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酒瓶兰 幸运的酒瓶兰
关注数: 8 粉丝数: 83 发帖数: 7,612 关注贴吧数: 9
浅聊一下“内观”。。 从佛法禅修的角度上说,内观一词是对“四念处”修行方法的简化表达,也即是一种通俗的称呼,内观的巴利语是“毗婆舍那”,区别于“安那般那”念,也即定,现如今最普及最具代表意义的内观法是在葛印卡创办的国际内观中心。 内观,顾名思义强调的是观而不是定,这个经常有人误解,说什么出体或观到了某种本我大神存在等等这都是不了解观的内涵的表现。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自我身心的运作规律与属性,这里的“如实”两字不太容易被理解,因为这已不是思维的范畴,而是要启动人的直觉能力,加之思维的辅助,使人处在一种超越自我的立场之上,以便对存在进行全面全程的如实的观察。 内观与禅定有区别也有联系,观也要以定为基础,但不是以修定为主,所以在定的层次上有个度的把握。纯粹的定也叫三摩地,奢摩它等。另外,内观也不同于时下流行的冥想,灵修,瑜伽,谭崔等等诸多外道修法。 套用大乘佛教用语来说四念处(内观)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但原始佛教与这个说法还是不太相同。 内观修习的作用就是要锻炼开发人的觉知力,目的是要结合正见亲身体证“无常,苦,无我”的存在实相。 再看看老子怎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观就是看,站在(身心)旁边外边才能看到全局以及全部过程,老子这里强调的也是观而不是定,如果入甚深定境,意识全无,那就没法观了。所以这里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一种相对的定的状态。一般佛法讲止观双运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所谓内观修行,不止在打坐进行,在坐下也可以进行,事实上只要你活着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这种修行。
三种观念,三种时空。。 就象从外到里穿三件衣服一样,我有三套理论学说,以便适应这个我的完整存在。最外边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学说高度理性如实的阐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万物皆在其中,就算人类也不能例外。。中间一件是存在主义,这个学说一脚踏在世间一脚踏在世外,如此纠结着郁闷着,但很真实,少有人可以超越。。最核心的一件衣服就是佛与道,这个学说明智的放弃了对外在的探索,而是从当下起采用内视反观自身的方法探索存在的本质。 我把这个以人为中心为参考依据的世界,称为平常世界,把爱因斯坦描述的世界称为宏观世界,把量子态世界称为微观世界。这三个世界各有各的现象规律,彼此并不能直接通用兼容,如果试图跨界交流就会受到时空变异的阻碍限制。 如果时空是无垠无限的,那也可能意味着事物的演化也是无限复杂的,那么人类的所谓科学探索也就是无有究竟无有止期的,对人类个体而言就是徒劳的,如庄子所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而从另一个真实的角度,也即自我的心念情感为出发点来探索存在的真实,却不失为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方法,毕竟所有疑问都是因“我”而起,鼻子眼睛也是长在“我”的身上,没有我就没有了一切问题,所以探索我是什么,就成了这世上最合情合理的事。
【物与心的对话】 物对心说:没有我就没有你。 心对物说:没有我就没有你。 物:我供你躯体、寄养,先有了我才进化出你。 心:没有我,你怎么知道这些? 物:在时间上,我先于你。 心:在逻辑上,我先于你。 物:逻辑是主观的,而时间是客观的。 心:时间的定义靠逻辑产生。 物:许多人都认定的,就是客观。 心:再多人认定,也是主观。 物:就算不在时间框架内,也是先有物才有心。 心:不在时间框架内,哪里还有先后之分? 物:在逻辑中有啊,我们就在你的逻辑框架里来说,是不是有了我才有了你? 心:我倒是认为有了我才有了你。 物:我不给你寄养,你就死了。 心:我死了,你也感知不到了。 物:感知不到就感知不到,以前没有你的时候,我亿万年都过来了。 心:这些都是有我以后你才领悟到的,那亿万年你没有感知,和死亡有什么区别? 物:我怎么会产生出你呢?你对前辈这么无理! 心:因为你不是主导,我才是,没有我你连说话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思考了。 物:你只是让我丧失了感知,根本谈不上产生出我。 心:哦?没有我,会有你的“我——自我意识”? 物:感知、自我意识……这些都是没用的附属,我只要知道我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可以了。 心:看看啊——“知道、我、存在”,你这一句话中包含了多少感知和自我啊!你依靠我都依靠到成自然了,无视我太久了。 物:我无视你? 心:是啊,你的一知一觉全是我,你的一言一语全是我,可你却不承认。 物:就算我承认了,但还是难以接受你产生了我。 心:那是因为你在时间框架中、我在逻辑框架中。时间上你在先,可别忘了有了我才有了时间定义。 物:如果不把它看成定义,只是单纯的时间呢? 心:单纯?时间不可能单纯,一旦产生这个说法,就是分别,一分别哪里还有单纯? 物:没有你就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没有先后就无所谓你我谁先了吧? 心:你若这么说,我倒还能接受些,说到底,我们其实谁也离不开谁的。 物:是啊,争论半天就是自说自话。 心:我没有你不会在这里、你没有我不会知道这里,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物:我生你身、你生我心,心物合一才有你我,你我本自一体。 心:现在,我们除去了时间、逻辑,除去了先后,除去了你我分别,留下的是当下的、一体的—— 物:觉知。 心:唵
为与无为,政与非政。。 有领导(大德之人)但没有政体的就是“无为”而治的部落(国家)。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自打人类有国家以来,就形成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政体政治。政治至今为止依然是一种为维护统治阶级而制定的制度。它的本质还不是为大多数民众利益服务的。人类只有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时政治才可能是为整个人类服务的,政治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有为”“堕落”的产物。(大道是不生不灭自在自为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从这个角度说就是“堕落”,好比人一降生就开始奔向死亡。)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真正好的完美的政治,就象没有政治一样,真正的有为大作为,就象没有作为(无为)一样。 总之事物都是一个来回往复的存在过程,最初的就是最好的,往前走和往回走是一个目的,形式也许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无为其实就是道的作为最大的作为。道的作为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是圣人最大最完美的教育。 无为就是道就是天地是圣人,而政治就是典型的人为,有为,堕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智慧出有大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