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哟嘿 顺哟嘿
关注数: 7 粉丝数: 80 发帖数: 681 关注贴吧数: 9
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讨论 前两年听国内著名专家讲过:未来抑郁症患者将像三高一样成为世界主流疾病隐患。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抑郁的发病不外乎阴阳。取决于身体虚实。或是虚寒型,或是湿热型。二者交互发作。压制生气。成因很多,比如上世纪有了电视后娱乐活动从室外转向室内。饮食,压力等。终归取决于身心的精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效率,行动能力,品质皆不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挫败多满足少。沦落到自卑的处境。众所周知自己认为病了才是真的病了。出于自我保护往往不愿认输。好强的人就易折腾出这个抑郁。所以就形成了既欲解脱,又只能选择抑郁独处这种矛盾无可奈何之境地。这种即是身体又是心理的综合病。所以对于治疗也要双管齐下。首先论心理治疗。既然世界照常人亦是照常。存在即是命运。也是真理。人不可能自我改变。必要靠环境或者时间。跟生物进化一个理。人的内心调控只能起应对反应作用。别无他法。这涉及哲学理论不多说了。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处境。认清了要认可。毕竟是自己的生活嘛。认可以后就是有所作为。多数的抑郁者是会选择宅居的。因为他们动而觉得疲惫。静反能修养生息。害怕人事的躲开人就不会发病。害怕工作的躲开工作。自己都有一套,不用问医生。所以,在认清处境的基础上,选择规划合适自己的生活,环境,住址或者工作。在那里重新找到自我自信。最后方能重出江湖。此似缓兵之法。再论身体方面。一般无头痛脑热实质性不舒服不需吃药。但欲强身。必饮食有度,起居有常,通达经络。非一日之功。嗜欲说了也不可能戒掉。生活习惯不好的必置身于特殊环境,迫使规律有度,即便破釜沉舟在所不惜。比如说懒人去当兵,三天就变勤快了。尽外,多动生阳气。多见阳光多户外活动。大自然可以调和所有的体质和心理问题。综合来看,抑郁者没有精力但可以选择。虽然路不多,但世界毕竟很大。总能像星星一样在宇宙中有个位置。所以明处境,认命运,作选择。是抑郁者必须要过的关。就说这么多废话吧。看了贴地球照样转,抑郁者继续当抑郁者。昨天烧了一天木炭,被火气伤了。睡不成觉。打发时间吧,希望有点用处。
效法李时珍之流动隐居 我是个中医学者,在一个月后我就要开始新的生活。遍防全国山川。考察地理,矿动植物药物,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技艺艺术等生活百科。待在忙碌的城市,没意义了,最根本的懒得自己做饭,常年充管子,又想节约。吃得又单一简单,而且我深知受着重庆的气候确又要今天吃东北的米,明天吃泰国米。我日渐体虚。每次回老家过年的十几天都会长胖,爷爷说外面什么都是假的。的确如此呀!老家我也不想回去,我简直就是个浪子命。所以我喜欢风景,新鲜事物,有风富的爱好,我决心离开城市,走进山村,过半游学,半读书写书,半打工的漂泊生活。我不急于要走多少地方,遇见风景好的湖就留住几天。进山考察必访老者。我会所有的野外知识,包括建房,炼铁,捕猎,种植,陶瓷,工具,家具。发电,还会把有毒的虫和植物炮制成无毒食品。我有知识和胆量。但此刻我真的希望我能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好。离开虚华,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我知道这样的生活会有缺失,因为人需要劳动,需要生活规律,需要梦想,需要亲友配偶,真正的隐居不是为了逃避,这样的心态又会使隐居生活变的苦恼,尽知道挑毛病。所以随遇而安好。有的人有钱隐居就不劳动,闲得慌了也是病。有的农耕隐居,过着同样的重复无聊辛苦的日子,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是没问题的,但隐居仅仅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修身养性不是隐居能做到的。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确如此。不仅这一生改不了还会潜移默化留给下一代。做自己就好。虽高调人不喜欢躲一边去继续高调。虽小气一生就是要坚持小气,不要被书中电视里描写的现象误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