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团队赚钱 哪里可以吹牛
关注数: 107 粉丝数: 173 发帖数: 4,346 关注贴吧数: 72
到处有充电地方又好,不过最好一元充一个钟 共享充电宝众生相:真需求还是伪需求?10天3亿资本涌进 时代周报记者 李洋静睿 发自广州 让外界颇为费解的是,共享充电宝成为了投资风口。 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3月底到4月初这短短10天的时间里,已有5家企业宣布获得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总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其中不乏腾讯、小米、奇虎360等大公司的身影。截至目前已有8家共享充电宝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其中,来电、街电、小电三家公司的融资金额已经过亿。 这个并不太有新意的领域套上了共享的名义,是否会出现新的变化? 传统充电宝公司变身 袁炳松是一个在充电宝行业混迹14年的“老江湖”,2013年,充电宝大热,他准备了6万个充电宝在双十一售卖,没想却遭遇了“滑铁卢”,只卖出8000个,这让他大受打击。 充电宝属于低成本行业,小米的加入更是将行业价格战引入高潮,当时一个充电宝售价在69元左右,已经无利可赚,而淘宝上依旧有商家开出30元的超低价格。这件事让袁炳松意识到,大的充电宝厂家已经将成本做到了极致,其余商家再难与之抗衡。 “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充电宝该怎么做?”2013年12月,他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开了一个长达三天的全封闭式会议,痛定思痛,决心开拓充电宝新的战场。 思考过程中,在外喝咖啡时的一个场景给了袁炳松很大灵感。出门在外经常会碰手机没电的情况,这时就会问身边朋友:“你的充电宝能借我用一下吗?”而这样的场景不仅限于咖啡馆。外出旅游、唱K、吃饭、逛商场、坐地铁,只要人们在户外移动,都随时面临着手机没电的可能。 在这一背景下,充电宝的需求快速提升,但带充电宝出门事实上是有违潮流发展。当下人们已经基本可以过上 “去卡化”生活,支付宝、微信、苹果也在致力于让人“只带手机出门”,但最基础的充电问题却将这一趋势置于瓶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