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dd101 hwdd101
关注数: 56 粉丝数: 195 发帖数: 4,685 关注贴吧数: 30
晋察冀军区骑兵团 遭遇倒马关,首战告捷 “七七事变”后,国共联合抗日。1937年8月,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团,刘云彪任团长,肖锋任政委,下设3个连。8月22日,部队召开誓师大会,600多名骑士荷枪骑马排成方阵,作为抗日先遣队从陕甘宁边区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部队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经新绛、侯马、太原、原平进驻五台山下的苏子坡待命。途中,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骑兵团改为骑兵营,人马不变。 这时,日军已分三路南下,国民党军队望风溃逃。一一五师首长指示骑兵营于9月23日占领涞源,向紫荆关方向查明敌情,配合师独立团在涞源、灵丘、广灵之间牵制敌人,掩护师主力在平型关展开,阻击企图进犯太原的日军坂垣师团,保障其右翼安全。部队接受任务后,离开苏子坡,于9月20日到河北阜平县城,22日到达唐县上苇子村、下苇子村。这里山高林密,好隐蔽,部队在此休息,补充粮草。 上、下苇子村前面30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倒马关。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中段、唐河上游的一个转角处,与居庸关、紫荆关并称明长城“内三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倒马关离涞源100多里,是西通平型关的要道。 23日早晨,骑兵营从上、下苇子村出发,计划当天赶到涞源城。行军部署是:二连为前卫,一、三连在后。部队进倒马关城时,突然发现城头碉堡上有敌人。二连连长范昌标命大家迅速下马抢占东端的碉堡,并报告营长刘云彪。刘云彪将情况向师部报告。
陕北红军改编[节选] 红军改编之前,在陕北的红军部队主要有:红一方面军,辖第一军团、十五军团,2.4万人;红二方面军,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1.15万人;红四方面军,辖第四军、三十一军,1.48万人;陕北红军,包括二十七军、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七十四师等,1.4万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直属队和抗日军政大学,1万人;共计7.44万人。国民党只给了八路军4.5万人的编制,还多出将近3万人,即便精简掉老弱病残几千人,还有两万多人没有着落,怎么办? 只能从八路军编制之外想办法。在国共关于改编红军的谈判中,中共一直坚持红军地方部队改编为陕甘宁特区的保安队和民团,人数9000~9500人,不在八路军编制内。1937年7月28日,张闻天、毛泽东关于红军改编问题致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电指出:“三个师四万五千人。另地方一万人,设保安队正副司令,高岗为正,肖劲光为副。军饷照给。”按照这一设想,可以解决5.5万红军的编制。但这一提议最终被国民党否定。这样,原来打算以保安部队名义的陕甘宁地方红军不得不纳入八路军编制。而八路军的编制不够,于是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每个师增设一个团。按照国民党政府给的编制,八路军每师下辖2旅4团,全军共3师6旅12团。八路军改编时,每个师又增设了1个团:一一五师为独立团,一二〇师和一二九师为教导团,这3个团解决了好几千人着落。但这3个团国民党政府是不予承认的。开国上将杨成武在回忆录中提到,1937年8月底,他率刚改编的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东渡黄河时,遇到国民党军检查站的盘查。国民党给的八路军编制序列里,一一五师不设独立团,因此肯定不会放行。于是杨成武找到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商量,把独立团的人全部编入六八六团,因为六八六团是正式编制,属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这样才过了黄河。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寻根记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到河南滑县寻亲问祖的事,虽已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回忆和记录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算是事出有因。最近,我找到滑县县志办公室的副总编辑郑玉章同志,因为他参与了这件事情,于是我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简记之。   那是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覃之馨为团长的“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代表团一行7人,在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河南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好宪以及滑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在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查阅了相关史料,随后到“白马县”遗址----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覃之馨同志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附近几个县,大约有300万的“白马移民”后裔(不包括从那里移居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以及在香港、澳门生活的同胞)。当地覃、黄、罗、陈、刘等姓的祖传家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1094),由山东白马县南迁,在现住地南宁市一带扎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10多年。正是族谱上记载的“山东”二字,使他们的寻亲问祖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早年就有“白马移民”子孙到山东等地寻根问祖,结果是弥无踪影,未见有效线索。“白马县”到底在哪里?成了“白马移民”后裔的一件心事。   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当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为“白马移民”寻亲问祖提供了大力支持,曾多次派人外出寻访。同时,民间“白马移民”后裔也积极组织热心人士多方打听,纵然是费尽了周折,但仍无结果。这一曲折坎坷的寻亲之路无疑给这些虔诚的“白马移民”的后裔们泼上一盆凉水。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有人提议在大新县城郊建一“白马”坟志,许多老人因生不能还故乡白马看看,而求死后能葬于此地,以了却思乡怀旧的心愿,“白马移民”浓郁的故乡情由此可见一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全国一样,广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回广西探亲访友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逐年增多,其中的“白马移民”后裔纷纷表示,要不惜花费巨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把“白马县”找到。随后,南宁市附近的大新、宾县等5县(市)的官方、民间又先后派人到山东、山西等地寻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此间,全国的地方史志工作会上,覃之馨遇见河南的杨静琦同志,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之路的艰难和曲折,不免十分伤感,并向杨静琦同志讨教。杨静琦听后,陷入沉思,当他像过电影一样“盘点”覃之馨述说的线索时,忽觉眼前一亮,凭他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和丰厚的当地史志资料储备,已感到“白马县”有可能会在河南,因为他明确知道,三国里的“白马坡”就在滑县,他同时提醒覃之馨同志,找寻的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总在山东找,先人在家谱里记述的“山东”,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也许是某某山以东,他热情地答应回河南后立即帮他们查阅地方史志资料,让覃之馨静候佳音。
红二十五军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边界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在红安县檀树岗召开最高军事干部会议,会议决定重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辖两个师一个特务营。原红二十七师改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辖第二二○团、第二二一团、第二二二团;原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番号不变,师长姚家芬,政治委员高敬栾,辖第二二三团、二二四团,另将红军独立一师第二团一部编为师特务营;原二十五军特务营为新军部特务营。部队于十一月三日完成编制,全军约七千人。一九三三年四月,红二十五军和皖西的红二十八军在麻城大畈会合。会合前红二十五军政委王平章在战斗中牺牲。两军会合后,省委为了进一步集中兵力,以加强红二十五军会合后,省委为了进一步集中兵力,以加强红二十五军,决定将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另将独立师十六团改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此时,红二十五军的序列是:军长吴焕先,辖第七十三师、第七十四师、第七十五师。第七十三师:师长周希元;第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第七十五师:师长姚家芳,政治委员高敬亭。全军共一万余人。为了坚持皖西的斗争,同时决定重建第八十二师。之后,红二十五军进至郭家河一带作战。 九月,红二十五军在黄麻公路通敌包围,第七十五师由吴焕先,戴季英率领,突出包围转移鄂东,仍保留红二十五军番号。第七十四师,由徐海东率领,退回皖西,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 —九三四年春,红二十五军第二次进入皖西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根据鄂豫皖省委指示,两军重又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辖第七十四师、第七十五师。同年九月,党中央派程子华到达鄂东,传达党中央、中革军委的指示,决定红二十五军主动向西转移,组成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并将鄂豫院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根据中革军委团命令,红二十五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程子华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戴李英任参谋长,郑位三任政治部主任。部队于十一月十六日由河南罗山的何家冲出发西征,出豫经鄂北到达陕南。一九三五年一月到六月,沿途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一九三五年七月,在打破敌人的跟踪“围剿”后,红二十五军得知红一、四方面军已在四川西部会师,并将继续北上。为了策应红一、四方面军的北上,红二十五军决定进行西征。 七月十六日,部队从户县子午镇附近出发,八月进入甘肃、攻占两当、天水、秦安、隆德等县城,八月底红二十五军从甘肃转向陕北。九月十八日,部队到达延川县的水坪镇,同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陕北红军是一九三二年由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创建的我党的一支革命武装。一九三五年二月谢子长病逝后,由刘志丹为首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当时部队已发展为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两个军)、会师后,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十五军团的序列是: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副主任郭述申。转第七十五师、第七十八师、第八十一师。这三个师分别由原红二个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改编而成。全军团共七千余人。 一九三五年十月一日,红十五军团在劳山战役中,歼敌东北军一一零师近两个团和师直后队全部。十月二十五日,又南下鄜县攻克榆林桥,歼灭守敌第一○七师四个营。十一月初,中央红军经保安进至甘泉以西地区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此时军团长仍为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冯文彬。辖第七十万师:师长张绍东、政治委员赵凌波,政治部主任周碧泉;第七十八师:师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崔田民,政治部主任钟伟;第八十—师:师长贺晋年,政治委员张明先,政治部主任李宗贵,副主任张树才。随后,红十五军团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了直罗镇战役。
第五军团编制 1931年12月14日,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举行起义。参加部队有军直.两个师直.六个旅直和十一个团,共一万七千余人,有武器两万余件。起义部队开入中央根据地之后,改编为红五军团。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治委员肖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参谋长赵博生,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分别编为红十三军.红十四军.红十五军。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从各部队调集一批优秀的政工干部,分配到红五军团工作,建立起了革命政治工作。 1933年2.3月,红五军团参加了”赣州战役“担任预备队。3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重组各军团的命令,周子昆担任军团参谋长,红五军团下辖红三军.红十三军。原辖的红十四军编入红三军团编制,但一直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红十五军编入红一军团建制。随后,红五军团与红一军团组成东路军,进入闽粤地区作战。5月统计,军团共六千六百余人。 6月初,东路军会师赣南。季振同被撤职,由董振堂担任军团总指挥,赵博生担任副总指挥,红五军团即归红一方面军建制。7月上旬,参加了水口之战。8月初,红三军重新划归红一军团建制,红十五军亦重规红五军团建制。不久,参加了乐安.宜黄战役,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协同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同年12月11日,为纪念”宁都起义“一周年,临时中央政府向董振堂.赵博生颁发乐红旗勋章。 1933年,1月5.6日,红五军团协同红三军团进行了黄狮渡战役,作战中副总指挥赵博生英勇牺牲。红五军团根据命令,取消了红十三军军的组织和红十五军各师师部。肖劲光调走,由朱瑞继任政治委员,陈伯钧继任参谋长。2.3月,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战役。 1933年6月,红五军团根据中央军委统一编制进行了整编。将原红十三军各师缩编为红十三师,取消了红十五军的编制,将其余部编为红十三师红三十七团。将博生.胜利.石城模范师,改为军团下辖红十四师。师长程子华,政治委员朱良才,政治部主任唐天际。两师各辖三个大团,全军团共一万一千零三十二人。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朱瑞,参谋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保卫局局长欧阳毅,供给部部长傅兰荪,卫生部部长陈义厚,(后)姬鹏飞。此后,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0月28日,红十四师划归红九军团建制。。 同年底,红五军团参加了东方军第二次入闽作战,由曹里怀继任军团参谋长。军团补充师师长刘振亚。1934年3.4月间协同红一军团.红三军团进行了广昌保卫战,部队受到很大损失。6月,红七军团红三十四师划归红五军团建制,师长陈树想,政治委员程翠林,参谋长袁良慧,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军团参谋长郭如岳,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全军团共约一万一千余人。8月底,军团共一万二千五百九十四人。 1934年10月,红五军团随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由陈云担任驻军团中共中央代表,李卓然担任军团政治委员,刘伯承担任军团参谋长。成立了军团后方部,部长傅兰荪,政治委员刘型,卫生部部长姬鹏飞,政治委员彭嘉庆。随军中央地方工作团,主任邓振洵。军团共一万两千一百余人。长征初期,红五军团担任全军最艰苦的后卫任务,掩护全军特别是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突围。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之后,在过湘江时红三十四师被切断,未能渡江。大部牺牲,少数分散突围到湘南坚持游击战争。12月18日,红八军团编制撤销,所剩的一千余人编入红五军团。由罗荣桓继任政治部主任(未到职),刘伯承调中央军委担任总参谋长,陈伯钧继任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中央红军整编,红五军团取消了红十三师师部,红三十七团.红三十八团.红三十九团直接归军团指挥。5月初,红五军团再次担任全军后卫,掩护全军渡过金沙江。5月底,军团由泸定桥渡过大渡河。6月18日,在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1935年7月21日,红五军团奉命改称第五军。军长董振堂,代理政治委员曾日三,代理参谋长曹里怀,保卫局局长欧阳毅,供给部部长傅兰荪,卫生部部长姬鹏飞,仍辖三个团。8月,红五军编入左路军,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方针。9月15日,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和红军强令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建制的红五军和红三十二军南下。红五军担任丹巴警戒任务。南下失利,部队遭受严重损失。 1936年1月,将原红五军原部队缩编为红十三师,将原红三十三军缩编为红五军的红十五师。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副军长罗南辉,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保卫局局长梁旷生。6月,红二军团.红六军团长征到达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合。7月,全军北上。红五军下辖五个团:红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政治委员陈道贵;红三十九团,团长吴代潮,政治委员朱金畅;红四十团,团长郭锡山,政治委员谢良;红四十三团,团长万汉江,政治委员何志余;红四十五团,团长叶崇本,政治委员张力雄。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军参谋长由毕占云担任,全军共四千一百余人。 10月下旬,红五军奉命西渡黄河。11月8日,红五军归由红四方面军总部改称的“西路军总指挥部”指挥,编入西路军。12下旬,红五军途经临泽,一举攻占高台,争取守敌一千四百余人全部投降。1937年1月中旬,敌军集中兵力进攻高台。军长董振堂率领两个团共两千余人坚守高台。由于我援军遭堵截,经过九天九夜激战,惨遭失败。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两千余人,几乎全部牺牲。红五军另两个团驻守临泽。后被集中到倪家营子同西路军总部及红九军.红三十军会合。随即遭到敌人四万余人进攻,经过反复拼杀,突围转向西北。3月中旬,红五军余部被编为右支队,向东行进。不久,遭敌军重兵围攻,大部战死,一部被俘。原军团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被俘,英勇就义。原军参谋长毕占云等人,分散饶回陕北。
丁建勋: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寻根记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到河南滑县寻亲问祖的事,虽已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回忆和记录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算是事出有因。最近,我找到滑县县志办公室的副总编辑郑玉章同志,因为他参与了这件事情,于是我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简记之。   那是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覃之馨为团长的“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代表团一行7人,在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河南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好宪以及滑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在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查阅了相关史料,随后到“白马县”遗址----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覃之馨同志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附近几个县,大约有300万的“白马移民”后裔(不包括从那里移居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以及在香港、澳门生活的同胞)。当地覃、黄、罗、陈、刘等姓的祖传家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1094),由山东白马县南迁,在现住地南宁市一带扎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10多年。正是族谱上记载的“山东”二字,使他们的寻亲问祖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早年就有“白马移民”子孙到山东等地寻根问祖,结果是弥无踪影,未见有效线索。“白马县”到底在哪里?成了“白马移民”后裔的一件心事。   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当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为“白马移民”寻亲问祖提供了大力支持,曾多次派人外出寻访。同时,民间“白马移民”后裔也积极组织热心人士多方打听,纵然是费尽了周折,但仍无结果。这一曲折坎坷的寻亲之路无疑给这些虔诚的“白马移民”的后裔们泼上一盆凉水。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有人提议在大新县城郊建一“白马”坟志,许多老人因生不能还故乡白马看看,而求死后能葬于此地,以了却思乡怀旧的心愿,“白马移民”浓郁的故乡情由此可见一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全国一样,广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回广西探亲访友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逐年增多,其中的“白马移民”后裔纷纷表示,要不惜花费巨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把“白马县”找到。随后,南宁市附近的大新、宾县等5县(市)的官方、民间又先后派人到山东、山西等地寻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此间,全国的地方史志工作会上,覃之馨遇见河南的杨静琦同志,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之路的艰难和曲折,不免十分伤感,并向杨静琦同志讨教。杨静琦听后,陷入沉思,当他像过电影一样“盘点”覃之馨述说的线索时,忽觉眼前一亮,凭他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和丰厚的当地史志资料储备,已感到“白马县”有可能会在河南,因为他明确知道,三国里的“白马坡”就在滑县,他同时提醒覃之馨同志,找寻的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总在山东找,先人在家谱里记述的“山东”,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也许是某某山以东,他热情地答应回河南后立即帮他们查阅地方史志资料,让覃之馨静候佳音。
丁建勋: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寻根记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到河南滑县寻亲问祖的事,虽已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回忆和记录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算是事出有因。最近,我找到滑县县志办公室的副总编辑郑玉章同志,因为他参与了这件事情,于是我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简记之。   那是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覃之馨为团长的“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代表团一行7人,在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河南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好宪以及滑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在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查阅了相关史料,随后到“白马县”遗址----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覃之馨同志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附近几个县,大约有300万的“白马移民”后裔(不包括从那里移居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以及在香港、澳门生活的同胞)。当地覃、黄、罗、陈、刘等姓的祖传家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1094),由山东白马县南迁,在现住地南宁市一带扎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10多年。正是族谱上记载的“山东”二字,使他们的寻亲问祖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早年就有“白马移民”子孙到山东等地寻根问祖,结果是弥无踪影,未见有效线索。“白马县”到底在哪里?成了“白马移民”后裔的一件心事。   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当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为“白马移民”寻亲问祖提供了大力支持,曾多次派人外出寻访。同时,民间“白马移民”后裔也积极组织热心人士多方打听,纵然是费尽了周折,但仍无结果。这一曲折坎坷的寻亲之路无疑给这些虔诚的“白马移民”的后裔们泼上一盆凉水。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有人提议在大新县城郊建一“白马”坟志,许多老人因生不能还故乡白马看看,而求死后能葬于此地,以了却思乡怀旧的心愿,“白马移民”浓郁的故乡情由此可见一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全国一样,广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回广西探亲访友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逐年增多,其中的“白马移民”后裔纷纷表示,要不惜花费巨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把“白马县”找到。随后,南宁市附近的大新、宾县等5县(市)的官方、民间又先后派人到山东、山西等地寻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此间,全国的地方史志工作会上,覃之馨遇见河南的杨静琦同志,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之路的艰难和曲折,不免十分伤感,并向杨静琦同志讨教。杨静琦听后,陷入沉思,当他像过电影一样“盘点”覃之馨述说的线索时,忽觉眼前一亮,凭他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和丰厚的当地史志资料储备,已感到“白马县”有可能会在河南,因为他明确知道,三国里的“白马坡”就在滑县,他同时提醒覃之馨同志,找寻的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总在山东找,先人在家谱里记述的“山东”,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也许是某某山以东,他热情地答应回河南后立即帮他们查阅地方史志资料,让覃之馨静候佳音。
丁建勋: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寻根记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到河南滑县寻亲问祖的事,虽已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回忆和记录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算是事出有因。最近,我找到滑县县志办公室的副总编辑郑玉章同志,因为他参与了这件事情,于是我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简记之。   那是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覃之馨为团长的“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代表团一行7人,在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河南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好宪以及滑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在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查阅了相关史料,随后到“白马县”遗址----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覃之馨同志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附近几个县,大约有300万的“白马移民”后裔(不包括从那里移居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以及在香港、澳门生活的同胞)。当地覃、黄、罗、陈、刘等姓的祖传家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1094),由山东白马县南迁,在现住地南宁市一带扎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10多年。正是族谱上记载的“山东”二字,使他们的寻亲问祖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早年就有“白马移民”子孙到山东等地寻根问祖,结果是弥无踪影,未见有效线索。“白马县”到底在哪里?成了“白马移民”后裔的一件心事。   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当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为“白马移民”寻亲问祖提供了大力支持,曾多次派人外出寻访。同时,民间“白马移民”后裔也积极组织热心人士多方打听,纵然是费尽了周折,但仍无结果。这一曲折坎坷的寻亲之路无疑给这些虔诚的“白马移民”的后裔们泼上一盆凉水。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有人提议在大新县城郊建一“白马”坟志,许多老人因生不能还故乡白马看看,而求死后能葬于此地,以了却思乡怀旧的心愿,“白马移民”浓郁的故乡情由此可见一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全国一样,广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回广西探亲访友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逐年增多,其中的“白马移民”后裔纷纷表示,要不惜花费巨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把“白马县”找到。随后,南宁市附近的大新、宾县等5县(市)的官方、民间又先后派人到山东、山西等地寻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此间,全国的地方史志工作会上,覃之馨遇见河南的杨静琦同志,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之路的艰难和曲折,不免十分伤感,并向杨静琦同志讨教。杨静琦听后,陷入沉思,当他像过电影一样“盘点”覃之馨述说的线索时,忽觉眼前一亮,凭他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和丰厚的当地史志资料储备,已感到“白马县”有可能会在河南,因为他明确知道,三国里的“白马坡”就在滑县,他同时提醒覃之馨同志,找寻的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总在山东找,先人在家谱里记述的“山东”,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也许是某某山以东,他热情地答应回河南后立即帮他们查阅地方史志资料,让覃之馨静候佳音。
丁建勋: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寻根记 广西南宁“白马移民”到河南滑县寻亲问祖的事,虽已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回忆和记录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算是事出有因。最近,我找到滑县县志办公室的副总编辑郑玉章同志,因为他参与了这件事情,于是我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简记之。   那是1996年4月26日至28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覃之馨为团长的“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代表团一行7人,在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河南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好宪以及滑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在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查阅了相关史料,随后到“白马县”遗址----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覃之馨同志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附近几个县,大约有300万的“白马移民”后裔(不包括从那里移居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侨,以及在香港、澳门生活的同胞)。当地覃、黄、罗、陈、刘等姓的祖传家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于北宋元裕年间(公元1086---1094),由山东白马县南迁,在现住地南宁市一带扎根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10多年。正是族谱上记载的“山东”二字,使他们的寻亲问祖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早年就有“白马移民”子孙到山东等地寻根问祖,结果是弥无踪影,未见有效线索。“白马县”到底在哪里?成了“白马移民”后裔的一件心事。   到了民国年间,当时当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为“白马移民”寻亲问祖提供了大力支持,曾多次派人外出寻访。同时,民间“白马移民”后裔也积极组织热心人士多方打听,纵然是费尽了周折,但仍无结果。这一曲折坎坷的寻亲之路无疑给这些虔诚的“白马移民”的后裔们泼上一盆凉水。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有人提议在大新县城郊建一“白马”坟志,许多老人因生不能还故乡白马看看,而求死后能葬于此地,以了却思乡怀旧的心愿,“白马移民”浓郁的故乡情由此可见一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同全国一样,广西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回广西探亲访友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逐年增多,其中的“白马移民”后裔纷纷表示,要不惜花费巨资,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把“白马县”找到。随后,南宁市附近的大新、宾县等5县(市)的官方、民间又先后派人到山东、山西等地寻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此间,全国的地方史志工作会上,覃之馨遇见河南的杨静琦同志,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白马移民”寻根问祖之路的艰难和曲折,不免十分伤感,并向杨静琦同志讨教。杨静琦听后,陷入沉思,当他像过电影一样“盘点”覃之馨述说的线索时,忽觉眼前一亮,凭他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和丰厚的当地史志资料储备,已感到“白马县”有可能会在河南,因为他明确知道,三国里的“白马坡”就在滑县,他同时提醒覃之馨同志,找寻的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要总在山东找,先人在家谱里记述的“山东”,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也许是某某山以东,他热情地答应回河南后立即帮他们查阅地方史志资料,让覃之馨静候佳音。
不相信其它国家 俄罗斯没有黄金存在美国 根据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the State Duma Committee on Financial Markets)主席Anatoly Aksakov称,俄罗斯将所有的黄金存在国内,只有存在国内,俄罗斯的黄金才安全。 在回应土耳其把存放在美国的黄金运回国内这个事件时,Anatoly Aksakov表示:“俄罗斯并没有将黄金储备在美国,俄罗斯只有外汇储备,所以没有国家能对我们的黄金储备造成威胁。” 俄罗斯的储备量包括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实物黄金。截止至4月1日,俄罗斯的黄金储备量上涨了52.88吨,达到了1,861.1吨。 在201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后,俄罗斯黄金储备量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就不断上升,从7.8%上升至15%以上。 俄罗斯目前时全球最大的黄金购买过,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黄金生产过。最近数年,俄罗斯大幅度提高了黄金购买量,包括从俄罗斯本国黄金生产商那里购买黄金。 俄罗斯央行把购买黄金的速度增加了一倍多。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俄罗斯政府将实物黄金看作资产安全的避风港,所以俄罗斯央行大幅度提高黄金储备量。目前俄罗斯是继美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之后的第五大黄金储备量大国。自从2000年以来,俄罗斯的黄金储备量已经上涨了500%。 土耳其已把黄金从美国运回 在2017年,土耳其央行(Turkish Central Bank)把存放在美国的黄金全部运出了。由于美国和土耳其在一些地区和双边问题上的关系不断恶化,土耳其决定把存放在美国的黄金全部运出。此前,土耳其大约有28.7吨黄金存放在美国。 从2017年开始,土耳其已经陆陆续续地从美国运出黄金了。 土耳其央行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证实了从美联储运回黄金一事。在2016年 ,土耳其在美联储的黄金储备量为28,689公斤,截止至2017年年底,土耳其已经将其在美国的黄金储备全部运回本国。 土耳其的黄金储备总量为564.6吨,大约相当于200亿美元。 土耳其官方媒体报道称,土耳其已经把此前存放在美国的黄金已经运出,并存放在本国的金库、位于瑞士国际清算银行金库以及英国央行金库三个地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