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boy爱泰达 Superboy爱泰达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1,297 关注贴吧数: 25
中国足球没踢出来的人之张效瑞 岁数太小 没经历张效瑞的巅峰 印象中他很有灵气 但不太得志 现在球迷心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于10 迟尚斌等等 基本没人提起 偶然看到这篇纪念健力宝的文章 惊了!张效瑞真这么牛逼吗?? 张效瑞,让人扼腕的“中国马拉多纳”(节选) 以前,张效瑞是健力宝队内公认技术最好的球员,名震大江南北的“四小天鹅”,刚一踢甲A就拿最佳新人、直升最佳阵容,被誉为“中国马拉多纳”的技术流天才。往后,他几次入选国家队,但历任国家队主帅对他均不感冒,在家乡天津不被重用,去德乙踢球水土不服,转投上海中邦还要试训,职业生涯在中乙结束。 中间,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张效瑞一声叹息,“还是有很大遗憾,离自己希望的位置还是有一段距离……” 一、特立独行的天才“让我改位置踢,我也不愿意改,就不踢。” 1998年8月,健力宝整体解散,头顶健力宝光环的张效瑞回到地方,深得时任主帅金志扬重用,技术出众的张效瑞担纲中场,如鱼得水,大放光芒,获得1999年甲A联赛最佳新人,同时获评最佳阵容。技术全面,能突、控、传、设,灵性十足的张效瑞让人眼前一亮,不少球迷称之为“中国马拉多纳”。但2000年7月,金志扬卸任,此后几任主教练都和这位个性鲜明的球员发生矛盾,不愿重用,倔强的张效瑞也不低头。 “现在来看,当时就是和俱乐部老总、教练的沟通不够,自己的性格也不太好。不让我踢,我也无所谓,如果让我改位置踢,我也不愿意改,就不踢。”忆及往事,张效瑞也有反省。但当时身处迷局,并无察觉,“天津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时兴起的张效瑞去了踢了半年的德乙,语言不通、沟通梗阻,生性恋家的天津人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思乡更切,最终折返回国。回来后,在天津更没有位置,于是无奈转会,2005年去了上海中邦,发展一般。2008年,他原本想回天津泰达踢球,“当时还可以坚持两年”,也和俱乐部有所接洽,但最终还是没有如愿,应天津松江俱乐部之邀,成为主教练兼球员,2009年正式退役,专职带队。 国家队的舞台上,他发挥有限,入选过戚务生、霍顿、米卢等几任主帅的国家队,但囿于伤病困扰,个人技术特点和教练打法不太吻合,并无出彩表现。如此技术超一流的球员退役,无论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没有“彻底踢出来”,几乎众口一词的评价是“可惜”,无不扼腕叹息。 张效瑞吃过少不经事的大亏。1997年,他和李金羽、李铁、隋东亮的“四小天鹅”被征召进国家队,一次新闻发布会,有几个记者询问他和国家队的大哥们差距在哪里,憨厚的张效瑞一口道地的天津话,话也实在,“他们的岁数比我大吧……”江湖传言,就是为了这句有口无心的话,张效瑞在此后的国脚生涯里一直被排挤,被认为不懂规矩,狂妄自大。相比之下,他的其他健力宝队友似乎要“懂事”许多,同样和张效瑞打替补的李金羽从不敢对自己的位置有所抱怨,但凡提起国家队都会说向老大哥好好学习。而一起入选过国家队大名单被没有留下来的李玮锋,更是个聪明人,他第二批入选健力宝后逢人叫哥,晚一点入选国家队,哥叫得更甜。 伤病也是阻遏“中国马拉多纳”的杀手。在霍顿的国奥效力期间,他脚踝受伤,之后脚踝一直不太好,在国家队时膝盖受损,动过半月板的手术,动过几次手术,恢复均不是很好,职业生涯很多时候都是在漫长痛苦的恢复期中度过。有人惋惜他退役早,张效瑞却比较释然,“踢肯定还能坚持,但因为伤病限制,不可能发挥出很高水平,最多就是保持。最后,想想还不如专心带队。” 内因外患,岁月风化。“(对于自己足球生涯)比较遗憾,无论是离自己的预期,还是外界的希望,都差得比较多。这有个人的原因,也有伤病的因素。”张效瑞平静地总结说,表情看不出遗憾,但快言快语中,一丝不甘还是能够感受到。 二 健力宝当年的头号巨星,好几家巴西俱乐部想买下他 回忆起当年巴西留学,二十年时光转瞬即逝,说话很快的张效瑞慢了下来,顿了顿,很感慨,“印象当然深刻,觉得还是不远中的事情,一晃就20年了,时间真是飞快。”几乎像任何一位健力宝成员那样,张效瑞也有着很深的健力宝情结,“以前踢球的时候,只要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在一起聚。碰到一块,不需要多说,那种感觉就出来了,这就是因为在巴西的那段经历。” 造化成就人。即便天赋过人,张效瑞也认为没有那段岁月,就没有他的今天,“当时如果不去巴西,我不可能在回来21、22岁的时候就入选国家队,也不可能在天津打上(甲A)比赛。那段岁月,不仅是在巴西训练和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足球概念,而且也让外人更信任你,让你回来就能被重用。” 造化也弄人。网易体育此次持续漫长的健力宝人物回访系列,诸多人士感慨张效瑞没有踢出应有的高度,取得应有的成就。李铁、李金羽和李玮峰是那批健力宝留学球员中成就最大者,是大腕,而如果时光能够穿越到20年前,张效瑞是球队中的头牌,是巨星,他的技术让队友无不叹服。 时至今日,张效瑞启蒙老师、天津体校教练高复祥在谈起这名爱徒时,颇为惋惜,他认为以张效瑞的天赋取得的成就应远高于现实。张效瑞11岁入选天津少年队,天资聪颖,颠球比赛能够连续颠8000多个,去日本比赛一人能够攻进39个球,几乎是全队进球总和。无论比赛和训练,技术出众的张效瑞都是高复祥的“宠儿”。1993年,尽管张效瑞在最终选拔中因为训练态度被一度送回原队,但还是凭借过人的能力顺利入选,而且在来到巴西后,很快在队中脱颖而出,成为顶梁柱。踢前腰的张效瑞球风飘逸,突破轻巧,跑位灵动,球性熟稔,有他在中场,场上的健力宝队友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1997年,国家队紧急征召“四小天鹅”入队,补充新鲜血液,李金羽、李铁、张效瑞和隋东亮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天鹅舞步”华丽,而张效瑞颠覆般的奇思妙想般的天才发挥更给球迷极大的震撼,他的脚下技术被很多人视为高出不少国脚一截。即便是在足球王国巴西,张效瑞的天赋也让很多巴西教练和球员震惊,后来一些巴西俱乐部直接找到朱广沪,希望买下张效瑞为他们效力。朱广沪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因为这不被当时的政策所容许。 时光回溯到当年,诸多足球圈人士都看好这名天才球员回国后的发展,他在国奥踢球甚至引发如何用好张效瑞的举国讨论,但世界上从来没有铁板钉钉的事情,以后“雨打芭蕉声声泣”,终究还是风流云散。[图片][图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