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の永恒★ ☆刹那の永恒★
每个人都是一个音符,在生活中谱写着快乐,悲伤,安逸,激昂的乐章,这动人的旋律既真实又虚幻,令人陶醉于其中.
关注数: 79 粉丝数: 143 发帖数: 13,057 关注贴吧数: 13
现在CN是啥位置都缺顶级选手啊 尤其2号位,冠超一把岁数本来就是退役的人了,倒退四五年确实还行,NTS说的再多东南亚天梯第一,看比赛发挥除了BP问题很难说没有个人软脚虾的因素在里面,感觉对线能力放一边,他对版本的理解也不是那么灵活的样子 3号位之前也和2号位一样缺,但今年的niu是真的有世界顶级3的水平,LGD的真大腿无需多言,此外就没有能看的了,查猪也是跟maybe一样 4号位行星比以前打得好多了,但仍需进步,还没到顶级,fy估计也是跟maybe查猪同进退吧,也是退役老逼一挂的,5号位基本没什么大错,但也谈不上声音,雪碧的miposhka那视野控的实在是出神入化,感觉当年的xNova也许能一战? 最后就是兜底的一号位,shiro打的很不错了,有点裤裆掏钱内味了,不过还得努力,lou也不错,但问题在于池子比较浅,ban下去几个惯用绝活特别容易被掣肘,shiro比lou的支援更灵活一些,感觉多少跟ame学到了一些,虽然很多人说ame不行,比现在的鸭头肉至少差一个级别,但是遍观本届TI赛事,别说顶级C,能不犯病的C恐怕都难得一见,ame至少在目前这些同行里面还是很靠上的吧?不过能给队伍兜底的CN一号位目前除了shiro和ame我也是找不出了 CN太缺新人了,而且不是我招魂哈,看目前V社的更新方式和赛制安排,一个队伍不能做到吃透版本超越版本,核心位置除了基本功强硬,都要有自己对于英雄适应版本的独到理解,不然恐怕是基本无望冠军的,CN只有wings当年做到了,另外还有TI9的OG和现在的雪碧,这需要的是夜以继日的酬勤和一点点灵性,我有点偏悲观,感觉CN前面还是漆黑一片,不知道曙光在哪里
【讨论】有人用AI训练胡桃年轻的声音唱新歌 听了一下,模型炼度不是特别好,不过能听出来声音对这歌的听感影响真的太大了,这首歌的旋律走向虽然趋于平缓,但还是好听的,和主题契合度很高,主要问题就是胡桃声音音色的光泽度和太美丽时期都差太远了,更别提再之前了,然后真假音切换听得出来很用力但是很笨拙,推不动的感觉,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声和声编写问题,能听出来他确实是不敢把和声放大了,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声音质量的问题,和他过往的优秀作品比,比如《再见以前先说再见》,这和声的声压、高度、光泽度、灵活度和占比简直判若两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不是个节奏型的歌,没有那种明显的拍子(鼓点或者响指之类的)能让你打,所以听起来不是那么带感,总体来讲,我猜测这歌可能是新专辑概念的一个引子,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新专辑的主题,倒不是为了炸耳朵,所以还是期待后面的新歌能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我倒不怀疑他的音乐水平,但是嗓子一直以来都是他做音乐的重要乐器,嗓子拉了一定会大幅影响新歌的制作和听感,所以事先拉低预期还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我想讨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AI技术成熟之后,歌手以后能一直用自己巅峰的嗓音去演唱作品完全是件好事吗,有没有什么弊端?
关于知乎对巴哥的那篇“声讨”的一些看法 一部分认同一部分不认同 不认同的部分: 他说巴哥24岁以后就没写出过新东西然后说了一大堆专业性的东西,专业知识我不是很懂,但是他对于华语乐坛的贡献这个是有目共睹的,放眼世界也许并不算影响巨大,影响华语乐坛反正是够了,至于他所说的新东西难道指的是开辟一种流派?那可能大多数音乐人都没有这个能力,相对于开辟,能改造的好也是一种巨大成就了吧? 有些认同的部分: 他的商业成就确实一定程度上让大众对他专业水平产生了更高的估计(不然怎么会有苞米和毒苞呢?),爱比克泰德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一个人的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我并没有说他的成就不高,只是肯定会被高估。 另一点就是,我非常认同一个人的学识修养会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他这些年被捧的太高有点迷失了。伟作的词看得我抠地板,你要说这个词不是他写的,那ins是不是他发的呢?总不能哪个都是别人代劳的吧?其实我以前是觉得他有可能真的会向着罗大佑这个方向走的,他自己早年也表达过这个意愿,那个时候还是他刚发完叶惠美的时候,和别人不同,我不认为《止战之殇》是他最有思考的作品,因为止战之殇是个命题作文还不是他写的,反倒是叶惠美里面的《三年二班》、《懦夫》、《梯田》是最能打动我的,如果《懦夫》不是个命题作文的话,我会觉得这是他最有思考的作品,其他作品诸如《听妈妈的话》、《稻香》这种乡村童谣向作立意不高但是实际贴近生活也不错。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本来觉得好像止步于此也没啥问题,没想到当年惊叹号里面的一首《超跑女神》让我虎躯一震,之后再回想一下当年《本草纲目》的mv,我突然明白“哥的胸肌”的惊掉下巴并不是没有预兆,只是我当初滤镜太重没发觉而已。都这个级别的音乐人了还写这个?我倒是能理解商业化,通俗没问题,但是你通俗到庸俗、庸俗再到媚俗油门是不是太快了?应该踩这脚油门吗?我没资格要求什么。但横向对比罗大佑、李宗盛、崔健、张雨生,甚至包括PPT(是的你没看错,but检测到苞米的在途核打击),格局似乎不是小了一点半点啊,哪个都是教父级的人物,我也没见哪个人天天把“教父”两个字刻在脑门上写在作品里。幼稚也好自大也罢,反正找不出什么好词形容这种动机。 批判的东西说了很多,有些属于个人情绪,不见得客观,但其实我还是不讨厌巴哥这个人,只是挺遗憾他没有继续向上走,很多客观主观的原因。不过公正一点的说,他专辑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很多个方面的,并非只有他个人因素,罗大佑说的是对的,音乐是要沉淀的,是需要时间去成长的,他能保持这么长时间高频率高质量的产出真的已经可以说是超人了,《超人不会飞》确实是他少有的心声,尤其是在华语乐坛不断衰败,越来越不再能激起他的斗志的年代,身体每况愈下,团队的强人也不复从前,作为一个创作者,没有任何输入的情况下不断输出作品和创意,这是个非常困难痛苦的事,所以其实他很久以前大概就绝了成为罗大佑这种人物的念想了,因为这条路不仅辛苦还很痛苦,关于他的音乐理念《乔克叔叔》里面说的很清楚了,我建议别对他抱太大期望,也不必太失望,曾经拥有就可以了,平和看待吧,曾经的作品还是值得去反复品味的,未来如何不用太过于强求,年龄大了,也过了创作巅峰期了,很多原因都不允许他再高强度工作了,就这样吧
【有感】关于TI冠军统治力的一点点看法 回想了一下wings、og还有今年的石头人,在他们的TI年似乎都有一种不可战胜的感觉,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共通的点: 1.宽阔的英雄池,宽和深同样重要,但是相对来说宽更重要,有绝活当然更强; 2.自信力就是他信力。在比赛的时候无条件相信队友,无论进攻还是撤退步调一致,如潮水般绵密,5位一体; 3.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自己,更多的是服务于团队,把自己缩小,知道什么时候团队需要什么,来及时调整自己接下来的动作; 4.对版本的理解不止于在一个框架体系内深耕,多角度深入研究英雄技能和物品间的搭配,多尝试而不是迷信某几个体系,这里说句题外话,经常有观众看不懂的ban选问题、出装问题,觉得连自己都看得出来,pro战队竟然犯蠢看不出来,简直就是犯蠢,但是没准他们在第五层呢?就像本届小娜迦,前面几场其他队伍输了的,很多人就说小娜迦这么弱为什么还选,然后石头人7场全胜站出来啪啪打脸,诚然他们的小娜迦玩的更深湛,但是有没有可能其他队伍也有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计划和执行脱节了所以没能打出来? 5.趁热打铁。这个归结为一种“势”,TI赛场上屡见不鲜,尤其以液体最为著名,这种势往往能把一支战队的状态、信心从偶有的巅峰状态推向常态化,我们俗称为“手热”。 还有什么没讲到的欢迎吧友补充,我这几条权当抛砖引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