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念a ai8645231
热爱即使命
关注数: 1 粉丝数: 47 发帖数: 9,605 关注贴吧数: 22
【分析】魔女灭亡真相 & 小雪心路历程 (本文含有强剧透,非发电,长文警告!) 本帖会提出2个关于魔裁世界观的假说,仅作为补全魔裁世界观的尝试,虽有部分证据,但并不具有100%的严谨性——这取决于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防剧透) (防剧透) (防剧透) 这篇文章的起源,其实是来自于笔者对结局的倏忽:当时一连打完2-4和3-1,在成功把众人都激活魔女化之后,笔者已经有点累了,但是进展至此又难以入睡,于是我打开攻略,便一边走神一边auto大致打完了剧情,对结局并无太多感想,只想着快速打开贴吧,开始浏览因含有剧透而无法品鉴的神人小作文。因此,对月代雪的了解也仅停留于“最终大boss”,“对人类复仇”和“不知为什么被嘴炮成功”(当然也包含神人小作文里的牢雪) 过了一段时间,和很多吧友一样,我开始二刷魔裁,再一次更仔细地看过剧情之后,逐渐发现了月代雪复仇的真实动机。 在解释这个结论之前,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在此提出两个假说,这对理解小雪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一、人类并非魔女灭亡的根本原因 下面是找到的几个证据: 1,小岛大魔女的话无论是“我们的存续本就时日无多……”、“发展的尽头”、“不吉的淤积”、“争论要如何避免毁灭的到来”等等这些话,貌似并不是在说人类登岛屠沙这样的突发事件,更像是在描述一个长远以来已知却无法解决的灾难。 另外,最后一句话“毕竟事情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有些指代不明,就算“事情”指的是人类的屠沙,那么“那样的情况”究竟指的是怎样的特殊情况呢? 可以确定,小岛的大魔女隐瞒了很重要的事情,作为玩家的我们无从得知,但一个合理的猜测是,魔女一族本来就有灭顶之灾,即使没有人类的屠沙,魔女依旧会灭亡。 2,围墙&空岛问题从艾玛的笔记2中可以得知,围墙是由过去的大魔女建成,用来保护魔女免受某种威胁而建立,并且无视魔法和物理干扰。在魔女灭绝后,既然小雪能够安全的在岛屿中待着,就说明人类并没有大量入侵这座岛屿,甚至可以说岛屿上几乎没有一个人类。围墙是为了防范人类不假,但如果危险只来自于人类(外部),魔女是怎么被人类屠戮殆尽的?总会有其他在围墙里幸存下来的魔女吧。还有小雪在魔女灭绝之后,仍然在岛屿上呆了一段时间做实验,是能够直接确定这段时间的岛屿是安全的。 另外,这座岛屿曾经是空岛,如果魔女之岛一切正常的飘在空中,那个时期的人类真的能成批的捕获生活在空岛的魔女吗。还是因为某种原因,使得空岛不能再继续翱翔,从而让人类一方有了屠沙的机会?简单来说,由于围墙和空岛,人类无法成功展开屠沙。因此,一定有什么其他原因改变了魔女一族的命运。 (下图小雪的话可能稍微有点概念不清,袭击不等于成功屠沙,很可能人类曾经的进攻是失败的)2.5,分析到这里,我们需要排除科技因素。(仅作为补充论证,不是重点内容,不感兴趣可以不看)因此要有一个手段相对合理地猜测人类当时的科技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用到之前其他吧友的发现,那就是保险箱的密码【169231】对【塞莱姆女巫审判】这一现实事件的暗示。向不想细致阅读的读者简单介绍下这个事件:这是一桩曾发生在美洲殖民地上,针对女巫的最臭名昭著的冤假错案之一。它因一名女巫在逼供中招供了不存在的事实而转折,并在1692年的3月1日正式开始。保险箱的密码【169231】很可能是在纪念这一天。如果对应到游戏中,很可能这一天就是魔女开始被屠沙的日子(同现实中大规模的魔女审判开始的时间)。如果年份可以对应到现实,刻意把1692年的科技抬高到1903年(至少有飞机吧)是没有必要的。此外,游戏中并未出现明显超脱于当代的科技产物,日后谈中玛格讲的现代科技也只是邮件,电话,照相机这些。游戏中每个人的手机也只是略微先进,并没有比现实整体高一个层级。因此,笔者并不认为游戏中人类的科技树比现实中高很多。(下图,魔女因被人类当作“丑陋的怪物”而遭到迫害,而科技和文化是深度绑定的,这种观念是否也是一种不发达的表现?)3,魔女们的自愿离开“一个接一个的离去”、水精之大魔女的道别,看起来并不像在突发的人类袭击下产生的结果,而是她们主动的离开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如果屠沙是来源于人类的大规模进攻,无论是有时间写这封信,还是确保它能安全的到梅露露手里,还是确保梅露露和小雪的安全,都是很难做到的。再者,如果岛内被人类控制,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下,如此挂念小雪的水精之大魔女就不会抛弃小雪在岛上,拜托梅露露成为“心灵”支柱了。先不说有安定才能求心灵,写信后离开小雪的这个行为更像是在安顿小雪,岛上是安全的地方,自己则去往一个充满陌生与危险的地方。 由以上三点证据,笔者在此提出一个假设:魔女的屠沙是在岛外进行的。魔女一族因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灭顶之灾,无法再独立生存,不得不融入人类,依赖人类生活。但是由于人类对魔女的歧视等原因,离开岛屿的这些魔女全部被人类杀害,而小雪因为有梅露露照顾可以在岛上生存,信中梅露露“身为人类的辛苦”很可能就是指她在岛上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她曾承担了照顾一众魔女的责任。 当然,我们也可以做出猜测:魔女灭亡另有根本原因。
聊聊魔裁“奇怪”的作案动机 为保证良好的游戏体验,请在通关游戏的情况下看本帖 防剧透 防剧透(图文无关,只是感觉这段像是在自嘲hhh) 起因是见过好几次诟病魔裁犯罪动机的评论或者是帖子,说动机奇怪不正常什么的。 这里首先要和各位达成一个共识:剧情线较长的游戏虽然量大管饱,看故事看的很痛快,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信息数量庞大而导致对称信息变难。 换言之,玩家在游玩的时候,容易遗漏/忘记一些信息,而如果与当下的主线无关,这些信息就不会也“没必要”重复出现。另外,有些信息并不是一股脑把全貌都告诉玩家的,它在不同的地方各出现一部分,需要玩家自行理解拼凑(nnk搞半天原来要自己拼.jpg),好处是,如果能够联想到一起,就能让玩家感受到剧情的结构;反之,坏处就是如果玩家联想不到的话,就会显得剧情有点迷惑,降低观感 有些内容遗忘了也无所谓(比如我在玩的时候就没注意到hiro蘸豆的时候拿的是烧火棍,进吧看不懂梗)但是,有些信息轻则会影响游戏体验(1-2里安安捡起手机我玩的时候真的没注意到,被迫穷举),重则会影响故事逻辑,把合理的事情变得不合理。 本作的作案动机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上来先用最简明的方法讲一下这些马猴烧酒为什么会动手沙仁:(首先我们要知道这里每一个人都有心理创伤/禁忌) 触发心理创伤→产生负面情绪→加速魔女化→(因魔女化)产生沙仁冲动→动手 而不小心遗漏/遗忘信息的玩家有可能理解到的是:(在此只是举两个例子,可能性不止这几种) 触发心理创伤→产生负面情绪→沙仁 魔女化→情绪变得不稳定→控不住负面情绪→沙仁 甚至:(忽略了过多设定的话) 莫名其妙不爽→沙仁 (真的有好好看剧情吗!) 而各位可以回想一下,“禁忌”、“压力导致魔女化”、“魔女化会导致沙仁冲动”这三个关键信息在一周目里是分开出现的 第一次出现魔女化相关的信息是在典狱长介绍时:(并没有介绍什么会导致魔女化)第二次是在ema确认手机的时候:(并没有讲怎么就出现强烈的精神压力)而讲到“禁忌”/“心理创伤”就已经是在第一次裁判结束的时候了:(并没有讲是触发“禁忌”导致的“魔女化”,玩家觉得可能是因为要被处刑了所以才魔女化)虽然后序剧情也多次出现“心理创伤”“魔女化”这些重申设定的对白,但是玩家也会把它们当作已知信息略过,不会过多思考,更何况这还是个多周目游戏,重复出现的东西太多了(真的有人完整听完两遍典狱长的介绍吗)。再者,由于信息是分开出现的,有的还穿插在日常里面,游玩的时候是很有可能遗漏/遗忘的。 所以,当角色在讲沙仁动机时,玩家会更多的联想常识或是本格背景下的沙仁动机,因此会得出“不太合理”的结论 最后提出一个猜想: 游戏刚开始的ema是失忆状态,甚至到了最后三周目裁判的时候半天才想起来牢雪。那同理,其他角色对自己的“心理创伤”大概率也是一无所知的,也选择性的遗忘了这些心里面痛苦的东西(很符合心理学了)。于是,她们就难以主动性的防止别人触发自己的心理创伤,就让“什么时候触发心理创伤”这件事情纯粹变成概率事件。当痛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主体处于蒙圈状态的时候,这些正在麻酱化的马猴烧酒,真的能够主观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吗? 这样一来,本作的很多作案动机貌似就不难理解了。
摇曳露营观感分享 国庆趁着没事干突然想看看番,于是在我十几部想看但没看的番里选了露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第一季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氛围和故事核心的感情基调了 悠闲舒适的氛围和温暖美好的基调算是与其他大部分番最不同的地方,整个故事甚至没有清晰的主线:像是一定要达成什么什么目标,一定要做到什么什么事情。没有了这种紧迫感,放在别的地方可能会让故事变得无聊,但是“无聊”的露营日常正是摇曳露营的看点 如果把番类比到音乐,摇曳露营就是一首氛围音乐,没有清晰洗脑的旋律,有的只是无处不在的氛围感,不知什么时候就笼罩了观众注意力 放在今天的快节奏社会里真是难得,习惯了快节奏思维的我们也可以带入露营的故事里,享受二十分钟无忧无虑的生活 啊对,还有风景看,都是平常生活里见不到的 第二季说实话,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人物设计,抚子的侧发(p1p2p7)简直太好看了,颜值巨高(第一季的抚子像个憨憨)还有抚子发小的气质(cv也配的好听)简直是一绝,可惜只出现了一集 感觉人物颜值都比上一季有所上升 说到人物: 抚子是个人觉得我见过最可爱的角色,可能得益于露营的美好社会观,能让这样的小可爱茁壮成长 芝麻凛是一个闷可爱的角色,喜欢单人露营的她有非凡的捕捉美的能力,自己一个人能玩的很开心,也能享受到生活的浪漫。平静的时候有一副冷漠的外表,却时刻有一颗温暖活跃的心 第二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抚子买灯那一段的片尾(p5),第二季的ed把氛围拉满,可爱的抚子给姐姐送了礼物,然后最精髓的是抚子在回家之后又点燃了瓦斯灯(抚子表示没看够!),这种小细节总能给该人物赋予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好像抚子就在那里,她在那头,我在这头(? 她与观众的世界线只是暂时相交了一样——我们只是在看抚子生活的一部分罢了 感觉摇曳露营它就是一个“有些寂寞,但又如此温暖”(p5歌词)的故事,个人非常喜欢,这就是孤独之美口牙! 看完心里面真的是这样的感觉,很感动,真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