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_ 红袖_
关注数: 171 粉丝数: 63 发帖数: 2,005 关注贴吧数: 2
绝处逢生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樵夫正不知何是好,一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既然能上,既然惟一能够想象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没有,也许真的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这故事最大启发,是人们对未知的态度。 做人常有进退两难的场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别浪费支撑的精力,将全副精神付诸一博,跌下去会死,但已经无法爬上去了,就算博个万分之一希望,毕竟还是一线生机。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真要比堕落还要消极。我亲眼见过不少人就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唉声叹气,半死不活,人格恒常处于分裂状态之下耕牛了一生。这些“惯于凌空”的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那些多余的自我解释,但生命总有个期限,谁能跟生命玩角力? 教人跳下悬崖找活路,是不是疯了? 假如每一回你都当那一次决定的行动是你最后的一线生机,那你可以做到许多他人无法做也无法想象的事。你的生命有自己一套专属的价值观,你会有另一个思维足以自由闯荡的空间。你有自己的精神认知。这也许不能改善你饭菜的味道,但对生命来说,这个精神认知,至为重要。 凌空摆荡,浪费时间而仍然不会有结果。最后谁都不能在半空中撑上多久,既然使劲保持半天吊,倒不如趁自己头脑还清醒,体力还能赌多一次的时候,好好控制自己的命运。 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温柔对待亲爱的人(转) 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常常,我们会习惯成自然地对家人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懒得搭理。因为太过熟悉了,而不知珍惜。 「你快点行不行!?大男人这么会磨蹭,像个老婆子!」 便利商店内柜台前,妇人对抱着儿子选购饮料的丈夫吼叫,转过身却软了嗓:「先生,请帮我挑三个茶叶蛋,要入味一点的喔!」类似的情景应该常看见。 比如,丈夫在外活跃又健谈,被公司的女同事们封为幽默高手,回到家,却成了自闭症患者,不是盯着电视,就是看着报纸,对妻子的说话充耳不闻,或斥喝闭嘴。 观察发现,这样「里外不一」的情形在多数人身上、多数家庭里头都会发生,或是惯性,或属偶发,并且被「公然」接受。就像你遇见在争吵的夫妻,丈夫或妻子转过脸望见你时,会露出招呼的笑脸,回过头又继续争吵,那么般地自然。 对待家人,我们却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懒得搭理。因为太过熟悉了,而不知珍惜,这实在是极为错误的心态。 对同事和气,可以增进工作场所的融洽; 对朋友体贴,可以扩展自己的人际; 对上司尊重,可以利益自己前程。 却不细想:对家人和气,可以增进家庭的融洽; 对家人体贴,可以让关系更亲密; 对家人尊重,可以使生活充满欢喜。 与家人的关系,是这世上最该珍惜的情感!许多人却忽略了。 一名死刑犯临死前说了:「我很敬爱我老爸!可是我从没对他这样说,我总是不理他的教训,在他指责我时瞪着他,跟他耍流氓!我其实很爱他,很感谢他从来没放弃我,但我这一生,自懂事以来,只在他快要病死的时候抱过他一次,就只那一次,我没惹他生气!」 你呢? 总是对老妈嘟嚷肚子饿啦?袜子找不到啦? 总是对老爸呼喊机车坏了?没零用钱了? 总是对儿女教训没个好样?别给我丢脸? 错了!赶快,换个口气、态度表达看看!绝对会有好的感受与获得,你的生活将因此更美好; 要自知苦恼,才不会拒苦事; 要自知薄福,才会惜福种福; 要自知不会修行,才会虚心学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