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风暴K 维京风暴K
生命中遭遇的烈焰,请宽恕我,匆匆而过
关注数: 115 粉丝数: 129 发帖数: 4,678 关注贴吧数: 65
【教父说 你们有点搞你们狠可爱】驱逐??? 哦    好久不来 这里就出事了。 这里的人我看着大多是中学生。 学生不就是喜欢挑事么。除了学习   没其他事情   就来舞文弄墨。值得肯定。 但,一个人的精力更应该放在研究商业文明的各种模式和运作上。而不是理性的诠释和感性的宣泄上。爆吧只是一种现象。我也经常去爆爆FZL    也组织人去我以前学校的吧 爆过几次。   他们的反应和你们差不多。 但这又有偿不可?即日即刻的帖子就那么有价值么? 你们就那么渴求那些拥有特定地址的消息?你们喜欢在一棵树上吊死?   你们的时间很充裕? 年轻的时候时间总不会够用的。做什么不都得去做了再说。    教父说 : “想搞, 就去搞。” 你们现在驱逐人   然后开大会小会讨论搞的各个都是公务员,董事会,什么的一样。你们就这么点打工仔的追求么。 从一个人,一个个体的角度来看 ,我和我的朋友都觉得    冬寒未央 不说学习,至少是值得你们敬佩的。因为她接触到的相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更社会化的。而她还坚持着文学这个很学气的东西。 当你们走出校园,可否一样拥有那种热情。 驱逐。   呵呵。   是否是格格不入? 教父说:“搞,就要搞到位。” 但这是有前提的。———— 教父告诉你们,这世界任何人都有合作的可能。不论是杀你母亲的刺客还是卷了你侄子钱的盗贼。 合作不代表无原则。懂的人自然会懂的。 冬寒未央为这个贴吧做的你们心里都有数。一个网络贴吧的形式,你要它有那么纯的文艺性是么?   这与网络的大背景是不符的。 有人严肃就必须有人水。 比严肃更严肃只能证明你们内心的空无。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有多元的访客。 “真正的棱角文人是不会有的。不懂合作,你就已经失去了这个世界。我的孩子们。”                                                           教父说的。 最后一句题外话,女人是很危险的。 而这也正是她们的可爱之处。
关于在贴吧 还是依靠出版物 建立文学社的利弊分析及构想 说点我的看法  J1AN小申和WJH同学还是想走槐总走过的路.可是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那还是得悲剧~ 关于在贴吧还是在杂志报纸等出版物上重建文学社的选择,我支持前者. 我认为可以在贴吧上开设专栏或主题文章,  利: A大家均有机会参与文后讨论,气氛较之出版物活跃.     B免除费用烦恼,既解决创建与管理的烦恼,又让大家写文章的目的相对纯粹,应该会有较大的流量.     C如在出版物上管理文章,必然少数人编辑多数种类不同的文章.编辑群体的数量缺失必然导致他们在繁琐的文案工作时阅读精力匮乏,偏重个人喜好而略有忽视他人品味,从而引发整个大众多元审美观的沦陷,很多人便因此感到乏味和抗拒,文学社便又将涣散不堪.    相对来说,贴吧能人众多,各类专才都可以依据实力建立个人影响力,对自己熟悉的文种进行讨论点评.这样也就相当于编辑群体的数量激增,专业指向更强,从而激发作者读者兴趣,营造百花齐放的格局.当然这个有点乌托邦~~~- -~     D在贴吧上会有学长们参与进来,加强了贵中校友的交流,拓展了文学社的取材和读者范围. 弊:    A贴吧文学社对管理员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同时须有文艺领袖般的人物肃清贴吧环境.这点听天由命.    B贴吧的读者群虽然加进了前辈高人,但却损失了贵中在读而不上贴吧的学生 这一部分的创造力,可能后果将是贵中的文学社只存在于网虫心中,而丧于野.这就有待在校的各位的宣传.    C无稿费确实令人有那么一些不爽~ 综上(当然不全面,大家补充下),我还是认为在贴吧上的文学社相较之依靠出版物为生的文学社更有发展潜力. 因为     文学社应该重建 也必然重建. 对于维系贴吧文学社的生存我提出几点建议. 1 开设主题贴  如  依据物象,情感,时间等分类的文字 像什么    A关于雨的现代诗作征集   B关于琴的古典诗作征集 C关于爱情的现代文征集  D关于月末的文字征集 (这个我有点混乱......感觉帖子分的细一些要好点) 2  作者自行发文章要带标志     作者如果发的是文章  不是一般帖子的话   可以在前面加特定符号   吧主可以统一规定是ASDAFQ!@#$%什么的符号,便于与水贴分开. 3  进行月度或季度,学期,年度等最佳文章投票. 获奖者按时间段长不同给予适当奖励.资金应该向学校争取.这个要等到文学社有一定影响力之后方有一定可能.......(事实上我觉得 不可能- -~   )   但投票选最佳文章 最佳作者 等啥奖项应该进行长时间筹划.这个应该有一定吸引力.    个人觉得要是槐总获奖,我过年回来给他一包烟.此为例证.
想念以及告别 池州玩了这些天  仿佛瞬间 又回到了北京  再到天津 空间的变幻我已麻木 只是割舍不下那份对贵中的情结 本来回家除了跟川哥 峰哥 槐哥以及前高三1班的兄弟们小聚下之外 就是为了看她一眼 现在很遗憾 这个愿望都没实现  是要等到过年了 恍然想起涛锅对川子说的那句  哥在北京夜晚的街道上一个人寂寞地抽烟 我是真有那种感觉了      又一个夜晚 帮川子整完事情  无归 这种巨大的荒芜感让我很兴奋 关掉手机   抗拒一切信息和电话   专心地抽MONTECRISTO 心里只有简单的想法—— 这还不如换两包1916~ 可这样奢侈还能有多久 我又不能很伤感地说ADE了 我的兄弟们 我的贵中 我的五星皖 我的花园   我的  我的 我现在到处蹿   加入什么协会关我什么事 你东北的汉子想干什么干什么呗 我TMD也不看你北方女的 你天津饭子爱咋说咋说 骂街是你们专长  国安泰达我都不知道 北京球迷我不认识 事实上球迷都是有点那个啥的 你要是真爷们你就进校队院队整个前锋后卫 别成天XXXXXXXXX在寝室瞎吼  我跟你说了我也算是北京人  你妈的还吼北京XX  你说我能不搞你?! 你跪下来割腕 我看得很清楚   第一刀没见红  你奶奶的根本就没那心   别XX装你爷们牛X了 发泄了这么多 心情集中了  反思便愈发痛苦了  】  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北岛一样吼一句 戴上帽子 集中思想 摆出那样决绝的姿态  或者将视野聚焦到  地衣居心叵测地蔓延  上面 哥怕是真的不行了  川二你要是看到我写的这些   你就好好地生活  别让我烦心了  以后的事情很难说  哥要是大二走了恐怕就一生难以谋面了    哥也不能看到你时潇洒地说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经过个毛啊  经过然后就完了 我也就完了 就像赵本山说 好~   完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