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wings 谷歌用户2333
关注数: 44 粉丝数: 299 发帖数: 8,458 关注贴吧数: 35
AG600M“鲲龙”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水上首飞成功 2022年8月29日,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AG600M“鲲龙”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水上首飞成功。 8时52分,由机长赵生、副驾驶孙康宁、空中机械师魏鹏和观察员焦连跃组成的首飞机组,驾驶着全新消防涂装的AG600M飞机从荆门漳河机场滑行入水,随即从水面腾空而起,在空中平稳飞行18分钟,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于9时10分顺利降落漳河水库。飞机状态良好,操纵系统正常,各系统运行稳定。 AG600M飞机于5月31日实现陆上首飞成功后,机组和设计团队、试飞团队一起参与飞机的优化设计、外场科研试飞等工作。团队全体成员在科研试飞任务繁重紧张的情况下,以高效协作的工作状态,克服技术难度大、珠海机场繁忙导致早班飞行、台风天气及各地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影响,配合“点对点”运输、“两点一线”管控等一系列专项防疫措施,确保型号在荆门、珠海、宜昌等多地顺利开展科研试飞,不断提高飞行组织的默契程度,稳步推进科研试飞工作。 AG600M飞机于7月16日从广东珠海转场至湖北荆门,随即开展了水上低中速的快速性、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横航向操纵性以及回转特性等水上首飞前置科目的验证。7月26日转场至宜昌,开展灭火型涂装喷涂工作,同时在宜昌进行了大重量包线扩展及碳碳刹车盘的加速停止距离测试,为荆门短跑道起降奠定了基础。8月24日从宜昌转场至湖北荆门开展水上首飞前准备工作,8月25日至26日通过水上首飞前技术评审和放飞评审。在近3个月时间内组织了32个飞行日,累计完成滑行59架次、29小时4分钟,飞行34架次、79小时2分钟。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AG600M陆上首飞后第89天就顺利完成了水上首飞,再一次刷新了“鲲龙”研制速度。 此次水上首飞是AG600M全新消防涂装首次公开亮相。其涂装设计方案主要体现应急救援航空器特性,展现中国特色消防救援的鲜明特点和救援理念。 飞机整体颜色采用白色为主基调,机身两侧、垂尾和底部使用醒目的红色勾勒出流线型线条,少量黄色交错过渡。红色参考自中国消防抢险救援指挥员头盔的颜色,黄色取自消防救援领章中五角星的颜色,整体效果体现出AG600M水陆两栖飞机应急消防救援的特色,展现飞机身姿、力量感和速度感,外观鲜明醒目,充满激情和斗志。由细到粗的红色线条从机头延伸到机尾,明快的黄色点缀其下,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饱满的色彩和线条彰显出坚毅、果敢、勇气,激励灭火抢险救援人员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预示AG600M飞机能够在火灾救援现场发挥更强的战斗力,不辱使命,坚决出色地完成救援使命。 后续,AG600M飞机还将持续开展注水投水、汲水投水等科研试飞试验,向实战化应用和批量交付用户迈出坚实步伐。该项目计划2023年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2024年取得灭火型适航证,2025年取得救援型适航证,“十四五”期间实现小批交付客户使用。
【AF11降落疑似失控复飞事故调查】或为企业文化x 【BEA:初步看777没问题】 4月27日,法国调查机构BEA通报了4月5日法航AF11航班着陆前疑似不受控制导致复飞的安全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根据BEA的新闻稿,初步数据显示飞机没有异常;在整个事件中,飞机的俯仰和横滚姿态均与操纵杆/盘输入吻合;复飞过程中机长与副驾驶对飞机俯仰和横滚进行了数次方向相反的操纵。 首先可以看看BEA在新闻稿中附的数据图: 第一行是飞机的高度 第二行是飞机的横滚角度(正数为向右,负数为向左,下同) 第三行是左右操纵盘的横滚输入值(蓝色为左座输入值,绿色为右座输入值,下同) 第四行是飞机的俯仰角(正数为抬头,负数为低头) 第五行是左右操纵杆的俯仰输入值 第六行是飞机两台发动机的N1速度,蓝色为左发,绿色为右发 当天右座的副驾驶为Pilot Flying,左座的机长为Pilot Monitoring。所以除了复飞阶段机长有介入操作外,其余时间都是副驾驶在操纵。 可以看到,飞机的横滚、俯仰角度变化都是遵循飞行员操作的,不存在当时飞行员报告的「失控」现象。 BEA的调查发现,副驾驶在07:51:06时发出了一阵惊呼,觉得飞机的横滚角度不对。然后操纵盘的横滚角度输入从之前的平均3度增加到了平均6度,飞机也开始向左偏航。机长对于飞机偏航感到意外。 在机组决定复飞时,飞机的左横滚角度达7度,此时操纵盘处于向左16度的位置(操纵盘最大左右偏转角度可以达到65度)。1秒后,操纵盘达到整个事件中的最大输入值,左偏27度。再过1秒,飞机的横滚角度也达到事件中的最大值,左偏15度。这也证明了飞机是正常响应飞行员操纵指令的。此时飞机的仰角达到12度。 接下来,机长口头提到飞机在向左偏,随后开始带右坡度,且轻微推杆。而副驾驶同时操纵飞机,但是给出的指令是相反的。副驾驶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带杆,且两度在机长带右坡度的时候还在继续带左坡度。两侧相反的操作导致左右操纵杆断开联动,也就是图中看到的蓝色和绿色线分开的部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777采用电传操纵,但是正常情况下,操纵杆是联动的。为了避免单侧杆卡阻或飞行员同时操纵影响飞机操控,在杆力大于50磅的情况下会断联。 50秒后,副驾驶侧操纵杆没有了输入,也就是只有机长在操纵飞机了。 机组在完成复飞后,简单分析了一下刚才的情况,但是都没有提到两边互相冲突的操纵输入,也没有提到操纵杆断联的情况。随后他们重新接通了自动驾驶,然后完成了第二次进近。 (转自FATIII)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的情况通报 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波音737-800型B-1791号机,执行MU5735昆明至广州航班,在广州管制区域巡航时,自航路巡航高度8900米快速下降,最终坠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附近。飞机撞地后解体,机上123名旅客、9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在事故之日起30天内,调查组织国须向国际民航组织和参与调查国发送调查初步报告,其内容通常为当前所获取的事实信息,不包括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目前《“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已完成,报告主要包括飞行经过、机组机务人员、适航维修、残骸分布等事实信息。主要情况如下:   飞机于北京时间13:16从昆明长水机场21号跑道起飞,13:27上升至巡航高度8900米,14:17沿A599航路进入广州管制区,14:20:55广州区域管制雷达出现“偏离指令高度”告警,飞机脱离巡航高度,管制员随即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21:40雷达最后一次记录的飞机信息为:标准气压高度3380米,地速1010千米/小时,航向117度。随后,雷达信号消失。   事故现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附近一个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山谷中。现场可见面积约45平米、深2.7米的积水坑,判定为主撞击点,位置为北纬23°19′25.52″,东经111°06′44.30″。飞机残骸碎片主要发现于撞击点0°至150°方位范围内的地面及地下。距主撞击点约12公里处发现右翼尖小翼后缘。事故现场山林植被有过火痕迹。现场发现水平安定面、垂直尾翼、方向舵、左右发动机、左右大翼、机身部件、起落架及驾驶舱内部件等主要残骸。所有残骸从现场搜寻收集后,统一转运到专用仓库进行清理、识别,按照飞机实际尺寸位置对应摆放,便于后续检查分析。   经调查,当班飞行机组、客舱机组和维修放行人员资质符合要求;事故航空器适航证件有效,飞机最近一次A检(31A)及最近1次C检(3C)未超出维修方案规定的检查时限,当天航前和短停放行无故障报告,无故障保留;机上无申报为危险品的货物;此次飞行涉及的航路沿途导航和监视设施、设备未见异常,无危险天气预报;在偏离巡航高度前,机组与空管部门的无线电通信和管制指挥未见异常,最后一次正常陆空通话的时间为14:16;机上两部记录器由于撞击严重受损,数据修复及分析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