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曦之光
伏曦之光
关注数: 34
粉丝数: 57
发帖数: 1,989
关注贴吧数: 47
【连载】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六章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六章作者:小野不由美 Ⅰ 由于无所事事,六太在广大的城内到处游走。自厨房到斡由的寝室,能看的地方几乎都看过了,但却无法让平时悠哉的宰辅眉头轻展。事实上,城里的各个角落都没法令六太静下心来。自被抓时算起,时间约过了二个月。 六太努力思索自己该如何是好。一切都变得不对劲了!更夜成了自己的敌人、斡由企图谋反、而自己更成了俘虏。本想——至少能出州城说服尚隆及王师,但却想不出任何可以逃出州城的方法。 顽朴周边也开始设置兵力,随时准备迎战王师的讨伐部队。以顽朴主力中心,分散于各处的州师也陆续被召回,全军集合于顽朴城下。 见到如此情景,六太不禁焦急的想该如何是好。顽朴西边,在可望见漉水的山腰之上已见到王师扎营的炊烟。一场战争看来是无可避免。快的话——战争在这几天内就会开打吧! 非得想个法子阻止不可!但六太却不知该如何下手。时间已所剩不多,如果不快点行动的话,后果可能更不堪设想。 六太在牢中咬着手指,坐于骊媚侧边的正前方。而骊媚则是抱着婴儿,坐在六太面前。 “台辅,您究竟在烦恼些什么,能与骊媚谈谈吗?” 六太低语着“没什么。”。 “只是有些郁闷,倒也不是烦恼。” “请您不要太过操心。” “我没有操心。——倒是,斡由真是个受人爱戴的人啊!打我到城内后,就不曾听过有人说斡由的不是或是指责。如果是尚隆的话,早就被骂得一无是处。” 骊媚叹了口气,轻拍着沉睡中婴儿的背。 “斡由的确是个有才能的官吏,但决无法与陛下相提并论。” “你真的很支持尚隆。——斡由的确是个勤奋的人。自我来到城里后,我还未见过斡由有疏于政务。” “——台辅。” “除了勇猛果敢外,还十分通情达理,是个有鸿鹄之志的人。如果尚隆能多向斡由学习就好了。总觉得……当初如果选斡由为王,说不定会更好。” 骊媚蹙起眉,表情不悦的抬起脸。 “台辅,您是在同骊媚说笑吧” “这是我的真心话。” “为什么您会说出这种话!台辅难道不信任您所选出的国王吗?” “相信啊~” 六太无奈地笑了笑。 “但那家伙的确是个混帐!” “陛下决不是愚昧之人。至少骊媚认为陛下是个相当得体的君王。所以骊媚才愿奉陛下为主。” “啊、难不成骊媚很在意尚隆。” “台辅!” 听到骊媚动怒的语气,六太缩了缩脖子。六太心里也明白,由于自己真的焦急过度,所以才拿骊媚开玩笑。 “骊媚真的很难过。……为何台辅会如此轻蔑陛下。如果陛下真是愚昧之人,为何您要将玉座赐给陛下?” “这件事不要问我!要问就去问天帝!” 骊媚叫了声台辅,接着坐直身子看着六太。 “当骊媚出仕牧伯之时,陛下曾对骊媚致歉。” “尚隆吗?……那可真是稀奇。” “诸侯并非国王的臣子,一但约制他们的权力,势必会有相当的反抗。” ——骊媚的主君对着她说“但是……”。 “但也不能让诸侯任意而为,总有一天,我会下令罢黜他们,到时说不定会有人举兵反抗。所以不能放任他们增加人民的赋税,进而养兵蓄锐。” 这是尚隆特意到骊媚府上造访时所说的话。 “当我开始整顿诸侯之时,想必会遭到十分强烈的反抗吧!除了依据天纲所载的条文,令诸侯无法蓄养过多的兵力外,也得防止诸侯们在私下缔结盟约。所以,必须有人到州侯城里,负责监视诸侯的一切。” “这么重要的责任,您要交与骊媚是吗?” 骊媚半带感激的对尚隆行礼。骊媚本是掌管刑罚的司刑,官位居于下大夫之下。而今却突然被提拔为卿伯,骊媚自然觉得受宠若惊。 “但是……”尚隆接着摇头制止骊媚的行礼。
【连载】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五章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五章作者:小野不由美 Ⅰ 当元州派遣使者前来时,已是宰辅六太失踪的第十天。 “喔、是元州啊!” 尚隆于朝议听到内官在耳边小声通报后,嘴里喃喃自语着。大殿之下,已被罢免的六官,及其手下的大小官吏,正在殿上叫嚷着为何突然罢免六官。 趁着这机会,尚隆遣使令元州使者晋见。在内官的引领下,一名年约五十中旬且身着朝服的男子被领进大殿。他走近玉座前玉阶上,深深地叩头行礼。 “你就是元州使者。” 当尚隆的声音落下后,使者额头叩地的回答。 “微臣是元州州宰,名为院白泽。” “元州州宰何事来到关弓?” 白泽自怀里取出一份奏章,将其高举于额头之上。 “敝州令尹有事上奏陛下。” “抬起头吧!——不然这么说话还挺麻烦的。我有事问你!” 白泽应答一声后,随即抬起留有一脸白长髯的脸。 “那……唐突问你一件事。——台辅延麒目前人在元州是吧!” 诸官闻言不禁皆倒抽口气。 “——换你说了!” “微臣的主君元伯,奏请陛下在玉座之上再增设一个上王。” 斡由本姓接,其氏为元,名为佑。 “原来如此,斡由想要的不是王位,而是想居于王位之上。——还真是会想。” “元伯无意轻蔑陛下。陛下的威信仍旧存在,只是将实权让出给元伯。” “那么,赐他冢宰之职便可。” “请恕微臣无礼,元伯无意为陛下之下臣——。” “不是居于王位是上就不愿意是吧!” “同时有名誉之王及实权之王并存的话,会造成国家的根本动摇。所以希望王上能将名实出让,这样陛下便可移凭离宫,恣意欣赏百花争妍及庭园之美。” 尚隆不禁爆笑开来。 “原来如此,意思是只要让斡由坐在上王的位子上,我就可以无所事事,整天跟美女游玩。” 白泽再次深深叩头。 “——你传话给斡由!” “——遵命!” “我还没有心胸宽广到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拱手出让。” 突然有名官员低声叫了声“陛下!”,尚隆挥手制止那名官员的话语。 “让延麒回宫!跟斡由说如果办的到话,我还可以仁慈一些,赐他自刎以保全尸。再继续拿延麒当挡箭牌,我定会以逆贼之名,将他枭首示众。” 白泽仅仅深深叩头回应尚隆。 “——微臣领命。” 尚隆自玉座走下,手抵住腰间的太刀。朝议间可以携带武器上殿者,仅有国王及其护卫官。 “……你叫白泽吧!可曾想过自己无法活着回元州?” 白泽低下头深深叩头,清晰地的回应声“是”。 “是斡由令身为州宰的你前来充当使者。” “是微臣自愿请命前来。微臣也自知无法活着回到元州,在来此之前,已将职责交给有能的年轻人。” “像这种情形,大都是斩下使者的头送回元州。” 尚隆站在白泽前头弯下一脚,将手中的太刀拔出,刀锋抵着白泽的下颚,缓缓抬起白泽的脸。 “你知道逆贼的下场吗?” “微臣当然明白。” 见到白泽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尚隆半带感慨的面露苦笑。 “——真有胆量。杀了你还真是可惜,你一点都不想在国府仕官。” “微臣的主君是元伯。” “诸官的主君应是国王吧!” “赐给微臣官位的是元州侯,而州侯是枭王所任命的。虽然微臣的官位并不是元伯所给予的,但元伯深受州侯的信任,日后必定能继承元州侯位。” “原来如此……”尚隆边说边苦笑的将太刀收起。 “你说的话也有道理。” “只要是主君的命令,即使是谋反,你也会义无反顾地从旁协助吧!但……如果你真是州宰,在令尹做出无谋的行为之时,理应先加以指责纠正才是吧!”
【连载】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四章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四章作者:小野不由美 Ⅰ “微臣听说台辅身体违和,不知要不要紧。” 斡由对六太询问这件事时,已是隔天更夜陪伴他前来探视六太之时。 似乎是在睡着时被骊媚抱到床榻上,六太此时已在位于屏风后的床榻上躺着,斡由则是在六太枕边屈膝行礼。 “我只是被血腥味薰到。” “微臣并不清楚麒麟的忌讳,所以也没多做万全的准备。” “没事的……。” 六太虽想坐起身,但由于高烧未退,站在六太身旁的骊媚急忙制止六太的举动。 “请您好好的歇息吧!千万别过于逞强。” “这种程度还死不了的。——倒是……斡由?” 斡由应答后再次行礼。 “你的希望就只有漉水堤防这件事?那请遂人再三进言催促的话,治水工程总会开始的。” 斡由回应了声“台辅”后,眼睛凝视着六太。 “您可知雁州国共有多少河川?这里头又有多少河川的堤防,像元州一般耐不住雨季的侵袭?” “很遗憾,我不清楚。” “微臣也不清楚。但……漉水是条有名的大河,光是漉水的堤防就是如此,微臣想——由漉水的情形就可以推想其他河川的情形。” “……或许是吧!” 六太说着,偷瞄一下干由精悍的表情。 “再者……一国的领土是如此广大,光是治水就需要许多相关的事要处理。但……官员的人数却在此时急遽渐少。人民们目前也为明年的收获,正努力地耕作农地,根本就召不出从事夫役的男子。——您难道还不明白!重振国家并不是于一朝一夕就可完成。” “我自然明白这道理。” 斡由接着叹了口气。 “所以……这就是太纲中之所以设置州侯,于郡设置太守的用意。但陛下却剥夺州侯的实权,凡事不经国府裁定皆不可施行。微臣明白国家目前的情势,却不明白为何非得如此。既然如此,陛下干脆将州侯的权力全都移往国府不就得了。” “……这个嘛……。” “漉水的情况已十分危急,需要有座堤防来渡过难关。如果陛下能早些裁定上奏的章呈,下令指导国府将实权移交给州侯实行,微臣也不致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六太回答不出话来。 “恕微臣冒昧的问,陛下是否因忙于处理政务而抽不出空回覆漉水工程?但据微臣所知,陛下不仅时常不出席朝议,还让宫中诸官为了找寻陛下而鸡飞狗跳。——那么~陛下为何剥夺州侯的实权?” “……尚隆他……” “微臣真正期望的是,请陛下回复各州的自治权。国王是主宰一国阴阳的存在,微臣是决不会议论陛下的是非。既然陛下讨厌政务,何不把权力返回给州侯,将政务交给六官处理,陛下要怎么放纵玩乐都行。” “这样就不是一个国家了!如果诸侯各自依自行的想法任意妄为,光以治水来说,到时就可能发生上游水源充裕,下游却枯竭耗尽的情形发生。” “那么~为什么不全权委任一个官员处理。如果让这名官员替陛下处理全盘事务不就好。——我这么说应该不会违反正道。” “斡由……可那是……” “微臣明白这么做会使陛下颜面尽失,但无法帮助人民的话,那国王又是为何而存在,微臣打算将这个全权委任一名官员处理的念头上奏陛下。” “你所说的并不是上奏,而是要求吧!——斡由,你所说的话并非毫无道理,但你以人质来要求你的主张,这样在别人眼里看来,不就看不清你原来的本意。” “——太荒唐了!” 突然,一个严厉的声音自六太身后的床沿边传来。六太吃惊地看向声音的来源,只见骊媚正一脸凝重的看着六太。 “卿伯与台辅可知你们所说的是什么话!” “骊媚,你听我说……” “够了!” “骊媚不愿再听到这名奸夫所说的任何话语。您可知您方才所说的话,是有着多么深沉的罪过!”
【连载】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三章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三章作者:小野不由美 Ⅰ 被命名为更夜的孩子,当时正居住于金刚山内侧之处。 金刚山是座位于世界中央,周围被黄海所围绕封闭的山脉,高耸入云的山峰连绵不绝。而在金刚山的一处断崖之上,有个狭窄的小洞穴,这里便是妖魔所居的巢穴。这个巢穴的下方可直通连绵不绝的巨大山脉,说不定也能直通至黄海深处。 在满是腐臭味所漂浮的洞穴之中,更夜侧过脸看着妖魔的头。 “我是更夜唷!以后你得叫我更夜,如果你不这么叫我的话,我又会忘掉自己的名字!” 听完更夜所说的话的妖魔,发出一声好似明白的鸣叫声。 “大家伙也想要有个名字吗?” 妖魔只是微倾着头看着更夜。 “——六太、就叫你六太吧!这样子我就不会忘掉六太的名字。” 这是更夜第一次遇到不会将自己视为敌人的人类。他并没有追击更夜、也没有追杀妖魔。他也不像一般人逃离自己远远的,相反的……他趋前接近自己,坐在自己身边陪自己谈话,更帮自己取名字。 更夜搂着妖魔的头。 “‘六太’如果能像人类的六太一样,能陪我说说话,那该有多好。” 更夜已到明白何谓寂寞、孤独这些字眼的年纪。当更夜越过海洋,飞越许多里城的上空时,不论是在何处的里城,都住满了许许多多的人类,其中有的人比更夜年纪来得小,也有的比更夜大上许多。更夜见到那些比自己小的人儿们,大都被比自己来得年长的人们,牵着手或是抱在怀里的走在里城的道路之上。更夜十分喜欢自空中眺望这温馨的画面,但同时他也感到相当悲哀。虽然见到比自己小的孩子们被大人们牵着走在道路之上的景象会令更夜感到悲伤,但更夜却抑制不了自己想见到这景象的渴望,一而再、再而三的往里城所在的方向而去。 扶养更夜长大的妖魔也没有同伴,有时虽也会遇上其他同类的妖魔,但大都是相互争斗;或许妖魔与生俱来就是会自相残杀及争斗的生物,所以妖魔与更夜是彼此相为命的生存下来。 每当更夜因依恋人类而前往里城之时,妖魔就会趁机袭击人类,进而引起莫大的骚动,紧接着城民就会对妖魔施以刀刃追击。虽然更夜拚命请求妖魔不要袭击人类,但每当妖魔感到饥肠辘辘之时,往往都会无视于更夜的请求而袭击人类。即使妖魔不袭击人类,但每每城民见到更夜及妖魔时,不是吓得惊惶逃走,要不就拿起武器追杀妖魔及更夜。 更夜将脸靠在妖魔身上,连叫了好几声“六太”这个名字。 “如果你不会袭击人的话,那该有多好。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到关弓。” 妖魔发出鸣叫声,似乎正在叫着“小家伙”。 “不对!我叫更夜,是更夜!” 妖魔重覆着跟方才相同的鸣叫声,接着摩摩更夜的头,催促着更夜一起出洞。 “我已经忘了我真正的名字,如果你不叫我这个名字的话,到时我又会忘了这个名字!” 当更夜被母亲牵着手走出里城之时,她的确叫唤更夜某个名字。但那个名字,更夜至今早已不复记忆。 “要叫我更夜哟!” 在里城上奔跑的孩子、呼唤孩子的声音、抱着孩子的大手、责骂孩子时所传出的尖锐嗓音,在在都令更夜羡慕不已。在更夜的记忆之中,唯一所残留的——就只有将自己舍弃于深山之中,母亲那温暖的双手;及把自己带到海边之时,那名牵着自己的男子双手的粗糙感触。 为什么只有更夜无法自别人的双手之中得到温暖;为什么人们对于其他孩子都能温柔相对,唯独对更夜如此残酷。曾听说在海的另一边有个名叫“蓬莱”的至福国度。更夜心想——如果能到这个国度,就不会再受到任何的追杀、一定会有人对更夜伸出温暖和善的双手。在那里一定能找到一个能令更夜感到温暖及安心的安身之处。 “……六太。” 这个名叫六太的人,不仅聆听更夜所说的话,给予更夜食物及抚慰,并替自己取了“更夜”这个名字,甚至于还询问自己要不要跟他一起走。如果当时跟着他一起走,一定能交谈更多的话题,也能一直呼唤着彼此的名字,说不定也能像那些在里城道路上游玩的孩子般,穿着干净的衣服走在大街之上。
【连载】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一章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第一章作者:小野不由美 Ⅰ ——就如同折山这个形容词般。 直矗入天的凌云山,其如同被折断的巨大峻峰,竟是如此的荒废。 六太呆然的看着这满山遍野的荒芜。之前自己曾一度俯看着这个国家,也曾想过这个国家再也不可能荒废。但眼前的所见的景象,却比之前所见更来得残酷。 薄薄的白云飘浮于高高的晴空之上,在明朗的近乎残酷的晴空之下,夏季正式到来。但大地之上,别说是一朵鲜红的花朵,连一丝丝的绿意也不存在。只徒留一片如同沙漠般荒芜的农地。本应是一片有如绿海般的小麦田,如今除了没有小麦的踪影,连一株杂草都没有。只有被烈日晒得如同龟裂般的农地,及立于其中却不知来自何处的枯草。说是枯草,但也不知是何时枯萎的,上头连一丝草黄都荡然无存。 田畦崩坏,本是居家所在的地方,如今只留着用来区分地域的石垣。而那石垣也崩裂的四处散落。石块上还有着深深的焦黑痕迹,那是在历经无数风雨日晒后,烙于上头的暗痕。 自山丘看向里城,里城的隔墙也是崩坏四散,里头的所有住家崩裂到只残存着瓦砾四散,仅仅残留一株守护着里城与住家的树木。这株因被火熏烧,使得树身完全变成银色的里木,正孤伶伶的伫立于里城深处。在树根处,有几个人缩着身子坐于上头。这些人有如石头一般,没有人想移动自己的身体。 在里木上头停了几只羽毛稀疏的鸟儿,更有着许多状似妖魔的大鸟于上空回旋。里木的枝桠并没有任何的花朵或是叶子附于上头,就单单是光秃秃的树枝,从下头仰看,不可能没有看见这些于上空回旋,等待时机袭击的妖魔,但却没有人想抬头仰看。里木下方有着许多野兽、妖魔等生物伺机而动,但却没有人去在乎这件事。所有人都感到疲惫不堪,再也没有心思对妖魔抱有任何恐惧之心。 满山绿意被野火所烧尽、川河四溢、住家及里祠皆化成一堆灰烬、不再能期望有所收获的大地。也没人会再动手开垦这块荒废的大地,也不再有人会为了明年的收成而辛苦工作。他们皆已疲惫到尽头,饥饿到连握住铁锹的气力都没有。只能靠着彼此相依的体温来支持彼此。 回旋于空中的妖魔,其羽翼也因饥饿而萎缩。一根羽毛飘落于俯视山野的六太眼前。这里已成了连魔物都无法温饱的荒芜大地。 折山的荒芜、亡国的坏灭。 ——这雁州国,似乎已走到尽头。 先帝谥号为枭王。即位时间不但长,且广施仁政。但不知自何时起,其心为魔之所惑。竟开始虐待人民,以听闻人民悲鸣为乐。他在城市各角落里设置士兵为耳目。只要有人对国王发出不满之语,除了当场逮捕外,其一族也得受其牵累,带至街头处刑。叛乱者则是大开水门,将其同里之人皆灭顶于水中,或是全身涂满油,再用火箭射死,连个婴儿都不肯放过。 一国共有九位诸侯。有心推翻暴政的州侯皆被国王所诛,自此再也没人敢起兵反抗。 在宰辅为此暴政而心痛至死后,枭王傲然道出天命已尽。开始为自己建造巨大的陵墓。他集聚国内所有成年男子,为自己的陵墓挖掘二道又深又长的沟渠。在惨杀无数役夫及工匠后,终于建造起筑于无数尸体之上的巨大陵墓。死后被杀陪葬的侍从中,女子及小孩加起来竟有十三万人之多。 枭王死於陵墓完成之际。至此承受国土荒废,因暴政而饱受生灵涂炭之苦的雁国万民,在听闻枭王凭崩时,其欢呼的欣喜之声,连邻国为之震动。 所有人民都将希望寄予下任国王,但新王尚未登基。在这个世界里,是由麒麟来选国王。神兽麒麟在承受天启后,便依循天命选择国王。选出国王后,麒麟便成为其臣下,就近掌控宰辅之职。但这名宰辅却一直找不到国王,于三十余年的天命尽了后一命呜呼。这是雁国自开天辟地以来,第八次的大凶事。 国王是治理一国,统理一国阴阳凭合的存在。国王不在玉座之上,所有的自然法则皆会失去平衡,使得天灾不断。原本因枭王暴政所荒废的国土,在历经这次凶事后更加荒废,使得人民连悲叹的力气都没有。
谁能告诉我,冯夷之死到底有几章? 结局是什么?
本吧的发展,还需大家多多支持 请发帖吧
“应仁之乱”及其他----关于尚隆和六太的一些历史文化背景(转) 声明一下,本文面向的不是历史迷,而是对日本历史文化了解有限的《十二国记》爱好者,因此叙述种尽量不涉及太多细节,只是提供一些大略情况给有兴趣的朋友。(一) 应仁之乱《十二国记》中,六太一家遭逢的战乱,是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乱,史称“应仁之乱”。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是室町幕府时代。室町是幕府政权所在地,位于日本京都。一直以来,由于皇权衰落,政治实权往往为幕府操纵,幕府首脑被册封为“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室町幕府的将军由足利氏族世袭担任(“聪明的一休”里那个“将军阁下”就是足利家的“征夷大将军”)。幕府之下有守护大名(拥有领国的大地主武装集团,有点类似于中国割地封侯,有独立的武装力量,掌握地方经济),是地方的实际统治者。大名之下又有守护代、守护家臣、国人领主等,是大名的辅佐者,但也拥有自己的势力。“应仁之乱”之前,幕府的权威已经开始明显衰落,幕府政权对守护大名的驾驭力不从心,与之相应的是守护大名之间、守护大名家族内部(包括大名、守护代、守护家臣、国人领主之间)的明争暗斗此起彼伏(这种斗争往往还带有政治经济体制之争的性质,此不赘述),政治秩序趋于混乱。“应仁之乱”的直接导因是第八代执政将军足利义政的继承权之争。由于足利义政一直没有儿子,义政令其出家的胞弟足利义视还俗,立为继承人。谁知就在立义视为继承人的次年,义政的正室便为其诞下一子,即后来的足利义尚。于是,在受义政委托担任义视监护人的大名细川胜元家族和受义尚生母委托担任义尚监护人的山名持丰家族之间便出现了对立。接着,由于足利义政处置不当,又导致管领(将军的重要辅佐者)龟山、斯波两个家族内部也陷入继承人之争,两家各自分裂为亲细川派和亲山名两派,加入到将军继承权的争斗中。上述矛盾纠结在一起,终于在1467年爆发了战争。因为适逢“应仁元年”,故称“应仁之乱”。《十二国记》动画中六太曾问父亲,“细山大人和山名大人不都是大人物吗?我什么把我们的城都烧光了”,指的就是细山胜元和山名持丰。日本全国大多数的大名都卷入了这场战争。大名们各自支持以细川胜元、足利义视、斯波义敏、龟山政长为首的“东军”或以山名持丰、足利义尚、斯波义廉、龟山义就为首的“西军”,进行了长达十一年之久的全国性混战(这还不算作为余波的局部战争)。其间,东军控制足利义政、后土御门天皇和后花园上皇,西军控制足利义视和南朝的后龟山天皇之重孙,双方各自标榜正统,称呼对方为“贼军”,双方集结二十五万大军于京都地区激战,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烧杀掳掠。十年之中,细川胜元与山名持丰相继去世,足利义政避位出走,京都一带人口凋零、城镇荒芜、财富洗劫一空、民宅、古迹、珍贵艺术品付诸一炬,繁华之都几乎变成一片废墟。最终,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地方农民起义频仍、叛乱不断,大名们不得不纷纷退出主战场以维护领地,这场战争在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便落下帷幕。“应仁之乱”之后,室町幕府再无能力驾驭全国局面,实际沦落为困居一隅之地的大名,只能被各种势力拿来充当旗帜。由于传统秩序失去约束力,大名之间的争斗以及各家族内部的叛乱、篡夺不断发生,形成了以武力和篡夺方式重组全国政治、经济权力的群雄割据格局,日本从此进入“战国时代”。(二) 尚隆家世《十二国记》中延王尚隆出身的“小松家族”似乎是小野自创的国人领主家族,小松家侍奉的主君为大内家,是守护大名,考虑到小松家被视为“海贼”,应该是是“国人领主”而非守护代,即拥有一定势力的土豪大族。翻译中所谓的“国家”,应该指的是领地,或曰领主国吧。尚隆的全名,叫做“小松三郎尚隆”,这是日本人名字的特有格式:“小松”是姓氏,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苗字”,战国时日本人的“姓氏”另有含义,但“苗字”在意义上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姓氏”概念。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尚隆因为出身望族、武家,所以才有姓。“
这里有一些日本尚隆FANFAN们画的图图 1
【转载】小松尚隆和斡由 十二国记》之延王篇 在十二国记的最後几集中讲了一个五百年前的故事。故事敍述了斡由和小松尚隆之间的殊死争与斗。他们争的是让英雄折腰的江山,斗的是智慧,勇气,仁慈和王气。江山是具体的,五官可以感觉到的。但是智慧,勇气,仁慈和王气是抽象的,偏偏这些才是决定了他们的成与败,生与死的最直接的因素。 看上去小松是有了六太的支持才是让他赢得了最後的胜利的,其实不然。根据现在的一个资料表明人的成功80%取决於他们的EQ,即情商。那麼,小松和斡由的情商相差在哪里呢?那就是真正的“王气”。王气又是什麼呢?王气其实就是明晓个人的责任大於个人的权力欲望。 顺便插一些闲话,我觉得小松和斡由身上都有李世民的影子。他们只是分享了李世民的优点与不是之处。小松和李世民一样具备超凡的个人领袖气质,这种气质让他们能够融化任何一个人的心,其中也包括了他们的敌人。这一点也很明显的体现在他们的用人策略上。他们让曾经的敌人当上了拥有很大权力的官职。李世民有魏征(此人曾经力主杀死李世民,但是建议没有被李建成采纳。当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後,他被李世民录用。之後以他的直谏而名垂千秋,流芳於後世);小松让斡由的州宰当他的家宰。这位家宰和魏征一样喜欢直谏,之前他向斡由直谏,之後又是追著尚隆提意见。这种气质是斡由没有的,因为这种气质来自于个人的自信与海纳百川的胸怀。斡由只是表面上像是有,但是实质上没有。第一回合:小松尚隆胜! 说到斡由,他和李世民一样精於骑射,并且把他们的无能执政的父亲推翻了,然後自己取而代之。小松和斡由的父亲都是软弱无能之人,所不同的是斡由真的采取了行动:囚禁了他的父亲,对外却说是他的父亲病重。呵呵,李世民也是这样的,他将兄弟射杀後,逼著父亲将王位给了他。对外说是父亲病重,由他来代理国事。小松却没有这麼做,也许他想过,但是他没有这麼做。但是他们三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想要一个国,想要当王!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领袖因素。第二回合:平手! 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就是万民!舟,既是君王。越是在危难时刻,这句话越是能击中要害。小松在没有当上王之前,他说过当别人叫他“少主”时候,他就觉得有一种责任。在大於自己实力的军队来消灭他们的时候,他让女子,老人和小孩先走,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保护他的子民。斡由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王师攻打他的时候,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要拆除对於百姓很重要的设施。最後,平时拥护他的百姓和州师打了起来。他无法以“正义”的形象来指挥他的军队,官员和子民,因为他失去了民心。小松尚隆却得到了,没有当王之前是,当上了之後也是。让民众不悦的不仅仅是那些设施要被拆除,更主要的是战争。裏面有一段很感人的对话发生在一对平凡的夫妇之间。丈夫对妻子说:“我要参加王师,我很爱你,但是国家不能没有王,没有王的国家会有妖魔。”言下之意是没有王的国度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家,那麼他对妻子的爱也是空的,不能实现的。所以他又说:“我去是为了你。”第三回合:小松尚隆胜! 打仗讲究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百战百胜。这一点上,小松和李世民一样拥有很好的军事素养。因为他们都经历了很多的战役,刀光剑影磨练出他们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冷静决策的头脑和拼搏的勇气。小松敢於进入敌军,也不耻於到妓院裏当个打杂的,更敢於单身去救六太於斡由眼皮底下。斡由呢,他让别人挡在他的面前,遇到什麼事情就把责任推给别人。在不知道王的底细之前,贸然地发动了战争。战争中,高估自己,低估敌手。所有这些让他在最後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最後回合:小松尚隆胜! 斡由输了战争,却赢得了小松的重视。他成了一个活生生可以借鉴的例子来让延王年年思索著,不懈地奋斗著。
尚六游戏 大家玩个接龙游戏吧规则:每个人提出一个和尚隆或六太有关的问题,下一个人回答,回答的同时再提出一个问题,下一个人回答,回答的同时再 提出一个题.......................循环第一个问题是;最适合做尚隆另一半的是谁?
六尚区(不是同人女就别进) 我不是同人女
六太区(喜欢六太的请进) 可爱的小鬼某麒叫骂中:我已经500岁了!!!!!!!!!!!!!!!!!
尚隆区(喜欢尚隆的请进) 好男人,对吧(妄想ING)
尚隆-六太之感 大家,我不擅长写文文呢!(其实我的作文水平一向不高)还请大家多多见谅……………….----------------------------------------------------------------- “我叫尚隆,小松尚隆。是雁州国的王。”那个男人说。阳子愣了,我也愣了。这就是延王吗,那个治世500年不倒,使延国发展的如此强大的延王吗?眼前这个高大的男子,这个有着爽朗笑容的男子瞬间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时我并不了解他,只因为他的长相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多给他了一些关注。后来延麒出场,成笙,淮湍等人相继出场,使尚隆的形象丰满了。但我还是不了解他,在那爽朗的笑容后还有什么呢。直到我知道了他和六太的过去,知道了他曾一度失去国家的辛酸往事,知道了六太曾被父母狠心丢弃的童年回忆。知道在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下他们才建立了一个像雁国这么美丽富饶的国家,敬佩和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尚隆和六太很坚强,他们不会拿自己悲惨的过去来博取别人的同情。在我看来,《十二国记》中最开朗的组合就是他们了。有时还会有爆笑的场面。例如尚隆乱给臣子们起别号的坏习惯。“因为麒麟又象马又象鹿,就叫“马鹿”(日语念做BAGA,就是笨蛋,白痴的意思)。”这是尚隆说的。面对如此可爱又可敬的主仆二人,叫人如何不喜欢?
美图狂甩 小尚和小六的美图哦!!!!!!!!!
贴吧公告 本贴吧是为小野不由美之大作--《十二国记》中,那对最可爱,最搞笑,也是关系最和谐(天音:是吗?),最让人感动的王和麒麟,延王尚隆--延麒六太所建。fanfan们可以在本吧进行交流。也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