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2430 狙击2430
关注数: 264 粉丝数: 596 发帖数: 42,126 关注贴吧数: 230
论别斯兰事件中毛子警方的失误 个人认为,别斯兰的悲剧恰恰在于官方的介入,官方的谈判给了恐怖分子喘息的时间,使得恐怖分子可以在学校内站稳了脚跟,将原本分散在学校各处的人质都集中到到体育馆内,并且布设了多道防线和各种陷阱、爆炸物等。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可知,在警方到达之前,人质的家属(就是学生家长)们就已经发起过一次攻击,而且此时恐怖分子还并没有能够完全控制学校,学生分散在学校的各处,恐怖分子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防线阻挡家长们的进攻,并且在警方到达现场的时候,家长们已经成功的压制住了恐怖分子的火力。但是由于警方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到达现场的警察阻止了家长们的进一步攻击,于是家长们停止了攻击,改由警方与劫匪谈判。 然而鄙人认为,恰恰是这一谈判,给了恐怖分子喘息之机,使得恐怖分子可以有时间重整防线,将原本分散在学校各处的人质集中到体育馆内,布设爆炸物等。等谈判破裂之后,面对已经几乎无解的防线,集中的人质和各种爆炸物,即便是再训练有素的突击队也无力回天。 那么假如,警察没有阻止愤怒的家长们的第一次进攻,愤怒的家长们直接一鼓作气攻入学校彻底的消灭了恐怖分子,会不会伤亡比后来警方进攻小很多?个人认为会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在警方到底时家长们已经成功的压制住了恐怖分子,且此时恐怖分子还没能完全控制住学校,也没能布设有效的防线,趁恐怖分子还没能在学校内站稳脚跟之时攻入,可以与学校内背水一战的师生们形成里外夹击之势。 2.此时人质还没有被恐怖分子集中到一起,还分散在学校内的各处,而且已经被家长们压制住的恐怖分子很难抽出精力来顾及人质。即便此时恐怖分子想伤害人质,由于人质很分散,恐怖分子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伤害到大量的人质,这不能完全避免人质伤亡,但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人质伤亡。 3.在恐怖分子原本的计划中,很可能没有考虑到会在还没能控制学校前就受到学生家长们十分猛烈的攻击。但是在控制学校后如何与警方对质,恐怖分子一定是有非常详细的计划的。很可能人质家长们的第一次进攻,完全在恐怖分子的意料之外,此时恐怖分子已经家长们被打懵了,趁此时进攻,可以打恐怖分子一个措手不及。 的确,揭竿而起的人质家属们不如警方的突击队训练有素。但是在这次事件中,如果第一次进攻,人质家属们直接攻入学校,效果很可能会比现实中发生的“人质家属停火→警方谈判→警方发起第二次进攻”的效果要好。理由如下 1.人质家属们发起的第一次进攻固然比警方突击队经过精心计划而发起的第二次进攻要乱,但是在第一次进攻之时恐怖分子们的行动也很乱,此时恐怖分子还没能建立起有效的防线。而警方突击队的第二次进攻虽然更有序一些,但是此时恐怖分子也已经建立起了严密的防线。 2.虽然自发的人质家属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训练水平不如警方的突击队,但是人质家属们一方面占据人数优势,另一方面救子心切的学生家长们的潜能也会被极大的激发出来。 3.人质家属比警方的突击队更不胖牺牲。虽然警方人员出于职业精神不怕牺牲,但是对于家长们来说,如果牺牲多一个家长能多救下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在所不惜的。 4.众所周知而且人在极度激动时所能爆发出的潜能是极大的。网上可以很容易搜到“一个农民父亲为救儿子抬起卡车”、“美国22岁女孩为救父亲一个人抬起2.5吨卡车”之类的例子。而孩子被劫持,救子心切可以极大的激发出家长们的潜能,一旦那些被逼急了的家长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愤怒的家长们一定会拼死救出自己的孩子并把怒火喷洒到恐怖分子头上的。用一个很俗的词形容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的状态就是“暴走”。而警方的突击队的行动,则是完全依赖于职业素质。
【事后诸葛】论别斯兰事件中警方处理的失误 个人认为,别斯兰的悲剧恰恰在于官方的介入,官方的谈判给了恐怖分子喘息的时间,使得恐怖分子可以在学校内站稳了脚跟,将原本分散在学校各处的人质都集中到到体育馆内,并且布设了多道防线和各种陷阱、爆炸物等。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可知,在警方到达之前,人质的家属(就是学生家长)们就已经发起过一次攻击,而且此时恐怖分子还并没有能够完全控制学校,学生分散在学校的各处,恐怖分子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防线阻挡家长们的进攻,并且在警方到达现场的时候,家长们已经成功的压制住了恐怖分子的火力。但是由于警方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到达现场的警察阻止了家长们的进一步攻击,于是家长们停止了攻击,改由警方与劫匪谈判。 然而鄙人认为,恰恰是这一谈判,给了恐怖分子喘息之机,使得恐怖分子可以有时间重整防线,将原本分散在学校各处的人质集中到体育馆内,布设爆炸物等。等谈判破裂之后,面对已经几乎无解的防线,集中的人质和各种爆炸物,即便是再训练有素的突击队也无力回天。 那么假如,警察没有阻止愤怒的家长们的第一次进攻,愤怒的家长们直接一鼓作气攻入学校彻底的消灭了恐怖分子,会不会伤亡比后来警方进攻小很多?个人认为会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在警方到底时家长们已经成功的压制住了恐怖分子,且此时恐怖分子还没能完全控制住学校,也没能布设有效的防线,趁恐怖分子还没能在学校内站稳脚跟之时攻入,可以与学校内背水一战的师生们形成里外夹击之势。 2.此时人质还没有被恐怖分子集中到一起,还分散在学校内的各处,而且已经被家长们压制住的恐怖分子很难抽出精力来顾及人质。即便此时恐怖分子想伤害人质,由于人质很分散,恐怖分子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伤害到大量的人质,这不能完全避免人质伤亡,但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人质伤亡。 3.在恐怖分子原本的计划中,很可能没有考虑到会在还没能控制学校前就受到学生家长们十分猛烈的攻击。但是在控制学校后如何与警方对质,恐怖分子一定是有非常详细的计划的。很可能人质家长们的第一次进攻,完全在恐怖分子的意料之外,此时恐怖分子已经家长们被打懵了,趁此时进攻,可以打恐怖分子一个措手不及。 的确,揭竿而起的人质家属们不如警方的突击队训练有素。但是在这次事件中,如果第一次进攻,人质家属们直接攻入学校,效果很可能会比现实中发生的“人质家属停火→警方谈判→警方发起第二次进攻”的效果要好。理由如下 1.人质家属们发起的第一次进攻固然比警方突击队经过精心计划而发起的第二次进攻要乱,但是在第一次进攻之时恐怖分子们的行动也很乱,此时恐怖分子还没能建立起有效的防线。而警方突击队的第二次进攻虽然更有序一些,但是此时恐怖分子也已经建立起了严密的防线。 2.虽然自发的人质家属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训练水平不如警方的突击队,但是人质家属们一方面占据人数优势,另一方面救子心切的学生家长们的潜能也会被极大的激发出来。 3.人质家属比警方的突击队更不胖牺牲。虽然警方人员出于职业精神不怕牺牲,但是对于家长们来说,如果牺牲多一个家长能多救下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在所不惜的。 4.众所周知而且人在极度激动时所能爆发出的潜能是极大的。网上可以很容易搜到“一个农民父亲为救儿子抬起卡车”、“美国22岁女孩为救父亲一个人抬起2.5吨卡车”之类的例子。而孩子被劫持,救子心切可以极大的激发出家长们的潜能,一旦那些被逼急了的家长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愤怒的家长们一定会拼死救出自己的孩子并把怒火喷洒到恐怖分子头上的。用一个很俗的词形容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的状态就是“暴走”。而警方的突击队的行动,则是完全依赖于职业素质。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