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猫薄荷 种植猫薄荷
关注数: 0 粉丝数: 62 发帖数: 282 关注贴吧数: 7
[转贴]王立群: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辨 转自王立群教授博客:http://hdwlq.blog.sohu.com/一、匹夫之勇辨“匹夫之勇”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孟子认为:手握利剑,口中大喊谁敢挡我?这就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的特点是“敌一人”,就是一个人与敌决斗。 楚汉战争中的名将韩信曾以此语批评项羽: 意思是说:项羽这个人大吼一声,上千人都会吓得瘫倒在地上,但是,他不会任用属下的将领,这只是匹夫之勇啊(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韩信的这番话只是他一个人对项羽的评价,至多是个一家之言,但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却成了今人批评项羽的一个重要理由。这似乎不太合适!第一,韩信一家之言,未必合乎事实,岂能成为千古定案?第二,韩信之言即使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今人岂能躺在韩信的评价上不再做出今人的评价。如果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只停留在古人的结论之上,学术研究岂能有所创新?因此,韩信对项书的评价切切不可作为今人评价项羽的惟一说辞。《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述项羽微时之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就是他要学“万人敌”,而不愿学一对一的击剑。匹夫之勇的最大特点是凭一人之力,逞一人之强,《孟子》对“匹夫之勇”所下的定义即是此义。项羽的行事与匹夫之勇有着较大的距离。第一,项羽年轻时就要学“万人敌”,不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说明项羽自年轻时就不喜欢凭一人之力,而要学习指挥千军万马的“万人敌”。第二,项羽一生领导的最著名的大战役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荥阳会战来看,项羽并没有逞一人之勇。先看巨鹿之战。这场战役是反秦武装和秦朝主力的生死决战,也是项羽登上政治舞台的关键一步。这场战役,项羽在杀宋义、夺军权之后,先派派勇将黥布率两万军队渡黄河,取得小胜,然后,沉了船,砸了釜甑,烧了庐舍,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以表示此次出战必死的决心(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釡甑,烧庐舎,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破釜沉舟”。而且,项羽率先攻击的是章邯带领的20万秦军主力军团,经过艰苦绝决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章邯军团,断了秦朝长城军的粮道。然后,集中力量攻打围攻巨鹿的长城军团,并彻底消灭了长城军团。消灭了长城军团之后,项羽率军与被击溃而尚未被消灭的章邯军团相峙了半年之久;同时,又采用政治攻势,瓦解章邯的军心。经过半年修整的项羽派蒲将军率领部分楚军渡过漳水,日夜兼行,截断秦军的归路。自己亲率大军北渡漳水,再次大败秦军。此时章邯对外面临项羽军团的巨大军事压力,对内倍受赵高的猜忌,内外交困的章邯请降。这场著名的战役,项羽指挥若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表现了一位军事家的天才。在现存的文献记载上,我们丝毫看不到项羽仅凭一人之力的匹夫之勇。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天才军事家的指挥艺术。这里哪有“匹夫之勇”呢?(未完待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