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花面 一碗花面
关注数: 4 粉丝数: 56 发帖数: 990 关注贴吧数: 14
2024年1-9月西宁市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1-9月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71.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4.1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7.66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70.18亿元,增长2.6%。 ——农业。今年以来,全市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持续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加强灾情监测、预判分析,全力做好汛期秋收抢收。1-9月,全市实现第一产业总产值70.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种植业)占比56.3%,牧业占比41.6%,林业占比1.3%,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0.8%。全市油料种植面积达54.0万亩,同比增长2.6%;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2.5万亩,同比增长1.1%。瓜果面积0.25万亩,同比增长7.9%。受畜牧产品价格下降等影响。1-9月,出栏猪同比下降11.6%,出栏羊下降7.4%,肉类总产量下降3.1 %。 ——工业。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5.6个百分点。1-9月,光伏、有色、化学、燃气、黑色等五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7%、11.2%、29.5%、4.9%和9.5%,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3.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0个百分点。1-9月,53.2%的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钢材、粗钢、电解铜产量增长超过40%,单晶硅、多晶硅增长超过20%,锂离子电池产量下降41.8%,光纤产量下降60.1%。 ——服务业。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1.5%,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1-9月,营利性服务业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带动下,增加值增长7.4%,拉动第三产业增速1.4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4.3%,较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上半年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下降8.3%,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1.6%,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的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7倍,中成药生产投资增长6.6倍。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58.3%。其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4.8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7.2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3亿元,同比下降3.5%。较上半年收窄1.2个百分点。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车实现零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51.7%,增幅较1-8月提高2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5.4个百分点,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的比重达22.8%,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14.7个百分点。 ——财政、居民收入及物价。民生福祉保障有力。据财政部门统计,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89.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24.5%,农林水支出增长2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1%,教育支出增长7.3%。 居民收入增速同比提高。据西宁调查队统计,1-9月,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759元和13398元,分别增长4.6%和7.4%。 物价形势总体稳定。据西宁调查队统计,1-9月,西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0.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指数累计下降1.2%。9月当月,西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0.5%。
青海省发改委答复“西青茶城际铁路”建议、提案: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近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青海省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分别答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西宁至青海湖至茶卡铁路(简称“西青茶城际铁路”)的建议、提案。 据官方此前披露的规划信息,“西青茶城际铁路”项目规划起自西宁市,向东利用既有铁路辐射海东市平安区,向西新建线路经多巴新城、湟源县,折向西南经海南州共和县至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后经江西沟、黑马河至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新建线路起于西宁西站,止于茶卡南站,运营长度320.08km。 该项目功能定位为集城际、旅游、通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客运专线铁路,主要承担青海湖、茶卡等景区的旅客集疏运,同时承担沿线居民对外出行交流。 青海省发改委在今年7月的官方答复中表示,省发改委安排设计单位开展了“西青茶城际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多次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等国家部委汇报衔接,经过积极争取,该项目作为研究论证类项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 西宁至茶卡城际铁路走向示意图 青海省发改委指出,现阶段,本项目还需国家进一步研究论证项目技术标准、客流密度等指标,论证通过后方可调整为实施类项目。同时,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青海省需承担项目全部投资,由于本项目还存在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且青海省正处于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阶段,因此本项目短期内暂时无法开工建设。 最后,青海省发改委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动态,加大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的沟通汇报力度,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早在2020年7月,青海省发改委就曾会同西青茶城际铁路项目设计单位,组织西宁市和各地区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12月底组织西宁市、海南州、海西州、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国铁集团鉴定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相关单位召开了西青茶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 由于“西青茶城际铁路”项目的规划线路涉及青海湖、茶卡等知名旅游景区,青海省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长期关注该项目进展。 比如,有青海省人大代表2023年建议省级层面加快推进“西青茶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进度,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该代表指出,“西青茶城际铁路”项目是青海省重点发展的旅游线、经济线,该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优化青藏铁路通道配置,填补泛共和盆地路网空白,推动省际重点城市间快速交通联系。同时项目建成后将直接串联青海湖、茶卡盐湖、黑马河、龙羊峡、日月山、丹噶尔古城等景区,具有带动沿线及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0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5.0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2.5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3.48亿元,增长5.8%。 ——工业。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增速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 从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 从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4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2.2%。 从地区看,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区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 从产品产量看,多晶硅增长1.9倍,单晶硅增长1.3倍,电解铜增长14.9%,锌增长44.5%,烧碱下降2.7%,化学药品原药增长0.8倍,中成药增长24.6%,光纤下降12.9%,碳纤维增长1.2倍,铝合金增长86.5%。 ——投资。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6%。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2%。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8%;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0.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9%;第三产业同比下降16.4%。 从房地产看,商品房销售面积10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 ——贸易。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8亿元,同比增长17.5%。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9.0亿元,同比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8亿元,增长16.6%。 从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下降10.1%;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3.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41.9%和32.0%。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20类主要商品中书报杂志类、石油及制品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汽车类分别增长24.1%、29.9%、149.3%、39.7%。 ——居民消费价格。据西宁调查队统计,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5%,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3%。 ——居民收入。据西宁调查队统计,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917元和17076元,分别增长4.3%和8.1%。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