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eijiushiwo lweijiushiwo
关注数: 46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266 关注贴吧数: 22
业余的车迷要敢于下结论:梅奔解决海豚跳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其实要解决很简单,上侧箱。 但是这跟最初的设计思路就相悖了。 梅奔显然是延续了上赛季的设计思路,充分发挥直道优势,放掉弯道。这个跟各家的发动机应该是有关系的,赛车设计要配合自己的发动机曲线,所以红牛上赛季弯道优势明显,但是直道不行。 所以梅奔为了直道速度把侧箱干掉了,最大化的减小风阻。 因为直道气动套间会产生阻力,弯道才能发挥作用产生下压力,转化为摩擦力去抵消离心力,高速过弯。 这是一个典型的取舍问题,梅奔显然是在测试侧箱设计时发现整体合算下来弯道增加的优势弥补不了直道的损失,索性把侧箱拿掉。 一辆最好的赛车肯定是要配合自重,将下压力均匀分布在全车。但是规则限制你不能全身都放空动套件,最后只能集中在几个点。 那么最理想的肯定是受力及力矩平衡。 前翼受到一个下压力,会在车尾产生一个很大的向上力矩,车尾也一样。 侧箱这个赛车中段是一个平衡力矩的重要位置,中间的下压力对于车头车尾基本是相同的。 其实海豚跳就是力矩不平衡的比较厉害了。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引入一个新的问题,最后导致整体气动布局的破坏。但是不解决也是一个隐患,看看近五站的表现吧。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抄,但是发动机的区别导致抄了别人的,也跑不出别人的效果。 梅奔在高速赛道肯定优势就回来了,但是低速赛道只混个第五六,争冠是比较难了,毕竟今年窝法强了。而且看起来跟红牛一样采取了弯道大于直道的策略。也是发动机曲线的缘故。 可能今年比去年还要精彩,希望窝法的季中研发能跟上,不要太拉跨。 另外别再用献祭老四大法了
本来想直接开喷,想想算了,还是普普法吧 发现一堆双标起飞的选手,这边叫嚣着要讲规则!ok,你给他讲规则、讲逻辑。 然后呢,他跟你玩诡辩,不讲逻辑。不讲逻辑你讲你x的规则呢? 一边玩儿诡辩,一边婊要讲规则,又当又立。 上次发帖说过,F1的规则系统实际是一套仲裁系统。可以说是现实法律体系的一个缩影,从立法、司法到执法。一应俱全。 法律的适用有一个基本原则,特殊法由于一般法。 放到这次的事件中就是15.3和48.2 48.3,这里15.3是特殊规则,优先适用。 一旦涉及安全车,那么首先触发的条款就是15.3。 干事在15.3的授权下有一切决定权,包括要不要触发48条! 到这里全部的逻辑就结束了。你说跟以前不一样?不一样就不一样。 现实中同案不同判的事情多了去了,你违章过马路被交警叔叔抓住罚款20,你不服,问为什么不罚前面那个人。 叔叔会告你,你违规了,别管别人。双不双标?双标。但是人家有权力。你有吗? 从立法、司法到执法,现实中你有哪项权力?狗屁没有,屌丝一个。 想要?可以呀,你混进人大、两高、国务院不就有了吗?去呀。 同理,你不服马西的做法,可以啊。你自己去组织个赛事取代了F1,或者你跟FIA联系联系去掉了马西。 自己不满意马西,内心好痛苦,但是自己又很无能,什么权利没有,特别挣扎。然后就开始婊自己讲规则,但是实际又不按规则的逻辑来。 这个阿尔本是怎么说的来着? “such a sore loser”
说说梅奔的后续操作吧 规则的事不说了,以前发过帖子,说过规范性和记述性规则的差别。规范性规则没有对错,只有一个规则--听谁的--赛会。安全车你觉得他错了,对不起,你不是赛会。 F1搞了这么多年影响力很大,毕竟受众群体是有的。不管自由媒体也好还是参赛的各家企业也好,大家都是来赚钱的。尤其是股东、高层。 车手冠军可能对于车手来说是一种荣誉,对于集团高层来说能给我带来更多收益那我在乎,如果不能或者不多,那就狗屁不是。 梅奔每年从F1获得的赞助有多少?广告效应有多大? 为了一个车手冠军跟FIA撕破脸?想都别想。 对于公司来说左手边是大把钞票,右手边是44的冠军,你猜他们选哪个?给你你选哪个? 上上诉,最后撤诉,样子做足,发个公告我们不计较了,一方面显得自己大度,另一方面自己有了规则受害者的外皮保护。 对于公司来说可能更想让这么收场,受害者自然而然会让人同情,这么一闹曝光率也上去了。估计做个调查可能最近奔驰的销量都会增加。 而公司损失的就是一个车手冠军,这玩意儿又不是公司的,没了就没了。转化为经济效益更好。 再说说车手,大部分的车手都是人生赢家。一年赚的钱可能比大部分人一辈子赚的都多,开着世界上最贵的车。干着体面的职业,还自带粉丝,有影响力。 说实话有没有冠军对大部分车手来说根本不重要。有能力争冠的人其实很少,要有实力,还要有资源,还要车好,还要运气好。 说句不好听的,你印个科比头像或者穿件24的T恤大家知道是谁。你印个33、44试试。 其实整个F1围绕的只有一个主题,赚钱。 我看F1,我是他们流量的供应者。但是我喜欢赛车的感觉,紧张刺激,各取所需,那就够了。 所以开开心心看比赛多好,拿一些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去较真没必要。
写个kimi小笑话大家娱乐一下,致敬kimi kimi、33、44去沙漠探险迷路了,水已经全部喝光。 突然上帝出现了,上帝允许他们每个人许一个愿望。 三个人开始商议…… 44:先生们,你们觉得谁先来许愿? 33:必须我先来! kimi:…… 44:好的,既然大家都表达了意见,那么我先来。 33:! 44:上帝,送我回家。 说完,44就直接回到了家里。 33:**!玩我呢!上帝,把44给我叫回来! 44突然又回来了,一脸不解的看着kimi和33:为什么我又回来了? 33:你个赖比,我让上帝把你弄回来了。 44:你生什么气,有必要吗?我不是给过你们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了吗? 33和44争吵完,一起望向kimi:kimi你得把我们都弄出去。 kimi:leave me alone 说完,33和44就都消失了。 33和44各自出现在自己家,44马上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号召大家赶紧救援。33带着装备准备冲回去救kimi。得知消息的维特尔赶紧组织了救援队。 33和救援队搜救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kimi,大家都觉得无望了。 于是决定在kimi家门口开追悼会。头哥致悼词。 就在追悼会要开始的时候,kimi出现了! 看见一大群人正直勾勾的望着他, kimi:你们继续 淡定回家。 记者蜂拥而上, 记者:kimi,大家都很关心你 kim:关我什么事? 记者:你是怎么回来的? kimi:走回来的 记者:不会缺水吗? kimi:我跟上帝都没要水,你觉得我会缺水吗? 记者:你对这次经历有什么感想? kimi:去问33和44,他们才是从沙漠里飞走的人。我只是走回来而已。 记者:那你以后还会去沙漠探险吗? kimi:探险没什么意思。可能当总统比较有意思一点。 大战前夕写个小笑话,娱乐一下。主要是致敬kimi,唯一喜爱车手,退役了。04年开始看比赛,十几年了,kimi退了就剩下头哥还在坚持。青春不再。 希望今晚比赛精彩,不管谁拿冠军,都恭喜获得历史性的好成绩。 最后希望kimi能一如既往的“冰”,可别整太伤感,不然怕绷不住了。
进入长草期,是时候普及一波裁判知识了 最近几场几乎场场有判罚,争论也很激烈。觉得有必要就一些基础性的小知识普及一下。 首先大家常见的第一个误区,审判、仲裁或者调解等等裁判的系统,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纠!纷!不是为了公!平!公!正! 这是很多人最大的一个误区。比如一个人欠我钱不还,我去起诉,没有证据,败诉了。这个钱就要不回来了。公平吗?正义吗?显然不。但是这个纠纷就到此为止了,我的权利也就到此终结了。 因为裁判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因为你一个欠款问题天天让法官陪你玩儿。 FIA的裁判系统也一样,一个裁定做出了就是终局结果,除了发现程序违规、事实错误、判罚歧重这些情况会推翻裁定。不然随便拉出来一个破事都能审上三天三夜无休无止,比赛还办不办了? 那么怎么保证公平正义这些东西?依靠规则。赛事是否公平公正取决于规则是否对所有人平等适用。 在现实中也一样,你觉得不公平的现象是因为写明了平等适用的规则(比如法律)并没有如其所言,之外还有一套隐形规则,破坏了先前制定的规则。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误区,FIA的裁判系统是为了解决纠纷,解决谁的纠纷? 看起来好像是车队之间的纠纷,其实不是。是车队与规则,或者说车队与赛会组织者的纠纷。 车队要参加这个赛事必然是因为能够获益,每个车队都是抱着最大获益的目的来的。怎么样利益最大?突破规则! 但是有惩罚机制,搞不好要受到惩罚。于是就产生了车队和规则的博弈,也是赛会和车队的博弈。 两辆车撞了,看起来好像是两个车队在博弈。实质是车队跟赛会的博弈,他们都想让规则偏向自己。 了解了上面的基础概念,然后再说下面就好理解了,为什么对判罚会有争论,以及这些争论有没有必要。 规则一般分为两种,记述性的和规范性的。具体解释可以自己查一下。 简单点说就是记述性条文不需要主观的价值评价。比如老汉的尾翼罚退,85mm的距离卡尺一量就可以知道是否违反了规则。又比如维特尔的亚军取消,载油不足一抽就知道,不需要价值判断。 规范性规则就复杂了,他不是可以通过测量手段直接适用规则条文的。比如,二次变线防守。那我往右防守,之后为了进右弯弯心,往左又变线了,算不算二次变线?在距离入弯多远的距离这么变线不算犯规?多远就算? 这种情况赛会没办法制定一个具体的数字去规定,因为赛场情况太复杂。只能制定一个原则性的规定,之后交给裁判。 还以前边的例子来说,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距离入弯口5m变线不算违规,有的可能认为是10m。 你发现这个判定的主观性就非常的强了。 比如银石撞车,在事实认定阶段大家的分歧就开始了。是不是故意的?要不要触发处罚条款?触发了以后怎么罚?5s?10s?取消成绩? 分歧巨大。因为这些跟个人的主观认知联系太紧密了。你对比赛的倾向,喜欢碰撞激烈还是干净;你对车手、车队的喜爱程度;甚至包括你今天的心情;当然也包括你有没有收黑钱走后门等等,都能成为你做出价值判断的依据。 这么多人,这么想法,谁的对?对不起,没有谁的对。只有一个准则--听谁的--赛会干事。如果应用到现实中就是法官。 那么赛会干事会根据他的认识去进行价值判断,做出裁定。他做出的裁定跟你的想法大相径庭,你会觉得不公平,裁定可能没有落实实体上的公平正义。但是就如前边说的,裁判系统不负责公平正义。 所以你发现出现很多判罚不一致的情况,这都很正常。做出判决的人不一样,想法当然不一样。心情不好,讨厌这个车手,为了调节矛盾等等的考虑因素都可能成为依据。 FIA的裁判系统是一个仲裁系统,一裁终局。就如前边所言,裁定做出就是终局决定,除非前面说的情况出现。 红牛投诉梅奔引擎,赛会告你没有必要调查,你就不能再投诉了。巴西ver的防守也一样,告你没必要调查,赛后toto又投诉,没有新证据,没有程序违法,对不起,驳回。 所以红牛投诉梅奔尾翼是拿着一厚摞资料去的,因为之前投诉过了。你没有新的证据,证明之前的事实认定存在问题,一样要被驳回的。这也是为什么红牛不再继续投诉梅奔引擎了,没有新证据,之前已经裁定不调查了,投诉也是驳回。 写这些是希望能够帮大家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有所了解,少一些争吵。 看f1是为了消遣,没几个人拿看比赛当职业挣钱。图个乐就好了。 比如我不喜欢老汉,这个人很虚伪,但是我又挺喜欢的他的,因为他的发言总是给我带来欢乐。至于他几冠对我来说真的无所谓,他就一百冠也不会分给我一个。 kimi就一冠也不妨碍我喜欢他,金口玉言,一字千金 ver以前很莽,今年感觉成熟了。俏皮话也多了“yeah,perfect.say hi”。小伙子你怎么这么调皮 消遣项目,开心就好,生活更重要。
继续理性讨论,图解事故责任 昨天判罚出来之前已经发帖分析过了,单就这次事故而言,维斯塔潘责任大一些。个人感觉跟老汉六四开。 图中1点是老汉出站位置,位置靠前,但是维斯塔潘更快。 2点的位置,老汉做了一个极限防守,把维斯塔潘逼到了极限位置,并且在进入第一弯继续往外逼。 3点位置老汉在第二弯没有往外打(比图里画的行车线角度还要小),继续往里切,双方碰撞。 维斯塔盘在碰撞中没有太多的选择,基本被老汉挤得只有最外侧一条线。正如他自己说的,在3之后上了路肩就再没有办法了。 就老汉而言,选择空间很大。但是为了位置贪的太多了。2点防守没问题,一弯继续逼也没问题。但是二弯在内侧有车的情况下方向向里这个就真的离谱了。 就维斯塔潘而言,速度更快,在3的位置要出弯行车线只能如图,老汉大概率要被他挤出去。这时候的选择是撞和刹车。他选择了撞。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责任更大一点的原因。 为什么说六四开,因为二弯老汉打的方向确实也是朝着撞车的方向去的。只不过维斯塔潘准备碰撞的位置更早一点。 就判罚而言,我个人认为绝对有问题。 如果放在平时可能没毛病,但是有银石放在那儿,就无法让人信服了。 1.银石:维斯塔潘留了位置,被撞了 蒙扎:老汉二弯往里打没留位置,被撞了。 2.银石:老汉前轮撞了维斯塔潘后轮,前轮未超过后轮 蒙扎:维斯塔潘只落后一个轮胎宽度的距离。 如果按照蒙扎标准老汉是不是在银石之后应该罚退5-10位?但是罚的不疼不痒。 现在跑出来要罚退维斯塔潘,那么问题老汉也有责任,为什么不罚? 我个人而言,这就是一起正常的赛道事故。 既然老汉在银石不讲武德确立了标准,那大家就按这个标准来。 结果裁判在这个时候要唱主角,难免瓜田李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