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嗒仓 玉清生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关注数: 41 粉丝数: 439 发帖数: 32,456 关注贴吧数: 28
惨不忍睹的新邮预订和混乱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2019年新邮预订(以旧换新)终于结束了,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一地鸡毛。早上网厅公布了套票和年册新订户的预约结果,果不出我所料,100%全部预约成功,且不能退款;而昨天下午公布的大小版摇号结果,则更是让人高兴不起来:大版中签率仅1.12%,小版中签率仅1.71%,十足的杯水车薪。 根据网厅的公告,100%中签的套票和年册共246724套。也就是说,至少有25万套套票(年册)被弃订。而根据我之前参加的市公司新邮预订推进会,省公司甚至要求增加28%的预订量。这种用屁股想出来的决策不知是哪位领导做出的,有本事增加任务量,没本事把每人5套的限额放开? 往年新邮发行计划就来得晚,往往是新邮预订快结束了才公布,今年已经不要脸到月球上去了,新邮预订全部结束了,还没有公布计划。邮政这阵子忙新邮预订的烂摊子,估计已经没空搭理发布计划这回事了。而根据已经公布的纪念邮票的选题,可以说让人恶心到呕吐。都是些什么狗屁烂题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垃圾垃圾垃圾!在这样的行情下,居然搞出那么烂的题材,邮政这是要放弃自己的人生了。 遍观今年的新邮发行,我突发奇想:邮政每年都要增发好几套邮票,但很多都是不受集邮者和市场待见的“会议类”政治题材票。莫不如,今后邮政只公布来年的特种邮票发行计划,纪念邮票除人大、党代会等确定会发行的以外,其余的就不要公布了,反正每年的计划都不会规规矩矩地执行,碰上乱七八糟的会议都要增发,不如不列计划,就像JP那样,想发就发,也省得集邮者对“增发”的反感和吐槽。再者说,纪念邮票本身就很多重复的题材,每年新邮预订计划一出来,集邮者看到重复的都烦不胜烦,所以不公布,也省得集邮者二次吐槽了。
惨不忍睹的新邮预订和混乱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2019年新邮预订(以旧换新)终于结束了,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一地鸡毛。早上网厅公布了套票和年册新订户的预约结果,果不出我所料,100%全部预约成功,且不能退款;而昨天下午公布的大小版摇号结果,则更是让人高兴不起来:大版中签率仅1.12%,小版中签率仅1.71%,十足的杯水车薪。 根据网厅的公告,100%中签的套票和年册共246724套。也就是说,至少有25万套套票(年册)被弃订。而根据我之前参加的市公司新邮预订推进会,省公司甚至要求增加28%的预订量。这种用屁股想出来的决策不知是哪位领导做出的,有本事增加任务量,没本事把每人5套的限额放开? 往年新邮发行计划就来得晚,往往是新邮预订快结束了才公布,今年已经不要脸到月球上去了,新邮预订全部结束了,还没有公布计划。邮政这阵子忙新邮预订的烂摊子,估计已经没空搭理发布计划这回事了。而根据已经公布的纪念邮票的选题,可以说让人恶心到呕吐。都是些什么狗屁烂题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垃圾垃圾垃圾!在这样的行情下,居然搞出那么烂的题材,邮政这是要放弃自己的人生了。 遍观今年的新邮发行,我突发奇想:邮政每年都要增发好几套邮票,但很多都是不受集邮者和市场待见的“会议类”政治题材票。莫不如,今后邮政只公布来年的特种邮票发行计划,纪念邮票除人大、党代会等确定会发行的以外,其余的就不要公布了,反正每年的计划都不会规规矩矩地执行,碰上乱七八糟的会议都要增发,不如不列计划,就像JP那样,想发就发,也省得集邮者对“增发”的反感和吐槽。再者说,纪念邮票本身就很多重复的题材,每年新邮预订计划一出来,集邮者看到重复的都烦不胜烦,所以不公布,也省得集邮者二次吐槽了。
理想中的自己,就是捂紧钱包,远离中邮 国内的新邮预订制度,存在一个一年多的时间差问题,即第一年秋天交钱,第三年春节前后才能拿到。这漫长的一年多时间会发生很多变数,邮政采取的是全额收取预订款的问题,也就是说,中间随便他想干点什么,你根本没办法采取对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被邮政为所欲为。 今年我地有些老邮迷都准备减少预订量了,而那些平时只知道排队但从不研究邮票的吃瓜群众则更是大幅削减,估计一年除了生肖邮票之外,平时排队也就是想起来才来排一下,稀稀拉拉,跟2016年上半年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近几年邮政的新邮发行计划总是滞后公布,往往是新邮预订都快结束了,新邮预订计划才姗姗来迟,叫大家预订邮票就像赌石一样。何也? 很明显,这两年的题材太无聊,无论是设计跑偏的《拜年》,还是被市场和集邮者双双抛弃的“自治区周年”,还是《古代科学家及著作》这类炒冷饭的重复题材,可以说,每年超过一半的题材都是不受大部分集邮者和市场待见的。而政治类邮票每年也发行太多,增发太多这个会议那个会议,邮票发行不算完,还有封片也发,JP、JF发行不算完,PP、PF也发行会议类题材,如此多的会议类,加之设计的雷同、平庸,让人烦不胜烦。 所以,邮政绝不敢在新邮预订开始之前就公布发行计划,否则,即便是最铁杆的粉丝,看到这样的发行计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预订量。只能让大家先交钱订上,一旦钱交了,只能祈祷邮政来年多点好题材,多点好设计,这也就由不得自己了。 其次,邮政绝不敢放开“选套预订”,我说的这个选套,是真正的让集邮者自己选择订哪些票。那样一来,对相当一部分集邮者来说,估计一年也就订个10来套,如果碰上今年这样的行情,估计也就要个生肖和古画了。所以,邮政必须以全年套票为主进行预订,否则超过一半的题材会没人要。即便今年开辟了“选套预订”,也是邮政指定的题材(能看出是所谓的热门题材),集邮者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 再者,今年的套票预约,可以说是无耻到了极点。目前无论是纪念币预约,哪怕买房预约,都未见预约阶段全额缴款的。正常情况,预约阶段只是登记个人信息,待预约成功再支付款项。而邮政为何敢在预约阶段就要全额缴款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万一像纪念币那样,预约结束后,预约成功的订户不付款怎么办?以今年这样的行情,预约成功是百分之一万的,预约成功不付款也是99%确定的。所以邮政只能在预约阶段就收款,等预约结束后,你再想退款就没门了。邮政对明年行情的悲观,是从自己就开始的。 为何这两年行情会变成这样呢?俗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之所以出现今年这样的状况,完全是邮政自己搞死的自己,怨不得任何人。盲目增大发行量,各种短腿满天飞,画面设计一套比一套难看,此情此景与2000年前后的低潮何其相似!
理想中的自己,就是捂紧钱包,远离中邮 国内的新邮预订制度,存在一个一年多的时间差问题,即第一年秋天交钱,第三年春节前后才能拿到。这漫长的一年多时间会发生很多变数,邮政采取的是全额收取预订款的问题,也就是说,中间随便他想干点什么,你根本没办法采取对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被邮政为所欲为。 今年我地有些老邮迷都准备减少预订量了,而那些平时只知道排队但从不研究邮票的吃瓜群众则更是大幅削减,估计一年除了生肖邮票之外,平时排队也就是想起来才来排一下,稀稀拉拉,跟2016年上半年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近几年邮政的新邮发行计划总是滞后公布,往往是新邮预订都快结束了,新邮预订计划才姗姗来迟,叫大家预订邮票就像赌石一样。何也? 很明显,这两年的题材太无聊,无论是设计跑偏的《拜年》,还是被市场和集邮者双双抛弃的“自治区周年”,还是《古代科学家及著作》这类炒冷饭的重复题材,可以说,每年超过一半的题材都是不受大部分集邮者和市场待见的。而政治类邮票每年也发行太多,增发太多这个会议那个会议,邮票发行不算完,还有封片也发,JP、JF发行不算完,PP、PF也发行会议类题材,如此多的会议类,加之设计的雷同、平庸,让人烦不胜烦。 所以,邮政绝不敢在新邮预订开始之前就公布发行计划,否则,即便是最铁杆的粉丝,看到这样的发行计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预订量。只能让大家先交钱订上,一旦钱交了,只能祈祷邮政来年多点好题材,多点好设计,这也就由不得自己了。 其次,邮政绝不敢放开“选套预订”,我说的这个选套,是真正的让集邮者自己选择订哪些票。那样一来,对相当一部分集邮者来说,估计一年也就订个10来套,如果碰上今年这样的行情,估计也就要个生肖和古画了。所以,邮政必须以全年套票为主进行预订,否则超过一半的题材会没人要。即便今年开辟了“选套预订”,也是邮政指定的题材(能看出是所谓的热门题材),集邮者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 再者,今年的套票预约,可以说是无耻到了极点。目前无论是纪念币预约,哪怕买房预约,都未见预约阶段全额缴款的。正常情况,预约阶段只是登记个人信息,待预约成功再支付款项。而邮政为何敢在预约阶段就要全额缴款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万一像纪念币那样,预约结束后,预约成功的订户不付款怎么办?以今年这样的行情,预约成功是百分之一万的,预约成功不付款也是99%确定的。所以邮政只能在预约阶段就收款,等预约结束后,你再想退款就没门了。邮政对明年行情的悲观,是从自己就开始的。 为何这两年行情会变成这样呢?俗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之所以出现今年这样的状况,完全是邮政自己搞死的自己,怨不得任何人。盲目增大发行量,各种短腿满天飞,画面设计一套比一套难看,此情此景与2000年前后的低潮何其相似!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