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oluigi bingoluigi
关注数: 34 粉丝数: 27 发帖数: 1,146 关注贴吧数: 16
一次报六过四俩50+的往届生给大家一些报考建议 忍不住出来装一B了,嘿嘿。已经感受到一次过六的大神投来的鄙视目光(不过这种大神应该不会看这吧,哈哈) 言归正传,关于考试报考科目的组合,我个人建议应届生一次全报,尤其是财会税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学弟们,牺牲点毕业旅行和没用的应酬,专心看会书一次过六并不难。全日制研究生建议一次报三,争取毕业前能过6。毕竟拿了注会通常都想来事务所,但是在四大工作这短时间,赶上不好的项目,天天十一点以后下班,真心没空看书去。那时候再想多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过的了。 报考组合: 审计需要的时间很长,不建议和会计一起,尤其是非会计专业也不是做审计的人,因为审计准则大多从外国准则翻译过来,语言晦涩且较真,举个例子选正确选项:“XXXXXXX按会计准则列报”不能选,正确选项“XXXXXX按会计准则 恰当 列报”。 我个人建议: 战略审计一起,内控的地方有共通。会计税法一起,所得税共通。 剩下财管经济法随意搭配,取决于你是文科好还是理科好,这两门真认真学一个月从白板到应试是不成问题的。当然,如果这两门不是一起报,我建议这两门作为你最后复习的科目,因为很容易忘,尤其是对于报的多或者上班族来说,早早看完,再经过其他科目的学习,再回来看你都忘干净了。我去年财管就是吃了这个亏,九月底看完经济法,翻回去看财管的时候感觉比刚学的时候好点有限。。。 也就是说:两-3年完成的计划是这样: 会+税+财/经 审+战+财/经 如果你学有余力,就把审计放前面那组,并选择经济法。至少保证会计审计产生1+1>2的协同,并且第二年不会因为战略经济法一起背不过来。 差不多是这样,我自己的时间计划:1-3月,写完毕业论文看完会计,4月看完税法,5月财管,6-8月中,毕业杂事以及看审计,8月中-9月上看完战略,9月半个月看完经济法,九月底-考试每科做三套轻4模拟卷,考前三天,看错题,背公式。 对于经济法和战略,有个小窍门快速看完。 经济法仔细看完物权票据破产公司合同证券这几章,最后三章和第一章先听一次去年的考前串讲,然后以每天一章的速度看完(绝对没问题,看你自己的自律能力)。最后三章全出选择,考试务必拿全这几分。 战略的战略部分好好听好好背,建议把背的东西抄一个本上省的老翻书。风险部分有些看脸,四五章好好看好好背,第六章第七章先听一遍串讲划重点然后再看,事半功倍。不然第六章的内控指引能耗死你。 对于财管,通常情况是做不完,如果报的少,建议最后一个月狂刷财管大题练熟练度。反正我是考试时候不怎么熟练,最后一道大题刚把数按公式的样子列出来就自动交卷了。 关于考试,有这么几点先给各位打好预防针,考的很偏是真的,别指望你能跟大学期末考试似的考的中规中矩,恨不得来个题库能刷到原题,注协公布的题都是那些不偏的,两套卷子里那些偏的他都没公布。去年战略经济法财管真是完美避开所有划过的重点,没人想到战略考了一个l老师说"看看就行"的价值链和信息系统的大题,复习的痛不欲生的风险管理几乎没考。会计我看了一晚上反向并购,总结了公式,结果没抽到那套卷子,抽了个死磕职工薪酬的,差错更正更是从给分题变的可望而不可及。总而言之,复习的时候,很多细小的地方可能只有一两段,但是却可能成为一道大题考点。当然并不是说大家要一个字一个字扣,我是说在看的时候,尤其到后期刷题的时候,很容易被模拟题在心理上形成自我暗示“考试就这个范围”,这时候有时间一定回顾轻1或教材,看看那些老师说重要但是模拟题并没有出的地方。 说一下本人的状况增强点说服力吧,本人四大审计汪一只,去年应届生报名一次报6,战略70+,会计财管都50+差点过,其他三科60+。考完回顾自己的这大半年,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累,并不是什么一天从早到晚泡图书馆自习的。实力是一部分,运气也不能忽视,如果会计抽到了反向并购那套,如果财管做的再快一点点…… 最后,说一下考试的注意事项,各位可以用搜狗输入法,中文状态先按 v 然后直接输你要算的式子,能快速出结果,比计算器快无数倍,税法财管大杀器啊。 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谨慎选择报名科目,宁少不多,集中精力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我也和大家共勉,争取今年过掉最后的两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