题。 解码新城“绿色基因” 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坚持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将地下交通、公共服务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工程师们第一次打造具有绿建三星级设计标识、与轨道交通站点无缝衔接的大体量地下商业综合体。 据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项目经理刘向科介绍,根据地下空间的功能特点和环境条件,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包括高性能围护结构、结构体系优化、透水地面、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低能耗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施工期间采用了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包括技术创新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永临结合、因地制宜的土方平衡、大规模的雨水收集回用、风能、太阳能的利用、自动化监测、建筑装饰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全过程使用BIM技术等,打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态建筑。 “项目通过19个下沉广场、9个条形采光天窗以及24套光导管,有效解决了地下空间的采光问题。我们头上的遮阳帘,可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节光照强度。”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总工唐永福指着一处采光窗介绍道。 据了解,通过各种综合手段的应用,项目建筑节能率能达到72.57%。 攻坚克难提速增效 该项目基坑面积10万平方米,深18.6米,在太湖湖畔软土地层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深基坑施工,在国内尚属首次。由于地质多为富水软土层,施工难度巨大。 为此,项目组建了由科研院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的科研攻关团队,结合项目的进展对各个阶段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动态优化,针对项目南区的长条形基坑创新提出了“强支撑、软分坑”的设计施工方法,通过适当加大内支撑的刚度,使得按照传统工艺需要分成4个小基坑施工的南区基坑实现了一次性分部递进开挖,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约40%,降低基坑造价约12%。同时通过水泥土搅拌桩墙实现分区域降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太湖大堤的安全。 “南方多雨,汛期太湖水位高,土层含水量大,南侧地下室外侧边线与已经建成的苏州湾大堤中心线为32米,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基坑安全和太湖大堤的稳定。”刘向科介绍说。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项目团队研发了远程智能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反馈监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了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监测效率,可节约人工80%,有力提升了智能建造水平。 筑淘小蜜蜂建筑工程信息网,每日发布最新具体产品采购需求。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