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达德尔特 拉姆达德尔特
关注数: 236 粉丝数: 254 发帖数: 5,062 关注贴吧数: 47
“太阳极轨射电成像望远镜计划”背景型号课题通过开题评审 “太阳极轨射电成像望远镜计划”背景型号课题通过开题评审 2012-07-11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7月6日,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规划论证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空间科学背景型号项目”(第一批)“太阳极轨射电成像望远镜计划(SPORT)”背景型号课题开题评审会。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出席会议,相关主管部门派员参加。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NASA),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电子学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心副主任、空间科学规划论证中心主任王赤主持。 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开题报告,并针对课题的科学目标、探测器总体方案设计、有效载荷配置与技术指标、关键技术的验证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质疑与讨论。经过讨论,评审组认为,该课题科学目标基本清晰,有效载荷配置方案和对卫星平台的技术需求合理,课题研究内容明确,具备了开题条件,一致同意通过开题评审。 “空间科学背景型号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七个项目之一。“太阳极轨射电成像望远镜计划”(SPORT)于去年第一批入选“空间科学背景型号项目”。SPORT将首次在太阳极轨上,以遥感成像及就位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太阳高纬地区的太阳活动及行星际空间的环境变化进行连续的观测,对太阳和空间物理研究及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综合论证处)
“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与演示系统”(二期)完成硬件建设… “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与演示系统”(二期)完成硬件建设并通过验收 2012-07-09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7月6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织召开“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与演示系统”(二期)硬件建设验收会。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研究室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主任助理、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处处长王树志主持。 专家组听取了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仪器设备建设总负责人王赤研究员和技术负责人黄朝晖研究员的建设情况汇报、SGI工程师的技术报告,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测试,同时审阅了相关资料,认为该系统在一期建设基础上,新建技术指标和配置更为先进、合理,为实验室的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研究提供重要支撑。验收组认为该系统建设符合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方案中的各项要求, 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在2006年中科院支持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一期硬件建设的基础上,2011年在科技部、财政部的支持下,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时一年建成了“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与演示系统”(二期), 该系统采用NUMA架构高性能计算机,内有768颗Intel Nehalem至强处理器,每秒总计算峰值达7.35万亿次、内存高达3072GB,具备全局共享内存的单一系统映像,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内存扩充能力达16TB, 可互连带宽为15GB/s、延迟低于1微秒,还具有RAS可靠性与配置灵活性,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先进性与适应性。 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对全室研究人员开放,也包括承担实验室开放课题或参加实验室人员主持课题的外单位合作研究人员, 并开始为全国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海外有合作关系的研究人员提供服务。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与演示系统(一期)一直重点支持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的研究工作,为获得后续的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奠定了基础,并通过中科院“十五”、“十一五”信息化专项的合作,该系统加入了中科院超级计算三层架构体系,实现多方合作、互惠互利; 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与演示系统(二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为国家科技部“空间天气建模973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持。 (供稿: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