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魂 数魂
关注数: 261 粉丝数: 316 发帖数: 8,351 关注贴吧数: 73
偶然间想到的……我还是比较相信缘分 以前偶滴武术老师说,中国滴武术是先强身健体,依靠强健的体魄,练习格斗技巧; 后来偶猜,中国滴学术应该是先调整身心,依靠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来滋养智慧; 这些应该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特点吧~~ 现在偶意识到,中国滴爱和亲情,也要先照顾好自己,然后好好地照顾自己的挚爱。 而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却恰恰和那种哲学相违背,所以经常会看到: 牺牲自己以传达爱的人;饱受混合着爱、不满、内疚这理不清的复杂感情折磨的人;以牺牲回报着爱,或者填补着内疚的人;对抗或者逃避不满和内疚的人……无论是哪一种人,都很苦,也都很无辜。 这大概是因为,在其他方面都顺应那种哲学,在这一方面,却违背那种哲学,由此产生了不平衡。 先要自己走出这痛苦的轮回,才能带别人走出来。 所以呢,照顾好自己,因为现在需要这样的照顾。 也许自己创造的和天然的有很大区别, 但是我相信,品尝过这种区别以后,才能更加体会到后者的珍贵, 在热切的渴望之外。 开始照顾自己时,可能会有很多痛苦放不下,没关系 不去抵抗他们所带来的痛苦,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发生, 在能够解决那些问题以前,暂时这样看着 让心得到短暂的喘息,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滋养 直到自己慢慢地成熟…… 这是一段漫长的修炼, 同时也是命运赐予的—— 通往幸福的捷径
【转自校内】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中国的大学到底在干什么???!! 【转载是因为获得了一些灵感,或者说胡思乱想更恰当些】 来源: 敬黎洋的日志      作为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录取的45名学生之一,到5月19日,济南女孩杨鑫已在这里学习生活了3个月。选择南科大并不容易,毕竟面临的未知因素太多,此前她已放弃了浙江大学的保送资格。      杨鑫毕业于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12)班,是该校高中总成绩理科第一名、班级团支书、学生会干部。2010年12月,酝酿已久的南方科技大学招生简章出炉,首届教改实验班招生对象面向“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具有创新潜质的理科类学生”。      此时,杨鑫刚参加了浙江大学的笔试、面试,拟录取通知还没有来,她决定到南科大这所新生的大学一试。最让杨鑫动心的是南科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导师制、英语教学、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面试的过程也很吸引杨鑫,朱清时校长出了一道数学题,证明勾股定理,写出证明过程,物理教授让学生谈谈感兴趣的物理现象。杨鑫说,“每个问题都在考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灵敏度,比其他大学的面试更不寻常。”      今年1月24日,杨鑫接到了南科大的录取通知,与此同时,浙江大学的拟录取通知也来了。“如果到南科大,我是其中的1/45,而不是几万分之一。”杨鑫说。最终,她选择了南科大。      “她从小就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孩子。”杨鑫的妈妈金永芳说,小学时,杨鑫从四年级直接跳级到六年级,初三的时候就考了托福,高中时,她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创办了“梨香榭”社团。金永芳认为,女儿的性格与南科大的气质很契合,“这应该是一个适合她的学校。”      最近有一项大学排名引发热议,浙江大学排名超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位居第一。5月18日,杨鑫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里的每个人更加纯粹,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但是一纸文凭又能说明什么呢?”      在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生活学习了3个月,济南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女生杨鑫越来越喜欢这里。在这座有着“小楼和大师”的校园里,朱清时校长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你喜欢哪门课、不喜欢哪门课?为什么?”“课余时间怎么安排?”……每周一次的座谈,让杨鑫和她的44名同学更了解彼此,也被校长和老师们了解着。      杨鑫在南科大的学习不轻松,实验班前两年不分专业,从早到晚,8门课排满了她的课表:微积分、物理、线性代数、体育、国学、比较现代化等。      5月17日,香港大学顶尖物理学家唐叔贤组织了一场物理考试。他规定,考试可以借助计算器等任何工具,甚至答案也可以公开,学生需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考试不限时间,唐叔贤教授就在教室里等待大家答题。      当初中老师的金永芳听到女儿讲的这个故事很有感触:“与我们重结果的教学太不一样了!”更能使她替女儿高兴的是,杨鑫有如此多的机会与顶尖教授面对面交流,“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学生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发论**项目、评职称上。”      在国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比较现代化》课堂上,教授们经常会安排大家进行自由讨论,话题诸如“论语中的道德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对孟子仁政思想的认识”等等。      杨鑫的同学、只有11岁的苏刘溢喜欢在讨论中发言,杨鑫和其他同学都称他“苏教授”。“什么是宇宙、什么是社会,苏刘溢都讲过,我很受启发。”杨鑫说。      每周,全班有一次与学校管理者的座谈,如果朱清时在学校,一定会参加。“你喜欢哪门课、不喜欢哪门课?为什么?”“课余时间怎么安排?”……朱校长会先说出他的问题,让大家自由发言,前不久南科大的人事变动,校长也给学生们解释。      “与校长见面很容易,他每天在餐厅吃饭,只要去吃饭就能见到。”杨鑫说,其他的教授在学校也都有办公室,“我最喜欢的线性代数课,老师就在二楼,可以随时去找他。”      杨鑫经常把在学校所学的告诉妈妈,英语课上,她学到了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翁悲喜剧。金永芳说,与记单词、学语法等功利性学习方式比起来,这样的知识才是孩子成材的真正养料。她最期待的是,女儿能在这所充满锐气的大学里学会独立思考。      杨鑫非常赞同朱清时校长的话:“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不是文凭,而是知识。
【新鲜事】隔空传吻?! 日本开发出网络接吻器 将让“飞吻”成真 2011-05-04 10:57:18                 来源: 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一种装置,借助互联网传递亲吻,让网络两端的使用者感受到对方动作。这种接吻器现阶段只能传递部分接吻要素,有待进一步完善。接吻器推出后遭到不少质疑。有人认为,人类通过这种方式互动是一种悲哀。      传递吻      接吻器由日本电气通信大学 本研究室研究人员开发。      从雅虎新闻网2日刊载的照片看,这套装置包括一黑一白两个长方体终端,上部各有一根吸管,看起来像饮料盒,装置还包括一些连接设备。照片上,一名男子双手捧着白色终端,嘴里含着吸管,仿佛正在吮吸饮料。      研究人员说,使用者将一个终端上的吸管含入嘴中,用舌头转动吸管,另一个终端上的吸管会以同样方式转动,“如果你(让它)往回转,那么你爱人那个(终端的吸管)同样往回转,所以你爱人那个终端与你的终端以同样方式转动”。      缺要素      研究人员之一高桥伸裕(音译)说,吻不仅包括舌头的活动,还包括味道、呼吸方式和舌头湿润度。如今,研究人员已经攻克舌头活动,正着手研究其他要素。      高桥说:“如果我们能够再创所有那些(要素),那么它将成为一个相当强大的装置。”      至于接吻器的实际作用,研究人员说,吸管转动方式和位置可以记录,然后重现,意味着可以记录下一个人的亲吻方式并且重现这个吻。“举例而言,如果让一个大明星使用这一装置,记录下亲吻信息,那么将它提供给明星的‘粉丝’们,可能大受欢迎”。      此外,接吻器还可以慰藉身处异地的爱侣。研究人员说,互联网让人们能够立即联系上千里之外的爱侣,而接吻器这类装置有望让人们感觉与爱侣同处一室。      遭质疑      接吻器一经公布就遭遇不少质疑。      一名署名“马克·R”的网友在博客上说,以这种方式剖析一个吻令人感觉怪异,待这项技术完善,或许可能体验到与流行歌坛百变天后“嘎嘎小姐”接吻的滋味,“不过我不想尝试”。      网民“摩根·克伦丹尼尔”在美国科技杂志《快公司》网络版评论说,当一个人想亲吻远方某人时,这一装置可能有助缩短距离,但人们是否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连接吻都可以用一个带吸管的盒子来复制?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变成那样,那么人们应该反思,是否丢失了一些人类的本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