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Satyr123 321Satyr123
关注数: 49 粉丝数: 545 发帖数: 3,963 关注贴吧数: 59
据说是CEO刺客的宣言全文 本文由独立记者Ken Klippenstein独家刊载于其个人网站。该记者声称获得了一份路易吉·曼吉奥内的宣言副本,此副本纽时、华邮、CNN、NBC等主流媒体亦已获得,但均未全文发表。真伪莫辨,权且一译,以为异闻。“对佛伯乐,因我尊重你们为国家所做的工作,我会长话短说。为了节省你们的调查时间,我明确声明未与任何人合作。(做到)此事属实不足挂齿:一些基本的社会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大量耐心(即可)。如果(发现)有一个环装笔记本,它里面散乱的记录和待办事项能说明其要点。我的技术保管严格,且因我在工程领域工作,所以那儿可能也没太多信息。我为任何创伤(造成)的冲突而道歉,但此事势在必行。坦率地讲,这些蠹虫咎由自取。 提醒一下:美国拥有世界上第一昂贵的医疗体系,而我们的预期寿命仅约略位居第42。联合是【不可辨认】仅位列苹果、谷歌、沃尔玛之后,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它不断壮大,但我们的预期寿命呢?不,现实是那些【不可辨认】已变得过于强力,并持续利用我们的国家获取巨额利润,只因美国公众允许它们逍遥法外。显然问题要更复杂,但我没空(详述)了,而且坦白讲我也无意自认是最有资格完整论述这一问题的人。但许多人(如:Rosenthal,Moore)数十年前已揭示了其腐败和贪婪,而问题却始终依旧。当前,这已不是(公众)意识问题,而明显是权力的游戏在作祟。显然,我是第一个披肝沥胆直面此事之人。” 注:凶手提到的两个名字,Rosenthal疑指伊丽莎白·罗森塔尔 (Elizabeth Rosenthal),著有《美国病:医疗如何成为大生意及如何挽回》(An American Sickness: How Healthcare Became Big Business and How You Can Take It Back);Moore疑指电影人迈克尔·摩尔 (Michael Moore),曾制作纪录片《医疗内幕》(Sicko)。 另有网友贴出了凶手今年1月在亚马逊上对《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一书的书评,原文较长,敏感词较多,就不翻译了,大意就是:“如果别无它法,那么暴力是可取的”。这本书的作者泰德·卡钦斯基(Theodore “Ted” Kaczynski)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策划了多起炸弹袭击案,1996年被捕,2023年死于狱中。
Pete Hines今天直播访谈的摘要 我自己没看,毕竟昨天的就没啥意思。但是刚才Reddit上有老哥作了总结,发给大家看看:-飞船有不同的等级(tier),需要特定驾驶技能等级。 -确认可以被敌人的飞船从地表拐到太空。(陶德之前采访提过) -确认有一个带反转的二周目,与主线结局有关? -游戏节奏缓慢,开始能做的事不多,会逐渐展开。 -“被通缉”这个特质可以去掉,但是很难。 -同伴会根据你的某些行为对你进行评判,比如撬锁。 -被问到是否可以太空行走时,他呆了很久,然后说,我从没试过。哈? -可以制作有特殊功能的武器和太空服。 -无等级上限。 -有彩蛋。 -前卫(Vanguard应该是个势力)是联殖(UC)手下的。 -任务板提供多种合同,比如......在X地建设一个前哨站,开采资源然后卖到Y地,或者运两个人到X地。 -一定要选加速背包技能!他说的。 我看回帖还有其他老哥补充了一个关于行星间飞行的: - He usually fast travels between planets, but you can see faraway planet markers when flying the ship. Does not give clear answers so most probably not. 他(Pete Hines)一般在行星间都是快速旅行,但是当你飞行时能看到远处其他行星的标记。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所有最可能的是没有。 我猜大概太空的情况就是: 1.星球附近是个独立关卡,可以自由飞行。但是为了避免在太空撞上空气墙这种过于脑瘫的操作,空间相对玩家自由飞行的移动能力来说非常大,所有能“直飞”到的东西都在这里面。 2.不能直飞的星球之间也不会完全省略飞行过程,而是设定自动驾驶之后进入一个只有飞船内部场景的小关卡,可以选择在飞船上搞点其他事,或者直接睡觉跳过。今年的星战幸存者其实就是这个模式,只不过加载完下个关卡后有个飞行员队友喊你扶稳坐好准备降落,然后那个飞船上也没多少事可干,一般你就乖乖坐下了。 这样既可以中断飞行选择其他目标星球,也不影响随机事件打断飞行,只需要加载相应的关卡就行,唯一缺点只是中途不能操作飞船。 但是话说回来哪怕全图都能直飞,我也怀疑有多少人会把前进键按碎硬飞一些远距离星球,喜欢坐这种天牢我还不如周末去跑滴滴
感觉每天都有人来问什么配置能玩啊 好像多数疑问都是因为只看steam给的最低配置跟推荐配置还是没办法知道大概能实现什么画质跟帧数:AMD6月在国外搞了个买硬件送星空游戏的促销,活动页面针对1080p、2K、4K分别给了三套推荐配置,说的更详细一些:从左到右是: 1. 4K:锐龙7800X3D+RX7900XT 宣传形容这个搭配是“给那些希望获得绝对最佳(absolute best)《星空》游玩体验,毫不妥协的4K玩家” 2. 1440p(2K):锐龙7700X+RX6800系列 宣传形容这个搭配是“可为硬核的1440或宽屏玩家提供最高画质设置和高帧率(max visual settings and high fps)的理想配置” 3. 1080p:锐龙7600+RX7600 宣传形容这个搭配是“可为1080p玩家体验卓越(great)画质和帧数的完美入门配置” 从宣传用词来看,三套配置在打开FSR的情况下应该能分别满足4K、2K、1080p高画质60帧的要求。考虑到这个推荐配置就是AMD为了卖硬件出的,应该有一些水分,特别CPU都是锐龙7000系列真就有点离谱了,明显就是为了卖货的。。。所以我感觉相比今年上市的其他3A大作,星空的硬件需求也不会太突出。 为方便大家对比自己的硬件,我在cpu-monkey和3DMark官网查了下这几个配置的跑分,CPU用的Cinebench R23,GPU这边是Time Spy,都以平均分为准。如果实际硬件跑分跟这些配置差距在10%左右体验基本都不会有什么明显差别。 1. Steam最低配置: CPU: 锐龙2600X 单核1074分,多核7514分 酷睿6800K 单核949分,多核6645分 显卡: 5700 8G显存 256bit位宽 8354分 1070Ti 8G显存 256bit位宽 6847分 2. Steam推荐配置: CPU: 锐龙3600X 单核1301分,多核9704分 酷睿10600K 单核1391分,多核10489分 显卡: 6800XT 16G显存 256bit位宽 19274分 2080 8G显存 256bit位宽 11093分 3. AMD 1080p CPU: 锐龙7600 单核1868分,多核14540分 显卡: 7600 8G显存 128bit位宽 10897分 4. AMD 2K CPU: 锐龙7700X 单核2010分,多核20399分 显卡: 6800 16G显存 256bit位宽 16131分 6800XT 16G显存 256bit位宽 19274分 5.AMD 4K CPU: 锐龙7800X3D 单核1811分 ,多核17762分 显卡: 7900XT 20GB显存 320bit位宽 26211分
捋一下现在的中场比起上赛季怎么样 上个赛季主力基本上是迪亚兹、托纳利、本纳赛尔,克鲁尼奇替补 三场热身赛主力是奇克、雷恩德斯、克鲁尼奇 从热身赛看奇克相比迪亚兹应该是好一些,对抗能力明显更强,带球推进至少不差,回防也更深,还有禁区争高球能力可以丰富战术,横向转移的视野也不错。虽然第一场踢皇马带到禁区前比较懵,但是最后一场踢巴萨还是给雷恩德斯传了个好球。 雷恩德斯相比托纳利主要是盘带控球能力提高了,但是没有托纳利喜欢身体对抗,防守时压迫对手的能力看起来要差一些。 剩下一个位置,克鲁尼奇除了身高没有比本纳赛尔更强的地方,穆萨一场没踢,啥情况还不知道。 好像这么看的话,目前确实不能说中场就肯定比上赛季有多大提升。说白了关键就是不知道穆萨能不能填补本纳赛尔受伤的减员,如果穆萨真的能平替面包成为主力,那这个中场首发应该就比上赛季更好,至少更适应朴指导的打法。毕竟上个赛季我毛中场主要的缺点是身体对抗和控球盘带能力不足导致前后脱节,新人在这方面还是有针对性地补强了。 不过考虑到锋线用秋裤替掉了赛梅西,普利西奇+奥卡福的替补再怎么说比起上赛季奥里吉+雷比奇也没有多少更差的空间了,这一波操作理论上还是不错的。不过中场的阵容厚度仍然有明显隐患,真的希望能想办法用CDK把库普梅纳斯换过来
瞎猜幸存者的后续剧情 周末终于通关了,游戏质量真的比前作提高了很多,EA跟重生在投入上基本上就是冲着年度最佳去的,只可惜PC优化实在有点捉急,哪怕只是达到主机上的程度这游戏估计现在也是神作评价了 游戏结局感觉有点致敬EP3的意思,卡尔跟老王一样最好的朋友成了叛徒,自己不得不去亲自了结对方,而且朋友叛变的理由都是为了保护亲人。。。 不过yysy鄙人从一开始就觉得博德这人不太对劲开局在科洛桑的人物对话里有暗示,博德是通过卡尔介绍临时加入的唯一新人,然后“恰好”遭遇埋伏一波团灭最后只有他跟主角活下来了,并且他引开敌人以后具体怎么存活的主角也并不清楚。所以在寇博时候我有点一直在等帝国啥时候打过来,但是随着剧情推进又感觉这哥俩关系真的很铁,战斗对话很像跟朋友打游戏日常互喷的情况,令我一度以为是我想多了,直到剧情突然急转直下。。。 至于下一部的剧情,考虑到现在卡尔的人气,迪士尼应该会给卡尔留下一个相对开放的结局,但这显然就需要合理化卡尔在正传三部曲中“无所作为”的情况。有个现成参考模板就是埃兹拉,本作出现的“世外桃源”塔纳罗尔似乎恰好就可以发挥“超空间”在“屏蔽”埃兹拉上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游戏系列结束时候,会不会卡尔也为了阻止帝国的黑暗阴谋,而选择自我牺牲,重新封闭塔纳罗尔航道,成为卡德加或者塔里昂那种在“异空间”长期独自对抗黑暗的孤胆英雄?
我不懂为什么总有人要杠是不是存在服务器控制 今天放假终于有空,本菜鸡就来好好盘一盘服务器控制这个事儿。 可能有不少老玩家知道wg给这个垃圾分房机制申请了专利,其实石锤就在这个专利文件里。就这个东西,专利名称是“Multiplayer Dynamic Battle Session Matchmaking”,“多玩家动态战斗场次匹配”,专利号US9610504 B2,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美国专利局网站搜来看,随便下。 我在吧里见到有人提过这个专利,同时有些大聪明只看摘要,就说这个跟服务器控制有毛关系,还秀一通四六级优越感。。。是平时只看小人书还是识字太少查着看费劲,就不能多看一点吗?往下翻到“Detailed Description”就能看到以下内容,鄙人比较懒就不全文翻译了: 1. 这一段大意新入手的车为了让玩家感到更“舒适comfortable”,所以有分房保护,此后平衡系统开始将他们放进更高等级分房,这可以制造与更多高级车对手战斗的“挑战”。这个机制基于表801中变量N来实现。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游戏匹配机制并不是完全随机的,二是不随机的目的是为了影响游玩体验。当然了到这里有人肯定还是会杠:这只是新车啊,胜率呢?你们低效狗不是整天说胜率被针对吗?那我们再看下一段。 2.这一段就是说胜率的。第一句话就是“分房服务器会存储每个用户(或单车)在给定战斗等级(battle level)下的胜负百分比”。后面大意就是胜率增加就会分更高级的房,胜率低就会分更低的。这段后面还提到两种具体算法的大致思想:一是让战斗等级(battle level)与胜率挂钩,分房从+0到+2浮动,超过一定胜率后,直接只分配+2。二是玩家用该车辆每赢/输一局就增加/减少一个战斗等级(battle level)。另外,这里提到了记录“胜率”,我认为这个胜率并不是总体胜率,而是单车每日胜率。因为首先,第二种算法里有提到的“单车”,而我们在车库右下角也可以很容易查询到单车的每日战斗数据,说明服务器确实有对其进行记录;其次,记录总体胜率对制造“挑战”没有太大意义,因为随着场次增加,其波动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该机制“钝化”。 以上提到了表801,变量N以及相关的“战斗等级”三个东西,变量N决定了战斗等级,战斗等级根据表801的对应关系决定了分房可能性。表801长这样:图很糊,我也没办法,因为原文件里就是这么一搞扫描出来的图,可能WG确实不想把这而说太细。这张表显然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分房机制还是上古时期4级轻坦会进10级房的时期。 我说下我对这个图的理解吧。很明显第一行“战斗等级”从1到13说明这个概念跟游戏里玩家看到的“车辆等级”并不完全一致,车辆等级所对应的最高战斗等级甚至可以超过+2达到+5。另外可以看到,战斗等级和最右一列的N值似乎有正相关关系。那么战斗等级具体怎么影响分房呢?我猜想服务器分配房间的直接依据就是这个战斗等级,我们以表中十级重坦为例,对于一个N值为18的8级TD,其最低战斗等级是9,最高是13,正常情况下,服务器会在9、10、11、12、13中随机分配一个一个值给你,考虑到这个游戏最高级的房间就是10级,那么如果这个随机函数是均匀分布,你进九级房的概率就是四分之一,进十级房概率则是四分之三。 以上就是关于“服务器控制”的石锤部分,虽然只涉及分房但说实话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既然分房服务器可以记录胜率然后控制“变量N”操纵分房,进而影响游戏体验,那么战斗环节的服务器能不能记录,然后生成一个X来决定一些随机参数?我不否认确实有大神可以超越这些操作,但并不能否认这些东西存在。我也承认坦克世界还是有很强“竞技性”的,但这也不能否认厂家和运营会通过控制游戏体验催氪。用我一个在各种免费游戏里干了快十年数值策划的同学的话说,“你以为不充钱就割不到你了么,你们这些免费玩家就是我们提供给付费玩家的服务之一。” 最后如果有不同意见,那不用多说就是我错了,右上角小×一点关掉就好。
说说儿童画和显卡走势 某站发不出来,写都写了,还是发贴吧吧。先看截止2022.6.12零点儿童画周K图。上图左侧是2018年下跌的走势,右侧是2020年下半年截止目前的走势,可以看出儿童画走势与埃利奥特波浪理论异常吻合。该理论大致说一个股票走势总是遵循某种固定模式,在大的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往往可以分解成几个较小阶段,具体内容可以搜索“波浪理论”“五浪模型”等关键词。 这个理论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单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决定标的价格涨跌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买卖,而所有市场信息均已体现在由买卖决定的价格当中。“波浪理论”的依据实际上是对买卖行为的推定。 不论是上升还是下跌开始的前两个阶段,往往由少数真正掌握关键信息的买卖者驱动,由于参与人数有限所以幅度相对有限。而随着市场信息逐渐扩散,影响力增加,跟风者越来越多,而第二阶段的调整又给了一些人“补票上车”的机会,市场在“反身性”逻辑中不断加强单边走势,直到进入泡沫,所以第三阶段会是整个上涨和下跌中最主体的阶段。 市场发展到此时,经典波浪理论对上涨和下跌过程出现不同判断,一般认为上涨时还会存在构筑头部的第四、第五阶段,其最大特征是成交量下降,而下跌过程只有三个阶段,下跌逐渐减慢最终形成底部。 所以结合理论和上轮矿潮后走势来看,目前儿童画都处在下跌过程的第三阶段中,剩余的问题只是这一波会到哪里? 可以根据波浪理论结合量能、均线来进行分析。从波浪理论来看,在下跌过程第三阶段(C浪)开启后,已经经历了一次下跌过程和一个调整过程,目前正处在再次加速下跌的初期。从量能看(图中画圈处),相比五月初的下跌有了明显缩小,但相比前几日调整时仍然有明显放大。从均线来看,本次下跌过程围绕30日移动平均线进行,A浪下跌转入B浪反弹时偏离该线幅度达到30%以上,来到了上涨阶段4浪支撑位,截止目前该偏移比例尚不足17%,下一个有可能形成支持的密集成交区在1000美元左右。从这三个方面理解,这一轮下跌的幅度至少会接近五月初,而那一轮下跌中最大的三日跌幅达到了1000美元。 去年底以来随着各地逐步监管加强,即使未被关停的大户,其用电价格也被调整为“淘汰类产业”差异化电价,约在0.8至1元浮动,若以单张3070,功率175W,效力59,平均购入成本5000元,计算其关停价约合385美元、766美元。 另外儿童画自走势与冰糖橙高度重合,唯一区别是行情滞后一到两个月,而目前冰糖橙已接近关机价。 在“赌场”里,“想赢怕输”是一个普遍心理。如果赚很多,或者亏很多,行情变化对买卖行为的影响都不会很大,而当市场接近成本时,这种心理会被极大加强,从而引发许多交易,这也是此前密集成交区在日后成为压力、支撑位的根据。当儿童画或冰糖橙价格接近停止营业点时同理。当市场来到关机价格附近,自然会有大量老板选择落袋为安。 即使不考虑今年儿童画生成机制的变动,等等党期盼的一幕也不远了。事实上,市场下跌更有可能促使儿童画官方加快转变进度,因为转变的本质就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具体原理在此暂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pos机制详细体会。 但我猜这并不意味着显卡价格也会像上次那样随之立刻崩盘,因为本次矿潮显卡领域与上次存在一个最大的不同——厂商亲自下场参与到了儿童画制作生产当中。 以最方便获取信息的港股上市厂家栢能为例(万丽、索泰、映众、蓝宝石、迪兰,均为其子品牌,具体还代工哪些厂家、型号我不了解),其财报库存科目2019年末至2021年末2年间的最低点出现在2020年末,为约9亿港币,此后半年内暴增三分之二至2021年中达到近16亿港币,这明显不是正常现象(实际上对比2020、2021年与2017年,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变动的差异也能看出端倪,逻辑更绕一些,故不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2021年上半年正是一卡难求,3070都能卖到接近一万的时候,同时当时市场上的普遍观点是芯片缺货,所以无论是成品、还是原料,正常情况下都不可能因为积压而导致存货大幅增加。此外,上次该企业库存暴增开始的时间点发生在18年上半年,导致显卡滞销的时间点一致,而本次库存暴增却发生在高涨期,简直匪夷所思。难道有钱不挣把显卡做出来屯厂房里看着“浮盈”开心吗? 如果结合过去几年的几则新闻来看,一切都合理了。 第一个是2019年1月星球日报的文章:第二个是2020年某地某部门网站公布的工作重点第三个是2021年某地日报的报道。这里只谈显卡,对新闻里这个目前一地鸡毛的项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值得注意的是,建立“数据中心”的不止柏能,还有华硕这种浓眉大眼的业内“大佬”,那么还有哪家企业“站在干岸上”呢?同德系那边,多年已经没有显卡问世的昂达今年3月开始突然有了30系显卡产品上市,这不奇怪吗? 结合财报库存增加可想而知显卡厂家通过画儿童画挣钱的手段:在30、6000系列芯片到货后并不做成显卡成品,只是加工为能够提供算力的半成品,然后送入“数据中心”“测试”,保持超出正常水平的“库存”,如此周而复始,再视利润情况、库存压力决定是否将其进一步加工为“显卡”出售。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又怎么区别“矿”与“非矿”呢?考虑到上述“数据中心”建立的时间,过去几年买到的所有“全新”都完全可能是进入其中“测试”过后才再加工的(不知道各位注意新闻的一个细节没有,除了数据中心,同时配套的还有“散热器、PCB板······等生产制造项目”)。 不仅挣画儿童画的钱,还能挣卖显卡的钱,属实“双赢”了,正应了那句“买的不如卖的精”。 那这又对矿难后的显卡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既然没有做成成品,那么即使矿难发生也不会进入价格不受控制的二手市场,这样就减少了矿难后二手市场的供给,有利于稳定价格。其次,厂家通过亲自挖矿比单纯卖卡积累了更多现金(栢能2021、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分别同比增加51.1%、15.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则是234.9%、24.0%),它们的“耐力”极大增强。最后,红绿两家下一代GPU芯片都要更新制程工艺,成本必然增加,产能还有可能“不足”。皮衣黄一贯奸商,苏妈这两年性能追上之后头上也开始长角。价格提高几乎板上钉钉,至于耍不耍猴,主要看诸位当不当猴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位会怎么办?大不了把我的“GPU计算卡”在低端产品线卖呗,成本反正早就通过绘制儿童画赚回来了,卖多少都是赚到,毕竟是“全新库存”、“厂家质保”,总比某鱼的二手“默认矿”好卖吧。 最后我想说,买不买,什么时候买谁也管不了,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无可厚非。但电脑DIY市场,特别是显卡市场从一开始是一群“臭打游戏的”买出来的。在二十年以前,这个东西还叫“图形加速卡”,图形领域CPU性能的重要性还不像现在这么边缘化,“显卡”还是声卡、网卡那个级别的辅助设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打游戏催生了大量3D实时渲染的需求,就靠专业应用那么点市场,别说现在这些显卡厂家里十个有八个不会存在,连他们的慈父老黄都特么不一定还在做GPU芯片。游戏玩家帮助它们建立了事业,而在利益面前,每一个厂家都背弃了这群忠实用户。 所以一个个都趁早完犊子吧。
盘一盘即使不考虑矿什么价格才算“合理” 近两月显卡降价不少,好多吧友准备下山了。我看吧里多数关注的还是“甜品”级产品,就盘一盘最近几代同级别显卡都是多钱吧。 老黄这边产品线迭代比较稳定,所以把绿厂作为基准。 9系当初是著名挤牙膏一代,gtx960性能约等于上上一代次旗舰gtx670,15年初首发价1500。 10系是皮衣黄黄切多了的一代,1066性能超过980,所以2016年中首发价也涨到了2000。 20系时候正值矿难,皮衣黄把个不成熟的光线追踪抛出来当概念,强行制造差异,让2019年初首发的2060价格再涨到2899,但至少性能仍然卡在前代的1070ti到1080之间,并且到了2020年618时实际售价已低于2000。 30系这俩活宝“甜品”,3060ti性能类似2080s,定位类似1066,首发价2999;3060性能略强于1080,定位类似960,首发2499,A卡那边性能相似的5700xt矿潮前的售价恰好就是略高于这个价格。 姑且就算你皮衣黄过去几年成功“驯化”市场,在代代涨价的背景下首发价基本“合理”,那就这俩玩意儿发售一年多以后值不值得溢价买,诸位可以自己判断。 A卡这边因为之前被老黄吊打,产品线都不完整,所以远的就不说了,6600就是比着3060出的,6600xt性能按我理解则是理论上“3060”应该在的位置,也就是定位类似2060。 还是那句话,值不值得买归根结底需要自己判断,买不买的都是自己的事,为自己的爱好花钱无可厚非。但既然都盯着“甜品”卡看了,如果是我下单前至少会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那不差钱的人。
万万没想到买个显卡还得看财报 楼主本来只是个臭打游戏的,去年用了几年的GT72突然显卡功耗稍高就自动关机所以决定索性配台主机,才时隔多年开始重新了解硬件行情。因为当时30系即将发布,楼主也就理所当然地做起等等党,结果万万没想到,一等就是大半年。。。。。 而且前几天狗东抽67xt购买名额,我家那个败家玩意儿明明抽到了但忘记下单,直接导致我心态爆炸,对买显卡彻底绝望 但死也要做个明白鬼不是,作为历经大A股六七年风吹雨打的老韭菜,楼主自认对股票略知一二,本科学的又算是半个程序猿专业,然后就上网看了一圈,想弄清到底这波显卡缺货和矿潮是什么情况。 现在对显卡缺货、涨价的解释主要是三个:矿潮需求大涨、疫情芯片缺货、奸商囤货。说实话像现在这样时间长、范围广、幅度大的涨价,靠奸商“屯”基本上是屯不出来的,而且从逻辑上也说不通,首先奸商是一大群人,没有那么强的约束能力来保证他们在这半年里一直行动,其次屯的卡总有一天要卖,屯了半年这么大量的卡,后边厂家又不会关门,这些卡怎么消化?所以奸商固然可能在这个过程里推波助澜,但不会是根本原因。那么值得讨论的就是矿潮和芯片缺货了。 首先是不是由于采用新工艺或疫情影响导致芯片产能不足呢?我认为不会,至少我自己没找到证据石锤过去一年显卡芯片产能有大幅下降。查看英伟达2020年报可以发现,营收和毛利有大幅上涨,而总的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均无明显变化,并且在说明中明确提到游戏版块营收增长41%反映了销量增加,游戏GPU受益于30系显卡的热销。具体到显卡部门,营收增长了29%。而且财报认为导致总体毛利率微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数据中心和汽车产品相对销量变化,以及收购Mellanox公司的影响。对于显卡板块的毛利率财报没有披露详细信息,仅仅在说明中提了一句“显卡部门毛利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汽车娱乐设备占比降低和Quadro/RTX系列产品利润率上升”。我觉得显卡营收在英伟达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在60%以上,如果该领域的毛利润率有大幅改变在财报里肯定会有明确说明,隐瞒这种涉及经营状况的重大信息,在美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还是很大,老黄之前只是没提示矿难可能对显卡销量影响的风险就被告了几年,最近才刚刚脱身,真实性这方面应该不存在问题。 总结一下就是说,从老黄财报来看,英伟达的毛利率没有大幅变化,而营收和毛利都有了大幅上升,这基本上说明老黄的销量至少没有明显下滑。因为毛利=营收x毛利率=单价x销量x毛利率,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毛利上升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单价上涨一个销量增加,老黄去年毛利增加了大约60%,这个涨幅最多也就和我们目前看到的终端显卡价格涨幅接近,而且还要考虑到显卡价格跳涨只是近几个月的事情,还不能覆盖全年,这种情况下如果销量下跌,是很难实现全年这么大幅增长的。其实老黄在财报中针对疫情的说明里也有提到“英伟达制造和组装主要集中在湾湾、大陆、香港、以色列和韩国”,这些地方都受疫情影响较小,所以也不存在因疫情大量缺货的基础。 矿老板在需求端又是什么情况呢?关于矿潮带来的需求增加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以太坊是目前总市值排名第二的加密货币,也是目前显卡挖矿的主要目标,去年九月这一代显卡发售时,以太坊的全网算力大约还在200TH/s级别,经过半年暴涨,最近峰值超过了500TH/s(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oklink.com%2Feth%2Fchart-stats&urlrefer=14682d47c3038595996d786356923a68),也就是增长了300x1000x1000=300,000,000MH/s。近半年发布的算力最低的显卡67xt或3060单卡算力也有47MH/s,也就是说以太坊在过去半年新增的全网算力大约相当于640万张67xt或3060。供给短缺和需求旺盛是个相对概念,2019年仅第四季度红绿两家的独显芯片总出货量就达到1230万块(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aijiahao.baidu.com%2Fs%3Fid%3D1660145147948509803%26wfr%3Dspider%26for%3Dpc&urlrefer=f9c9841f44d9d135bca85c2a983a3ceb),我们知道,老黄在30系发布前就宣布了20系停产,苏妈那边也没理由仍然在旧显卡上投入太多资源,所以按照他们两家历史上的产能来算,即使过去半年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新增算力全部由新显卡实现,红绿两家的芯片产能也仍然大幅超出这个需求,并不至于出现目前除了3060之外,即使高价仍然在官方渠道一卡难求的局面。这一点大家在最近的显卡市场上已经有所体会,最近的67xt,很多人都注意到官方渠道也并非没卡出售,而只是价格畸高。 可是既然从芯片产能来看,满足截止目前矿老板提升算力需求之后仍然有剩,为什么在零售市场仍然价格暴涨且一卡难求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假设你手上有两张卡,现在有两个买家,一个出价高,一个出价低,只要出价高的买家还继续有需要,你当然也会优先把所有卡尽量都卖给那个买家。也就是说只要出价高的矿老板把他们对币价的预期与当前显卡价格对比以后,认为扩产仍然有利可图,还要继续收卡,那么显卡就永远到不了出价低的游戏党手上。上一轮矿潮,以太坊算力暴涨从2017年中到2018年中,大约持续一年,到了这一轮矿潮,现在已经持续半年。这波算力暴涨开始的时间恰好可以与去年中开始的关于20系显卡“奸商囤货”的讨论对上。 另外,我个人猜想还有两种原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首先,“出价高”的买家可能不止矿老板,还有移动端和整机厂家,他们的产品溢价更高,自然也就能给到老黄苏妈更高利润,同时作为更加长期的合作伙伴也有更强大的渠道优势,从而会被优先保证供货。其次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虽然“奸商”囤货的影响力可能不大,但AIB和AIC厂家有可能会囤货观望,因为他们才是直接卖卡给矿老板的供货商,而不是老黄苏妈。而且老黄苏妈卖芯片给他们的合同一单可能就足够他们生产一段时间,所以显卡价格的上涨并不会立刻反应到芯片价格上。我们从官方零售渠道就能发现,京东自营价格大涨是今年近两个月的事,可能是最近老黄苏妈才给他们涨价。这些显卡厂家有动力把卡囤起来,尽量以高价出售,赚取超额利润,因为在矿潮中他们能够从矿潮带来的显卡价格暴涨中直接获益,且收益会大于老黄苏妈这种上游厂家,而到了矿难时,即使下一代芯片销售出现问题,他们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剩下的旧芯片拉长上一代产品生产周期度日,不至于像老黄苏妈一样彻底卖不出东西。 可能与大家日常印象有出入,其实在制造业中的一个常识就是越靠上游的厂家,虽然或许技术门槛和利润率更高,但是反而对终端产品需求变化越敏感,比如装备制造领域的机床。这是因为作为下游厂家固定成本、研发成本占比低,而可变成本占比高,更容易通过缩减产量来降低总成本,而上游的技术密集厂家反而无法做到这一点。这种利益上的差异也就是为什么老黄和苏妈不断喊话希望把卡卖给玩家而不是矿老板的根本原因。也是这种利益上的原因驱使老黄反复尝试自己下场,不论所谓“数据中心”亲自挖矿,还是出产专用矿机,都是想直接参与挖矿市场,缩短到终端的距离。 所以说改变显卡市场的根本变量还是矿老板高价扫货,那矿难什么时候来,还来不来就是等等党的头等大事,如果有人愿意看,明天我再跟大家聊聊一个前二级狗对现在加密货币市场的看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