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川是也
山田川是也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9
发帖数: 2,251
关注贴吧数: 51
各位有GT125的使用手册吗 就是说明书什么的,我买的二手的没有,想自己买点工具修都不知道数据谢谢了
求教怎么检修GT125 买了个二手GT125用,想自己检修一下但是没有使用说明书我是纯新还在补摩托知识,吧里有人有GT125的使用指南可以发我一份吗,照片也行,或者给我说下大概要检修什么东西,我想买套工具机油也不知道该买什么数据的。现在摩托里程表的线是没插的,头有点生锈。离合感觉有点问题,经常咔咔响哒哒响,二档爬坡慢慢松离合快松完的时候都会咔哒哒几下,五档拧油门有时候好像是会掉档,就是骑着骑着突然轰一下转速上去了但是没有很多动力传到轮子上,有时候也会在其他档位感觉到,两次明明都是平地一样档位一样加油但加速的动力感觉不一样(有时候甚至会有五档一直处于半联动状态的感觉)。有时候骑完减速马上要停下来的时候会听到摩托里边咔咔响几声。气温二十多度的时候第一次打火就有点打不着,或者打着了加不动油门转速掉下来熄火,要多打几次才能打着。刚打着火时候怠速几百左右,骑一阵子摩托热了之后怠速能有2000,而且就在这个转速附近摩托前边好像是前轮的罩瓦会共振嗡嗡响,有时候骑的时候用腿夹一夹油箱也会共振响。刚开灯一瞬间会亮一下然后很暗,过一小会才会亮一点勉强能用,远光近光几乎没区别,远光只远了一点点。我是纯新都不懂还在学习,求教一下
【武备探讨】说下我对中式武器的一点看法 因为这里的大家更熟悉西方那一套所以我以西式的类似武器为参照说。比如说,相对于军刀,我大清某城里的铁匠打了一把马刀,因为制造技术差,所以只安了个小盘子当护手,等于几乎没护手。所以用起来的时候不能搞军刀强剑身格挡弱剑身砍人这一套,不然完全用强剑身挡的话太容易被砍手了。所以要想办法利用更靠前的剑身去格挡或者拨开对手的攻击,这样子的话就要把重心做的靠前点来加强前端力量。这样就出现了类似于腰刀啊清剑啊哥恰克西啊之类的产物(护手小,重心靠前,有时依赖前端暴力攻防)(当然西式剑也有类似于怒击暴力拨开对面的剑来破防的技术)。说真的我觉得本质上这些刀形还是技术条件限制导致的。物理定律摆在那里,你重心再靠前劈砍威力再大我也能用强剑身或者护手挡住你的挥砍,你重心靠前、剑尖力量大能和后端一样格挡挑拨也架不住我弱剑身灵活角度刁钻,而且你手完全就暴露着,随便砍或者削你手,所以技术成熟成本解决的话大概大家都更愿意用大护手的吧也就是说,中式刀剑是因为做不出复杂大护手而不得已做的重心靠前的,这是无奈的妥协,是需要正视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的设计上的差距造成的。 顺便,我觉得因为重心靠前的缘故,中式刀剑的技法可能会更像大枪那样比较玄学一点,而不是像西式军刀技法那样可以更容易量化成文成标准。不说文化啊思想啊什么的,只是说不同的武器设计产生不同的使用方法使用理念比如典型的西式长剑,十字护手位置放对了就一定能够挡住劈砍,但是大枪相交的时候,并不存在这样一个让结果非黑即白的部件,力量更大的人可以用自己枪更靠枪头的位置去拦拿对方枪更靠手的位置,中式剑相交的时候也类似。 这么说的话,西方的剑术之类的可能更偏向于几何、逻辑,更喜欢正确的在合适的地方摆出合适的姿势,正确了就一定会成功,而中式的枪术剑术之类的可能更偏向于函数、统计啥的,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力量发挥而更不利于对方力量发挥的交缠点碰撞点以及体态,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来扩展自己的能力界限和增加自己的容错率。总的来说我觉得西式的这套东西比较明确,容易学习,中式的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学习、练习、体悟才能用好中式武器。 最后希望可以有更多现代化科学化量化成体系的关于中式武器的著作出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