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鸠摩智
低调的丽水
关注数: 158
粉丝数: 868
发帖数: 86,545
关注贴吧数: 6
西部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县镇雄也是高楼林立 大家觉得咋样?
丽水标语:交通改善了,丽水可视为昆山! 我感觉这个标语挺
“暴发户”群体被误解最深,真正暴发户普遍“低调” 很多人把一些炫耀性消费定义为“暴发户行为”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非常不对的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暴发户,突然暴富的人才叫暴发户,时间段,就像天降横财那样,比如种大奖了,比如房子拆迁了,比如突然继承了高额财产,像那种通过开店开厂收入慢慢增长的不能称之为暴发户,现在暴发户最多的就是来源于拆迁 实际生活中的暴发户消费普遍非常低调,由于钱来的快,财富和能力不匹配,大部分暴发户暴发以后还是延续以前的消费习惯,消费保守,连工作也不会改变,比如什么拆迁户大爷大妈依旧摆摊卖菜,还有拆迁户老太做保洁老头做保安,什么人字拖大裤衩提着一串钥匙收租的,这些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挣钱能力没有提升,花钱依然保守,甚至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多少钱,表现极其低调! 反而是慢慢富起来的人通过高消费去实现社交提升,人脉积累,让别人觉得自己强而有更多的机会
生活中百姓对民富的定义和统计局的出入很大 以浙江为例 生活中的台州人可能普遍性的认为温岭人比椒江人有钱,即使是椒江本地人也这么说 温州市区人会说乐清人比市区人有钱 丽水市区人会说青田人比莲都人有钱 杭州人甚至会说外地人比本地人有钱 再以福建为例 晋江人和泉州市区人也都说晋江人有钱 厦门人也说泉州人有钱,晋江人有钱,甚至安溪人也有钱 而统计数字却大相径庭!!! 出现这一现象的本质还是大部分老百姓说的有钱都是盯着头部的一些人,就好比我们看体育比赛都只盯着冠军,进而用冠军数量去衡量地区整体体育水平 老外也说中国人有钱 一个杭州的本地人看到那么多温州人台州人金华人去杭州买房子,还一掷千金,很多还开着豪车,然后他们就感觉他们比杭州本地人有钱,殊不知,没钱的外地人压根就不会在杭州买房子,租房的打工的他们又忽略了 同理,大量的郊县有钱人去市区消费买房甚至定居,也让市区人以为郊县的人很有钱,实际上郊县下限比市区下限水平差很多,拆迁户比例小得多,体制内比例小得多
地方经济发展了本地人收入增加很少是因为工资增加!!! 总有一种论调,鼓吹民富就看民营经济,去宣传几个大老板多有钱,然后认为国企发达外资发达本地人照样上班就没钱,搞的好像一个地方民企老板富了会给本地老百姓人分钱一样,还特别在意老板是不是本地人…或者能给本地人提供大量的高薪岗位一样… 实际上就收入待遇而言,民企工资是最差的,福利最低,保障最少!! 大多数所谓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是靠土地和房产实现增值而致富的,而且这个致富效果是最为明显的 东莞的老百姓是富裕的,并不是因为东莞本地人上班工资有多高,很多本地土著通过建高层自建房出租给外地人,有人说东莞房东穿个拖鞋,开着摩的,掏出来却是一大串钥匙,这类富人总会给人感觉太低调了,其实在我看来也不是低调,是他如果去上班也没有多少收入,没多少技能,以前本来就普普通通也没做什么生意… 昆山的老百姓是富裕的,大量企业涌入,吸引大量人口,本地虽然没有东莞那么多的高大自建房,但企业多了就要征地拆迁,昆山拆迁户多,随便拆一下分多套房,即使只是上上班一样有很多资产 义乌老百姓也是富裕的,由于市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商人,前店后厂模式,义乌本地人除了拥有不少的租金收入,还开了一堆小厂和经营店面
各省农产品电商销售额 根据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数据,2024年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34.38亿元,同比下降46.19%@新民街道
职场上的领导视察都是要挑出点毛病彰显自己多高明 当然为了应付领导视察下面也会做很多平时不做的工作,全员奥斯卡,领导来了之后平时,私下对领导咬牙切齿的员工也笑容满面了… 这种事情从小就开始培养吧 老师旁听,领导视察,学校里也组织演戏 当然领导也知道大家在演戏,根据剧情需要,先表扬一番,然后再点出不足彰显自己高明 还老喜欢说一堆废话 各位精英们早上好,然后让下面的人喊好很好非常好,通常喊一遍是不行的,第一遍假装说喊的不够响亮,重演一遍然后领导笑容满面的说太棒了…
从丽水青田的温溪现象看国内普通工人收入差距和欧洲巨大 根据公开信息,青田温溪镇的外来人口和华侨数量如下:- 外来人口:根据2022年5月的信息,温溪镇常住人口7.5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有2.3万人。- 华侨:根据2022年12月青田县召开的侨情数据新闻发布会,温溪镇的华侨数量达3.5万。 在丽水青田温溪镇会有一个非常反常现象,本地人往欧洲跑,但同时又一一堆外来人口,著名鞋业品牌意尔康总部就在温溪镇,还有浙江青山钢铁,还有浙江瑞浦新能源
怎么还有人认为“低物价”地区底层百姓生活质量高? 我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其实很多人讲的物价低无非就是吃饭买菜花的钱少一些,或者理个头发等服务行业花费少一些 工业产品要么差不多,可能所谓的“高物价”地区的工业品销售价更低(产地+竞争更激烈) 这里就以浙江和山东举例 一个是浙江偏远山区的农民年,一个是山东平原地区的农民,你认为农民需要天天买菜?恐怕不但不买菜还可以卖菜吧?菜价对于他是价格越高越有利还是越低越有利?山东农民种的白菜卖1元一斤,浙江农民挖的笋卖2元一斤,谁挣得多?如果在城里打工,服务业价格除了房租就是人工费用了,在浙江做服务员可能就是三四千收入,山东安服务员少个1000不过份吧?很多人只是从自己角度去看问题,鼓吹房价低就幸福的是在无商品房的角度看的,有房的人希望房价越低越好? 在很多发达国家,农产品是有保护价的,很多网民嘲笑日韩农民吃西瓜贵,直接从中国进口都比他们自己种要省钱,但为了保障本国农民利益,有价格保护的,反而工业品是便宜的 发达国家只要人去干的如保安保洁等服务业收入都不会太低,而靠机器操作的工人收入不会像中国对服务业从业者及农民那么有优势
浙江24年社保公报,城乡基础养老金标准220到底给谁的? 省标准只有220元,但每个城市都高于这个数 衢州丽水最低,根据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信息,2024年7月1日起,丽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27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95元 。2025年第一季度,丽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为394.48元
你愿意做苏式市民还是做浙式农民?? 江苏部分网友真搞笑@枫林雅阁夜听雨 ,商品房房价比不过浙江时说浙江老百姓很苦,需要付出更多的钱用于住房上,生活压力大,结果浙江很多人可以盖大大的房子还能用于出租赚钱,享受比江苏更好的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保障(城镇职工医疗覆盖率、养老金发放、城镇职工退休金覆盖率,更好的医疗资源,更高的低保标准),浙江的农民享受着市民和农民的双重福利,而江苏的市民却住在城里送外卖,期盼着东哥去普及养老保险😂😂😂😂
土温苏永康演唱会被投诉取消,让我想到杭州自来水事件 苏永康去年已经在北京东莞佛山举办过演唱会了 10月4日将在广东怀集举办,再接着就是温州10月6日的,同样的事,但发生在浙江就不行 杭州自来水类似时间也是,外地哪个城市敢说没发生过类似的?现在杭州的水质估计要被认为是全国最差的了
浙江县城高楼(已建+建设中) 温岭中心镇楼286米,算已建成的县城第一高
浙江最近20年发展速度究竟慢于全国还是快于全国? 从GDP的角度是慢于全国:从7.2%降到6.7% 根据相关数据,2004年和2024年浙江省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分别如下: - 2004年:根据聚汇数据,2004年浙江GDP占全国比重为7.09%。银行信息港的数据显示,2004年浙江GDP占全国比重为7.29%。另外,根据浙江在线的数据,调整后2004年全国GDP为159878亿元,浙江GDP为11649亿元,计算可得占比约为7.29% 。综合来看,2004年浙江GDP占全国比重约为7.09%-7.29%。 - 2024年: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4年浙江省GDP为90131亿元,全国GDP为1349084亿元,经计算可得2024年浙江GDP占全国比重为90131÷1349084×100%≈6.68%。华经情报网的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GDP占全国比重为6.72%。综合来看,2024年浙江GDP占全国比重约为6.68%-6.72%。
GDP600多亿的浙江山区县-安吉 2024年安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57亿元 几年没见变这样了
没有兄弟姐妹的八零九零普通家庭负担不小 尤其是父母还是农村的无退休金的,如果父母健康还好,但人上了年纪容易生病,住院需要陪护,靠一个孩子根本就难以承受,尤其是孩子在城市工作,父母在农村老家的那种
水哥发了那么非主流数据是不是挺惹人不高兴的? 是不是我发的这些“别出心裁”的数据影响一些人吹牛了??
1-7月各省商品房销售情况 1-7月各省商品房销售均价 1.上海:约40413元/平方米 2.北京:约32812元/平方米 3.浙江:约15567元/平方米 4.广东:约15337元/平方米 5. 福建:约10406元/平方米 6. 江苏:约9957元/平方米 7. 山东:约7719元/平方米 8. 湖北:约7623元/平方米 9.安徽:约6791元/平方米 10.河南:约6323元/平方米
城市商品房降价有人断供,农民财产贬值又有谁关心? 过去的20年城市原住民或者说进城早的居民是受益的,资产因房地产的兴起而暴涨,我一个金华朋友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她说自己老妈姓水,她家住在现在金华市区房价靠前数的御江帝景附近一个老破小,她说她爸爸买房子时连10万都没花,而现在几百万随便卖卖… 有的地方为了城市化,哪怕地方再偏远,也不允许自建房,不光不允许建,路也懒得修,或者稍微应付一下,更别提其他配套设施的投入了 尽管城市化无法避免,但这种人为的干预让很多农民父辈积累的财富不但没有随着物价升高而升值甚至出现严重贬值
浙江最便宜的两个知名楼盘,一个在宁波一个在温州 宁波奉化的恒大御海天下,在奉化一个靠海的村子里 一个是温州的阳光100阿尔勒,在温州市区山顶上的楼盘
豆包回答关于地方城投拍地算不算固定资产投资 有没有专业点的回答一下 如果这样也可以,刷GDP很容易 左右捣右手,拿地不开工,GDP冲冲冲
城投拿地金额30强城市,杭州城投简直不堪一击 南通城投拿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23、24年各省及部分城市卖地收入(非城投部分)情况 2023年非城投拿地金额,部分省份计算如下: - 青海:8 - 2 = 6(亿元) - 新疆:275 - 71 = 204(亿元) - 甘肃:140 - 28 = 112(亿元) - 山东:3124 - 1736 = 1388(亿元) - 辽宁:311 - 103 = 208(亿元) - 福建:1558 - 516 = 1042(亿元) - 陕西:1258 - 404 = 854(亿元) - 内蒙古:322 - 79 = 243(亿元) - 黑龙江:84 - 10 = 74(亿元) - 海南:406 - 73 = 333(亿元) - 安徽:1606 - 735 = 871(亿元) - 河南:1425 - 603 = 822(亿元) - 北京:1973 - 274 = 1699(亿元) - 云南:350 - 114 = 236(亿元) - 广西:432 - 236 = 196(亿元) - 湖北:1911 - 1136 = 775(亿元) - 河北:1834 - 538 = 1296(亿元) - 吉林:259 - 134 = 125(亿元) - 广东:3224 - 714 = 2510(亿元) - 山西:470 - 134 = 336(亿元) - 江苏:8499 - 5624 = 2875(亿元) - 浙江:5325 - 1843 = 3482(亿元) - 湖南:1582 - 1063 = 519(亿元) - 江西:1383 - 900 = 483(亿元) - 四川:2636 - 1409 = 1227(亿元) - 重庆:716 - 381 = 335(亿元) - 上海:2408 - 280 = 2128(亿元) - 宁夏:72 - 6 = 66(亿元) - 天津:615 - 213 = 402(亿元) - 贵州:982 - 609 = 373(亿元) 全国合计非城投拿地金额为:45187 - 19968 = 25219(亿元) 2024年非城投拿地金额: - 青海:17 - 2 = 15(亿元) - 新疆:347 - 79 = 268(亿元) - 甘肃:172 - 63 = 109(亿元) - 山东:3211 - 1862 = 1349(亿元) - 辽宁:320 - 133 = 187(亿元) - 福建:1586 - 690 = 896(亿元) - 陕西:1261 - 469 = 792(亿元) - 内蒙古:312 - 91 = 221(亿元) - 黑龙江:78 - 10 = 68(亿元) - 海南:373 - 65 = 308(亿元) - 安徽:1462 - 866 = 596(亿元) - 河南:1276 - 649 = 627(亿元) - 北京:1757 - 301 = 1456(亿元) - 云南:302 - 106 = 196(亿元) - 广西:371 - 172 = 199(亿元) - 湖北:1616 - 1034 = 582(亿元) - 河北:1504 - 586 = 918(亿元) - 吉林:211 - 89 = 122(亿元) - 广东:2607 - 840 = 1767(亿元) - 山西:377 - 133 = 244(亿元) - 江苏:6572 - 5137 = 1435(亿元) - 浙江:4041 - 1775 = 2266(亿元) - 湖南:1194 - 725 = 469(亿元) - 江西:1024 - 772 = 252(亿元) - 四川:1899 - 1069 = 830(亿元) - 重庆:494 - 317 = 177(亿元) - 上海:1585 - 420 = 1165(亿元) - 宁夏:46 - 4 = 42(亿元) - 天津:324 - 105 = 219(亿元) - 贵州:509 - 313 = 196(亿元) 全国合计非城投拿地金额为:36847 - 18877 = 17970(亿元)
电商时代,阿迪耐克线下门店减少,某山东土哥要跟上时代 阿迪达斯和耐克的线下门店数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作为耐克、阿迪达斯在华最大经销商的滔搏,其发布的2024/2025财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公司直营门店数量为5813家,净减少331家,同比减少6.4%。回顾过去三个财年的数据,该公司线下门店数量分别为7695家、6565家、6144家,呈逐年缩减趋势。另外,宝盛国际作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运动品牌的中国代理商,过去五年关店超过2000家。阿迪达斯方面,2022年其门店数量同比减少约2500间。2023年,阿迪达斯全球门店数量从2022年的1990家减少到1863家,公司称这是由于其决定结束在俄罗斯的业务。不过,据报道,截至2024年6月,阿迪达斯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长至1868个。
返聘老保安今天早上又向我展示他的退休金了 所谓的浙南地区~ 15年6个月最低缴纳 养老金2502.1元 现在干着保安工作,只缴纳医保,好像三百多一个月吧
怎么没人关注一下各地的残疾人两补政策 2025年中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人 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个大省人口规模了 残疾人两项补贴指的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是具体介绍 :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长期照护支出,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
在物流便捷的前提下,蔬菜粮食的价格决定了当地下限收入 一个地方的下限收入群体就是本地偏远地区的农民,总有人鼓吹当地物价低,认为这样普通人生活质量高,你买菜到时便宜了,果农菜农粮农的收入就更低了,服务员的收入就更低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一个人月吃饭钱从1000提高到1500还不至于太影响到生活质量
戾气不要那么重,欣赏一下水哥拍的海景 什么江不江南的长不长三角的不重要,离长江远一点夏天还能看到海和美丽的岛屿
鼓吹“奉献精神”是一种虚伪的利己主义行为 鼓吹奉献精神的往往都是从利己的角度去歌颂奉献者,自己却从不奉献,这种比利己主义者多了份虚伪…
上来就咬,不拉黑留着过年吗? 气急败坏后再发贴说我拉黑他 我发帖要管,我不让回我的贴也气急败坏? 刘总公众人物,自己都微博发帖,每个人发表自己观点还不行?不喜欢也有拉黑网友权利 我又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我限制别人回帖也不行了,我又不重要,用不着气急败坏单独开贴啊
清北复交浙25年录取生源 2025年清北(数据不含北大医学部)录取生源中,浙江籍学子300名,仅次于北京 2025年浙大录取生源中本省3254人,占49.39%(2024浙江省内录取3180人,占总人数的48.9%),25年浙大还增加了本省份额,可见浙大对本省学子认可度多高! 2025年上海交大在浙江录取308人,仅次于上海本土,在浙江招生以综合评价为主 2025年复旦大学在浙江录取241人,仅次于上海本土,在浙江招生也是以综合评价为主
很多农村有儿女的“孤独老人”过得不如五保户 儿女在城市或者城镇,老人还独守农村 有的是儿女不孝顺不愿意和老人住一起 更多的是老人留恋故土或者不想给儿女“添麻烦”的老人,很多人可能认为老人很傻,为什么不愿意搬走,要知道老人中很多没上过学,出去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在年轻人眼里破败不堪的老屋在老人的眼里那就是他的一切 而且人都有恋旧情节,现在很多八零九零的人想象不到自己在00后眼里有多老,同样的五零六零的老人也不愿意接受自己老去,更加眷恋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地方,但不得不接受村里人口越来越少,越来越破败的现实,由于这些老人有儿女,一般享受不到低保,更享受不到五保户的待遇,如果子女不富裕的话,基本上都只能靠自己,这样的老人无论在哪里都有,在浙江也不例外
都说大强子富不忘本,为啥百强城市宿迁保险公积金不如小丽水? 76个鸡蛋的报恩故事反复讲
随便调查一下,我赌知道自己曾祖父和太奶奶名字的凤毛麟角! 还可以放宽点,知道自己外婆奶奶全名的都不多,知道自己太爷爷名字的也应该没几个,尽管有些人可能见过自己的太爷爷太奶奶(见过也基本是10岁前吧),但每个人记忆力是有限的,长大了会忘记,我曾考过几个本科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高中理科生的,问他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结果是大部分不学化学的理工学生连这个都忘记了,连自己亲人名字都不知道,你还让你指望别人记住你家乡名人??
很多人高估了自己城市知名度,我们丽水知名度还不如纳爱斯雕牌 想起当年水哥上大学时,班导第一节课就让我们自我介绍,姓名和来自哪里,家乡有什么特产名胜还有名人之类的,最后结束再抽查记住了哪几个同学,我所就读的地方在省外,当时我的介绍是我来自浙江丽水,家乡比较出名的是纳爱斯雕牌洗衣粉,丽水的丽读第二声,美特斯邦威老板也是我们丽水的,结果抽查中记住我的在全班排名中数一数二,他们开玩笑说记住了那个雕牌洗衣粉 那还是2004年的事 而我大多数同学介绍家乡名人和名胜古迹,当天能让我记住的并不多,辽宁铁岭的那个被记住的可能最多,人家一介绍铁岭,同学都说大城市啊 ,可见赵本山小品的影响力多大,湖北襄阳也被记住,不是因为什么历史文化名称,而是因为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至于其他什么名胜古迹家乡古代名人,什么历史文化名城,别人不一定记得住…比如我的某一好朋友介绍家乡江西鹰潭,他说家乡龙虎山是道教圣地,有著名的鹰厦铁路,还是邹韬奋的家乡,当天根本就没记住,后来和他关系好了才知道 其实普通人记不住其他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的,除非强迫,并不是所有名人能享受鲁迅待遇,中学时代强迫背诵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考试卷也可能出现,其他文豪可能也有名气,但没被要求背诵籍贯,一些著名景点也差不多,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人了解地方可能更多的来自电视媒体
2024年部分省市银行业不良率情况 多数省份不良贷款率提高,浙江不良贷款率全国最低
城市人均社消排名,据说莆田也特别厉害? 有人是这不是个人消费是包括ZF采购 莆田连机场都没有 公交车还没有开通(拿城乡客运班车冒充公交车,票价城乡客运,公交车速度)
浙江带浙南浙北浙东浙西的地名 浙北地名都在嘉兴一市 浙南地名的分布在台州、丽水、温州 浙西地名的分布在杭州临安、富阳和衢州 浙东地名的分布在宁波和台州
某音某条IP地址公开后评论区的地域特征还是明显的 有人说不应该用地域划分人,然后举个体例子来反驳,我认为地域特点是客观存在的,这里抛开基因论,每个地方的人生活习惯不一样,生活观念也不一样,企业招聘为什么会删选学历,学习是一种认知提升,地方观念也是如此,差异很大!一个在上海完成小学的孩子哪怕他的父母没钱和自己老家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 看过一个小视频,一个孩子上了电梯,碰到班主任也在电梯里,小孩全程不说话,背对着老师,很胆怯,但有的孩子却能跟老师交流,还敢跟老师开玩笑,接受的学校教育不一样,表现的行为也就不一样了 今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新闻一出来,报道学费9万一年,结果就有些地域的IP留言担心这些孩子找不到工作,对西湖大学的置疑的IP也往往都是(安卓大省、拼多多用户大省、蜜雪冰城大省、红旗汽车大省、仅退款大省、哄抢大省)
山东物价低的真相 手机安卓大幅度高于苹果的 抽烟单箱2.86万一箱的 车子最畅销的前六车型起售价低于8万的 其实不是山东物价低,是低价商品在山东受欢迎
水哥看浙BA的感触 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比赛可以让普通人增长见识 诸暨赛前何其高调,结果和杭州打被压着打,输了之后低调了许多 丽水县区之王被温州狂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苍南柳杨杰和丽水倪豪凯都是各自球队巨星,丽水对苍南比赛中倪豪凯没上,这次对宁波上了,一人狂砍50+而实际上这两人可能连CUBA都打不了,更不用讲CBA或者国家队,但在普通群众中就是天花板级了,比赛也挺有观赏性 所以之前在某平台里有人嘲讽范志毅讲的国家队踢苏超强队,真要踢我估计国家队虽然不行,但打地方非专业球队30:0都正常 民间英雄碰到专业的哪怕是专业弱队都是被狂虐
从山东“特步”哥发的结合本人亲身体验联想到浙江人的消费 作为大学在外省(江西南昌)读的85后,我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20年前有不少浙江学生在南昌读大学,那时候南昌和西安是全国民办大学最集中的地方,很多学校只要你有钱就可以读,比如江西的蓝天学院(现在改名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很多都是学生或者老师去招生赚介绍费,像蓝天学院每介绍一个有1000元奖励,越多提成越高,我比我堂弟大一岁,他读书不太好,普高都没考上,在绍兴读的一个中专,后来经招生老师介绍去了蓝天学院,那时候民办学校学费8000到1万的学费,公办本科大专都只要四五千一年,江西三本也就一万,浙江三本1.5万以上,蓝天学院招的很多都是学习不好但父母还是想让孩子混文凭的,由于浙江父母重视教育且经济条件也更好一些,这些民办学校就很容易在浙江招到学生,连焦点访谈都报了南昌招生乱象,据说有一个学生招生一个暑假挣了几十万~~ 回归正题,我比我堂弟高一届且在同一个城市上学,而且我们两个学校离的不远,自然就经常去他们学校,他那个学校浙江籍学生非常多,甚至可能超过江西本省,就拿生活费而言 ,以当时的消费水平再结合南昌物价,大部分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四五百,而当时浙江籍学生普遍接近1000,所以导致在他们学校就觉得浙江人有钱,浙江的孩子穿当时所谓的名牌(阿迪、耐克、安踏、特步、以纯、美邦、森马、唐狮之类的)比例远比其他省份更高,那种民办学校孩子抽烟的也多,也能看出区别 我自律性较强,我不像其他同学父母每个月汇生活费(题外话,当时转账还要手续费),我是每次开学时父母一次性给我五千生活费,而我每个月开销只有四五百,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寝室室友一借钱就会想到我…回家时我被一个老太太狠狠地夸了一顿,因为我爸说我每个月只花四五百,生活费还有剩余,而他孙子每个月花光,而他家经济条件并不好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现象,即使家境不富裕的浙江人,在日常生活消费中也是和普通家庭的浙江人同步的而不会跟外地人同步,尤其是买衣服 同样在鞋厂打工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如果都有吸烟的西瓜,本地人大概率买更贵的烟,可能在外地人眼里这个人虚荣,而实际上在他眼里,烟就要20以上的,并不是因为虚荣 月入过万的骑手舍不得花20的奶茶 月入五千的公司文员每日一杯咖啡 环境是能改变消费习惯的 苹果4刚上来的时候,QQ上还有显示,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我浙江籍的同学苹果手机比例明显高于外省
中西部在沿海月入过万的农民工老家购房、建房其实很愚蠢 1、交通成本;假设老家距打工地方1000公里,来回2000公里,一年就回一次老家,来回油费+过路费就超3000元,回家算呆十天,在家肯定要走走亲戚,交通再+1000,那就光这笔钱就有4000 2、人情成本:中西部一言不合就办酒席,最近某音一堆江西安徽升学宴刷屏,只是一个缩影,一旦把家安在外面,这种浪费时间和钱的宴席是可以断掉的,前提是自己有这个决心,你在外安家定居不说完全断掉也可以断掉一半,回老家还要走亲访友送礼 3、回家期间消费,尤其是春节期间,家中物价暴涨,小县城看个哪吒都要100,农村攀比严重,不少人还参与赌博,赢钱大手大脚,即使赢了也不会余下多少,输了可能一年辛苦钱都搭上了,如果在工作地定居,攀比都没对象,自己过自己,有这些攀比的钱赌博的钱可以出国旅游了 4、老家盖房建房的财产极大贬值,盖好的“小洋房”一年住不了几天,城镇化不可逆转,即使购房,老家贬值可能更厉害,而且还难卖出去
为什么很多工资五六千的人会比工资过万的人生活的好 这位浙江台州的女同志工资就五六千元,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还有一个孩子要养,老公不给钱,父母普普通通市郊村民,父母还年轻,加起来收入应该过万,孩子住娘家,拆迁户,0房贷不说家里还有出租房收入,平日爱看演唱会,而且都是内场,还喜欢打飞的去外地看
七普安徽籍在江浙沪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 1. 上海市:242.7 万人 2. 苏州(江苏):103.15 万人 3. 杭州(浙江):77.49 万人 4. 宁波(浙江):72.44 万人 5. 南京(江苏):52.51 万人 6. 无锡(江苏):51.37 万人 7. 常州(江苏):39.59 万人 8. 嘉兴(浙江):33.16 万人 9. 温州(浙江):31.13 万人 10. 湖州(浙江):24.17 万人 11. 金华(浙江):24.08 万人 12. 南通(江苏):21.15 万人 13. 台州(浙江):20.93 万人 14. 绍兴(浙江):19.92 万人 15. 镇江(江苏):14.99 万人 16. 舟山(浙江):7.83 万人 17. 扬州(江苏):7.35 万人 18. 徐州(江苏):7.06 万人 19. 泰州(江苏):5.18 万人 20. 宿迁(江苏):1.91 万人 21. 盐城(江苏):1.6 万人 22. 丽水(浙江):1.48 万人 23. 淮安(江苏):1.35 万人 24. 衢州(浙江):1.26 万人 25. 连云港(江苏):0.86 万人
本不富裕的娘家遇拆迁(搬迁),不分给外嫁女一分钱合不合理? 这位江苏网友的描述:同事老婆老家是丽水最差的那种农村,但最差的农村拆迁了,应该是嫁到泰州之前家里还是山里,否则女婿不会知道岳父母家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所谓的拆迁准确的说是搬迁,这种搬迁拿到的钱无法和城市拆迁比,因为这些扶贫性搬迁也看不上你的地基,城市拆迁是把你原占有的土地用于建设,那种赔偿比较多 女儿都嫁到外省了,能给父母养老吗?你不养父母,父母本身也不是富裕家庭,拆迁款全部给自己的兄弟难当不可以?你是外嫁,嫁的还不近,一年都见不了父母几面,女婿还惦记岳父母拆迁钱,怎么不把岳父母接过去养老?
过去20年省会发展更快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校 截至2024年末,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排名前八的城市为:广州(168.12万)、郑州(150.77万)、武汉(141.16万)、成都(130万以上)、重庆(121.2万)、北京(107.3万)、南京(100.8万)、西安(100万以上)
房地产爆发的20年,省会、地市、县、乡镇、村差距扩大了 过去的20年,省会城市比地级市发展好 地级市比县发展好,县比非县城所在地乡镇发展好,乡镇又比农村发展快 土地财政的结果 级别越高,土地指标越多,土地出让金也会更多,有了出让金,用于建设的钱也越多,假设越好,越吸引整个地区乃至周边具备经济条件的人购房置业 2000年以前,很多省会城市建设也是破破烂烂,没有土地拍卖前,各地建设成本就是建安成本
不要嘲笑经济注水地的人民群众,他们其实是受害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很多学生应该都经历过这种事情,自己班上课,学校组织别的班的老师来听课,有时候自己班老师会提前跟学生串通好,如果回答问题时大家都踊跃举手,然后老师自己会叫学习好的孩子回答,我就遇到过尴尬到现在都没有忘的一件事,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语文老师上课,后面坐着一群别的班的老师,老师提问时让我回答,她觉得我肯定会,要在其他老师面前装13,所有人都举手了,水哥这么高的智慧肯定是班里的学霸,不巧当时老师提问时我开小猜了,老师问我的问题我都没听到,但我举手了,水哥是个诚实的孩子,就说不知道老师问了我什么问题,其他班老师心照不宣的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我羞得满脸通红,语文老师非常尴尬,幸好水哥学习好,事后也没怎么批评我,换做学渣,那小姑娘(才20出头,现在看来就是个小姑娘,还颇有姿色)肯定要骂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弄虚作假都是利益,哪怕在小学课堂,我们语文老师弄虚作假是想让其他班老师以为她讲课很生动,我们班学习很好…同样的,有些地方GDP越好,人家体制内的收入就越高,普通人待遇好不好他们不关心,尽管我们发的很多数据其实很客观,但你影响到它们利益了,它们只能封禁的方式来解决,还学会了报团当然里面也要不少250,不把自己当外人,虽然自己利益受损也要一直对外
2024南京杭州五险一金对比(附个税和本外币存款) 养老保险不包括退休人员
今年一季度浙江、山东、上海电梯采购规模排名前三 2025年第一季度哪个细分市场电梯采购需求旺盛?哪些省市采购规模大?正福易找标大数据平台(正福易找标小程序、正福易找标PC端)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规模61.96亿元。从近年全国电梯采购规模来看,相比2024年采购规模增长15.23%,电梯采购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那么,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市场具体表现如何? 浙江、山东、上海电梯采购规模排名前三 从每个月电梯采购规模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1月-3月的采购规模分别为1月23.09亿元、2月24.01亿元、3月14.85亿元。 从全国电梯采购规模排名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规模突破千万元的有29个省市,18个省份采购规模超过亿元。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河南省、重庆市、福建省、四川省、江西省位居全国电梯采购规模排名前十,采购规模依次为9.68亿元、7.57亿元、4.94亿元、4.37亿元、3.12亿元、2.98亿元、2.91亿元、2.88亿元、2.57亿元、2.18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规模近62亿元,同比增长15% 2025-04-28 14:02:01 2025年第一季度哪个细分市场电梯采购需求旺盛?哪些省市采购规模大?正福易找标大数据平台(正福易找标小程序、正福易找标PC端)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规模61.96亿元。从近年全国电梯采购规模来看,相比2024年采购规模增长15.23%,电梯采购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那么,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市场具体表现如何? 浙江、山东、上海电梯采购规模排名前三 从每个月电梯采购规模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1月-3月的采购规模分别为1月23.09亿元、2月24.01亿元、3月14.85亿元。 从全国电梯采购规模排名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梯采购规模突破千万元的有29个省市,18个省份采购规模超过亿元。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河南省、重庆市、福建省、四川省、江西省位居全国电梯采购规模排名前十,采购规模依次为9.68亿元、7.57亿元、4.94亿元、4.37亿元、3.12亿元、2.98亿元、2.91亿元、2.88亿元、2.57亿元、2.18亿元。 从增长情况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采购规模增长显著,增长量分别达7.29 亿元、4.77亿元和3.47亿元。其中,山东省得益于轨道交通领域大项目集中落地,如青岛市地铁2号线、7号线、8号线均启动了自动扶梯及电梯设备采购安装项目,诞生了三个单项采购金额超亿元的大项目。 轨道交通领域电梯采购大项目频出 2025年伊始,轨道交通领域又迎来新的电梯采购需求。第一季度,浙江省杭州市、青岛市、福建省福州市、重庆市等城市修建地铁、改造车站,采购安装扶梯、直梯需求旺盛,轨道交通领域电梯采购规模22.37 亿元,以36.1%的占比位居细分市场第一。
丽水是全国唯一空气、水环境质量均跻身前十的地级市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丽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20多年来,丽水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20年排名全省第一,成为全国唯一空气、水环境质量均跻身前十的地级市,全市GDP年均增速超过10%。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充分吸收丽水试点经验,全球气候变化巴库大会发布的“国际城市碳中和指数”以“丽水指数”命名,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丽水实践正在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上半年浙江各县区GDP,丽水包揽倒数一二三 应该要加大扶贫力度
水哥经济学:用限制自建房的模式促进城时化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这种模式其实是违背市场化规律的,很多人是被迫进城而非主动进城,好处是短期内可以快速提高城市人口集聚效应,也可以让公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但也有非常多的弊端 按照现在的土地模式,土地出让金归ZF,受益者有三方,开发商+zf+银行,如果市民拥有建房权,那么居民也是受益者,限制自建房就是与民争利,一旦老百姓有建房资格,其作用不亚于经济适用房,自己建,房子成本就是建安成本,可以大量的提供出租房,减少房租价格,一个外来务工或者创业青年,几百元就可以租房子住下来,房东同样受益,如果租个店面也不过几万元,当然也有环境脏乱的缺点,但提供了创业的土壤,很多老板都是从小地方出来的,比如古茗老板和喜茶老板,第一家门店都是在小地方开起来的,房租廉价 可能在高大上的综合体上不如一些ZF主导的地方多,但是惠民方面有一定量自建房多地方要好多了 zf主导的地区,少数富人可能拥有非常多的房产和店面(比如某些开发商孝敬给有权利之人),有些富人成片的购买店面房产,他们可以起到垄断作用,本身在成本上哪怕是店面房,你也远比自建房高,最终抬高了创业成本,导致穷人除了上班就很难有别的可以做
上半年各省房地产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额 按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由高到低的31个省区市排名: 1.浙江(5124.7亿元) 2.广东(4975亿元) 3.江苏(4900亿元) 4.山东(3752.5亿元) 5.上海(2879.7亿元) 6.湖北(2611.4亿元) 7.四川(2330.8亿元) 8.北京(2060.5亿元) 9.河南(1963.6亿元) 10.安徽(1914.7亿元) 11.陕西(1627.8亿元) 12.福建(1425.5亿元) 13.湖南(1355.8亿元) 14.河北(1337亿元) 15.重庆(1252.7亿元) 16.江西(806.5亿元) 17.山西(759.7亿元) 18.云南(664.7亿元) 19.天津(661.6亿元) 20.贵州(673.2亿元) 21.海南(518.4亿元) 22.广西(530.7亿元) 23.辽宁(575.3亿元) 24.甘肃(496.4亿元) 25.新疆(468.4亿元) 26.内蒙古(416.5亿元) 27.吉林(225亿元) 28.宁夏(141.4亿元) 29.黑龙江(137.2亿元) 30.青海(50.7亿元) 31.西藏(20.2亿元)
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的设立凸显浙人智慧 畲族人口占全国仅2.47%,主动申请就成为华东唯一自治县了,提升知名度,还有政策
丽水学院拟升格为浙江民族大学,以后就简称浙大吧 丽水学院升格为大学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 政策支持力度大 :丽水市委、市政府于2024年8月14日颁发了《关于支持丽水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学校到2030年成功更名大学,通过实施三大行动十项目标,为学校更名大学打造了专属支持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 硕士点数量达标:2021年丽水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教育、农业、护理3个专硕点,2024年又新增机械、生态、旅游管理等8个硕士点,现有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初步满足了升格大学对硕士点数量的基础要求。 - 办学基础条件较好:丽水学院现有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661.3亩,校舍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4800多人,教职工136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等,在基础设施、办学规模和师资力量方面具备一定实力。 - 学科建设有进展 :学校围绕丽水市战略发展需求构建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优势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计划在“258”学科体系中重点培育1-2个学科,取得学术硕士授权点,并冲击“十五五”期间的省一流A类学科,还将智能科学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民族学列为下一轮学硕点申报的培育重点。
既然要从业人员全部交社保,何不干脆将保险转为税收? 这也不用个人缴纳什么,全部默认交最低档15年标准,如果要提高档次企业个人另外掏,直接纳入税收得了,也杜绝有人玩花样,也不用另外劳命伤财写合同办什么卡,个人搞个电子社保,工作年限等同于缴纳年限,一举多得
水哥经济学:天才少年大多数来自富裕地区的富裕家庭 中国式家长普遍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最好的给孩子,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大多数家长都愿意培养,穷人试错成本低,所以大多数拼读书,而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会让孩子全方面发展,选择其擅长的领域去培养
江浙城市2024年医疗资源(医师数和护士数)情况 部分城市护士数据不详 杭州:执业(助理)医师6.6万人,注册护士7.5万人 苏州:执业(助理)医师4.9万人、注册护士5.3万人 南京:执业(含助理)医师4.58万人,注册护士5.25万人。 宁波:执业医师(含助理)4.0万人,注册护士4.1万人 温州:执业(助理)医师38691人,注册护士38594人 徐州:执业(助理)医师3.33万人、增长10.4%,注册护士3.71万人 无锡:执业(助理)医师 2.95万人 注册护士未公布 金华: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671人,注册护士30423人。 南通:执业助理医师2.59万人,注册护士2.80万人 盐城:执业(助理)医师2.46万人,注册护士2.28万人。 台州: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23678人,注册护士25658人。 绍兴:医生数22412人,注册护士数24092人 嘉兴:执业(助理)医师22153人,注册护士22705人 常州:执业(助理)医师1.9万人、注册护士2.1万人 淮安:执业(助理)医师16822人、注册护士17957人; 泰州:执业助理医师16788人,增长13.2%,注册护士15606人 宿迁: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6571人,注册护士18627人 连云港:执业(助理)医师 1.53 万人, 注册护士 1.61 万人 湖州:拥有执业医师13893人 护士未公布 扬州:执业医师13201人,注册护士14828人。 丽水:执业(助理)医师10504人,注册护士11277人 镇江: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945人,注册护士11033人。 衢州:医生9497人 舟山:执业医师4965人,注册护士5005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