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鸠摩智 低调的丽水
关注数: 158 粉丝数: 868 发帖数: 86,803 关注贴吧数: 6
浙江六大贫困县松阳县航拍 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上游,隶属丽水市。县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4.06万,常住人口18.94万人辖3街道5镇11乡401个行政村。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域中部松古平原是浙西南最大的山间盆地,主要河流松阴溪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汇入瓯江。县情特点可用五句话来概括: 松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松阳县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1800多年历史,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松阳历史上曾是处州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和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县内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西屏),71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是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和全国“拯救老屋行动”整体推进试点县。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庆寺塔、普济桥,省级文保单位黄家大院、进士牌坊、三庙(文庙、武庙、城隍庙)、石仓乡土建筑等大批历史文物遗存。松阳自古人文鼎盛,人杰辈出,涌现了唐代越国公、道教天师、养生鼻祖叶法善,“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张玉娘,南宋左丞相叶梦得,明《永乐大典》总裁王景等杰出人物,保存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高腔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还是革命老根据地县,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创立以安岱后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存的八个根据地之一,安岱后村被誉为“浙西南井岗山”。 松阳是浙南桃源胜地。松阳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组成部分,自古有“桃花源”美誉。唐代诗人王维曾写下了“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诗句,宋代状元沈晦更是发出“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由衷赞叹,并从此定居松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5.5%,水质达标率100%,是国家生态县、省园林城市、省森林城市。全县山水秀丽、田园秀美,良田千顷,物产丰饶,形成“百里乡村百里茶、一路山水一路景”的美景。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还使松阳成为“处州粮仓”,吸引了无数中原世族大家和闽粤族群迁居落户,使松阳成为赖、黄、瞿、劳等11个姓氏的郡望之地,是江南叶姓和包拯后裔的主要发祥地,石仓还是浙江省最大的客家族群聚居地。 松阳是生态绿茶之乡。松阳是“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松阳自古盛产茶叶,唐代已成贡品,1929年获得西湖博览会一等奖。近年来,通过实施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工程,松阳已跻身全国茶产业十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有茶园12.11万亩,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茶文化之乡。“松阳银猴”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是全国驰名商标、浙江区域名牌,成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浙南茶叶市场是“中国绿茶第一市”、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市场和全国百强商品贸易市场。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93.85亿元,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全产业链。 松阳是文化养生胜地。松阳是“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围绕打造“长三角田园休闲旅游胜地”,成功申报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旅游风情小镇,成功创建浙南箬寮原始林、大木山茶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松阴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成水韵象溪、古驿界首等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大木山茶室、红糖工坊等一批品质示范点,古村落、艺术创作、特色民宿等高端文化休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松阳还是以摄影写生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胜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计的美术家、摄影家和学子前来艺术创作、社会实践。乡村798文化创意园与与全国20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全县已建成8条摄影写生线路和一批画家村、摄影村。 松阳是幸福和美家园。松阳全面推进“田园松阳”升级版建设,积极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发展田园经济、培育田园城市、建设田园乡村、保护田园生态、经营田园风光、弘扬田园文化,加快建设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的田园松阳。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94.36亿元,财政总收入8.8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250元、14501元。
首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