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关于订阅数据
关注数: 626 粉丝数: 1,455 发帖数: 53,324 关注贴吧数: 52
世界膜壁的问题,妖族五重天能通过世界膜壁进入人类世界吗? 孟川他们进入世界间隙的过程:   两个时辰后。   元初山的其中一座无名山峰上,三位尊者以及孟川他们五个在此。   “世界间隙虽然连接着人族世界,但彼此都有着世界膜壁阻碍。”李观尊者说道,“要进入世界间隙,要先打破人族世界膜壁,再打破世界间隙的膜壁,轰出一条短暂的通道。这需要造化尊者的实力。”   “当然,真武王靠自己应该也能做到。”   李观尊者笑说了句,跟着他挥拳,拳头砸在虚空中。   轰隆——   有灰蒙蒙力量轰击在前方,前方虚空开始崩塌湮灭,露出了有流光异彩的膜壁涟漪。   “这就是世界间隙的膜壁了。”李观尊者笑道,“它就是依附着我们人族世界和妖族世界形成的,如今才形成部分区域。轰破它的膜壁要轻松得多。” ^^^   既然人族和妖族都能进入世界间隙,这一点双方都毫无异议。   而真进入的一个前提是能返回。进入和返回的方式都是以造化境的攻击力击破世界膜壁,这说明妖族的五重天里也有能击穿世界膜壁的。   人族有三大宗,元初山直接在元初山随便找了个地方单独送封王打穿世界膜壁进入世界间隙,并没有和黑沙和两界岛一起行动。由此可见,进入世界间隙并不需要某个特别的地点。不出意外,返回也不需要,至少尊者没提到。   这个世界间隙就是两个世界接近形成的,没有其他世界。既然大家都没有怀疑自己派出的队伍能回来,那么说明找到世界膜壁不难。世界膜壁无非人类世界的膜壁和妖族世界的膜壁,只有两种,那么妖族想在世界间隙里找到人类世界的膜壁应该也不难吧?   那么为什么没人或没妖考虑妖族会派大批五重天率领妖族大军以世界间隙为中转攻入人类世界的这种危险呢?
分析:如果缩守元初山,能否保住大周的百姓 人类世界顶尖战力完爆妖族,之所以需要与妖族血战,我觉得是番茄给妖族开个了人类找不着妖族的外挂。关于人类找不着妖族的设定这里先不说,说说假设大周缩守大本营元初山,是否有可能保住天下百姓。 以人类的现有战力,如果收缩防守元初山,那么至少按书中的说法,保住元初山是没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最差的情况,能够守护多少百姓呢? 秦五曾经给过孟川一个“五百里范围”的洞天,说里面能轻轻松松藏上几十万人,还说这么点大的洞天,对元初山不算什么。 书中原话: 1. “内含小型洞天,有五百里范围。”秦五尊者说道,“许多物品可以直接扔进去,也可以让生灵藏在其中,可以种植粮食,让数十万人在其中生活繁衍也只是小事。将洞天法珠藏在人迹罕至之地,躲在洞天法珠内,便可永远逍遥。” 2. 秦五尊者笑道,“……至于洞天法珠,五百里范围的小型洞天,对元初山而言不值一提。” 3. 孟川明白,元初山定有大型洞天宝物。比如每个弟子下山要闯的‘九玄洞’,那内含洞天就超越五百里。 另外,书中还提到,元初山还有个最终大杀器“灭世”,可以把元初山以外的整个沧元世界格式化重启。那么守住元初山能保护多少百姓,对于使用大杀器“灭世”的战略分析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那么我们先看看五百里大小的洞天最多可以藏多少人。 先假设五百里的洞天指的是一个直径500里的圆,那么它的面积为250*250*3.14=196250平方公里,这里省事点,算作20万平方公里。假设每1000平方米安置一个人(假设其中100平方米用于个人居住,真不小了,900平方米用于公共交通、社会生产、娱乐、环境生态、其他管理需求等的公摊面积),一平方公里可以安置1000人,那么20万平方公里可以安置2亿人。 再校验一下这个数字的合理性,看看按上海和深圳的人口密度可以住多少人。 上海:面积6340.5平方公里,人口2423.78万,每平方公里人口:3434700/6340.5=3822.7 深圳:面积1997.47平方公里,人口1302.66万,每平方公里人口:13026600/1997.47=6521.55 再看看北京的数据: 北京: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人口2154.2万,每平方公里人口:21542000/16410.54=1312.7 解释一下北京的人口密度为什么小,因为北京郊外有大片不大适合住人的山脉,属于太行山脉的余脉西山山脉,北京郊外的最高峰高达2000多米。 可见,每平方公里1000人没多算。 大周现在有多少人口呢?现在防守的是61座大城,大的有两千万,少的有一千万人口,按每座大城1.5千万算,就是91.5个千万,算个整数,就是十亿,如果按平均接近两千万算,也不过12亿。 一个不值一提的五百里洞天就可以安置2亿人口,那么把大周现在的全部人口安置到洞天里,只需要五、六个不值一提的五百里洞天就够了。
为什么有些手机取消了耳机孔? 据说取消耳机孔是Apple带来的做法。 虎大曾经说过,取消耳机孔是大势所趋,但这个所谓趋势我现在还没能理解过来。 最近买了个华为的m5平板,就是虎哥声称的那种典型样例。华为随平板送了个type-c/耳机转换线,想用耳机听东西时,必须在耳机头上套个这种转换头,转成type-c头,然后插入type-c口。但这样一来,就没法用type-c充电或做其他事了。华为也没提供共用type-c的方案。 我自己去某宝找了半天。找到了一些转换头,都有各种问题。 很奇葩的是,我在某宝上找了很久,没找到type-c一转二或一转多的转接头(指由一个type-c转入,然后转出二个或多个type-c),可见这个type-c实在不是个友好的接口,不能多分。 有个绿某家的二分器可以接入这个type-c孔,自己分出耳机孔和充电用的type-c,这样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只不过变成我自己花钱加了个耳机孔,而且这个转出来的type-c孔只能用来充电,识别不了外设。 至于苹果的初衷,用无线耳机,我不明白凭什么我必须该用无线耳机。无线耳机虽然有优点,但显而易见的缺点也有大把:价格贵、有时连接不上,有时有延迟、需要定时充电、容易丢失、同价位的版本一般音质远远不如有线耳机,一般只有耳塞和耳挂型,没有头戴式,舒适度比不上头戴式耳机,这么麻烦的东西想象不出怎么取代有线耳机,至少现在远远不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