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仍可追 来日仍可追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196 关注贴吧数: 68
"做啥子"如何译成英语 百年前"川译英"教材走红 “今天走得拢吗?”、“今天横顺要走拢。”、“扫归一了,就把东西还原”……川渝两地的人对这些方言并不陌生,可是你能想象这样的对话出现在百年前的英语教材中吗?《华西第一年学生用中文教材》就像现在的“疯狂英语”,这本“疯狂川话”教材,不仅记录了百年前的四川方言,也有当时的外国人操着一口四川话跟当地人交流的有趣场景。 “川译英”教程微博热传 “好洋盘,百年前的英语版四川话教材,涨知识了!”近日,微博草根大号“头条成都”在微博上晒出了一本英语教材的照片,被大量转发,并引发热议。不同于常见的英语教材,照片中,这本教材的中文翻译不是普通话,而是四川方言。 该微博称,《华西第一年学生用中文教材》是目前最早正式出版的四川话英语教材,记录了地道的成都方言,“请自动脑补洋人用四川话与当地人交流”。记者在配图中看到,教材中的汉语句子中,有很多四川方言特有的说法,比如“扫归一了”、“在我们这里歇”、“脚脚上要好生洗干净”等。“今天走得拢吗?”这句话,在教材中被翻译为“Can we get there today or not?”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教材还给每句中文按照英语音标的原则,标注出对应的四川话发音以及音调。例如,“走得拢”就标注为“zou de lung”。 百年前加拿大人编写 昨日,记者联系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长廖志林,他向重庆商报记者证实,微博上曝光的这本教材,正是近100年前的“川译英”中文教材,这本教材是由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编写的,1917年由华西协和大学印刷出版,目前这本教材的原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里保存。 廖志林告诉记者,启尔德是加拿大人,1892年来到成都,在成都生活了25年后编写了这本教材。启尔德能熟练运用英文和四川话,“把一些看似很‘土’的方言,翻译得很地道。”廖志林说,这本教材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它帮助在成都的外国人学习四川话,另一方面,也是当时中国学生学习英文的教材。如今,这本教材上很多方言即使是本地人都用得很少了,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本“川译英”教材,这对学者研究华西历史,以及四川方言都是宝贵材料。 教材中的场景很生活化 目前,廖志林手上有一本该教材的复制版,他翻阅后告知商报记者,这本教材共278页,分32课,有1005条句式和词条。“现在看来,这些课文非常有意思,非常贴近生活”,廖志林举例说,第一课是“和教书先生说话”,第二课是“请伙房(厨师)”,第三课是“请打杂”,第四课是“请老婆子(保姆)”……课程的安排循序渐进,后面的课程包括上街买东西、打扫卫生等。 场景一:称重 方言:不得重,尽都称过的 翻译:It cannot be too heavy,every one of them has been weighed。 方言:每一头不得过四十斤 翻译:Each basket is not over 40 catties。 方言:担起走,担起走 翻译:Get started,get started with the loads。 场景二:做清洁 方言:扫归一了,就把东西还原 翻译:When you have finished sweeping put things back where they belong。 方言:洗的时候,桌子脚脚不打脏 翻译:When you are washing (the floor),you must not dirty the legs of the table。 方言:角角上要好生洗干净 翻译:You must be careful to wash the corners clean。 方言很难,注解很贴心 外国人眼中的教材:方言很难,注解很贴心 这本教材实践效果如何?昨日,记者将教材截图发给了几位在重庆生活多年的外国友人。 Chris(英国人,重庆生活4年,重庆大学[微博]外教):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本教材,这更像日常短语小册子。来了重庆之后发现,川渝方言对外国人来说其实挺难的。百年前教材里的四川话教学和我学中文时候的方法差别很大,像这样直接学习短语、词组的方法很难了解方言的发音规则,不利于理解记忆。 Evan(美国人,重庆生活5年,上班族。):我生活工作在重庆,但是我女朋友是成都人。教材里有些四川方言看不懂,不过觉得特别搞笑。我成都女友告诉我,这些都是老四川话。这本教材中用拼音进行了注解,其实很贴心,不过和现在我学习的拼音有点不同,看得有些懵。 芳萌(保加利亚人,重庆生活4年,重庆大学学生):来到重庆后发现,方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本教材是个好帮手,尽管年代有些久远,但在方言学习上还是有帮助的。 观点 跨越百年的书,承载历史和文化价值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语文老师赖文欢,曾在泰国孔子学院担任两年对外汉语教学。昨日,她看过这本教材的部分截图后,告诉商报记者,教材通过特殊的拼音注解教授四川话,这样的方式有趣、贴心。 昨日,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本百年前的方言英语教材,承载了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百年前,外国的医生、学生来到四川,带来科技、医学等先进成果,为满足交流需求,这本书应运而生。而记载的场景和方言,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百年前的城市环境和风味,具有很深厚的文化价值。”蔡尚伟说,撇开书本里面的教学内容,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百年来城市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 来源网易
"做啥子"如何译成英语 百年前"川译英"教材走红 “今天走得拢吗?”、“今天横顺要走拢。”、“扫归一了,就把东西还原”……川渝两地的人对这些方言并不陌生,可是你能想象这样的对话出现在百年前的英语教材中吗?《华西第一年学生用中文教材》就像现在的“疯狂英语”,这本“疯狂川话”教材,不仅记录了百年前的四川方言,也有当时的外国人操着一口四川话跟当地人交流的有趣场景。 “川译英”教程微博热传 “好洋盘,百年前的英语版四川话教材,涨知识了!”近日,微博草根大号“头条成都”在微博上晒出了一本英语教材的照片,被大量转发,并引发热议。不同于常见的英语教材,照片中,这本教材的中文翻译不是普通话,而是四川方言。 该微博称,《华西第一年学生用中文教材》是目前最早正式出版的四川话英语教材,记录了地道的成都方言,“请自动脑补洋人用四川话与当地人交流”。记者在配图中看到,教材中的汉语句子中,有很多四川方言特有的说法,比如“扫归一了”、“在我们这里歇”、“脚脚上要好生洗干净”等。“今天走得拢吗?”这句话,在教材中被翻译为“Can we get there today or not?”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教材还给每句中文按照英语音标的原则,标注出对应的四川话发音以及音调。例如,“走得拢”就标注为“zou de lung”。 百年前加拿大人编写 昨日,记者联系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长廖志林,他向重庆商报记者证实,微博上曝光的这本教材,正是近100年前的“川译英”中文教材,这本教材是由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编写的,1917年由华西协和大学印刷出版,目前这本教材的原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里保存。 廖志林告诉记者,启尔德是加拿大人,1892年来到成都,在成都生活了25年后编写了这本教材。启尔德能熟练运用英文和四川话,“把一些看似很‘土’的方言,翻译得很地道。”廖志林说,这本教材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它帮助在成都的外国人学习四川话,另一方面,也是当时中国学生学习英文的教材。如今,这本教材上很多方言即使是本地人都用得很少了,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本“川译英”教材,这对学者研究华西历史,以及四川方言都是宝贵材料。 教材中的场景很生活化 目前,廖志林手上有一本该教材的复制版,他翻阅后告知商报记者,这本教材共278页,分32课,有1005条句式和词条。“现在看来,这些课文非常有意思,非常贴近生活”,廖志林举例说,第一课是“和教书先生说话”,第二课是“请伙房(厨师)”,第三课是“请打杂”,第四课是“请老婆子(保姆)”……课程的安排循序渐进,后面的课程包括上街买东西、打扫卫生等。 场景一:称重 方言:不得重,尽都称过的 翻译:It cannot be too heavy,every one of them has been weighed。 方言:每一头不得过四十斤 翻译:Each basket is not over 40 catties。 方言:担起走,担起走 翻译:Get started,get started with the loads。 场景二:做清洁 方言:扫归一了,就把东西还原 翻译:When you have finished sweeping put things back where they belong。 方言:洗的时候,桌子脚脚不打脏 翻译:When you are washing (the floor),you must not dirty the legs of the table。 方言:角角上要好生洗干净 翻译:You must be careful to wash the corners clean。 方言很难,注解很贴心 外国人眼中的教材:方言很难,注解很贴心 这本教材实践效果如何?昨日,记者将教材截图发给了几位在重庆生活多年的外国友人。 Chris(英国人,重庆生活4年,重庆大学[微博]外教):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本教材,这更像日常短语小册子。来了重庆之后发现,川渝方言对外国人来说其实挺难的。百年前教材里的四川话教学和我学中文时候的方法差别很大,像这样直接学习短语、词组的方法很难了解方言的发音规则,不利于理解记忆。 Evan(美国人,重庆生活5年,上班族。):我生活工作在重庆,但是我女朋友是成都人。教材里有些四川方言看不懂,不过觉得特别搞笑。我成都女友告诉我,这些都是老四川话。这本教材中用拼音进行了注解,其实很贴心,不过和现在我学习的拼音有点不同,看得有些懵。 芳萌(保加利亚人,重庆生活4年,重庆大学学生):来到重庆后发现,方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本教材是个好帮手,尽管年代有些久远,但在方言学习上还是有帮助的。 观点 跨越百年的书,承载历史和文化价值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语文老师赖文欢,曾在泰国孔子学院担任两年对外汉语教学。昨日,她看过这本教材的部分截图后,告诉商报记者,教材通过特殊的拼音注解教授四川话,这样的方式有趣、贴心。 昨日,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本百年前的方言英语教材,承载了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百年前,外国的医生、学生来到四川,带来科技、医学等先进成果,为满足交流需求,这本书应运而生。而记载的场景和方言,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百年前的城市环境和风味,具有很深厚的文化价值。”蔡尚伟说,撇开书本里面的教学内容,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百年来城市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 来源网易
留学生每年为法国经济净贡献16亿欧元 法国教育服务中心(Campus France)委托编写的首份留学生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去年在法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对该国的经济贡献达到16亿欧元(约合20亿美元)。报告估计,2013-2014年法国为29.5084万外国留学生提供了28.4亿欧元学费补贴和5500万欧元奖学金。 不过,留学生在法国生活和旅游观光花费了46亿欧元。报告也指出,41%的外国学生都勤工俭学,为公共卫生和养老金做出了额外贡献,因为他们很少使用这些资金。报告总结到,过去5年外国留学生增长了11%,“未来对法国来说这是非常有利可图的投资”。由市场营销公司BVA进行的这次研究发现,外国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约为920欧元,他们平均在法国居住22个月,平均总花费为2万欧元。 日用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占多数(32.5亿欧元),学费支出为5.63亿欧元,留学生在法国航空运营商花费了3.64亿欧元。留学生家人来访贡献了4.66亿欧元。参与了BVA在线调查的4200位留学生,有55%表示在法国生活和学习的费用“难以承受”,18%的人表示“非常难以”承受。另外,被调查的学生有一半表示,在国外学习要求他们自己或家人“付出重大的个人牺牲”。尽管如此,70%的人还是觉得他们在国外学习的经历是很好的投资。 报告指出,他们也往往对法国有积极的观点,扮演“乐意在所有领域宣传法国的卓越大使”,90%的人表示将推荐人们去法国生活、旅游观光或学习。事实上,外国学生即使在离开法国后依然继续为该国经济做出了贡献,85%的人表示他们计划未来作为旅游者重返法国。此外,7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在法国留学促使他们购买法国产品,约80%的人表示这对他们在法国公司工作的愿望有积极影响。 这份研究报告也让我们了解到外国留学生的人口分布情况。迄今高等教育是最受外国学生欢迎的选择,3/4的人进入了法国大学学习。这些学生中有一半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非洲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占总数的43%,随后是欧洲占26%,亚洲占19%,美洲占8%,另外4%来自中东。北非的学生最适应法国社会,77%的人表示他们感觉融合不错,随后是加勒比地区的学生,73%的人感觉好。 与之对照,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有47%、中东学生有44%表示他们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不出意料,巴黎——最近连续第三年被QS评为世界最佳留学城市——是最流行的留学目的地,吸引了28%的法国留学生,随后是东南地区,占26%。
留学生每年为法国经济净贡献16亿欧元 法国教育服务中心(Campus France)委托编写的首份留学生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去年在法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对该国的经济贡献达到16亿欧元(约合20亿美元)。报告估计,2013-2014年法国为29.5084万外国留学生提供了28.4亿欧元学费补贴和5500万欧元奖学金。 不过,留学生在法国生活和旅游观光花费了46亿欧元。报告也指出,41%的外国学生都勤工俭学,为公共卫生和养老金做出了额外贡献,因为他们很少使用这些资金。报告总结到,过去5年外国留学生增长了11%,“未来对法国来说这是非常有利可图的投资”。由市场营销公司BVA进行的这次研究发现,外国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约为920欧元,他们平均在法国居住22个月,平均总花费为2万欧元。 日用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占多数(32.5亿欧元),学费支出为5.63亿欧元,留学生在法国航空运营商花费了3.64亿欧元。留学生家人来访贡献了4.66亿欧元。参与了BVA在线调查的4200位留学生,有55%表示在法国生活和学习的费用“难以承受”,18%的人表示“非常难以”承受。另外,被调查的学生有一半表示,在国外学习要求他们自己或家人“付出重大的个人牺牲”。尽管如此,70%的人还是觉得他们在国外学习的经历是很好的投资。 报告指出,他们也往往对法国有积极的观点,扮演“乐意在所有领域宣传法国的卓越大使”,90%的人表示将推荐人们去法国生活、旅游观光或学习。事实上,外国学生即使在离开法国后依然继续为该国经济做出了贡献,85%的人表示他们计划未来作为旅游者重返法国。此外,7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在法国留学促使他们购买法国产品,约80%的人表示这对他们在法国公司工作的愿望有积极影响。 这份研究报告也让我们了解到外国留学生的人口分布情况。迄今高等教育是最受外国学生欢迎的选择,3/4的人进入了法国大学学习。这些学生中有一半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非洲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占总数的43%,随后是欧洲占26%,亚洲占19%,美洲占8%,另外4%来自中东。北非的学生最适应法国社会,77%的人表示他们感觉融合不错,随后是加勒比地区的学生,73%的人感觉好。 与之对照,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有47%、中东学生有44%表示他们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不出意料,巴黎——最近连续第三年被QS评为世界最佳留学城市——是最流行的留学目的地,吸引了28%的法国留学生,随后是东南地区,占26%。
雅思小作文曲线图写作步骤及常用句型与短语  一、雅思小作文曲线图写作步骤   先根据横轴分析变化,然后再进行比较。   第一段介绍核心信息(e.g。时间地点研究对象);一句话即可   第二三段先分析第一个时间点,再分析后一个时间点。   二、雅思小作文曲线图常用句型&短语   Excel in something = have advantage in something   1.图表描述:The graph shows/illustrates/displays …   2.表程度:Fell dramatically/significantly/astonishingly/considerably/steadily to approximately 100 and 200 respectively; noticeable decrease   Slightly/marginally more women than men …   3.表上升:The graph showed an upward trend/ something soars to…;雅思写作词汇 Increase/ rise/ grow/ go up/ improve/ climb/ boom/ leap   4.表下降:decrease/fall/drop/dip/go down/decline/reduce   Exceed/overtake/outnumber – e.g. Men with postgraduate diplomas clearly outnumbered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5.数值相同:Coal as a source for only 25 units of electricity in 1980, which was matched by natural gas   数值不方便时可用括号表述。   6.讨论类:An intermediary position between both solutions is the perfect way to …   Can be a vehicle (=solution/way/method etc。) for reinvigorating (振兴) …   From a pragmatic point …   Foresee certain cases of exemptions   Make = yield (产出成果、效果、收益etc。)   7.提出自己观点:While I admit that…/I am convinced that…   8.其他:Beyond our wildest expectations   Inevitable = inescapable   Underground railway systems = subway networks   Genetic factors & environment / nature & nurture
雅思小作文曲线图写作步骤及常用句型与短语  一、雅思小作文曲线图写作步骤   先根据横轴分析变化,然后再进行比较。   第一段介绍核心信息(e.g。时间地点研究对象);一句话即可   第二三段先分析第一个时间点,再分析后一个时间点。   二、雅思小作文曲线图常用句型&短语   Excel in something = have advantage in something   1.图表描述:The graph shows/illustrates/displays …   2.表程度:Fell dramatically/significantly/astonishingly/considerably/steadily to approximately 100 and 200 respectively; noticeable decrease   Slightly/marginally more women than men …   3.表上升:The graph showed an upward trend/ something soars to…;雅思写作词汇 Increase/ rise/ grow/ go up/ improve/ climb/ boom/ leap   4.表下降:decrease/fall/drop/dip/go down/decline/reduce   Exceed/overtake/outnumber – e.g. Men with postgraduate diplomas clearly outnumbered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5.数值相同:Coal as a source for only 25 units of electricity in 1980, which was matched by natural gas   数值不方便时可用括号表述。   6.讨论类:An intermediary position between both solutions is the perfect way to …   Can be a vehicle (=solution/way/method etc。) for reinvigorating (振兴) …   From a pragmatic point …   Foresee certain cases of exemptions   Make = yield (产出成果、效果、收益etc。)   7.提出自己观点:While I admit that…/I am convinced that…   8.其他:Beyond our wildest expectations   Inevitable = inescapable   Underground railway systems = subway networks   Genetic factors & environment / nature & nurture
“烤鸭”必读:雅思听力四大特点总结  1,雅思听力的录音材料只播放一遍   考试时考生必须一边阅读考试说明文字和问题,一边聆听录音材料,一边记下重要字句,一边写出答案。这对于没有接触过这种听力考试形式,又没有做过大量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的考生来讲,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简直是MissionImpossible III。   2,专设10分钟的填写答案时间就是对别的考试的一个重大的转变。   以往考试的听力部分都是边听边填答案,听完之后听力部分的答题纸就要交上去,没有重新思考和检查的余地,是对是错就只能"听天由命",考生本人已"无力回天"。而雅思听力的10分钟填答案时间简直是"天外飞仙",对很多刚才听的时候没有时间写下完整答案的考生是"天助我也"。   3,雅思听力与别的英语考试的题型不大一样。   在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中,选择题只占一定的比重,而使用文字回答的题目相当多,如问答题,填空题,表格题等。这一点对于很多习惯选择题的中国考[微博]生来说又是不太有利的。雅思考试的官方说明中将雅思听力分为7大题型,在讲课中这7种题型又具体分解为10种题型。根据不同题型使用不同的应试思路是针对这一难点的唯一法宝。   4,雅思听力部分没有托福[微博]或四六级中经常出现的短对话,四个部分都是长达7、8分钟的长文章。   前两个部分多涉及一般的校园生活,社会交往等模拟场景,如租房场景,度假场景,等等。第一部分通常是两人之间的对话,而第二部分往往是一个人的叙述。后两个部分多以学术性,教育类话题为主,如课外研究和讨论,有时会涉及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如环保问题,管理问题。而第三部分的内容常常是一段几个人之间的对话或交谈,第四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形式相同,基本上也是一个人的叙述。虽然每次考试的实际内容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各部分的基本选材和场景大致如此。而且,随着每个部分的递进,题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能弄清这一规律,对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是应对雅思考试还是别的考试,都要对考试题型以及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只是白费功夫。
“烤鸭”必读:雅思听力四大特点总结  1,雅思听力的录音材料只播放一遍   考试时考生必须一边阅读考试说明文字和问题,一边聆听录音材料,一边记下重要字句,一边写出答案。这对于没有接触过这种听力考试形式,又没有做过大量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的考生来讲,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简直是MissionImpossible III。   2,专设10分钟的填写答案时间就是对别的考试的一个重大的转变。   以往考试的听力部分都是边听边填答案,听完之后听力部分的答题纸就要交上去,没有重新思考和检查的余地,是对是错就只能"听天由命",考生本人已"无力回天"。而雅思听力的10分钟填答案时间简直是"天外飞仙",对很多刚才听的时候没有时间写下完整答案的考生是"天助我也"。   3,雅思听力与别的英语考试的题型不大一样。   在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中,选择题只占一定的比重,而使用文字回答的题目相当多,如问答题,填空题,表格题等。这一点对于很多习惯选择题的中国考[微博]生来说又是不太有利的。雅思考试的官方说明中将雅思听力分为7大题型,在讲课中这7种题型又具体分解为10种题型。根据不同题型使用不同的应试思路是针对这一难点的唯一法宝。   4,雅思听力部分没有托福[微博]或四六级中经常出现的短对话,四个部分都是长达7、8分钟的长文章。   前两个部分多涉及一般的校园生活,社会交往等模拟场景,如租房场景,度假场景,等等。第一部分通常是两人之间的对话,而第二部分往往是一个人的叙述。后两个部分多以学术性,教育类话题为主,如课外研究和讨论,有时会涉及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如环保问题,管理问题。而第三部分的内容常常是一段几个人之间的对话或交谈,第四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形式相同,基本上也是一个人的叙述。虽然每次考试的实际内容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各部分的基本选材和场景大致如此。而且,随着每个部分的递进,题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能弄清这一规律,对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是应对雅思考试还是别的考试,都要对考试题型以及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只是白费功夫。
针对性备考 托福阅读和SAT阅读的对比 1.文章篇幅   托福 阅读共三篇文章(加试除外),每篇字数在700字左右,而SAT阅读共有四篇短阅读和五篇长阅读,其中分别有一组短对比文章和一组长对比文章。短文章100-150字,而长阅读字数在600-800之间。因此从文章数目上来说,SAT阅读更多。而文章篇幅上,托福阅读没有短阅读。   2.文章题材   托福阅读和SAT阅读题材都很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等。但是,它们的文章角度略有不同。通常在托福阅读中,作者的态度较为客观,只是陈述一些事实,涉及观点也多数为某些学者的观点。而在SAT阅读中则不然,SAT阅读中的议论文中的论证更明显。作者会针对某件事情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加以论证。如果涉及其他人的观点,作者也会有倾向性的支持或者反对。此外,SAT阅读还涉及一些文学作品,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不同。这些文学作品多数为小说,有自传体的回忆录,也有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因此,SAT阅读比托福阅读更富有人文主义色彩。   3.题目数量   托福阅读部分共39-40题,而SAT阅读是48题。托福阅读的考试时间是60分钟,而SAT的48题和填空部分的19题一起在70分钟内完成。因此,文章多、题目多、时间紧,SAT较托福考试对考生的阅读和做题效率要求更高。   4.题型设置   托福考试涉及以下十大题型:细节题、排除题、推断题、修辞目的题、词汇题、指代题、简化句子题、插入句子题、文章内容小结题、完成图表题。SAT阅读也是十大题型:主旨题、作用题、修辞题、态度题、词汇题、互联题、求同题、求异题、推理题和假设题。   题型设置略有不同,托福阅读侧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SAT阅读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理解。
针对性备考 托福阅读和SAT阅读的对比 1.文章篇幅   托福 阅读共三篇文章(加试除外),每篇字数在700字左右,而SAT阅读共有四篇短阅读和五篇长阅读,其中分别有一组短对比文章和一组长对比文章。短文章100-150字,而长阅读字数在600-800之间。因此从文章数目上来说,SAT阅读更多。而文章篇幅上,托福阅读没有短阅读。   2.文章题材   托福阅读和SAT阅读题材都很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等。但是,它们的文章角度略有不同。通常在托福阅读中,作者的态度较为客观,只是陈述一些事实,涉及观点也多数为某些学者的观点。而在SAT阅读中则不然,SAT阅读中的议论文中的论证更明显。作者会针对某件事情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加以论证。如果涉及其他人的观点,作者也会有倾向性的支持或者反对。此外,SAT阅读还涉及一些文学作品,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不同。这些文学作品多数为小说,有自传体的回忆录,也有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因此,SAT阅读比托福阅读更富有人文主义色彩。   3.题目数量   托福阅读部分共39-40题,而SAT阅读是48题。托福阅读的考试时间是60分钟,而SAT的48题和填空部分的19题一起在70分钟内完成。因此,文章多、题目多、时间紧,SAT较托福考试对考生的阅读和做题效率要求更高。   4.题型设置   托福考试涉及以下十大题型:细节题、排除题、推断题、修辞目的题、词汇题、指代题、简化句子题、插入句子题、文章内容小结题、完成图表题。SAT阅读也是十大题型:主旨题、作用题、修辞题、态度题、词汇题、互联题、求同题、求异题、推理题和假设题。   题型设置略有不同,托福阅读侧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SAT阅读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理解。
考生必读:托福42套TPO听力难度分析   众所周知,托福 TPO材料是备考托福听力最好的材料。相信众多备考托福的同学也一直在练习这套材料。但是,你是否仍有如下困惑:我是不是把TPO的题目全部做完就能得高分?我只有1个月的备考时间,应该练习TPO第几套题?我已经刷了30多套听力题,为什么我的托福听力分数还是没有提高?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请你先想想,你是怎么样做TPO的呢?   你的做题步骤是不是:做题-对答案-看原文-思考片刻-恍然大悟-开始听下一篇文章,如此循环?   如果你是这样对待TPO听力文章的话,那么你就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合理地使用托福TPO听力。托福TPO是备考托福听力的必用宝典,来自ETS曾经考过的真题,有时还会直接出现于现在的托福听力加试部分。目前为止,ETS一共发布了42套TPO题目,其中37-42套题是相对接近现在考试的难度的。这些题如果运用得当,就足够提升我们的听力水平;但是如果使用不当,那就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宝贵的材料。   那么到底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TPO呢?如何避免盲目练题呢?下面新东方在线[微博]致赢托福老师胡米铎将对42套TPO整体难度进行分析,告诉大家如何从以下四个阶段利用TPO进行复习备考。   1. 第一阶段:基础段   听力成绩:13-15分   阶段目标:熟悉托福听力的题型和考试内容,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推荐材料:TPO1-10 套,OG   难度分析:年代最早的TPO材料,整体来说比较简单,但TPO8&9套的题目难度较大,如果做的结果不好,不需要沮丧。   2. 第二阶段,分题型、分场景、分学科背景专项训练强化段   听力成绩:16-19分   阶段目标:总结学科背景,体会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推荐材料:TPO11-20套   难度分析:大部分文章都属于普通难度,第11套比较简单,第12、15、16、19套中,各有一篇高难度的文章。   3. 第三阶段,套题模考强化段   听力成绩:20-24   阶段目标:适应听力部分的长度和考试强度,体会每一篇对话的话题转折处,以及讲座的段落层次考点。   推荐材料:TPO21-30   难度分析:TPO21-23属于高难度套题,TPO25之后和现在考试难度相似。   4. 第四阶段,冲刺段   听力成绩:25+   阶段目标:巩固解题技巧,查缺补漏,调整心态。   推荐材料:TPO30-42   难度分析:TPO30之后的题目,尤其是37-42套和现在的考试非常接近,是很好的模拟练习材料,而这几套题市面上还没有售卖,相应题目可以在新东方在线致赢托福一对一课程中获得。   其实,所谓的TPO难度是指文章和题目的综合难度,有的文章虽然音频听起来很复杂,全都是陌生的专业名词和细节描述,但后面的题目只是考了大的框架结构;而有些文章虽然听起来不难,但是后面的题目选项设置迷惑度却很大,这种规律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所以,分析干扰选项的特征在完成题目后尤其重要。如何具体地练习去充分利用好TPO的每一套听力题,请参考文章《正确8步骤 用好TPO听力每一套题》。
考生必读:托福42套TPO听力难度分析   众所周知,托福 TPO材料是备考托福听力最好的材料。相信众多备考托福的同学也一直在练习这套材料。但是,你是否仍有如下困惑:我是不是把TPO的题目全部做完就能得高分?我只有1个月的备考时间,应该练习TPO第几套题?我已经刷了30多套听力题,为什么我的托福听力分数还是没有提高?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请你先想想,你是怎么样做TPO的呢?   你的做题步骤是不是:做题-对答案-看原文-思考片刻-恍然大悟-开始听下一篇文章,如此循环?   如果你是这样对待TPO听力文章的话,那么你就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合理地使用托福TPO听力。托福TPO是备考托福听力的必用宝典,来自ETS曾经考过的真题,有时还会直接出现于现在的托福听力加试部分。目前为止,ETS一共发布了42套TPO题目,其中37-42套题是相对接近现在考试的难度的。这些题如果运用得当,就足够提升我们的听力水平;但是如果使用不当,那就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宝贵的材料。   那么到底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TPO呢?如何避免盲目练题呢?下面新东方在线[微博]致赢托福老师胡米铎将对42套TPO整体难度进行分析,告诉大家如何从以下四个阶段利用TPO进行复习备考。   1. 第一阶段:基础段   听力成绩:13-15分   阶段目标:熟悉托福听力的题型和考试内容,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推荐材料:TPO1-10 套,OG   难度分析:年代最早的TPO材料,整体来说比较简单,但TPO8&9套的题目难度较大,如果做的结果不好,不需要沮丧。   2. 第二阶段,分题型、分场景、分学科背景专项训练强化段   听力成绩:16-19分   阶段目标:总结学科背景,体会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推荐材料:TPO11-20套   难度分析:大部分文章都属于普通难度,第11套比较简单,第12、15、16、19套中,各有一篇高难度的文章。   3. 第三阶段,套题模考强化段   听力成绩:20-24   阶段目标:适应听力部分的长度和考试强度,体会每一篇对话的话题转折处,以及讲座的段落层次考点。   推荐材料:TPO21-30   难度分析:TPO21-23属于高难度套题,TPO25之后和现在考试难度相似。   4. 第四阶段,冲刺段   听力成绩:25+   阶段目标:巩固解题技巧,查缺补漏,调整心态。   推荐材料:TPO30-42   难度分析:TPO30之后的题目,尤其是37-42套和现在的考试非常接近,是很好的模拟练习材料,而这几套题市面上还没有售卖,相应题目可以在新东方在线致赢托福一对一课程中获得。   其实,所谓的TPO难度是指文章和题目的综合难度,有的文章虽然音频听起来很复杂,全都是陌生的专业名词和细节描述,但后面的题目只是考了大的框架结构;而有些文章虽然听起来不难,但是后面的题目选项设置迷惑度却很大,这种规律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所以,分析干扰选项的特征在完成题目后尤其重要。如何具体地练习去充分利用好TPO的每一套听力题,请参考文章《正确8步骤 用好TPO听力每一套题》。
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计划不变 为华人敞开大门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加拿大联邦移民部今年实施风险投资移民计划,名额50个,尽管有分析指可能打击中国人的投资移民意欲,然而移民业界认为,今年仍会有逾千中国投资移民涌至,当中大部分会在温哥华定居,原因是魁省投资移民计划不变,为中国投资者打开移民大门。 虽然联邦移民部的风险投资移民计划申请者,必须有1000万加元资产,投资金额为200万加元,不过魁省的投资移民计划(QIIP)仍维持在申请人只须拥有160万加元资产,并无息贷款投资80万加元,为期5年,同时定出2015年的投资移民配额为1750个,每个国家最多只接受1200份申请。 根据2005年至2013年的数据统计推算,在这1750个名额中,估计来自中国的会占全数1200个,连同家庭成员计算约为6200人,当中估计89%最终会在魁省以外定居,至于选择到卑诗(主要是温哥华)者约占6成。 这个6成比率是根据2005年至2012年,QIIP共批出42,728宗申请,而最后到卑诗定居的约为25,850宗而推算出来。 若按此比率,估计今年透过QIIP而最终到卑诗的中国投资移民为3750人(包括家庭成员在内)。 其实魁省投资移民计划(QIIP)近年来批出的数字比联邦投资移民计划(指旧有并已废除的IIP)还要多。从2008年至2012年,魁省共发出27,490个投资移民签证,而联邦只发出24,555个。 报道指出,换言之,即使联邦废除旧投资移民计划,但只要魁省的QIIP不变,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申请人,依旧可以最终到卑诗来。
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计划不变 为华人敞开大门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加拿大联邦移民部今年实施风险投资移民计划,名额50个,尽管有分析指可能打击中国人的投资移民意欲,然而移民业界认为,今年仍会有逾千中国投资移民涌至,当中大部分会在温哥华定居,原因是魁省投资移民计划不变,为中国投资者打开移民大门。 虽然联邦移民部的风险投资移民计划申请者,必须有1000万加元资产,投资金额为200万加元,不过魁省的投资移民计划(QIIP)仍维持在申请人只须拥有160万加元资产,并无息贷款投资80万加元,为期5年,同时定出2015年的投资移民配额为1750个,每个国家最多只接受1200份申请。 根据2005年至2013年的数据统计推算,在这1750个名额中,估计来自中国的会占全数1200个,连同家庭成员计算约为6200人,当中估计89%最终会在魁省以外定居,至于选择到卑诗(主要是温哥华)者约占6成。 这个6成比率是根据2005年至2012年,QIIP共批出42,728宗申请,而最后到卑诗定居的约为25,850宗而推算出来。 若按此比率,估计今年透过QIIP而最终到卑诗的中国投资移民为3750人(包括家庭成员在内)。 其实魁省投资移民计划(QIIP)近年来批出的数字比联邦投资移民计划(指旧有并已废除的IIP)还要多。从2008年至2012年,魁省共发出27,490个投资移民签证,而联邦只发出24,555个。 报道指出,换言之,即使联邦废除旧投资移民计划,但只要魁省的QIIP不变,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申请人,依旧可以最终到卑诗来。
中国留学生车祸殒命美国 驾驶安全再引关注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骊歌高唱,正是学生陆续毕业和放假、举杯庆祝学业有成的季节,但突如其来的车祸,却摧毁了年轻人的美国梦想。美国蒙特利公园市3日凌晨发生一死两伤重大车祸,来自中国的相关留学生透露法拉利上一名受害人名叫傅端(译音),为在读中国留学生。根据警方初步调查,车祸疑似西裔驾驶的现代汽车侧面撞击两名华裔青年乘坐的白色法拉利。留学生车祸问题,再次震惊华人小区。 全美各地中国留学生车祸近年频繁,死伤惨重,两三年内见诸媒体的留学生车祸而死伤人数,将近30人。 华裔律师邓洪3日表示,车祸发生后,南加州有中国留学生打电话给他,希望通过他了解法拉利汽车上两名中国学生的情况。根据友人透露,法拉利上的两名华人留学生中的一人名为傅端,为在读中国留学生。而其驾驶的法拉利为新进购买,尚未正式上牌。 邓洪表示,根据加州法律,醉酒驾驶肇事造成人命可以“汽车杀人罪论处”,刑期五至十年;如有前科,可以“二级谋杀罪”论处,刑期20至25年。 邓洪表示,很多中国留学生近年车祸赔偿时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通常都是只是买责任险,一旦发生车祸事故,赔偿无法惠及自己,如果肇事方的责任险较低,很难得到合理赔偿。他举例说,去年南加大一名黄姓同学在和朋友吃饭途中被一辆疑似醉酒驾驶的汽车撞上死亡,最后肇事车主判刑四年,但因对方保险很低,黄同学最后只获得15000美元赔偿。 专家建议,中国留学生在美留学 (微博) ,不少都是新驾驶,加上对美国路况不熟,汽车保险最好购买全险。目前一些学校会给国际学生购买旅行驾驶保险,一旦意外发生,可以充当旅游事故人寿保险的角色补偿。 中国的留学生网站,纷纷出台在美国开车教战守则,包括熟悉美国路标,新手不要跑长途;谨慎搭车,不要成为新科车手的牺牲品、系安全带,还有人建议买美国车,因为美国车钢架较为厚重,一旦出事,对抗力较强。
中国留学生车祸殒命美国 驾驶安全再引关注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骊歌高唱,正是学生陆续毕业和放假、举杯庆祝学业有成的季节,但突如其来的车祸,却摧毁了年轻人的美国梦想。美国蒙特利公园市3日凌晨发生一死两伤重大车祸,来自中国的相关留学生透露法拉利上一名受害人名叫傅端(译音),为在读中国留学生。根据警方初步调查,车祸疑似西裔驾驶的现代汽车侧面撞击两名华裔青年乘坐的白色法拉利。留学生车祸问题,再次震惊华人小区。 全美各地中国留学生车祸近年频繁,死伤惨重,两三年内见诸媒体的留学生车祸而死伤人数,将近30人。 华裔律师邓洪3日表示,车祸发生后,南加州有中国留学生打电话给他,希望通过他了解法拉利汽车上两名中国学生的情况。根据友人透露,法拉利上的两名华人留学生中的一人名为傅端,为在读中国留学生。而其驾驶的法拉利为新进购买,尚未正式上牌。 邓洪表示,根据加州法律,醉酒驾驶肇事造成人命可以“汽车杀人罪论处”,刑期五至十年;如有前科,可以“二级谋杀罪”论处,刑期20至25年。 邓洪表示,很多中国留学生近年车祸赔偿时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通常都是只是买责任险,一旦发生车祸事故,赔偿无法惠及自己,如果肇事方的责任险较低,很难得到合理赔偿。他举例说,去年南加大一名黄姓同学在和朋友吃饭途中被一辆疑似醉酒驾驶的汽车撞上死亡,最后肇事车主判刑四年,但因对方保险很低,黄同学最后只获得15000美元赔偿。 专家建议,中国留学生在美留学 (微博) ,不少都是新驾驶,加上对美国路况不熟,汽车保险最好购买全险。目前一些学校会给国际学生购买旅行驾驶保险,一旦意外发生,可以充当旅游事故人寿保险的角色补偿。 中国的留学生网站,纷纷出台在美国开车教战守则,包括熟悉美国路标,新手不要跑长途;谨慎搭车,不要成为新科车手的牺牲品、系安全带,还有人建议买美国车,因为美国车钢架较为厚重,一旦出事,对抗力较强。
突破托福考试背单词记忆七大层次的解决办法 很多考友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背完之后很崩溃的发现,在考试的时候,明明背过,但是还不认识。要知道这一点是很可怕的,在这一刻,很多人就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自己又进入了之前的循环,就是小学时候那样,背了又忘,面对日益接近的申请截止时间,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恐怖。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实际能力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好像是在一个黑屋子里面跳高,你在跳过那个横杆之前,是都不知道自己会跳过去的,你只有不停的失败,失败,还是失败,哪怕你已经离成功点只有0.01厘米了,但是只要你不成功,你就不知道自己要成功了。这一点很可怕。因为人都是需要阶段性激励的,而你在背单词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化了的,我们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自己做的题分数还不高,仅此而已,但是我们看不见自己做题所花的时间已经减少,我们也很少注意到我们我们已经更准确地把握了原文的意思。自身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往往使我们放弃的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清楚我们背单词的7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这个单词好像见过,但是想不起来; 第二个层次,这个单词在单词书的位置,包括前面的单词是什么,后面的单词是什么,全都能想起来,但就是这个单词本身想不起来; 第三个层次,从上向下看能想起来,但是从下向上看,就想不起来; 第四个层次,随便翻开一页,这里面所有的单词书都倒背如流,其实这个时候,你还没有真正的将这些单词背下来,这也就是很多人反馈的“为什么我在考试的时候还不认识?”,因为这仅是第四个层次; 只有到第五个层次,平时大量做题,在做题的时候,发现这个单词不认识,回去查一下,才发现这个单词曾经背过,这个时候,这个单词才是真正的背下来,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认识。 但是哪怕是这个第五层次,这些单词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还是用不上的,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单词的内涵和外延不够清楚,这就有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实践使用,以及再比对反思,来解决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你在单词书里把他背熟了,还不够,要通过多做题,来熟练调动和运用这些词的实际含义,只有过了这个阶段,这个单词你才算真正的认识,这是第六个层次。 而且这还只仅仅解决了阅读和写作的问题,听力上,我们还是不认识。要知道,耳朵的问题,一定要让耳朵本身来解决,换句话说,我们要通过听写的磨练,才能解决我们听不懂的问题,这又是要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而且要注意,单独的去听这个单词的朗读还没用,因为我们人在说话的时候是有很多的重音,弱读,连读等情况。无老师私塾就给学生们举过这个例子,这就跟考驾照跟真正上路开车,是完全不同的,是一样的,单词书的朗读,跟实际听力之中我们听到的发音又不相同。因此,在听力之中,我们能识别出来的时候,这才是第七个层次,只有这个时候,才是阅读听力口语作文完全打通,不留死角。缺其中的任何一环,我们都会在分数上有极大的损失。 其实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每一滴努力都没有白费,只是我们总是在今晚放弃了,要知道今天很黑暗,明天很黑暗,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我们总是在真正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刻放弃了。
突破托福考试背单词记忆七大层次的解决办法 很多考友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背完之后很崩溃的发现,在考试的时候,明明背过,但是还不认识。要知道这一点是很可怕的,在这一刻,很多人就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自己又进入了之前的循环,就是小学时候那样,背了又忘,面对日益接近的申请截止时间,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恐怖。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实际能力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好像是在一个黑屋子里面跳高,你在跳过那个横杆之前,是都不知道自己会跳过去的,你只有不停的失败,失败,还是失败,哪怕你已经离成功点只有0.01厘米了,但是只要你不成功,你就不知道自己要成功了。这一点很可怕。因为人都是需要阶段性激励的,而你在背单词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化了的,我们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自己做的题分数还不高,仅此而已,但是我们看不见自己做题所花的时间已经减少,我们也很少注意到我们我们已经更准确地把握了原文的意思。自身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往往使我们放弃的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清楚我们背单词的7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这个单词好像见过,但是想不起来; 第二个层次,这个单词在单词书的位置,包括前面的单词是什么,后面的单词是什么,全都能想起来,但就是这个单词本身想不起来; 第三个层次,从上向下看能想起来,但是从下向上看,就想不起来; 第四个层次,随便翻开一页,这里面所有的单词书都倒背如流,其实这个时候,你还没有真正的将这些单词背下来,这也就是很多人反馈的“为什么我在考试的时候还不认识?”,因为这仅是第四个层次; 只有到第五个层次,平时大量做题,在做题的时候,发现这个单词不认识,回去查一下,才发现这个单词曾经背过,这个时候,这个单词才是真正的背下来,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认识。 但是哪怕是这个第五层次,这些单词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还是用不上的,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单词的内涵和外延不够清楚,这就有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实践使用,以及再比对反思,来解决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你在单词书里把他背熟了,还不够,要通过多做题,来熟练调动和运用这些词的实际含义,只有过了这个阶段,这个单词你才算真正的认识,这是第六个层次。 而且这还只仅仅解决了阅读和写作的问题,听力上,我们还是不认识。要知道,耳朵的问题,一定要让耳朵本身来解决,换句话说,我们要通过听写的磨练,才能解决我们听不懂的问题,这又是要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而且要注意,单独的去听这个单词的朗读还没用,因为我们人在说话的时候是有很多的重音,弱读,连读等情况。无老师私塾就给学生们举过这个例子,这就跟考驾照跟真正上路开车,是完全不同的,是一样的,单词书的朗读,跟实际听力之中我们听到的发音又不相同。因此,在听力之中,我们能识别出来的时候,这才是第七个层次,只有这个时候,才是阅读听力口语作文完全打通,不留死角。缺其中的任何一环,我们都会在分数上有极大的损失。 其实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每一滴努力都没有白费,只是我们总是在今晚放弃了,要知道今天很黑暗,明天很黑暗,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我们总是在真正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刻放弃了。
突破口语“鬼门关” 避免托福口语的听觉疲劳 TOEFL iBT考试加入了对口语能力的考查,且其分值和阅读、听力、写作对等。这使得以前只关注读、写、听方面能力的考生,不得不花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口语部分的考试。而据调查统计,考生TOEFL iBT考试各部分的成绩排列从阅读、听力、写作到口语呈逐次降低的趋势,口语的分数在各部分中最低,口语考核似乎成了考生们的“鬼门关”。那么如何闯过这道“关”?怎样才能重树托福口语考试的信心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笔者在执教托福口语课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多数考生对“口语好”的定义似乎都是“说得相对流利,发音比较准确,语速不是太慢”。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刚才提到的准则只是“口语好”的“外包装”,而最后对口语分数起决定作用的还包括说话的“实效性”,即思维逻辑、语言组织和词句质量。 语言表达的“外包装” 关于语言表达“外包装”的问题,考生们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很多人都专门地练习或系统地学习过发音。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TOEFL iBT的口语考试是电脑录音,评判者是通过听录音来做分数评估的,所以, “说得快”未必是件好事,“说得清楚”才是重点。考虑到评卷者可能会产生的“听觉疲劳”,表达时的“断句”以及重点词汇在重音和语调上的突出,就成了有效传达信息的关键。所以考生们表述时不要一味求快,而要注意断句、重音和语调。我们以下面的句子为例来具体说明: The Great Wall was the greatest 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 in ancient China. 这是一个在口语表述中颇显功力和水平的句子,但若一口气把它说完,句子的美感就体现不出来了,而且在录音的情况下还可能会让评卷者无法听清楚,于是我们需要借助断句和重音来表达。下面笔者便用“/”作为断句的标志,用“〉”表明重音,来重新处理上面的句子: 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大家可以试着按照标志重读这个句子。其中重音处可以着重诵读;断句处则可以稍作停顿,或者是拉长词的读音,比如我们在读wall的时候拉长读音,在 greatest 和structure后则稍作停顿,这样整个句子听起来就更加容易理解,因为我们把句子的几个意群划分开了: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所以,为了使表达效果更好,使语言听起来更加悦耳,我们不但要注意发音,还要注意说话时的重音和断句。 语言表达的“实效性” 每个考官在悦耳的声音背后更想吸纳入耳的是有组织、有意义的词句。因而,对语言表达更进一步的要求也接踵而至,即说话的“实效性”,包括思维逻辑、语言组织和词句质量。下面笔者就以口语考试的具体题目来进行简要说明。 口语考试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是独立口语任务,大家需要做的是就自己的经历或想法来回答问题。题目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和一些社会现象,准备时间15秒,答题时间45秒。这一类型的考试形式和面试比较相似。从时间上看, 15秒的准备时间形同虚设,因为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让考生酝酿出好的答案来。要想在面试中表现得好,必须事先有所准备,同样道理,要想在这两个题目上获得高分,预先的素材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有备无患,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微笑说话。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关于如下题目的两种回答: What is your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Answer 1: I think my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is the library. Firstly because in the library, many students are reading and you will read with them. Secondly because in the library, you can get many books easily, so you can get to the information quickly. Um...so I like to read in the library. Answer 2: Unlike many people, my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is the park. I just like the atmosphere. Reading is tiring, and when I feel tired, I can look up from my book and see people jogging on the paths and boating on the lake. Then I feel relaxed. Also, when your eyes feel tired, there are many green trees and grass to look at to give them a good rest. In the park, you can see many old people taking their beloved pet birds and dogs for a walk. This gives me inspiration. Indeed, I like to read in parks rather than in libraries or classrooms. 大家一比较就会觉得,前者了无生趣,机械死板,内容单薄;而后者新颖独特,语言丰富,内容翔实。不过在15秒的时间内准备出第二种答案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但若提前有所准备的话,情况就会大为不同。也就是说,对第一题和第二题的信心来自提前的准备。但考生又会有疑问:题目范围如此之广,涉题领域如此之大,怎么下手去准备呢?题目有无数,押题自然不是上策;而准备“资料库”,学会“借题发挥”——即根据已有的简单事实或论点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扩展——则不一样,定会事半功倍,效果非凡。因而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资料库”的搭建和 “借题发挥”技巧的培养。 第三题和第五题比较类似,是综合任务题,都是先听对话,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只是在第三题中,考生在听对话前会先读到一篇与校园生活相关的短文。做这一类型的题目时,听懂对话是成功的一半,而如何不失重点、合理有效地组织答案则是成功的另一半。对于听力好的考生而言,学习组织答案的技巧是获得高分的关键。试想如果回答问题时连声赘述而缺乏重点,或是词不达意又缺少亮点,岂不白白浪费了好的听力?而对于听力欠佳的考生而言,则需掌握一些重要的得分技巧来弥补听力的不足,如合理控制对话的节奏、关注重要的信息,以及表达时尽量注意语言结构上的完整性和逻辑上的紧密性,而这也正是备考时信心的来源所在。正所谓: 火眼金睛读材料,熟门熟路记重点。 对话模式心有数,有效信息尽入耳。 (第三题) 对话结构我知道,信息丢失不重要。 答题要点我抓到,说话结构都知晓。 (第五题) 第四题和第六题类似,也是综合口语任务,主要是通过听一段课堂讲座来答题。不同的是在第四题中,考生需要先读一篇学术类短文然后再听讲座。这类题目中的生僻词汇和较快语速通常会给考生们造成听力上的巨大障碍。所以大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听力材料,如何最好地利用听到和读到的信息,以及如何在合理的答题结构中弥补听力的不足。这样的题目对说话的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掌握这些技巧就是考试信心的源泉。那么所谓的技巧就是: 火眼金睛读材料,熟门熟路记重点。 讲座要点听于耳,答题套路埋于心。 (第四题) 听懂讲演是重点,记下信息是关键。 巧妙避开不利点,结构完美撑门面。 (第六题) 相信只要大家“有的放矢”地充分做好备考准备,培养起对考试的信心,那么托福的口语考试将不再是“鬼门关”,而是“凯旋门”。 信息来源腾讯
突破口语“鬼门关” 避免托福口语的听觉疲劳 TOEFL iBT考试加入了对口语能力的考查,且其分值和阅读、听力、写作对等。这使得以前只关注读、写、听方面能力的考生,不得不花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口语部分的考试。而据调查统计,考生TOEFL iBT考试各部分的成绩排列从阅读、听力、写作到口语呈逐次降低的趋势,口语的分数在各部分中最低,口语考核似乎成了考生们的“鬼门关”。那么如何闯过这道“关”?怎样才能重树托福口语考试的信心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笔者在执教托福口语课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多数考生对“口语好”的定义似乎都是“说得相对流利,发音比较准确,语速不是太慢”。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刚才提到的准则只是“口语好”的“外包装”,而最后对口语分数起决定作用的还包括说话的“实效性”,即思维逻辑、语言组织和词句质量。 语言表达的“外包装” 关于语言表达“外包装”的问题,考生们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很多人都专门地练习或系统地学习过发音。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TOEFL iBT的口语考试是电脑录音,评判者是通过听录音来做分数评估的,所以, “说得快”未必是件好事,“说得清楚”才是重点。考虑到评卷者可能会产生的“听觉疲劳”,表达时的“断句”以及重点词汇在重音和语调上的突出,就成了有效传达信息的关键。所以考生们表述时不要一味求快,而要注意断句、重音和语调。我们以下面的句子为例来具体说明: The Great Wall was the greatest 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 in ancient China. 这是一个在口语表述中颇显功力和水平的句子,但若一口气把它说完,句子的美感就体现不出来了,而且在录音的情况下还可能会让评卷者无法听清楚,于是我们需要借助断句和重音来表达。下面笔者便用“/”作为断句的标志,用“〉”表明重音,来重新处理上面的句子: 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大家可以试着按照标志重读这个句子。其中重音处可以着重诵读;断句处则可以稍作停顿,或者是拉长词的读音,比如我们在读wall的时候拉长读音,在 greatest 和structure后则稍作停顿,这样整个句子听起来就更加容易理解,因为我们把句子的几个意群划分开了: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所以,为了使表达效果更好,使语言听起来更加悦耳,我们不但要注意发音,还要注意说话时的重音和断句。 语言表达的“实效性” 每个考官在悦耳的声音背后更想吸纳入耳的是有组织、有意义的词句。因而,对语言表达更进一步的要求也接踵而至,即说话的“实效性”,包括思维逻辑、语言组织和词句质量。下面笔者就以口语考试的具体题目来进行简要说明。 口语考试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是独立口语任务,大家需要做的是就自己的经历或想法来回答问题。题目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和一些社会现象,准备时间15秒,答题时间45秒。这一类型的考试形式和面试比较相似。从时间上看, 15秒的准备时间形同虚设,因为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让考生酝酿出好的答案来。要想在面试中表现得好,必须事先有所准备,同样道理,要想在这两个题目上获得高分,预先的素材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有备无患,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微笑说话。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关于如下题目的两种回答: What is your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Answer 1: I think my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is the library. Firstly because in the library, many students are reading and you will read with them. Secondly because in the library, you can get many books easily, so you can get to the information quickly. Um...so I like to read in the library. Answer 2: Unlike many people, my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is the park. I just like the atmosphere. Reading is tiring, and when I feel tired, I can look up from my book and see people jogging on the paths and boating on the lake. Then I feel relaxed. Also, when your eyes feel tired, there are many green trees and grass to look at to give them a good rest. In the park, you can see many old people taking their beloved pet birds and dogs for a walk. This gives me inspiration. Indeed, I like to read in parks rather than in libraries or classrooms. 大家一比较就会觉得,前者了无生趣,机械死板,内容单薄;而后者新颖独特,语言丰富,内容翔实。不过在15秒的时间内准备出第二种答案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但若提前有所准备的话,情况就会大为不同。也就是说,对第一题和第二题的信心来自提前的准备。但考生又会有疑问:题目范围如此之广,涉题领域如此之大,怎么下手去准备呢?题目有无数,押题自然不是上策;而准备“资料库”,学会“借题发挥”——即根据已有的简单事实或论点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扩展——则不一样,定会事半功倍,效果非凡。因而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资料库”的搭建和 “借题发挥”技巧的培养。 第三题和第五题比较类似,是综合任务题,都是先听对话,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只是在第三题中,考生在听对话前会先读到一篇与校园生活相关的短文。做这一类型的题目时,听懂对话是成功的一半,而如何不失重点、合理有效地组织答案则是成功的另一半。对于听力好的考生而言,学习组织答案的技巧是获得高分的关键。试想如果回答问题时连声赘述而缺乏重点,或是词不达意又缺少亮点,岂不白白浪费了好的听力?而对于听力欠佳的考生而言,则需掌握一些重要的得分技巧来弥补听力的不足,如合理控制对话的节奏、关注重要的信息,以及表达时尽量注意语言结构上的完整性和逻辑上的紧密性,而这也正是备考时信心的来源所在。正所谓: 火眼金睛读材料,熟门熟路记重点。 对话模式心有数,有效信息尽入耳。 (第三题) 对话结构我知道,信息丢失不重要。 答题要点我抓到,说话结构都知晓。 (第五题) 第四题和第六题类似,也是综合口语任务,主要是通过听一段课堂讲座来答题。不同的是在第四题中,考生需要先读一篇学术类短文然后再听讲座。这类题目中的生僻词汇和较快语速通常会给考生们造成听力上的巨大障碍。所以大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听力材料,如何最好地利用听到和读到的信息,以及如何在合理的答题结构中弥补听力的不足。这样的题目对说话的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掌握这些技巧就是考试信心的源泉。那么所谓的技巧就是: 火眼金睛读材料,熟门熟路记重点。 讲座要点听于耳,答题套路埋于心。 (第四题) 听懂讲演是重点,记下信息是关键。 巧妙避开不利点,结构完美撑门面。 (第六题) 相信只要大家“有的放矢”地充分做好备考准备,培养起对考试的信心,那么托福的口语考试将不再是“鬼门关”,而是“凯旋门”。 信息来源腾讯
佛罗里达大学的学校概况 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是全美入学人数排名第三的大学,截止到2006年秋季学期,该校共有注册学生50,192 佛罗里达大学 名。佛罗里达大学的财政预算在全美排名第八(每年预算约为十九亿美元)。佛罗里达大学共有16个学院和超过150个研究机构。 2005年佛罗里达大学获得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的学生数量排名全美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著名的运动功能饮料“佳得乐”(Gatorade)也是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专家最早开发出的产品,其名称带有明显的学校文化的烙印 。 佛罗里达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大学综合排名中排名47位,是公立常春藤之一。在上海交通大学的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在全世界71位,全美43位[1] ,在2006年的《华盛顿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所作的排名中排在全美37位。2007年的《新闻周刊》把佛罗里达大学列为“二十五个最性感的大学”之一。 佛罗里达大学是佛罗里达州内历史最悠久,最具规模的公立大学,亦为颇具威望的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成员之一。该校一向以多元化的学术教育闻名,尤其UF在国际教育方面已努力多年。 根据校方统计,佛罗里达大学目前共有学生46,000人(大学部学生占72%),规模庞大,是美国前5大的大学之一。在众多学生中,国际学生约有2,700人。值得一提的是,UF学生,因此可以说UF的学生是量与质兼备。 在学术研究方面,UF的农学研究成果及推广教育为佛罗里达州的农业发展助益良多,而卡内基协会(Carnegie Commission)也曾评定UF是一所领导级的研究大学。UF是由21个专门院校、10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以及教育中心所组成,提供了超过100种大学部主修科系与近200项研究所课程,且多数的课程采小班制,一个班级通常少于25人,因此教学品质能维持在水准以上。 UF专门学院的领域包括:农学与生命科学(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商业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建筑设计与规划(Design,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牙医(Dentistry)、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现代艺术(Fine Arts)、健康与人类行为(Health and Human Performance)、新闻传播(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法律(Law)、人文艺术与科学(Liberal Arts and Science)、医学(Medicine)、护理(Nursing)、药学(Pharmacy)、公共卫生与健康(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Professions)、兽医(Veterinary Medicine)。其中会计、法学、医学、牙医、药学、商学、建筑、心理学等都是颇热门的科系。 UF校地广阔,占地约2,000英亩,拥有多达900座校舍与建筑,其中还包括了一座大型的教学医院、可容纳上万人的表演厅等大型建筑;另外广大的校区里涵括宽阔的开放空间,因此时常可见人们在绿地、美荫、小水池、野餐区等围绕的校园里享受户外闲情。该校最著名的地方是艾莉斯湖(Lake Alice),湖中盛产鳄鱼,所以佛罗里达大学学生又被亲切地称为“Gators”(鳄鱼)。 佛罗里达大学拥有2000英亩校园,和900多所建筑,其中包括170所教室和实验室。学校住所可容纳约7000名学生。 此外,佛罗里达大学校区里还设有81英亩广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加上各种体育活动盛行,让人一整年都能体验到佛罗里达大学的活力。佛罗里达大学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连续获得全美大学篮球赛冠军,其橄榄球队于2007年1月8日战胜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全美大学橄榄球赛冠军。“Go Gators”的说法为全美所熟知。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简介 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是同义词(University of Michigan,简称Umich,仅仅指的是安娜堡校区)在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1817年建校,是美国最早的大学之一,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是美国10佳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誉为“公立常春藤院校”和“公立大学的典范”,是美国重要的学术联盟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12个发起者之一。 事实上,“密歇根大学”就等价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没有本校)。作为美国的“学术重镇”,密歇根大学拥有全美最高的研究预算、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师资以及顶尖的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及文理学院。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对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41个学科的评估中,密歇根大学总分排名第三。与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并称为公立大学三巨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0年》中,被评为美国中西部10大名校(The Big Ten)中排名第一的大学。项调查显示密歇根大学超过70%的专业都排在全美的前10名。 密歇根大学的两所旗舰校区是弗林特校区和第尔本校区。密歇根大学下设文学、自然科学与艺术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口腔学院、药科学院,音乐、艺术与舞蹈学院,护理学院、A. Alfred Taubman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院、Stephen M. Ross商学院、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