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灿之11 桃花灿之11
关注数: 66 粉丝数: 62 发帖数: 3,545 关注贴吧数: 5
谈盆景的造型比例 比例是个数学概念,却又融于美学之中,纳入审美范畴,是艺术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艺术造型创作中被广泛应用,大到雄伟壮现的建筑艺术,小至小巧玲珑的工艺美术品,莫不如是。盆景艺术自不例外,比例适当和谐,给人以愉悦,从而获得审美快感;反之,则难以唤起美感共鸣。盆景"缩龙成寸"、"咫尺江山"中的"寸"、"尺"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其间蕴涵着"比例"的审美因素。鉴此,本文就"比例"在桩景造型中的涵蕴范围及其应用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比例的涵蕴范围 对桩景造型而言,比例是个大概念,涵盖桩景造型创作全过程 (一)比例在时间上贯穿于造型创作的始终。 从桩坯的选材(含因意选桩和因桩立意)--桩坯的纵横、高低、间距、组合、根展面积、嫁托长短的去留截剪--桩坯培植,上下左右枝托的排列定位--修剪施艺--上盆定植--成型养护--配件摆设等等,比例均贯穿于其中的每个环节。这是植物的生长特性与桩景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 (二)比例在空间上制约着桩景规格类型。 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就在于其占据一定空间,而又不同于园林造景。不同的尺度决定了其不同的规格类型,超过一定的尺度,即为庭院树或园林树,而非盆景。如以树冠高度划分:大型桩景一般为81cm-15Ocm,中型为41cm-80cm,小型为lOcm-40cm,微型为lOcm以下。 (三)比例在形式上作用于桩景造型的不同风格。 不同的造型形式对于树干的粗细配比,曲度的长短伸缩,枝叶的疏密聚散,空间气眼的大小等比例的要求是有所差别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造型手法相辅相成。影响着作品的形式风格。如:岭南的蓄枝截干苍雄伟健,苏州的云朵状清秀古雅,扬州的台式巧云秀丽壮观,四川的方拐古雅奇特,上海的剪扎并用自然苍古,湖北的疏密有致动势飞扬,台湾的矮壮树景规整朴茂,福建的古榕盘根瀑流,江、浙的水旱树石情景交融,以及岭南素仁高飘型的孤傲洒脱都体现其结构、技艺以及章法布局的不同,但恰恰在这些不同的"手法"中,都有与其相互呼应的审美意识本身所要求的"搭档比例",互相牵制,彼此联系。 (四)比例在内容上深化了造型立意的艺术效果。 我们常说"玩盆景的人,要胸中有树",然胸中之树能否成为眼前之树,而眼前之树是否合乎意象之树,是野趣疏狂,还是清幽雅洁;是苍雄刚猛,还是清新自然;是典雅肃穆,还是飘逸潇洒;是伟岸挺拔,还是秀润婆娑等等,在讲究不同造型手法的同时,无不渗透着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同样的树种、同样的树相结构都有可能因比例不到位,而削弱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图一、图二。二、比例的一般规则 由于创作主体审美意念等因素的差别,其理想的桩景比例标准尺度也不同,所谓见仁见智。但如果留心于自然造化的观察体验和对传统的借鉴继承,加之反复实践,分析总结,总该有规律可循,有个普遍的规则。 (一)外师造化,感悟比例规律 清初大画家石涛认为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之说同样适用于桩景作者。我们都知道"自然、古老、矮小",是桩景造型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自然",山川之大,树木万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此产生另一个问题,"取"何树,"用"何枝--"取"那些"老态龙的古树,"用"那些遒劲苍古的枝干;进而引申第三个问题,自然古树缘何能植根于盆中被人欣赏呢?这就需要艺术加工,"缩龙成寸",所渭以小观大,"矮小"的特性就在于此。中国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同样适用于桩景创作。所以,我们略加留心,就不难在村头、寺院、崖边、溪畔、园林等处找到我们胸中树影,并且可以从中领略那种绝不同于绿化林或一般树的枝、干比例的一些规律。粗壮不臃肿,细瘦而不嫩弱,那些古树或虬曲苍劲,或刚猛险峻,或凝重朴茂,或挺拔伟岸,由此可以得出最基本的枝干比例关系: 1·枝干的延伸由粗渐细。 2·枝与干的粗细比例比较接近。 3·枝与干的粗细比例随着树高逐渐趋同。 4·枝托主脉、次脉、横角的相互间粗细比例,随着枝托的延伸逐渐同化。 [分页] (二)学习传统,借鉴比例规则 桩景创作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从自然到艺术要经过人的创造,为此,诸多前辈曾付出了艰辛的劳作,奉献了一批批高品味的桩景艺术作品、同时亦积累了很多宝费的经验,诸如: 1·树干从根基到顶梢粗细比例自然过渡。 2·树干曲度从根基到顶梢逐渐变小。 3·枝在干上的排列间距--般从起托由疏转密。 4·枝的起托定位--般在干高的1/3处。 5·枝托的粗细一般为起托粗,往上渐细。 6·枝托延伸,内粗外细,一般为一节比一节细,一节比一节长。 (三)创作实践,领略比例规则 在上述枝干比例一般规则的基础上再结合创作实践,我们将进一步得出桩景造型比例一般应用规则。 1·树枝起托定位一般在干的1/3左右处。可根据树种、树态而定。 2·树干于底托第一节相应的粗细比例一般为5:2以上。 3·树干于中部枝托第一节相应的粗细比例一般为2:1以上。 4·树干顶梢与枝托相应的粗细比例几乎为1:1或干较枝略粗些。 5·主托第一节与树干粗细比例一般为2:1左右. 6·主托一般粗与次托,长于次托。 7·枝托第一节应短,一般在2-4cm。 8·枝托一节比一节细。其比例一般可根据枝形为7:5:3:1.5…… 9·对于枝的延伸一节比一节长。这只是一般规则,实践中应有所破,有收有放才显力度,同时避免单调,所以可在3、6节短缩,或根据树势造型需要作适当调整,类似拳师,收拳是为了更有力度的进击;又如书家纤毫所到之处无往而不收,抑扬顿挫。此间当然还有枝托的上下左右回旋延伸的方向问题,尾节一般是大幅度的延伸并略上扬。但是。对过粗的树干,枝托的培植受时间的制约,其比例无法达"标"的则另当别论。 三、从特征情调上把握比例的应用 比例在桩景造型中虽然带有一定的(一般的)规定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决不可亦不应生搬硬套。其原因有四:1、从自然界而言、树木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姿态万千,变化无穷;2、从桩景造型来讲,因人而别,形态各异;3、从艺术角度而论,艺术并非科学,况其规则本身亦非科学。而只能作为一种时代的审美趋向的基点;4、从辩证规点看,既然存在一般(共性),那么一定具有特殊,否则,难以体现艺术个性。"所以,在创作实践中,应在一般比例规则或者说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总体构思、表现形式,结合树相特征、审美情趣,推敲寻觅、灵活把握最佳的比例尺度,把"比例"用活。 (一)从树相枝干特征考察: 1、丛林型--着重把握林的纵、深感。根据透视原理,强调树丛相互间的粗细、高低、间距的比例,并适当削弱枝、干之间-般比例的饱和度,也即适当拉大干粗枝细(细不等于弱)的比例关系。以便更有效地体现"林"的纵深感。例图三。2、古榕型--除展根外,着重点应放在树相外廓伞状的横间扩张上。注重枝、干的粗壮饱满,拉近二者间的比例关系,不然何以撑住托起一片"天"。例图四。3、高飘型--着重领略孤高、飘逸、淡雅的"文人树"的诗一般境界。打破树干1/3起托和枝托排列定位的一般规则,往往是"疏影横斜三两枝",以少胜多,简括、明净,布设一个透彻、萧散、淡泊、闲雅的氛围。例图五。4、假山型--着眼于山的分量,树置山顶,把握中、远景的感觉。扣住树小才现山大的特点。尽可能拉开二者比例尺度,否则树高无以显山之气势,或者在比例上山、树倒置,则无以体现"山"之高壮。例图六。 (二)从树相审美情调揣摩: 1、清新自然--其枝形一般为鹿角枝。枝与干的夹角小,节与节间主、次脉及横角的粗细比例接近,且节偏长,枝态自然随意。给人感觉热烈奔放、从容潇洒、气清意爽,萌发春之气息。2、苍雄奇伟--其枝形一般为鸡爪枝。干粗、枝壮、节短、虬曲、节与节间主、次脉及横角的粗细比例梯级明显,枝干夹角大,树相浑厚苍雄,给人感觉老气横秋、饱经沧桑,颇具大将风度。3、冷隽规整--其无论采用何枝型,主、次脉以及横角线条的联缀、转折、跌宕、起伏、回旋的比例都是以一种比较规范的法度出现,使我们迸入一个简洁精练的"世界",体味其中蕴含着深远的韵致。4、突兀险绝--其枝干或横空出世,或蓦然回首,或悬舞龙蛇,上下左右旋转延伸时在比例上都带有某种夸张的意味。给人感到突兀之时达到"险"境。5、神奇怪诞--一般属怪桩类,富有戏剧效果。其树态一方面违反一般自然植物的生长规律;另一方面往往与一般桩景造型的比例规则相悖。对这类树桩,关键在于因材施艺,顺其自然,以反常规的比例手法进行创作,发挥树桩天然优势,化瘸朽为神奇,达到天人合一、鬼斧神工的艺术境界"此外,桩景造型中为了突出大飘枝和主与托、干与枝的粗细,往往突破一般5:2的比例关系,此间大有值得揣摩之处。 总之,"法无定法,无法中有法",比例是桩景造型的手段而非目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应用,除应掌握比例的一般规则外,更要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根据具体的桩景对象,寻求适于自已表现形式和艺术构思的最佳比例关系。 (0)
树桩盆景技术基础 盆景是一幅有生命的立体画,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无声的诗,是自然界的名山大川、奇树怪木的艺术缩影。因此,制作盆景,除了具有一定的园艺知识和制作技术外,还要缌观察自然界中的老树、古木、奇山、怪石的姿态,大量吸收古今山水画中的艺术养料,并多体会别人成功的盆景作品的创作意境,才能不断开拓新的艺术境界,制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余味无穷的艺术盆景。岭南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树桩盆景制作,二是山水盆景制作. (一) 树桩盆景制作. 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树木,而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制作意图的树形。首先要懂得鉴别哪些是优良的树形,哪些是不良的树形。因为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对树桩的头、根、干、枝要全面鉴别,而重点则是头、根、干的选择。如果树形不好,即使花费很大的功夫,也难培养成为艺术精品。因此,在制作岭南盆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鉴别树形、酝酿构图、挑选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其目的是将树桩特有的妙处表达出来,使制作的盆景,气韵生动,古雅如画,不流于俗. .⒈鉴别树形优劣. (1)优良的树形. ①对树干的要求。树木的各种形态都出于天然形状,树干应从基部一直往上节节收小,形似竹笋状。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树的比例,树的基部、树根与树干的造型等要配合得当。如树干挺拔雄伟,是木棉形状,树头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树干是悬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长的偏根。除单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种树形的干,要选择圆浑而又回旋曲弯,近头部多坑槽的古朴老树干. ②对树根的要求。桩景的树木的基部应三边或四边长根,裸露土面生长,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径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长,树根的走向为向心辐射,成风车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这样的树根配合树头、树干,便是上品的树坯. ③对树头的要求。最好是相连头,各自根,即每株树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树与树之间又是同一母体相联结的,这种树头叫丛林式树头,是十分难得的树形。 (2)不良的树形 ①树干隆起、蛇行、死曲。对树桩造型,不管选择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悬崖干等树形,都以树干为主。树干有三忌:一忌树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肿瘤一样,使树形变得臃肿不自然,破坏了整株树干的造型。二忌蛇形树干。树干的姿态,贵在按照树干的不同形态匀称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树干,则是连续左右弯曲,而且弯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却幼小。三忌死曲。树干的弯曲,要顺势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无长枝,俗称死曲,这种树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采用 ②树头偏长、过大或无树头。树头是指树干的基部。树木产生偏头现象,是因为树头在生长过程中,受岩石等挤压,造成发育不全,偏斜在一边,摇摇欲坠,很不稳重,这种树头,不能选用。一般的树头是比树干稍大一些,但头部如果过大,树干幼小,比例失调,形成俗话说的“香鸡笃芋头”的形态,很不雅观,也不能用。绝大多数树木的头部都长得快,较肥大。但有的却长成树干上部粗大,头部瘦小,形成头重脚轻,竖立不稳,即使树干姿态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树根偏长、回根。树根偏长是指树根集中长在一边,如果长在右边,则右边基部肥大,而左边基部发育不平衡,这种形态的树头,只适宜悬崖形的树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树形不应选用。树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长,是有规律、有秩序伸长的,故树根有的长成“人”字形,有的长成“众”字形,有的四边露蔃。但有的树根,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造成根系回转、乱翘、臃肿,完全不符合树木自然形态,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树枝偏长。树枝聚长在树干的一边,长枝一边的树干必然肥大、膨胀,而空白一面的树干多变成狭窄、偏身,缺乏美感,这种树枝不能采用. ⒉构图构图是盆栽艺术处理开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关键,要因材料的实形构图。因为树桩各有不同的本质和形态,它们绝大部分是自然成长的,加工时也要顺其自然,力求简单,不能牵强改造。如果制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树为仿照蓝本。而岭南地区常见的木棉树,其形状高大刚健、雄伟、挺拔,显示一种轩昂俊逸的气慨。如果在制作时,不根据树形的特点,硬要将适合制作木棉型盆景的树坯改造成大树形、飘斜形、蟠曲形盆景,这不但违反了自然规律,而且也制作不出精品来。所以,对于制作树桩盆景,首先要区别树种、判别树形、反复观察、再三琢磨研究,并在画纸上画出蓝图,或在脑海中描绘出大体轮廓,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构思,然后按构思进行裁剪。这样既保持了树的风格,又将特有的妙处表现出来. ⒊选干 树干的大小、斜直、弯曲都各有其妙处,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发育健全,凡身有棱节、嶙峋、皱纹和苍老奇特的都可入选。干的高低粗细,应符合盆景的整体比例,力求自然和谐。若树干平滑,在长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凿树皮,人为地使树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树干应由基部起至顶端渐次细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如系曲干,曲节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选干时,不要忽视枝条在干的位置,如干中带枝爪,并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后斜角对生的枝条,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为好,以缩短栽培枝爪时间。以后各枝层叠五至七层,裁剪则由长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为好。如果干中所有的枝条过于粗大,与干的比例失调,那就同其他繁杂枝一齐剪去,让干重新发芽后,再行定位。这是选干中不可忽视的 ⒋整根 根是支撑树体、吸取土壤养料的器官。修剪树根时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须根,但对粗根必须裁短,因为树桩成活后,很多须根都是从锯截口处新长出来,如果根过长,就会影响成形的盆树上盆。所以,粗根锯截长短,必须根据树桩的形状来决定。如树桩拟装圆盆的,则四边的粗根相应截短;如拟装长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长。根要露出泥面生长,显示出盘根突出,苍劲老辣.⒌整枝 整枝,这里介绍的是素材树木造型的方法,与盆树正常管理中的剪枝有所不同。枝条是构成盆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现盆树主要的姿态。特别是从盆面算起位于树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长出的枝条,起到左右整株树的形态的作用,对这种枝条必须小心剪裁,不要破坏素材的自然美。总之,培养成形的盆树,枝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枝条间的远近距离必须匀称。如果素材的枝条不符合这种要求,宁可把原有的枝条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样树干,使它重新发芽,长枝后才按需要剪裁. 6、培植 经过修剪定形的新树桩头,必须抓紧在其发芽前进行培植,因为此时树木还在休眠期,吸收和蒸发作用不大。如榆树、松柏类等可在大寒前后移值,九里香、雀梅等可在立春前后移植。因此,盆景爱好者一定要掌握每种植物发芽生长情况,提高培植的成活率。培植时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促根 要提高新头树桩的成活率,关键在于使它早生根并迅速生长。 根据植物的生理作用,每当机体受到创伤后,其细胞就受到刺激而加速分裂,以补其损失来达到生理平衡,这是再生的作用。要使新树桩的根迅速形成,必须注意将主根末端切齐,让新根从新的切面周围生长出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较粗的树根周围,用利刀在不同的方向轻劈几刀,一般从创口周围会生出幼根,即使生不出根来,也不会影响树桩的生长和美观。根在微弱光线中比在强光中生长快,在无光线的环境下生长更快。根据这个道理,可将树桩头放在暗处或遮黑泥面,促其生根。还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齐催促树桩头生根。 在催促生根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掌握供水量。不能让根受水过多,如果灌水过多,新根还没有生出来,而芽长多了,一旦水分不足或空气干燥,植株就易估死。其次,是选择气温合适时培植。当土壤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植物就先生根后发芽,或根生长快而生长慢,原因是吸收大于蒸发,树木容易成活。因此必须极力避免在气温高时培植新树桩,一般在气温二十至二十五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时最为适宜。最后,不要随意将幼芽摘去。对新出的幼芽切勿随便摘去,即使没有用的也应暂时保留,一旦摘去幼芽,发根力亦随之而削弱,或全不生根,甚至已生的根也可能萎缩,因为叶和根是相互制约的。植物的叶有蒸发水的功能,叶的蒸发催促根迅速恢复吸收作用,如果失去有蒸发功能的叶,就会堵死根的输水通路,降低了树桩头的成活率。 (2)缩短树桩离土时间 一般树桩头都是从山野间挖掘回来的,离时间少则三、四天,多则十天八天,如果搁置过久,树木只有蒸发,而没有水分补充,就很容易脱水枯萎,因此,一定要掌握时机尽快种植,缩短树桩离土时间。 泥土是植物养料的主要来源,种新树桩头覆土时,要注意透气、疏水,要把泥土轻轻压实,使根部的每一条根都与泥土密接,做到根必附泥,泥必贴根。首先,根据树桩头的需要,把泥土打碎成合用的小粒,再把泥土分成粗、中、小三种,粗大的放在盆底和掌握的周围,另放一些中、小的垫于树头,树根不可贴盆边或盆底,再把颗粒小的泥大量覆上,但装入的泥土不可太满,然后用小竹签插入泥里,左右摇摆插实,使泥与根密贴为止。再将盆置入水内,使水自盆底孔渗入,上升盆面;也可以从盆面洒水,便要洒足,然后放在阴棚下培养。 (3)封口 新树桩头经过剪裁修整之后,有不少刀锯斧凿的伤口,这些伤口容易为细菌所侵入,小则伤害局部,大则牵连全株,因此封闭伤口是必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蜜蜡、洋蜡、乳白胶涂抹伤口,或用布条包缠伤口。要注意的是,凡有旧伤口的,要一律重新削过或剪过,削剪之后,立即封闭。封闭伤口除可以避免细菌侵入之外,对于防止水分蒸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4)输水 刚种的树桩头,新根未生,原有的根受了伤,未能吸收水分,因而枝干容易干枯。一方面可在早晚用洒壶喷雾,洒湿枝干,使树皮湿润。另一方面可用脱脂棉花(药棉)湿水缠敷在每个伤口上,不使干燥,这样处理就可以不用蜡封。新种的树头,不宜多淋水,否则树桩发芽过多,而根的生长慢,无法供应芽的蒸发需要,会造成树桩枯萎。因此,必须尽可能节制水量,等到新根新芽发生之后,按照芽的多少,淋适量的水就行了。 植物的黑暗的地方容易生根,因此,新树头种好这后,应放置阴暗的地方,等萌芽后逐渐给予适度的阳光。待枝叶茂盛时,就可多给水分、多晒阳光,以利于植物的生长。 (5)施肥 新种的树桩头,一般都主为不能施肥,尤其是过早施肥会使树桩头“消化不良”。但实践证明并不是这样,只要能掌握树桩头的发育情况,特别是在新根长出后,争取及时施以适当的淡薄液肥,更能促进须根的生长和枝叶的茁壮成长。
盆景整形与矮化(转) 植于盆中植物,由于盆土有限,本身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对成品树而言,为使能长久保持盆树矮小及便于观赏漂亮的姿态,则必须施行摘芽抑制生长的“生理矮化”法和抑制叶量与整姿作业的“物理矮化”法。为使生理矮小,必须把盆树种在浅盆内,以抑制根的生长;并把它放在阳光充分照射的盆栽架上,少施肥、控制浇水,使根部得不到充分的水和养分而致矮化。  倘若是长期抑制,也会使盆树变得衰弱。所以一旦整型整姿到理想的成品境界后,为防止过分徒长而超过盆栽所需的高度,抑制芽之过度伸展,改变方向以缩短节间,使树枝分叉细密,就必须再作整姿。为免树蕊强势顶尖生长,摘芽、疏叶的工作要从靠近头续开始的枝做起,数天后,再逐渐往上或由弱枝或希望长大的枝先进行,使全树的营养先输给下部枝或弱枝或希望长大的枝,以免顶尖生长及强势生长而发生枯枝或弱枝现象。  整型的目的是使盆栽矮化  整型是在盆栽造型利用剪定、整姿的技巧使盆栽树矮化,达到整姿的目的。  植物枝干尖端的顶芽,具有持续生长和抑制腋芽发育的特性。如果顶芽遇到障碍,生长停止,便会长出腋芽。整型就是要利用植物的这种自我复原生理性质,剪定使腋芽长出来,让枝分得更细更多。剪定后除了会产生缩短的“物理矮化”现象之外。还会因分叉使得营养分散而抑制生长。同时,阳光照射均匀、通风良好和发育平均也会抑制徒长,达到“生理矮化”的现象,大幅提高精密度,表现出形小相大的盆栽树相。  剪定与整姿  剪定,包括摘芽、剔芽、疏叶、摘花、切根和切枝等;整姿,则是利用金属线诱引和矫正。剪定是观察自然界树木折断后,新枝芽萌发的原理而创出;整姿则是模仿大自然树弯曲的枝桠而发展出来的。  摘芽  新芽刚长时进行摘芽,第二天长出的叶片会比一般的成叶更小。因此,可利用植物此一性质来缩小叶片。摘芽后,盆栽的枝数会增加。因此,如不摘芽,则集中在顶芽的养分会分散到各枝,生长量就会减少。所以需要伸长、肥粗者少摘,需要多分歧或需防止徒长者则多摘。  换盆后或树势弱的树,注意不要摘芽。树势弱的树如摘芽,大部分的侧芽、腋芽都不易长出,反而破坏了树型,使树变得更弱。强势枝需较弱势枝提早摘芽(通常提前2 星期 ~ 1 个月),好让第二次芽提早长出,这样才能使盆树整体的树势平均化。  芽的种类、性质及名称  长于枝头先端者,称为“顶芽”;长于枝基部者,叫做“腋芽”或“侧芽”。生长位置固定的芽称为“定芽”,除了定芽之外,长于其它部位的芽则称之为“不定芽”。一般松柏类易长定芽,而榕、榆、榉等阔叶树易生不定芽。乔木类的松、枫、榉,有顶部强势生长的特性,树冠及枝梢附近的枝,萌芽力和伸长性都很旺盛。杜鹃、 月、状元红、木瓜等灌木类,愈下方的枝愈强。  正确的摘芽方法  长于顶芽、侧芽或腋芽尖端的叶,可制造出含“生长激素”的植物荷尔蒙。由于此荷尔蒙往芽基或叶的基部方向移动,逐渐成为促进茎生长的荷尔蒙;另一方面,又变成抑制侧芽或腋芽生长的荷尔蒙。因此初春新芽冒出时就需接除顶芽,由于叶片尚未展开,所以如果没有叶所制造的生长激素,也就没有抑制腋芽发芽的物质。 几乎所有的生物在丧失躯干的一部分时,本身都有再生的愈伤能力。盆栽的树型创作,就是利用这种愈伤能力的最大限度。所以摘除顶芽促进侧芽发芽的效果,视为生物体自我复原的能力,是十分符合植物生理学的。盆栽为了控制树形,防止强势顶尖生长,有时为求缩短节间以提高精密度,常用蕊的改立施予强度矮化,把枝梢或树蕊剪短,再用枝芽替代。  摘芽  将新发的芽“摘蕊”或“摘绿芽”,称之为摘芽。将过长的新芽切除,再让它重新萌芽叫“切芽”。抹掉同一生长点长出的多数芽,仅留一芽叫“抹芽”。榆、榉、枫、槭等杂木类在春天到夏天的生长期时,肥料不可过施,并时时刻刻将新芽芽蕊用镊子摘下,就会有纤细的枝密生出来。花果盆栽,只要摘一两次春芽后,就可任其生长,待花芽分化之后依照所需树型再行切去徒长的枝桠。  疏叶  把枝尖梢的叶剪除叫“疏叶”。疏叶除了要防止枝徒长及促进腋芽萌发之外,并可使整棵树受到阳光平均的照射,使靠近根部的枝变粗,树冠的枝变细,树势才会强健。倘若阳光不易射透,造成空气流通差,会使盆树下部枝叶变弱,芽也变得细小,导致树势逐渐衰弱、枯枝变形。在疏叶时,弱芽的叶要留下三分之一,而对生芽的树种,为了要改变生长的方向,可留下单叶。所以平时得多留心,不能使叶子过密,经常除去叶子使新芽长出来,加速其新陈代谢。  根盘制作法  对盆栽欣赏者而言,根乃为决定安定感与年代感的重要因素。因此盆栽界流行者“一根盘”、“二干”、“三枝”的术语。露出地面的粗根,以干为中心,以水平方式均匀地向四面八方伸展,紧密地与地面结合,如此才是好的根盘方式。盆栽盆养愈久,根盘就愈漂亮,因此由根盘可判断盆树年代和古老的程度。欲做出根盘好的盆栽,需使用浅盆,将土堆得比盆面稍高,让根部跨在堆高的盆土上,微露土面,向四面扩张,且受太阳照射,加速其生长与变化。若以实生素材创作,则可一年盆养,一年地植来缩短创作时间。不良的根应尽早切除矫正,因为忌根与忌 枝的生长关系密切。根伸展平均的盆栽,地上的树势也会均一化,盆树的枝、芽、叶才会整齐美观。  根的矫正法  1)曲根、卷根和纠缠根、立根等,可切除之,或利用金属线、小石子或竹片来调整。特别强势生长的走根要提前剪短,再生出细根,使根部平均生长,最好能在已有细根的部位剪除。  2)若根不足可利用向下根撕开,或把靠根盘的枝压条生根捕足,亦可用粗根撕开。  3)可用压条法作空中取枝,重新造根。  4)让根露出地面,受日光照射,较易变粗。  5)使用接根法或靠接幼苗;片面根的树可靠接成双干或多干,亦可直接接根或靠接幼苗捕足,或在无根的部位配上雅石,浮根亦可在空隙部位塞入雅石。  6)可用刀、锥刺激法,即在根盘缺根的部位,用刀、锥去掉表皮及形成层,露出木质部,在伤口处盖上水苔后覆土;伤口上方培养一根强势枝可促进生根,尤其山采素材配合此法可造出漂亮的根盘。  干的制作法  干是盆栽的支架,干接近根部愈粗,往树顶方向则渐渐细顺。树高如果是六,树干靠根部最粗的部分直径是一,六比一是最理想的比例。干接近根剖的地方粗,稳重而具安全感,毫无伤痕,线条变化自然者为上品。  如何使干变粗:  1)选择出枝低的种木,使用较粗的砂石、土粒及用较大的盆子种植,让根长粗也使枝徒长变粗。甚至可在头续上方的干侧面多留牺牲枝,对头续的养成有极大的助益。  2)每月施用2 ~ 3 次肥料,尤其氮肥不可间断。移植一个月后开始肥培,移植时根部要稍做修剪再种植。  3)抑制上部枝,使下部枝徒长,让干变粗。上部枝需要摘芽、剔叶、整型。  枝的制作法  没有干,就不能造枝;没有枝,便不能显出干曲线的美丽。枝叶愈细密,树相即愈能表现出雄伟的气势。盆栽创作是为了要使盆树显现出自然老树之美,这种作业叫“整姿”。  造枝时应避免重迭或相互阻碍,以免枝叶太茂盛,把干的线条变化掩盖起来。枝与枝的间隙中,必须也能看到其它的枝才是正确的,尤其是要枝与干的出枝点要交待清楚。枝左右长度的总和是头续直径的6 ~ 8 倍,枝的直径以不超过出枝点干直径的四分之一为宜。自然树枝靠近树干的部位,会因光照的不足而细枝枯萎,自然淘汱成仅留粗枝。这种特性在造枝时要特别注意,亦是国内多年来过分强调鹿角枝所犯的错误,往往造成枝过密的缺点。老树的枝大多横向伸展,嫩木或新枝则较会以向上45。的角度生长。剪枝时最好能留下细枝及预备枝,万一判断错误时,才能及时捕救。 造枝时靠近干的部分较粗,逐渐伸长分叉,替换变细,要有主枝、分枝,枝桠分明,自然而流畅,切勿公式化地每一树种都作成“二分枝”,即“鹿角枝”。分枝要随主枝弯曲变化,流动顺畅。枝、叶和干,三者所表现出的强度、气势、弹性,其至空间,都能显现出“美”。如要表现深度,则必须多留较长的背枝,使其生长繁茂,加强深奥的感觉。“空间美是造枝的重点”,因此造枝时,也要考虑叶片大小,预留出空间,同时立枝也不可使用太多,尤其落叶杂木类要有叶时也能保持空间美,因在一年中,有叶的生长期较落叶期长,这点有待大家共同努力。枝若不足时,可用靠枝或接枝、接芽来捕足,以改变树形,提升树格。  此外,属于乔木类的松、枫、榉等;树蕊或愈接近树蕊部分的枝,其萌芽力、伸长力都很旺盛,若强剪下方枝时,新枝很难生长,因此要特别注意下方枝。而灌木类的月、状元红、杜鹃等,相反地愈下方的枝树势愈强,所以即使剪下方枝,其回复力亦无碍。创作盆栽时,应仔细观察,找出盆树的优点,配合其本身的发育生长,加上整型的技术,才能创作出好盆栽。  盆栽的忌枝  车轮枝——轮芽性的树种,以干或枝为中心,轴射状地长出数根的枝;如果任由生长,车轮枝的接干部位就会肥肿,变得很难看。因此,可依树型需要,在适当位置留下一枝,其余的尽早剪除。但剪除时要留下一小段,待干枯后再剪除,尤其是松树,以免肥肿。  闩 枝——对生性的树种,以干或枝为中心,同一点左右伸出的枝;连接点会鼓起,显得不调和,必须将其中任何一枝从正面切除。  平行枝——互生性的树种,上下枝平行并非或重迭时,底下枝将因照不到阳光而逐渐衰弱,因而需依树型剪去一枝。  立 枝——从横生的粗枝中向上徒长的枝,因植物顶芽较强势,会使母株衰弱,应趁早除去或用金属线调整之。  向下枝——由横生的粗枝下侧向下垂长的小枝,易造成通风不良,应趁早剪除。  片面枝——干的片面有枝,树型较不稳定,可利用来创作为飘树型。  徒长枝——枝的气势较强时,生长直而快的枝,应剪短成切除。  交叉枝——由干直接长出的亲枝与自枝长出的子枝交叉者,应剪断一枝。  切干枝——粗枝横跨在干的前面,或经由前面绕至后面者,应剪短或切除。  逆转枝——树枝由干向外伸展,中途反向干生长的枝,应剪短或切除。  干前枝——在树干高度二分之一以下的正面,直冲观赏者而影响干线条的枝,应施行整姿。  不良忌枝切除法  不良忌枝切除法,初学者应尽量分成二次:第一次从中间切除,第二次从枝的基部切除,避免伤到其它的树枝。切口部位应用雕刻刀修成凹状,以避免伤口愈合后起瘤,并涂上伤口愈合剂消毒以防止细菌侵入,及防止脱水使木质部溃澜或龟裂,促使愈伤组织细胞迅速分裂而加速愈合。虚弱树不可剪枝过多,切除时期最好是在春芽长出前或秋天。  缠金属线的整姿法  金属线整型的优点。缠上金属线可改变枝干的方向,由于枝干的扭曲,使线条曲线更美;同时使养分通路变得狭窄,不易抵达尖端的叶面,减少氮肥的吸收,使得枝的伸长较为迟缓,而呈现矮化和老化的现象。被金属线诱引的枝,在弯曲点的上方因表面张力而致细胞的增加被抑制;同时也导致下方产生厚厚的组织,使枝的弯曲被固定。树冠是整棵树生长最强的部分,可利用金属线把枝蕊直立,替换成树蕊;把树蕊调成枝蕊,如此使可抑制其生长,使气势分散到下面的枝。树蕊的改立,物理上和生理上的矮化现象会同时进行。所以利用金属线缠法不仅有整型效果,还可利用矮化现象,促进花果类的花芽分化。  缠线整姿适期  缠金属线的时期,最好选择植物活动缓慢时的初春。因为那时树枝小、树皮柔软、韧性高,即便稍做弯曲也不易折断。 梅雨期之前树液流动变快,生长开始,干或干正在造新组织,所以伤口复原也很快,才能配合诱导定型,提早将金属线剥下,进而促进腋芽生长。尤其杂木类在梅雨季节进行缠线整姿,定型与密枝效果特别显著。必须注意的是,避免对树衰弱或刚移换土的树进行矫正工作。特别是梅雨期后,树液流动快,韧性低,稍作弯曲就容易折断,应避免缠线整姿。  缠金属线整姿的步骤  工具准备——回转台、剪线钳、夹线钳、叉枝剪、修木刀等。  材料准备——铜线、铝线、麻绳、橡胶板、铁棒及稻草。金属线避免使用锌制的线或铁线,以免氧化生锈不易清除,最好使用稻草或报纸燃烧的软火烧过的铜线,加热后变软,弯曲后会变硬,对盆栽矫正及伸展极为有利(切勿使用瓦斯烈火,否则铜线会变硬且脆)。  固定作业——首先,把盆树与盆彻底固定,如此可避免整型过程中,盆树动摇伤根和矫正时角度的不正确。整姿前使盆土略为干燥至树木受损的程度,并将金属线插入盆土固定,使土柱不易崩裂。当树木的水分减少时,树枝会变得柔软,便可防止整型时折断或树皮发生裂痕。 决定树型——将素材置于回转台,使树高的中心点置于只眼平视的高度,根据根、干、枝的条件,找出最美的角度做为正面,并决定树型。  清理枝叶——清理枝叶,以枝干分明为原则。干基到树冠的部分若有妨碍视线的干前枝就要剪除,能表达深度的背枝及使干变粗的牺牲枝尽量留下。树高三分之一以下的枝要除去。  缠线整型——缠线顺序由根部往树冠进行,由下枝往上枝,由粗枝往细枝,最后再由树冠往下枝做细部整姿。  缠线的要领  金属线要固定——由根部缠在干上的金属线,必须反向深插入泥中,使之固定不能动摇。第一圈要确实固定好再往上部缠绕,最后一圈也要固定好,以免反弹。线尾角度略往逆向下移,否则不但达不到金属线诱引弯曲的效果,还会因金属线的移动而损伤树皮。金属线要平切,不可显露尖锐。缠枝时可利用别枝的枝头固定,万一金属线不够长时,新线必须插入原金属线内固定,或线头交叉缠绕固定,交叉部分应避开正面。  金属线的方向——右弯右绕,左弯左绕。右弯枝需调至左弯时,可在中途利用枝桠来改变角度。弯曲点的外圈必须要有金属线经过,才不易断裂。  金属线的密度——金属线以倾斜四十五度螺旋状缠绕,配合拇指制造弯曲,边调边缠在枝干上,保持缝衣针般宽的间隙,不可过密或过疏。粗干用粗线,细枝用细线,避免金属线密贴压力过大而损伤树皮。  缠粗干的方法——缠粗干时,先重迭二分之一宽度缠上麻绳、胶带或布条,把表皮层与木质部牢牢固定,避免脱皮断裂,并可保护树皮使其不受伤害。弯曲点背面垂直地附上二、三根铝线以增强韧度,再螺旋状地缠上金属线。  缠粗细枝方法——枝与枝间需采间隔缠法,如第一枝接第三枝,第二枝接第四枝,依此类推。金属线必须在干上缠上一圈以上,否则一枝折曲,另一枝即会受到牵动,达不到定型的效果。若余下单枝时,金属线需牢牢地固定在枝干接处背面,如此可避免枝干裂开。粗枝则照缠粗干的方法处理。  多条线的缠法——同一枝干需用二条以上金属线缠绕时,必须平行并排整齐,避免重迭而难看,并可分散整型枝干的表面张力。  多干的缠线法——多干的树型,由中心干往外缠绕较为顺手。  折线最佳时机——拆线的时间,因树种及发育状况而异。当金属线快要陷入树皮时,应提早拆除以保护树皮免受伤害。拆线时最好能用剪线钳剪除。  折曲法、伸长法整姿技术  缠金属线的目的,是为了折曲或伸长枝干,改变曲线、长度、高度和角度,能随心所欲地表达出盆树统一调和的自然美和特殊风格,同时也是盆树能否成为艺术性优秀作品的成败关键。  在盆栽造型上,折曲法和伸长法是一种困难而高深的技术,也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完全受创作者本身的经验、教养和审美眼光所左右。因此,创作者更应谨慎行之。在施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折曲法的要领——折曲除了改变线条美之外,尚有缩短长度的效果。枝干要弯曲时,金属线的间隔距离不可太长,或用线太细,否则固定力不够,容易反弹。如果距离太密,折曲点的力量过分集中,容易折断枝干或使树皮破裂。缠线时,弯曲点的背面一定要有金属线经过,才可分散折曲点承受的张力,避免张力过分集中。折曲时,边扭边转,用拇指或手掌用力压往折曲点的背面,再往目的方向缓缓地折曲。  枝调下垂要领——若要把枝往下折曲,就必须先在枝的接干处用麻绳固定,调整前再用拇指在接干处下方用力压撑后再行调整,如此分叉点就不会绽裂或脱枝,尤其杂木类更要当心。黑松粗枝调整时,可用锯子在分叉点下侧,向上锯至直径三分之二处,再缠线向下调整,并确实固定。切口处用愈合剂涂布,伤口的愈合会较快且自然。如能配合「悬吊法」固定,效果更佳。  避免反复折曲——施工要仔细构想树型,依顺序来施工,避免反复折曲或伸长,而使该部分木质部与表皮层分离,或将来木质部组织鼓起而有碍观瞻。这种现象松柏类尤其容易发生。  强烈弯曲要领——粗枝干用手强烈弯曲调整时,如有勉强的感觉,可用夹线钳来夹住金属线,或用金属棒调整器捕助,把支点和力点距离拉长以增加力量,先行试调后再缓慢调整,以免断裂而前功尽弃。  调弯粗枝干法——调弯粗枝干是缠线整姿中最高级的技术,绝对不可逞能。如能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配合辅助工具,使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整粗枝干需用力较大,因此必须先用麻绳、橡胶或布条缠绕枝干,把木质部与表皮层牢牢固定,以免调整时脱离。使用调整器时,与枝干接触的部分需用厚橡皮垫,调整后用金属线固定,立即折除调整器,才不会因压力集中或长期受压而伤到树皮;拆除前先用金属线把树的弯曲角度固定,可避免反弹。开始时作适度的弯曲,待一、二个月木质诱引软化后再加以调整,应耐心地分成几次作业。  伸直粗枝干法——可用铁棒固定在枝干上诱引矫正较为省力,力点与支点的部位也要用橡皮垫保护。缠线整姿会强烈抑制枝干的发育,所以整姿前需先肥培。除了必要的跌枝、泻枝外,尽量把全部的枝调整为上扬的角度;至于跌枝、泻枝、悬崖的枝尾,则要调整向上以增强树势,防 止衰弱。小枝的曲线要随母枝变化,枝要随干变化,整体的线条才会调和。枝轻微断裂时,必须把枝立即固定,涂上愈合剂,再用麻绳或布条绑紧。枝要从接干处开始调整,曲线要上下、前后、左右变化,才不至于单调。但也要避免过分强烈弯曲或规则化而显得不自然。出枝点一定要在弯曲点的外侧,如此伸长才会有层次感。  缠线整姿后的管理  缠线整姿是盆栽整型中的大手术,也是艺术性成败的关键。由于枝干弯曲,使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导管变小,尤其是粗枝干的整姿,更使植物木质部、表皮层、形成层的细胞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缠线整姿之后,要特别小心地照顾管理,才不至于发生枯枝或脱水现象而前功尽弃。 由于输送系统的破坏,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无法供应叶面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消耗量,因此从叶面、枝、干多次喷雾水,直接捕给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并应避免烈日照射,把盆栽置于半阴及温、湿度较高的地方,通风但避免强风吹袭而造成水分挥发。每天盆土的浇水工作也要特别注意,太湿会腐根,太干则水分不足,尽量比照搬盆换土后的管理方式去做。 (0)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