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耳机店 铁三角耳机店
旺旺和店名:铁三角耳机店;
关注数: 614 粉丝数: 796 发帖数: 7,685 关注贴吧数: 15
预告 | 铁三角参展亚洲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Asia)(5.25-5.27) 展会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B32 参展时间:2015年5月25至27日 铁三角, 从1974年生产第一副耳机至2015年, 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 一直保持追求美好音色的真挚热情与意志, 把蕴含在声音中的感动, 忠实地传递给聆听着, 不断反躬自省呈现出今天铁三角的风貌。 本次参展第一届亚洲国际消费电子展, 铁三角怀抱着最大的诚意, 与你一起回首踏过的每一步, 感受对音乐传递的感动。A区 Zone A - Company profile (A区 - 公司简介) 展品清单: AT-1 AT第一个产品 - 动磁型立体声唱头 AT-701 铁三角第一款耳机 "Nigirikko" 第一台寿司饭团成型机 “Live House” series 迷你音响套装包括话筒、混音器、音箱等设备 ATH-W10VTG 铁三角第一款木壳耳机 ATH-W2002 木壳耳机 ATH-L3000 皮革制耳机罩耳机 AT4033 深受世界名音响工程师、音乐家爱戴和使用的经典电容式话筒 ATH-U5 反戴式耳机 ATH-W100 木壳耳机 AT-DHA3000 耳机放大器 ATH-W3000ANV 头戴式耳机50周年限量纪念版 B区 Zone B - Back to basics (B区 - 回归本源) 展品清单: AT33Sa、AT-F2、AT5V、AT100E/G、AT-ART7、AT100E、AT-F7、AT-OC9/III、AT33EV、AT33PTG/II、AT2000T、AT5000T、AT-LP1240-USB、AT-LP120-USB C区 Zone C - Hi-Fi Choice (C区 - 高保真之选) 展品清单: AT-HA5050H、AT-HA5000、ATH-W5000、ATH-A2000X、ATH-AD2000X、ATH-W1000Z D区 Zone D - Fit Your Lifestyle (D区 - 适合您的生活方式) 展品清单: ATH-Sport3、ATH-Sport4、ATH-ANC33iS、ATH-ANC70、ATH-ANC9、ATH-ES700 WH、ATH、ATH-EM7x CG、AT-PHA50BT E区 Zone E - High-Res Audio (E区 - 高解析音频) 展品清单: ATH-MSR7 BK、ATH-MSR7 GM、ATH-ESW9LTD、ATH-CKR10、ATH-CKR9LTD、ATH-PHA100、AT-EA1100、AT-EUS1000mr、AT-EUS1000otg、AT-EUS1000hc F区 Zone F - High Precision Monitoring & Reference Standard(F区 - 高精准度监听与参考标准) 展品清单: ATH-PRO5MK3、ATH-M50x、ATH-M50x WH、ATH-M50x DG、ATH-M70x、ATH-R70x、ATH-IM50、ATH-IM70、ATH-IM01、ATH-IM02、ATH-IM03、ATH-IM04
预告 | 铁三角参展亚洲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Asia)(5.25-5.27) 展会基本情况介绍:展会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B32 参展时间:2015年5月25至27日 铁三角, 从1974年生产第一副耳机至2015年, 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 一直保持追求美好音色的真挚热情与意志, 把蕴含在声音中的感动, 忠实地传递给聆听着, 不断反躬自省呈现出今天铁三角的风貌。 本次参展第一届亚洲国际消费电子展, 铁三角怀抱着最大的诚意, 与你一起回首踏过的每一步, 感受对音乐传递的感动。A区 Zone A - Company profile (A区 - 公司简介) 展品清单: AT-1 AT第一个产品 - 动磁型立体声唱头 AT-701 铁三角第一款耳机 "Nigirikko" 第一台寿司饭团成型机 “Live House” series 迷你音响套装包括话筒、混音器、音箱等设备 ATH-W10VTG 铁三角第一款木壳耳机 ATH-W2002 木壳耳机 ATH-L3000 皮革制耳机罩耳机 AT4033 深受世界名音响工程师、音乐家爱戴和使用的经典电容式话筒 ATH-U5 反戴式耳机 ATH-W100 木壳耳机 AT-DHA3000 耳机放大器 ATH-W3000ANV 头戴式耳机50周年限量纪念版 B区 Zone B - Back to basics (B区 - 回归本源) 展品清单: AT33Sa、AT-F2、AT5V、AT100E/G、AT-ART7、AT100E、AT-F7、AT-OC9/III、AT33EV、AT33PTG/II、AT2000T、AT5000T、AT-LP1240-USB、AT-LP120-USB C区 Zone C - Hi-Fi Choice (C区 - 高保真之选) 展品清单: AT-HA5050H、AT-HA5000、ATH-W5000、ATH-A2000X、ATH-AD2000X、ATH-W1000Z D区 Zone D - Fit Your Lifestyle (D区 - 适合您的生活方式) 展品清单: ATH-Sport3、ATH-Sport4、ATH-ANC33iS、ATH-ANC70、ATH-ANC9、ATH-ES700 WH、ATH、ATH-EM7x CG、AT-PHA50BT E区 Zone E - High-Res Audio (E区 - 高解析音频) 展品清单: ATH-MSR7 BK、ATH-MSR7 GM、ATH-ESW9LTD、ATH-CKR10、ATH-CKR9LTD、ATH-PHA100、AT-EA1100、AT-EUS1000mr、AT-EUS1000otg、AT-EUS1000hc F区 Zone F - High Precision Monitoring & Reference Standard(F区 - 高精准度监听与参考标准) 展品清单: ATH-PRO5MK3、ATH-M50x、ATH-M50x WH、ATH-M50x DG、ATH-M70x、ATH-R70x、ATH-IM50、ATH-IM70、ATH-IM01、ATH-IM02、ATH-IM03、ATH-IM04
小议铁三角 IM01/02/03/04/IM50/IM70 官方升级线 hdc5/1.2 本文作者系大家坛的坛友“七月转曲” 铁家im系列官方升级线hdc5/1.2今天终于到手了,搜了一下发现坛子里并没有一份专门对比hdc5与原线的听感帖子,所以就此机会施以拙笔浅谈一下hdc5与原线的听感。在写听感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入这条线,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这条线。 如果你期望这条升级线能给你“换线如换塞”的感觉,那我建议你不要入它。 如果你对im04的完全形态抱有强烈好奇,并且已经听出im04的一些瑕疵的话,我非常建议你花几百块钱入手这条升级线。 我就不发开箱图了,也没有什么开箱图,像我这种猴急的人路上早就把快递拆得干干净净哪还有什么耐性慢慢拆开,分步拍照,随手一拍大家看个意思。 刚开始听的时候我随手翻看了一下hdc5的包装和说明书,并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在包装塑料外壳上虽然贴有一个“对应机种im04,im03,im02,im01,im70,im50”的小贴纸但其内部说明书上的佩戴图示上的腔体却明确标明了im04的型号。加之之后的听感,我越发确定了,hdc5一定就是im04最初的配线。 既然要谈hdc5的听感就必须先谈谈原线下im04的听感。 原线下的im04我觉得用一句话来叙述是非常恰如其分的——“在具有动铁高密度的人声的同时,又拥有了动圈般宽松的氛围。”但是在我长时间聆听中,加上身边朋友的意见,我们一致认为im04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有点蒙,而这正是它与同是走流行人声的se846的微妙差距所在。 在我换上了hdc5之后我发现了,造成这种听感上“蒙”的原因是原线下的im04在乐曲中声压较低时的细节缺失,这种缺失说好听点是一种模拟味,说不好听点就是耳塞的动态反应不足。 实话实说,换上hdc5的第一耳我心里揪了一下,声音并没有一耳朵的改变,三频分布还是im04原本的分布模式。但是仔细听下去发现有一点一时说不上来的微妙变化,在切换了好几首歌后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im04的声音进化了。 第一个进化是我在我试音必听的加州招待所里听出来的,就试音来说,加州招待所无可挑剔。三频分布,声场的规模和形状,乐器的分离度,人声的厚薄,基本上用这一首歌就能摸清一副耳机的7分水平。hdc5下的im04的乐器分离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前奏中几部吉他贝斯的声音轮廓异常清晰。得益于乐器分离度的提高,im04原本被我诟病的声场形状也开始变得饱满,不再像原线下那样只有一个扁宽的声场,而是同具深度与宽度的完整声场。 第二个进化是动态反应的提升,在贝五的第一章中有多次大动态的齐奏和柔和的管弦声部的弱奏交替出场。在原线下的im04明显无法同时兼顾这两部分,加大音量时虽然弱奏部分得到了比较好的表现,但大动态时明显声压过大,而音量较小时,则弱奏部分含糊不清,这是最明显的动态反应不足的表现 。当然,动态反应的先天不足可以用强大的前端的驱动力来弥补,比如在台机上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但是“足够强大的随身前端”在现在的客观条件下只能是一个伪命题。hdc5下的im04就明显动态更强,更易驱动,在柔和的弦乐时能充分表现琴弦的每一次颤动,在大动态时也毫不含糊,这一次,im04才有了能真正与一众5000元级耳塞正面叫板的能力。 第三个进化是调音上的进化,如果说原线下的im04还能被称为中性偏暖的人声塞的话,换hdc5后的im04就彻彻底底变成了一条中性调音的塞子,大致相当于整体频响曲线往右(高频方向)平移。当然这不是说im04的人声就变差了,反而从听感上来说,换线过后的im04人声的更加紧致,细密。如果说原本的人声拥有一种略带沙哑的模拟味调音的话,hdc5下的im04的人声则更接近歌手在你眼前亲唱的感觉。打个比方,说起模拟味,与T1肯定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但是你能说T1的人声就不好听吗? 在这里我特地提一下低频,im04的低频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原线下中低频段有一种宽松的泛音,但是不得不说,这段频响在提升宽松度的同时也让整体音色变得比较不干净,并且多少影响到乐器的分离度等。在hdc5下,im04中低频在保留基本分布情况的同时,毛边被打磨的非常干净,听感上则是低频的总量减少,并且与中频泾渭分明,取而代之的则是原本被人诟病微暗的高频的边缘变得锋利,带有金属光泽。 总的来说,加上hdc5的im04是一个hifi化的变化,整体的调音变亮打磨的更加光滑的的同时,动态,乐器分离度等得到了一定提升,从偏重人声的塞子变成了一条可以适应全部类型的音乐,中性平衡大气的耳塞。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im04依然还是im04,im04的底声不会因为这条耳机线而变成另外一条耳塞。且原线下的im04的hifi性虽然有所欠缺,但是也依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果喜欢im04稍带温暖宽松的听感并且对hifi性追求不高的朋友,也许原线是你最好的选择。
铁三角 AT-PHA100 耳机放大器 日本audio-technica铁三角公司宣布推出搭载USB DAC功能的便携式耳机放大器AT-PHA100,通过USB连接电脑作DAC使用时,它最高支持的音源为PCM 384kHz/32bit、DSD 5.6MHz(DoP)、DSD 2.8MHz(Native/DoP),并有抑制异步传输抖动的设计,兼容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7/8/8.1和Mac OS X10.9。AT-PHA100采用铁三角全新设计的分立电路,DAC声音解码芯片是来自ESS的ES9018K2M,耳放内设有I/V转换电路,可以抑制信号失真,并采用Ti的LME49720运算放大器,能够提供通透的中高频表现,而另一颗业内首度采用的New JRC MUSES 8832运算放大器进一步保证了高解析度和丰富的低频素质。 AT-PHA100采用铁三角全新设计的分立电路,DAC声音解码芯片是来自ESS的ES9018K2M,耳放内设有I/V转换电路,可以抑制信号失真,并采用Ti的LME49720运算放大器,能够提供通透的中高频表现,而另一颗业内首度采用的New JRC MUSES 8832运算放大器进一步保证了高解析度和丰富的低频素质。  前侧面带有3.5mm耳机接口和模拟输入接口 后边有充电和数字输入一体的USB接口   这款耳放的频率响应范围为10Hz~100kHz,最大输出功率为100mW×2(16Ω)、80mW×2(32Ω)、10mW×2(300Ω),相应支持的耳机阻抗为10Ω~300Ω。其内置3500mAh的锂聚合物电池,可实现6小时的数字解码,或14小时的模拟输出,充电用时约10小时。AT-PHA100采用铝合金外壳,来自ALPS的铝制音量旋钮巧妙设计在侧面,边缘带有亮面切削效果,旋钮与耳放侧边齐平。它能识别五个不同级别的采样频率,并可以在不改变信噪比的情况下进行音量调节。 本机尺寸为77×116×27mm,重量约240g。标配有3.5mm接口的线缆,以及用于固定播放器的橡胶垫和两根橡皮筋。
铁三角的监听美学——谈谈铁三角IM02双单元动铁耳塞 图:梼昧狂客  文:梼昧狂客 IM系列耳塞是去年上市的产品,厂商对其定位是监听耳塞,论坛和贴吧里对于这个系列的产品都有不少的评测,我以前也评测过IM50这款产品,不过当时我对这款产品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其略暗的高频和瞬态上的不足都不能够满足监听的需求。后来又逐渐听了IM03 04这两款耳塞,应该说03 04都是很不错的耳塞,04的声音比较正,三频做的比较均衡,特点就不是很鲜明,如果不是略甜的人声,我真的很难说它具有多少铁三角的风格。03的低频比04略少一点,毕竟少了一个单元,但整体素质也不错。只不过二者铁系风格并不浓厚,或者说整个IM系列的铁味都不重,因此虽然就耳塞本身来说不错,但对比W4R 535等产品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相比03 04而言,IM02的知名度或者说讨论热度显然要差一些,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不是一个好耳塞。国内市场现在有一种很独特的偏执,对于耳塞的追求就像奥运会口号一样——不断超越,总喜欢追捧一些更高价格、更多单元、更小众厂商的产品,只要你单元够多,只要你敢号称ACG神器,甭管东西怎么样,也甭管价格有多高,总会有人买单,国内从来不缺土豪发烧友,只要定的出价格,就不必担心没人捧场。不论是以前流行的334、音茶乐还是近来热门的S-EM6都是这样,最可笑的是一个一单元的F111都能卖上3000多,还有人乐此不疲的折腾,什么是大神的境界,这就是大神的境界!好了,那些土豪大神的事我就不多说了,还是说说IM02这个耳塞吧。 IM02包装与IM50类似,但细节处理的更好。耳塞被固定在海绵上,保护效果比较好收纳包也由软袋升级为硬壳便携包,保护效果更好。三对不同尺寸的硅胶套和一对C套,基本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且这个耳塞最好不要搭配其他硅胶套,对声音的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可换线设计,不过目前替换线比较少,而且这个插头接触的比较紧,拔插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原厂线材本身就不错,因此我认为没有必要换线。做工保持了铁三角一向的高水准,做工精细。IM02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它不仅设计结构与03、04有很大区别,同时在声音上也一反03、04中庸的风格,与前代CK90PRO有不少相似的地方。CK90PRO这个耳塞是铁三角比较老的一款监听耳塞,其声音平实自然,对人声的演绎丰满细腻,高低频做的略微保守,延伸不是很好,但细节足够清晰,我觉得是一款相当不错的监听耳塞。而IM02保持了CK90PRO的中频风格,同时对高低频都做了提升,与CKR10相比能明显感受到IM02的监听特质,体现了铁三角的监听美学。前端用的是我最常用的TASCAM DR-100,对比耳塞则使用刚上市不久的CKR10,CKR10这个耳塞我认为是一个相当全面优秀的产品,既带有一些铁三角的调音,同时又没有上代产品CKMK那种偏中高频的问题,而且其国行售价也很有优势。我看网上许多评测说IM02是个偏中上盘的耳塞,这我真心没听出来,和CKR10相比,IM02除了低频量感略少一点之外,其他方面都不逊于CKR10,尤其是低频质感和瞬态,但低频绝对比CKMK要强很多。CKR10的低频量感要略多于IM02,瞬态表现也没有IM02那么好,但泛音要丰富一些,因此低频氛围感比较好,对于流行乐的烘托效果比IM02要强。IM02在低频质感、瞬态、弹性上有优势,低频快且狠,泛音就比较少,因此IM02的低频显得干一些。值得注意的是低频干和低频少是两个概念,质感、量感、泛音这三点对低频都有很大的影响,质感强让你听着觉得低频有素质,量感多让你觉得低频厚实,泛音多让你觉得低频丰满。 在这里引用一篇HEADFI上的评测,“ATH-IM02: The Realist. One of the most detailedand revealing IEM I ever heard. The level of detail and transparency of IM02 isquite breath-taking, very realistic. When paired with a matching amp, IM02sounds way beyond its price tag. Very open, transparent, and extremely detailedwith spacious imaging. Instruments separation is very clear and focused, withclear space in between them. Tonal balance is natural with matching amp. Bassis on the level of natural bass, not for bass head, but bass sounds rich anddetailed. Midrange & treble are also sound rich, with plenty of treblesparkle. IM02 is very revealing; it reveals recording quality really well.It is not friendly with 'not so good recording', but with excellent recordingIM02 is very rewarding.”由于我英文也不怎么好,因此就不献丑了,我们应该注意一段话“Bass is on the level of natural bass, not for bass head, but basssounds rich and detailed.”,该作者认为IM02的低频时丰富而细致的。我非常认可这个评价,但也不知道怎么了,到了国内貌似很多都评价IM02低频不够,我想可能和参考标准有关,如果你和IE80比那么恐怕低频够的没几个,但如果你和W4R比,那么我觉得二者在伯仲之间(我指的是低频多少而不是整体效果)。 IM02的人声很丰满,贴耳突出细节丰富,听赵鹏或童丽的歌曲能明显听出齿音,同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声音中有一些频段是突出的。其实这种发烧人声碟都是加工出来的,正常人说话很少有那种声音,就算是有也没那么夸张。CKR10的中频比较平实,同时声场也不错,所以听着不那么明显,但是用IM02听就能明显听出问题,当然有的人觉得这种人声好听,对此我不予评论。不过要说人声毒的话那么IM02显然更胜一筹,即使是播放那些欧美高品质人声录音,IM02也会更抓耳一些。如果说CKR10的人声像清茶,那么IM02的低频就像红茶,各有风格就看你喜欢哪种了。 其实不只是中频,IM02整个中高频都很出彩,其高频延伸优秀,细节丰富,能量感强,再加上动铁本身瞬态好的优点,因此高频听着很过瘾,尤其是对于弦乐的表现比CKR10要强。CKR10的高频多少有一点保守,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新结构的限制,高频密度有些不够,整体上是一个柔和细腻的风格,不如IM02的高频有侵略性,但声场比较大,所以听起来宽松一些。 IM02这种声音与我以前经常使用的其他监听器材都有区别,如DT880PRO,整体做的比较暖,氛围感好,细节虽然比较丰富,但并不突出,呈现出一种温润的风格。而TF10则显得更加硬朗,细节突出,力求展现音乐中的每一个点。我最近使用比较多的CMS50则强调美感,虽然是监听音箱,但毫不影响其对乐感的表现,真正达到了艺术监听的境界。IM02的特长之处在于瞬态表现和强烈的质感——快而狠,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的声音,虽然低频量感并不是很多,但即使是交响乐,也能完整的重放每一个乐器的声音,而且其丰满的中频对于发烧人声来说也是相当毒的。只是受限于声场不是很大,因此大场面显得有些拥挤。但就目前一千多的价格来说,我认为是一个相当优秀的耳塞 补充一下我对于CKR10和IM02这两个耳塞的选购建议 IM02是比较典型的器乐塞,人声虽然不错,但听器乐更过瘾,对于古典乐的演绎很不错。人声显得有点厚,但素质绝对够高。如果你平时听W1000、DT990、铜涡轮之类的,那么你可能会喜欢IM02。 CKR10和03、04的风格更近一些,比较全面,声音也做得温和一些,如果是W4R、UM2的用户,CKR10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CKR10平实细腻的人声演绎适合各类不同的歌手,搭配E8之类的听ACG也相当毒,IM02由于中频略厚一点,就不太适合那些声音空灵的歌手,有一些局限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