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与点也BD zpj1964923
关注数: 63 粉丝数: 226 发帖数: 10,413 关注贴吧数: 72
东营广利港区有望成为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东营广利港区有望成为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20日讯(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杨阳) 随着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发挥小清河复航整体效益,亟需开展小清河海河联运配套港口规划工作。近日,小清河复航工程海河联运港口选址座谈会召开。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划和设计,小清河复航之后可实现海河联运,并且海河中转运输和海河直达运输并存,其中海河中转运输更易起步。 此外,根据调研分析,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运输货种主要为铝矾土、粮食、铁矿石、液体散货、集装箱等,预测2025年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货运量为2500万吨,海河联运中转需求旺盛。 相关专家认为,为提高海河联运中转能力,综合考虑海河联运需求、填海管控、周边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等因素,为便于海河联运快速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宜充分利用小清河河口附近港口设施,其中,东营港广利港区可连通小清河并且具有航道水深条件较好的优势,也可作为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据《东营广利港连接小清河航道方案研究》,起点位于东营广利港区,沿支脉河向西经王道新村,到广南水库东南端后约3.5km处,利用拟建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接入小清河,航道建设等级为内河Ⅲ级航道,航道总长约23km。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工程,是今年省政府确立的全省重点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其目的是增加小清河防洪泄洪能力,减少小清河下游地区内涝灾害。 海河联运中转港区规划方案方面,专家提出改造和新建两种方案。改造方案以现有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为依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内河2000吨船舶靠泊在沿海5000吨级(4501-7500吨)船舶外侧进行过驳作业,通过装卸作业,实现海河货物中转;新建方案为在广利港区一期工程西侧新规划建设中转作业区,顺岸布置栈桥式海河联运5000DWT多用途泊位和5000DWT散货泊位栈桥向海外侧停靠海轮,栈桥向陆内侧停靠内河船队。
东营广利港区有望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广利港区有望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20日讯(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杨阳) 随着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发挥小清河复航整体效益,亟需开展小清河海河联运配套港口规划工作。近日,小清河复航工程海河联运港口选址座谈会召开。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划和设计,小清河复航之后可实现海河联运,并且海河中转运输和海河直达运输并存,其中海河中转运输更易起步。 此外,根据调研分析,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运输货种主要为铝矾土、粮食、铁矿石、液体散货、集装箱等,预测2025年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货运量为2500万吨,海河联运中转需求旺盛。 相关专家认为,为提高海河联运中转能力,综合考虑海河联运需求、填海管控、周边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等因素,为便于海河联运快速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宜充分利用小清河河口附近港口设施,其中,东营港广利港区可连通小清河并且具有航道水深条件较好的优势,也可作为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根据《东营广利港连接小清河航道方案研究》,起点位于东营广利港区,沿支脉河向西经王道新村,到广南水库东南端后约3.5km处,利用拟建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接入小清河,航道建设等级为内河Ⅲ级航道,航道总长约23km。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工程,是今年省政府确立的全省重点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其目的是增加小清河防洪泄洪能力,减少小清河下游地区内涝灾害。 海河联运中转港区规划方案方面,专家提出改造和新建两种方案。改造方案以现有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为依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内河2000吨船舶靠泊在沿海5000吨级(4501-7500吨)船舶外侧进行过驳作业,通过装卸作业,实现海河货物中转;新建方案为在广利港区一期工程西侧新规划建设中转作业区,顺岸布置栈桥式海河联运5000DWT多用途泊位和5000DWT散货泊位栈桥向海外侧停靠海轮,栈桥向陆内侧停靠内河船队。
东营广利港区有望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东营广利港区有望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11月20日讯(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杨阳) 随着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发挥小清河复航整体效益,亟需开展小清河海河联运配套港口规划工作。近日,小清河复航工程海河联运港口选址座谈会召开。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交通运输、防洪排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划和设计,小清河复航之后可实现海河联运,并且海河中转运输和海河直达运输并存,其中海河中转运输更易起步。 此外,根据调研分析,小清河复航海河联运中转运输货种主要为铝矾土、粮食、铁矿石、液体散货、集装箱等,预测2025年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货运量为2500万吨,海河联运中转需求旺盛。 相关专家认为,为提高海河联运中转能力,综合考虑海河联运需求、填海管控、周边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等因素,为便于海河联运快速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宜充分利用小清河河口附近港口设施,其中,东营港广利港区可连通小清河并且具有航道水深条件较好的优势,也可作为小清河海河联运中转港区。 根据《东营广利港连接小清河航道方案研究》,起点位于东营广利港区,沿支脉河向西经王道新村,到广南水库东南端后约3.5km处,利用拟建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接入小清河,航道建设等级为内河Ⅲ级航道,航道总长约23km。小清河至淄脉河泄洪河道工程,是今年省政府确立的全省重点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其目的是增加小清河防洪泄洪能力,减少小清河下游地区内涝灾害。 海河联运中转港区规划方案方面,专家提出改造和新建两种方案。改造方案以现有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为依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内河2000吨船舶靠泊在沿海5000吨级(4501-7500吨)船舶外侧进行过驳作业,通过装卸作业,实现海河货物中转;新建方案为在广利港区一期工程西侧新规划建设中转作业区,顺岸布置栈桥式海河联运5000DWT多用途泊位和5000DWT散货泊位栈桥向海外侧停靠海轮,栈桥向陆内侧停靠内河船队。
小清河复航工程受关注,有望2022年运营,从济南坐船出海不再是梦 齐鲁网10月12日讯 小清河复航又迎新进展!从济南乘船出发,沿途欣赏美景,渔舟唱晚,漫游入海口........古老的小清河将在复航后焕发生机。   10月12日,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了解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初步匡算总投资1323.38亿元,其中2020年实施工程项目总投资583.25亿元。2021年主汛期前完成小清河复航段河道扩挖及堤防加固。   2021年主汛期前完成小清河复航段河道扩挖及堤防加固   在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方面,通知中提出,省级统筹组织实施干流、分洪道治理及信息化工程。干流治理河段自济青高速公路桥至寿光市入海口,与复航工程结合实施;分洪道实施全线治理。2020年主汛期前完成干流非复航段和分洪道治理主体工程,金家桥闸下河道全断面及闸上河道23米底宽扩挖;2021年主汛期前完成复航段河道扩挖及堤防加固。对巨野河、绣江河、杏花河、孝妇河、预备河、淄河、塌河等7条主要支流,小李家、白云湖、芽庄湖、马踏湖(麻大湖)4处蓄滞洪区和支脉河(连通)进行治理,2020年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   小清河复航工程受关注,有望2022年运营,从济南坐船出海不再是梦
关于东营高铁站,发改委的回复意味着什么? 市民问:东营高铁站的选址应照顾到东西城居民近来看到东营高铁站选址在东城南部生态新城的说法,对此感到很奇怪,这个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到西城居民的出行需要。如果非在东城南部建设高铁站,最好在西城中西部建设东营高铁西站,毕竟东营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城市,需要照顾到东西城全体居民的需要。。 —————————————————————————————————————————————— 办理回复:东营高铁站的选址应照顾到东西城居民 感谢您对高铁站选址的关心和关注! 各方对高铁站选址的诉求不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乘坐高铁出行的向往,是我市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市有关部门高铁站选址方案汇报,并成立工作专班推进落实。 根据高铁线路全线走向,确需要在我市中心城南部区域设站。东营高铁站选址大的考虑,既要满足高铁技术标准条件,又要服务地方发展。当前正按照技术上线位落得下、控制性节点走得通、靠近中心城主城区和方便市民乘车的原则进行,在可研阶段也会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高铁站周边区域还要进行合理开发建设,实现以土地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建设运营。今后,我市对确定选址后的高铁站,会按照站城一体融合发展、各种交通方式衔接、社会服务综合配套、外部交通畅达的原则来规划建设,以方便全市百姓和市民到东营高铁站乘车。 欢迎您到我委做客!我们愿与您当面交流!
2018年东营每平6583.50元,上涨773.68元,涨幅13.32%。 东营一季度中心城房产大数据 4月16日,东营市中心城2018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公布,第一季度我市中心城新建商品住房签约均价为6583.50元/平方米,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5809.82元/平方米,每平上涨773.68元,涨幅13.32%。 根据数据,第一季度,我市中心城商品房网上签约8710套,签约面积91.02万平,其中住宅(含公寓)签约7893套,签约面积79.06万平方米(包括附属面积4.87万平方米)。住宅签约套数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增加4398套,涨幅为125.84%;签约面积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增加23.94万平,涨幅为43.43%。 今年一季度,在中心城新建商品房签约均价、住宅签约套数以及签约面积同比均呈现上涨趋势的同时,中心城新建商品住房签约均价、住宅签约套数环比也双双上扬。 2017年第四季度,中心城新建商品房签约均价为6136.47元/平方米,住宅签约套数为5239套。今年一季度,中心城新建住宅签约均价环比上涨7.28%,签约套数环比上涨50.66%。 从一季度新建商品房签约量前30名的情况看,东亚·清风小镇签约量最高,为439套,签约均价最高的是东营富力十号项目,签约均价11532.50元/平方米。 其中,签约均价在3000元至4000元之间的项目为1个;签约均价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的项目有2个;签约均价在5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项目有6个;签约均价在6000元至7000元之间的项目为13个;7000元至8000元之间的项目有5个;8000元以上的项目有三个,分别是东营碧桂园·天玺项目、中润·东宸壹号院项目、东营富力十号项目。 此外,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数据显示,我市目前住宅可售套数为11527套,可售面积为165万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恢复办学 东营网讯 3月30日,市教育局公布《东营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要点》,今年我市将继续招院引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还将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探索建立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建立“大班额”监测机制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将恢复办学   市教育局今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我市将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好2018至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市民生实事“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1所竣工、4所完成土建工程。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扩增民办幼儿园普惠学位。推进集团化办园,发挥优质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   义务教育方面,今年将制定实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持续推进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大班额”监测机制和长效防控机制。   普通高中方面,深化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继续做好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工作。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师资交流、名师引进等措施,进一步缩小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差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方面,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等教育方面,我市继续招院引校,积极推进北航东营飞行学院项目签约。加快推动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移交地方办学工作,新学期实现恢复办学,同步推进新校区规划建设。市教育局将配合做好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恢复办学工作。推进高端教育园区规划建设。   民办教育方面,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举办学校或投入项目建设,鼓励支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民办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依法对民办学校和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办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结合新型农民学校创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市青少年示范性   综合实践基地一期投用   开齐开足美育课程   我市将加快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3D创客实践基地、未成年人关爱中心建设。   课程和教学改革方面,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方面,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美育实施体系。   建立教师荣誉制度   实施高层次教育   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将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探索建立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指导做好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实施工作。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提升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实施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建立完善人才梯队体系。完善教育、监督、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现象。   教育装备方面,鼓励教师学生自制教具,提高装备适用性。完善中小学校服管理制度。   教育安全方面,制定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机制。加快推进校车公司化运营改革,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工作平台,实现安全隐患管理信息化。(记者 李红佳)
中国石油大学将恢复东营校区办学 东营网讯 3月30日,市教育局公布《东营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要点》,今年我市将继续招院引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还将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探索建立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建立“大班额”监测机制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将恢复办学   市教育局今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我市将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好2018至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市民生实事“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1所竣工、4所完成土建工程。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扩增民办幼儿园普惠学位。推进集团化办园,发挥优质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   义务教育方面,今年将制定实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持续推进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大班额”监测机制和长效防控机制。   普通高中方面,深化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继续做好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工作。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师资交流、名师引进等措施,进一步缩小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差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方面,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等教育方面,我市继续招院引校,积极推进北航东营飞行学院项目签约。加快推动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移交地方办学工作,新学期实现恢复办学,同步推进新校区规划建设。市教育局将配合做好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恢复办学工作。推进高端教育园区规划建设。   民办教育方面,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举办学校或投入项目建设,鼓励支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民办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依法对民办学校和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办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结合新型农民学校创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市青少年示范性   综合实践基地一期投用   开齐开足美育课程   我市将加快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3D创客实践基地、未成年人关爱中心建设。   课程和教学改革方面,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方面,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美育实施体系。   建立教师荣誉制度   实施高层次教育   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将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探索建立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指导做好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实施工作。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提升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实施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建立完善人才梯队体系。完善教育、监督、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现象。   教育装备方面,鼓励教师学生自制教具,提高装备适用性。完善中小学校服管理制度。   教育安全方面,制定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机制。加快推进校车公司化运营改革,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工作平台,实现安全隐患管理信息化。(记者 李红佳)
东营市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两个问题 ——路网建设时序   初期(2020年):续建完成黄大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建设,完成淄东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建设京沪辅助通道、沿海通道天津至东营至潍坊段、济南至滨州至东营高铁、广利港区疏港铁路。配合开展环渤海高铁东段潍坊-烟台段接轨东营方案研究,促进项目开工建设。   开展德大铁路与淄东铁路东南、西南联络线前期研究,适时开工建设。   近期(2030年):续建完成京沪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济南至滨州至东营城际铁路(滨州至东营段利用德大复线)、广利港区疏港铁路;实施东营港疏港铁路汀罗镇以南段复线扩能改造、德大铁路全线复线提速扩能工程;建设完成德大铁路与淄东铁路东南联络线;适时建设德大铁路与黄大铁路联络线。   远期(2040年):根据研究区域铁路货运量增长情况,适时实施黄大铁路、淄东铁路扩能改造。   远景(2050年):根据运输需求进一步完善铁路网。   城市物流园区建设与相关铁路项目同步实施;专用线及专业物流园根据企业铁路运输需求适时建设。 ——近期工作重点  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东营地区客运系统的建设,加快推进京沪辅助通道、高速客运站方案前期工作,确保滨州至东营至潍坊段高铁2018年开工建设,争取条件具备时天津至潍坊高铁于2018年全线开工建设。   结合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推动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展东营经广饶至淄博高铁前期研究;   结合货运新形势和新要求,完善东营地区货运系统,在铁路线路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
赵豪志会见华衡能源公司客人:东营港30万吨码头项目 赵豪志会见华衡能源公司客人 东营网讯 4月8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url]http://赵豪志[/url]会见了[url]http://华衡[/url][url]http://能源公司[/url]董事长张永舵一行。   [url]http://赵豪志[/url]对[url]http://华衡[/url][url]http://能源公司[/url]来我市投资发展表示欢迎,介绍了我市及东营港建设运营情况。[url]http://赵豪志[/url]说,东营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胜利油田主产区,资源丰富,区域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把东营港开发建设摆上位置,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东营港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承载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运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设30万吨级码头是东营港发展迫在眉睫的工作,对于完善港口功能,带动全市化工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希望[url]http://华衡[/url][url]http://能源公司[/url]发挥优势,进一步与我市深化交流,加强论证,增强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东营市将给予全力支持,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张永舵介绍了投资内容,并就项目效益、合作方式等与我市进行了详细交流。他表示,推进30万吨级码头等工程建设,对于东营及周边区域发展意义重大。希望东营市在手续办理、项目用地、管道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动项目实施。   副市长李俊峰,市直有关部门及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公司、[url]http://华衡[/url][url]http://能源公司[/url]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见。(记者 王俊杰)if($('Flvplayer')){$('Flvplayer').set('poster',contentimageurl)}
海青铁路近日开通,一线贯通蓝黄两区 海青铁路近日开通一线贯通蓝黄两区 时间:2014-01-20 17:15来源:经济日报 海青铁路主要承载客货两用任务,工程总投资33.26亿元,正线全长91.702公里,设计行车速度160公里/小时。海青铁路与青连铁路相连接,把黄岛港、日照港、连云港和莱州港连成一线,成为胶东半岛的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对拉动山东半岛乃至环渤海湾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海青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袁京廷告诉记者,海青铁路的开通,有利于完善华东地区铁路框架结构。从长远看,有助于北连东营乃至天津、南接日照乃至连云港,从而构建起山东半岛与京津冀苏沪之间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有利于推进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将构筑起山东半岛地区北接德龙烟、南接胶济线,纵贯半岛南北的铁路新干线,实现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日照港四大临港物流中心之间最低成本、最高效的互通,加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鲁南经济带的联系,带动南北融合;有利于加速山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并将进一步巩固青岛铁路的枢纽地位,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增强对国内外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实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国内首个3D打印项目东营开建 国内首个3D打印项目东营开建,预计明年10月份可建成投产 2013年12月21日 本报12月20日讯(见习记者 李立红) 20日上午,全国首个3D打印装备产业化项目在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这意味着国际先进的高能束流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产业化项目正式落地东营。该项目占地326亩,计划投资10亿元,预计明年10月份可建成投产。 20日上午10时58分,在大渡河路与规划六路交会处,山东汇丰先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3D打印装备产业化项目的奠基仪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刘杰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芮建华、汇丰先进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鉴等参加了奠基仪式。 一年前,汇丰公司就开始与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接洽,而北京方面最终选择东营作为全国首个3D打印项目落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东营经开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开发潜力。“我们选址也考虑到了城市的整体规划。”汇丰公司的总经理李强说,“3D打印装备项目完成之后,能有效带动东营市的3D产业园建设,实现3D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聚集。”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报道,3D打印概念开始走进百姓的视野当中,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制造医疗、教学设备的模型,更能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制造业、食品和考古等行业,还能有效缩短传统产业的研发周期,节约原料成本,甚至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 据悉,该项目占地326亩,计划投资10亿元,预计明年10月可建成投产。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润总额2.6亿元,所得税6000万元。李强认为,3D打印装备产业化项目的完成,能够使我国在高能束流3D打印领域步入世界先进水平,打破国外的垄断以及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设备与技术,对于我国在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东营在全省首次黄蓝“两区”建设绩效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近日,省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办公室公布了全省黄蓝“两区”建设绩效评价及考核结果,我市取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省唯一的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进市,垦利县、广饶县、东营区三个县区被评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进县(市、区)。 今年来,特别是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黄蓝办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作用,全力推进黄蓝规划实施,黄蓝“两区”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为推动全市新一轮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22个项目列入2013年省黄蓝“两区”100个重点建设项目,29个项目列入储备项目,25家企业列入重点调度企业和骨干企业,分别占省黄蓝“两区”重点项目和企业总数的22%、29%和25%,入选数量位居黄蓝九市前列;加强资金争取,为我市18个项目争取扶持资金2.1255亿元,其中切块资金1.5亿元,节能环保及海洋经济区域示范专项资金6255万元;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培育,积极组织省级特色产业园创建;加强“两区”督查考核,形成了一套日常督导、专项督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全市黄蓝经济区重点项目进行宣传推介;选派一名县级干部到利津县联系重点企业,选派四名同志分别到疏港铁路和港城建设指挥部工作,选派一名科级干部到利津县驻村帮扶任“第一书记”,选派一名科级干部信访挂职。通过深入一线,直接参与中心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黄大铁路获批复 东营市将建设“三大线、三小线”铁路网 黄大铁路获批复 东营市将建设“三大线、三小线”铁路网 9月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黄大铁路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据了解,为适合东营发展的长远需求,我市结合德大、黄大铁路建设,规划了“三大线、三小线”铁路网。“三大线”即新建德(州)大(家洼)铁路、黄(骅)大(家洼)铁路,改造淄东铁路;“三小线”即新建东营港疏港铁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支线(广利港疏港铁路)和寿平铁路(博兴至广饶段和广饶至寿光段)。   黄大铁路获批复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新建黄骅南至大家洼铁路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新建黄骅南至大家洼铁路。黄大铁路项目单位为即将成立的黄大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朔黄铁路发展公司、山东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投资估算总额为111.44亿元,建设总工期36个月。黄大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铁路网,并将形成一条便捷鲁北地区与“三西”能源基地之间的铁路运输新通道,可以有效缓解鲁北地区煤炭紧张的局面,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共同发展。   我市“三大线”铁路 德大铁路   德大铁路自京沪铁路德州黄河涯站引出,经德州的德城区、平原县、陵县、临邑县、乐陵市,济南的商河县,滨州的惠民县、阳信县、滨城区,东营的利津县、东营区、广饶县及潍坊的寿光市,止于大莱龙铁路大家洼站。正线长256公里,其中,我市境内长58.9公里。等级为国铁I级,单线电气化,预留双线条件。设计运输能力为货运4460万吨/年,客车10对/日。   德大铁路东营段已于2010年开工建设,目前,开始全面铺轨,2014年底达到通车条件。   黄大铁路(东营段)   黄大铁路线起自朔黄铁路黄骅南站,经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接入益(都)羊(口)铁路大家洼车站。全长223.7公里,按照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预留双线条件)标准进行建设,货运量近期2500万吨(其中煤炭2370万吨)、远期4200万吨(其中煤炭4050万吨),并兼顾客运(近期1对、远期2对)。   淄东铁路扩能改造   淄东铁路始于胶济铁路淄博站,向北经淄博市、博兴县和东营区,止于西城的东营站。正线全长89.5公里,我市境内22.5公里。1970年建成,1972年1月正式通车。现为国铁三级,单线,内燃牵引。同时,有胜利油田物资总库、胜利发电厂和胜利石化总厂三条专用铁路引入。   经我市积极争取,原铁道部已同意启动淄东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济南铁路局已委托中铁咨询济南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济南铁路局就淄东铁路扩能改造有关问题与我市进行了沟通对接,争取尽快上报中铁总公司审批。   “三小线”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   东营港疏港铁路拟始于德大铁路利津南站,向北经利津县、河口区,到达东营港。正线长约98公里,估算投资30亿元。等级为地铁I级,单线,内燃牵引,设计年货运能力2500万吨。   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投资主体,协调山东省地方铁路局尽快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广利港疏港铁路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支线(广利港疏港铁路)拟从黄大铁路丁庄站或德大铁路田庄站接轨,向东北跨支脉河,再向东北到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正线全长约35公里,估算投资10亿元。目前正在做前期调研等工作。   寿平铁路(东营段)   博兴至广饶段(兴广铁路),始于淄东铁路博兴曹王站,向东经博兴县、广饶县,止于广饶县大王镇华泰站。正线全长35公里,我市境内18.5公里。线路等级为地铁Ⅲ级,单线,内燃牵引。   兴广铁路由华泰集团投资建设,于2006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全线铺轨完成。经省国资委批准,省地方铁路局收购华泰集团兴广铁路全部股权工作正式签订转让协议。同时,省地方铁路局已与济南铁路局签署兴广铁路开通运营协议。   广饶至寿光段。始于兴广铁路广饶县大王镇华泰站,向东跨东青高速公路后,到达寿光市境内,与益羊铁路田柳站相接。线路全长34.5公里,估算投资10亿元。我市境内11.5公里。线路等级为地铁I级,单线,内燃牵引,设计年货运能力2500万吨。 广饶至寿光段已于2012年11月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计划2014年7月竣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