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冰峰 塞北冰峰
关注数: 35 粉丝数: 205 发帖数: 8,305 关注贴吧数: 30
2024年北京公交客流逆势上涨18%!他们做对了什么? 在轨道交通与电动自行车、共享出行的多重冲击下,全国各大城市的公交客流纷纷陷入发展困局。就拿2024年来说,根据袁建光《2024我国超大城市北上广深的客流现状分析与思考》的数据,上海公交日均客流量同比下降了11%,深圳和广州也分别出现了2.22%和3.1%的降幅。然而,北京公交却逆流而上:2024年日均客运量495万人次,同比上涨18%,成为四大超大城市中唯一实现增长的案例。虽然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4年北京公交日均客运量仍下降了33%,但至少从目前来看有止跌回暖之势。有人说,上海、广州、深圳的轨道交通客流持续上涨,转移了大量常规公交客流,比如,上海2024年轨道日均客流量1028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2.6%;广州、深圳也分别增长了1.65%和14.27%。但是,北京的轨道客流也是上涨的,2024年轨道日均客运量986.3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了4.55%。从轨道客流增幅来看,北京的增幅还要高于上海和广州。目前,北京公交线路2200多条,公交规模目前已位居全球首位。对于如此庞大规模的北京公交来说,客流能实现增长,实属不易。今天,小编梳理了相关材料,和大家聊聊北京公交增长背后的秘密。 一、轨道与公交两网融合创造新价值 当其他城市在轨道与公交的“零和博弈”中挣扎时,北京正用“两网融合”的策略打破了僵局。2024年,北京优化调整了143条公交线路,削减与地铁重复的线路长度995.3公里,减少了2158处重复站位,同时新增了130.6公里线网覆盖,让88%的公交站点与地铁口的距离缩短至50米以内。这种“轨道密集区做减法,空白区做加法”的思路,让公交从“地铁替代品”成功转型为“轨道接驳者”。比如,调整后的324路公交,将原来与地铁8号线并行的7.5公里路段平移至鹿华路等无轨道路段。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还为30多个小区提供了直达服务。 二、需求驱动的服务革命近年来,北京公交按照“减重复、加服务、优低效、便接驳、培育潜力线、发展定制化”的思路,大力推进主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协同融合,构建起了覆盖“学医景商”的常规公交、定制公交、商旅巴士等多层次出行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构建“公交+消费”“公交+文旅”“公交+生活”等服务场景,推动运营组织模式从“单一、固定”向“层次丰富、多元灵活”转变。 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区域智能调度改革工作,将原先分散在700余处公交场站的调度单元整合为41处区域智能调度中心、389个调度台,发车模式从传统的面对面发车转变为远程调度发车。通过这次改革,公交集团的调度员人数从原来的3300名减少到1700名,每名调度员负责的调度线路由原来的2.2-2.4条提高到4.5条,调度车次由原来的约240次提高到450次左右,运营效率提高了近1倍,形成了“简化层级、权责清晰、智慧高效”的区域调度体系。 通过智能调度监控系统,调度员不仅可以查看线路的发车信息,还能监测运营车辆的分布情况。只要点中任意车辆,就可以调取车载视频,实时查看道路通行、站台候车乘客、车辆载客等情况。一旦出现道路拥堵或者突发情况,调度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调度措施,确保线路运营秩序正常。 同时,公交集团通过对乘客上下车的刷卡、刷码数据进行后台分析,可以得到每个站点半小时内的上车人数、下车人数以及通过量的情况,为行车时刻表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此外,北京还在智能公交信息服务、Maas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比如,2024年全新升级的“一路同行”App,集多种出行服务于一体,在提供实时精准的公交信息查询、出行方案规划功能的基础上,还新增了旅游观光、定制出行、在线客服等服务,满足了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MaaS平台实名用户超375万,累计减碳50万吨,用户可以用碳积分兑换地铁票、景区门票。这种“减碳即受益”的激励机制,让公交出行的吸引力不断提高。虽然目前公交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但北京公交的逆势增长绝非偶然。它用“通学车”解决了家长的痛点,用“文旅专线”激活了城市消费,用“黑科技”提升了效率,更用“临时妈妈”式的服务赢得了人心。当公交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承载着教育、文化、温情的城市动脉时,保客流、稳增长便水到渠成。
包头出台疫情期间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措施,呼市有了吗 放宽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 自2020年3月1日起,对于市四区和稀土高新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持银行“履约保函”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半年内暂取消对主体工程形象进度达到正负零的要求(商业部分办理预售仍需二次结构完成),其他要件齐全即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项目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3个月内必须开工建设。 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制 (一)提前拨付商品房预售资金。已选择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并取得《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按规定严格执行《包头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有监管资金余额且监管项目的工程形象进度达到正负零及以上的,商品房预售资金托管机构可依据企业的申请,跨一个节点拨付监管资金。每个监管项目(楼栋)只能申请一次,自发文之日起至疫情结束之日止。已按银行履约保函支付托管资金的项目不执行此项政策。 (二)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方式。自2020年3月1日起,实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对新取得《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的项目(楼栋),可选择按照商品房销售入账金额扣除受限金额后的余额拨付监管资金,不按整个楼栋受限金额,实行每月清算(按整月计),监管银行要监督预售资金优先用于工程建设,托管资金中受限金额仍按照各工程节点拨付。 (三)扩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银行。自2020年3月1日起,凡符合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具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放资质和能力的银行机构,可向市住建局申请开展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业务,每家银行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分支机构具体开展此项业务。开展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业务的银行机构要严格履行预售资金监管责任,并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选择,与商品房预售资金托管机构签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委托协议》,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四)启动与住房公积金联动监管。实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对审核通过但尚未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轮候资金,可申请由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函件后,商品房预售资金托管机构可等额计算受限金额。 执行住房公积金调整政策 (一)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申请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待疫情结束后再行补缴。补缴后,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时间连续计算,不影响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二)受疫情影响严重导致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申请按不低于5%的缴存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疫情结束后恢复原缴存比例。 (三)一线医护人员、疫情防控人员、因疫情需要隔离或暂时受疫情影响的职工,2020年6月30日前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提交书面说明后,不作逾期处理。 适当调整土地供应政策 (一)调整以公开方式供地的时间节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实际需要,已发布公开出让公告的,经批准可中止出让程序,待疫情消除后恢复出让。相应的报名、申请、开标、拍卖、挂牌截止等重要时间节点可依次顺延。继续出让时,应在媒体发布补充公告。中止或继续出让时,应通知已报名的竞买申请人。 (二)延长出让价款缴纳期限。已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分期缴纳价款的,企业申请延期缴纳第二期价款,可以签订合同变更协议,第二期出让价款缴纳时间可在原约定缴纳时间基础上顺延2个月,顺延2个月利息按照支付第一期土地出让价款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计算;按合同约定如期缴纳第二期出让价款的,2个月内的利息按照支付第一期土地出让价款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计算,其他时间按合同约定执行。疫情期间成交,尚未签订成交确认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签订时间可顺延,疫情结束后重新起算期限。 (三)调整履约监管方式。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适当调整履约监管方式,暂不开展实地履约巡查。对受疫情影响未能近期开竣工的,用地单位可申请延期并签订补充协议,疫情防控期间不计入违约期。企业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缴交价款形成违约,不计疫情防控期间的违约金。 (四)调整出让价款缴纳方式。2020年6月30日前新出让的商住用地可按出让起始价的50%确定竞买保证金,出让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缴清成交价款的50%,余款3个月内缴清。 (五)顺延土地评估和规划条件有效期。土地划拨、出让方案已经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进入审批流程,因疫情影响,未能在土地评估有效期或规划条件有效期内完成后续审批的,3个月内可沿用原土地评估价格确定划拨、出让价款,规划条件继续有效。 顺延开竣工期限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受疫情影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开竣工时间可相应顺延,疫情防控期间不计入违约期;不能如期竣工验收和交付的,交付期限可相应顺延,疫情防控期间不计入违约期;无法按照原施工周期完工的,应重新合理确定施工周期。 鼓励开发企业多种形式促销 (一)积极组织开办网上房交会,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促成交易。 (二)大力推广房地产开发企业采用线上选房、VR体验等方式代替现场看房,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让利促销等线上优惠活动,加快资金回笼。 全面推行“网上受理”“不见面”业务办理模式 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申办开发资质、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预售许可、商品房价格备案、施工图审查、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备案、缴存住房公积金等事项的材料清单,通过网上平台或微信、电话等方式提交申请材料,办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受理、审批和办结,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跟踪服务。 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容缺受理 考虑到疫情对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对申报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需提交的部分证明材料容缺受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