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潴😚😚 圆滑的大香猪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11 粉丝数: 269 发帖数: 23,807 关注贴吧数: 39
(正史)丢荆州其实是刘备的问题吧? 历史来看,关羽之所以丢荆州是因为他主动率军北伐,造成荆州防备空虚且在野外被魏国和吴国夹击导致 。 如果关羽不北伐,那么荆州能坚持更久。 然而正史里关羽的北伐不是擅自行动,而是刘备下令的。证据有当时刘备给关羽授予“假节那啥”的权利,还名义上给关羽升官,结合当时的背景,这种做法相当于是底下将领出征前的壮行酒一样的标准仪式。 ~ 当时是汉中之战的尾声,刘备为了分摊益州和汉中的防御压力,下令关羽北伐,在荆州战场吸引曹魏,为益州和汉中恢复元气和完成城防布置争取时间(我说刘备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你就不怕关羽离开高地塔后被对面的野王打死? ) ~ 所以刘备丢荆州其实是自己的锅。刘备当时即将完全攻陷汉中,这一仗打得自己益州军也是元气大伤,那么考虑未来益州和汉中的防御问题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你不能为了防御汉中而让关羽去冒险吧?日后刘备占据汉中,汉中地形险峻,曹操带兵反扑,刘备也有足够时间和回旋余地调集益州兵北上支援。曹魏反扑攻下汉中的可能性是“低风险事件”。 而让关羽离开荆州北伐,让关羽暴露于众多风险之下,那才是“高风险事件”。 ~ 刘备为了规避“低风险事件”,而做出“高风险行为”,这账算不明白呀(最后也确实吃了大亏),当时的刘备是不是也老糊涂了?
说下桂系第二次崛起的过程 首先要纠正并明确一点:桂系在46年时是很弱小的,只有3个师被保留,人数是5-7万正规军。 什么所谓抗战期间桂系躲着发展到几十上百万全是放屁,搁这抄了八路的台词呢? 并且老蒋还拿了桂系那几个王牌当炮灰,例如莱芜战役里被灭的就是桂系的兵。可以说到了47年时,是桂系最晦暗的时光,彼时桂系手上实控的军队才3-5万人,不少精锐力量已经被当成炮灰送掉了。这时的桂系,相较于46年那会,起码又弱了三四分。可见老蒋玩政治还是可以的,虽然玩不过对方阵营那个,但是对一般人也是碾压级的存在。 ~ 桂系真正的第二次发际,其实是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彼时李宗仁当上副总统,国内号召力和权威大增,他负责政治影响。 而小诸葛白崇禧则被老蒋“驱逐”到华中战区(以武汉为中心),反而成了山大王。白崇禧华中战区最高司令的职位是实权在握的。他一方面暗地给桂系的几个师扩兵,同时积极拉拢华中战区各部队的人脉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权术,让华中战区很多本来敌对或中立桂系的军队变成了“半桂系”。到48年年底,桂系掌握的力量扩充到20余万人,加上老蒋中央军大量损兵折将,此时桂系已经重新称得上是大军阀! 然后进入49年后,一方面老蒋被赶了下来 ,这让桂系可以明目张胆的疯狂扩充影响力。二来淮海战役结束后,白崇禧所在的华中战区(以武汉为中心)成为了国军的第一前沿阵地,为了迎接接下来的战争,老蒋都点头同意白崇禧疯狂扩军。在49年初那几个月里,桂系扩军那是一个月几个军的扩建!而且力所能及之内都是尽量当成正规军来搞。 到了渡江战役发起前,桂系掌握的正规军已经达到50余万人,加上自己在广西广东布置的地方力量,桂系在49年4月的巅峰期时,兵力达70万人。 可以说这夕阳的余辉,虽然转瞬即逝但是也可称光彩夺目。
感慨几句 夜里闲来,听听歌,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往事。 在回忆中缓缓回味过来,忽然发现自己原来已经“长大”了,准确点来说是开始变老了。 仿佛之前是在做一场很漫长的梦,身体累了,困了。但是精神上却是如梦初醒一般的感觉。 这一两年来我都没怎么仔细的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其实是因为我已经看到了我的脸不再那么稚嫩,脸上的一些痘痘还没消去,别的角落却开始有皱纹了…… ~ 我还很清晰的记得和能判断出,仅在两三年前,我还在读大一大二时,那时我的心态和身体的感觉,还保留得很像一个童年中的小孩一样。对我来说,我心理上的童年期延伸得很漫长,我不像其他小孩一样童年快速拔苗助长,然后老早的就像个小大人一样进入到叛逆期里。 我的心理成长似乎就没有经历过青春期这个阶段,从漫长的童年心理延伸得很久,到我身体都长大了。接着是转瞬即逝的青春期,然后扭头即开始迅速步入成年人的世界里。 我现在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我的心灵状态,思想和以前一贯的不同了。哪怕在三四年前,我脑海里还有很多奇幻的想法,就像一个充满创意的造梦工坊一样,能源源不断的创造出很多新奇的想法,这也是一个人还保留童心的体现。现在的我,仿佛开始逐渐失去创造力了,对自己的人生也开始变得随波逐流 ~ 近来一两年,时常感慨和共鸣的一句话便是刘玄德在他40多岁时说的“功业未就,髀肉复生矣”。我曾经很早的就开始做各种准备,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也充满自信和想法。但是或许是时运不济,我也屡屡遇上挫折,时常感念自己时间飞逝,却功业无成,无论是钱还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做好。 总之就是,人老了,钱还没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