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yuisme baoyuisme
关注数: 366 粉丝数: 97 发帖数: 505 关注贴吧数: 19
中原街改造在即,中原街二端规划依旧,将成未来新灾难。 今天看到吧里发的这张新闻截图,这张官方图,至少说明未来的改造很可能还要保持原样,又想起了去年就令人担忧的中原街二端的交通乱象。 中原街是对原207国道的重新命名。原来在久远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晋城才刚开始建设,城市建城区还很小的时候,新建于城外的207国道只是随意选择了一段路,并没有想到它后来会成为中原街。这条斜躺在城市东南的路与现在横平竖直的街道格格不入,尤其是它两端与现在街路的接口,更是很随意。从方向和方位来看,不论当初207铁路桥那一段的正西方向,还是后来建设的文昌街的方向,可以看出是要吸收207铁路桥那一段作为文昌街的,怎么现在要改造了,没人管这事了呢?让文昌街从东到西完整的不好吗? 中原街与文昌街的交叉口应该考虑好好改一下了,现在的斜交,占地很大,也很不安全。是不是可以考虑或者接兰花路。如果不改,将来那儿有文化路南口,兰煜小区南出口,中原街北口,兰花路南口,短短一段路这么多出口,可想而知。中原街东端与文昌东街斜交,走过的司机都知道有多难。中原街在东端与文昌街打架,不解决就会形成新的五叉路口。中原街在西端与白水西街打架也会形成五叉路口,造成新的交通堵点。 曾看到有公布的规划,中原西街要在景西路止步,但最新的新闻图片显示却是要按原旧路全部施工,这五叉路口看来又不可避免了。如果真在景西路止步,那么在短短几十米内,景西路会有育才街丁字口和中原东街丁字口两处丁字路口,交通会有些混乱,所以建议中原街西端努力与育才街对接,在景西路形成十字交叉;中原西街可以向南斜到凤城路,为什么不可以北斜到育才街呢?个人纸上谈兵的建议,只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让公众出行更方便,也许不切实际,但出发点是好的,都说新书记说晋城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想想说说应该是对的吧。如果只是大家说归说,主管部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也只能是口号。 旧贴整理,立此为证。明后年看中原街改造后的效果吧。
沁河磨滩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关于沁河磨滩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布时间:2016-12-28 【字号:大 中 小】【打印】【下载】【关闭】 复制网址 邮件转发 泽州县发展改革局: 你单位泽发改发[2016]203号《关于对沁河磨滩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的请示》收悉。根据专家及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和修改后的可研文本,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项目实施主体:泽州县南岭乡人民政府 二、建设地点:泽州县南岭乡东磨滩村与阳城县东冶镇西磨滩村交界处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桥型上部结构采用25+5×30+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U型桥台,桥面宽度为净7.5+2×1.25米,大桥全长210.16米。 四、建设标准: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桥面横坡为2%,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系数为0.05。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1784.2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1366.8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2.36万元,预备费84.96万元。资金来源为泽州县政府和阳城县政府共同筹措,其中泽州县政府承担60%、阳城县政府承担40%。 六、项目建设工期:11个月 七、项目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等意见严格按照《晋城市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核准表》(2016-022)执行。 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的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制等,依法组织建设。严格执行50%的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材料、新产品、确保节能措施的同步实施。 接文后,请据此抓紧进行初步设计等工作。 附:晋城市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核准表 项目编码:1405000124406012016100278
焦作站南广场开工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晋城东站虽然不用建两个广场,但有没有地下两层地上两层的气势?会不会因为收几个费让本就建得小的停车场没几个车进去停?晋城虽小,但规划局同志的格局一定得大。不管太焦客专几时开工,焦作站都将是这三四年间离晋城最近的高铁站,只有六十公里,而洛阳龙门站,虽比郑州东站近二十公里,也有一百二十公里,侯马西站更是相距一百七十多公里。不管主动,还是不得不,好好利用几年焦作站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user.qzone.qq.com%2F16484156%2F2&urlrefer=1297351f39c5d33452f880238538a65f 焦作站南广场开工建设 建成后将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的零换乘 焦作晚报 2015 年12月31日 星期四 编辑 朱晓琳 版式 从华杰 校对 李红岩 组版 王翠翠 新闻热线:3909990 本报讯 (记者杨景鹏) 昨 日,我市迎来了铁路发展历程中的 又一件喜事,郑焦铁路焦作站南广 场(简称焦作站南广场)正式开工建设。市委书记孙立坤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衣显出席 开工仪式。 作为一个面向全社会服务的 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焦作站南广场是促进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完善城乡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城际铁路与市政一体化建设的 百年工程。 焦作站南广场位于郑 焦铁路以南、友谊路以东、政一街 以西、南水北调渠以北,项目总用 地面积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3万平方米。项目为地上两层、 地下两层,建设期22个月,项目总 投资2.5亿元。 焦作站南广场项目主要包括两 部分建设内容:站前广场工程包括公交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地下车库、广场景观、附属用房等;南北联络通道工程包括在南广场与北广场之间建设一座12 米宽的人行天桥,方便市民及旅客通行。 今年6月26日,郑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焦作站是连接郑焦、太焦高铁的关键节点,是中原地区到晋东南地区的高铁客运枢纽,位置关键、作用重大。开工建设焦作站 南广场项目,是提升我市客运能力、 增强发展基础支撑的重要举措,对于密切中原城市群与太原城市群联 系、助力我省 “米”字形高铁网建设、 加快我市融入 “一极、三圈、八轴带” 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焦作站南广场建成后将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 的零换乘,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出行,节省出行时间,充分发挥其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连接纽带作用,实 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上图 焦作站南广场昨日开工建设。本报记者 赵林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