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眉大侠😺 Sid_Sun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7 粉丝数: 24 发帖数: 260 关注贴吧数: 57
2月27日,吴孟达因病救治无效去世,好友田启文表示吴孟达离开得很安详。吴孟达生前代表作有《楚留香传奇》《天若有情》《逃学威龙》《破坏之王》《九品芝麻官》《武状元苏乞儿》《食神》《少林足球》《流浪地球》等。 1952年吴孟达出生于福建厦门,7岁离开厦门去了香港。 1973年报考了第三期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同学包括周润发、林岭东等,他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五名。 1973年客串李翰祥执导的《瀛台泣血》。 1975年即已开始在无线电视参与演出,参演无数但几乎都是配角。他最早的演出乃《民间传奇》系列;直至1979年凭着演出《楚留香传奇》的“胡铁花”一角,才开始受到注意。 1981年正式参演了电影《执法者》。 1980年欠下30万元港币的赌债,更是面临无戏可接,一度想自杀。后来他修心养性,重新努力研究演技,终于清还债务。他不但重新出现在电视银幕上,1981年参演了其生平第一部电影《执法者》。 1985年获派演出《新扎师兄》,与梁朝伟合作。然后监制用他,让他剧约不断,有时甚至得在电视台睡觉。 1989年与刚出道的周星驰合演《盖世豪侠》和《他来自江湖》,由于两人住对门,中间只隔了一条街,被导演吴思远发现,为他们开拍《赌圣》。那一年,《赌圣》以低成本打败成龙与许冠文的同档电影,创下票房记录。周星驰与吴孟达就这样开始长期搭档的合作关系。 1990年开始活跃于电影界,该年凭周星驰主演的《赌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次年他凭着在《天若有情》的演出终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0年起,吴孟达便凭著与周星驰合作,参演了数十部周星驰电影,计有《赌圣》、《逃学威龙》、《鹿鼎记》、《审死官》、《逃学威龙2》、《破坏之王》、《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百变星君》、《食神》、《少林足球》等等。其中1990年上演的《赌圣》票房收逾四千万港元,打破港产片票房纪录。 2000年,吴孟达被诊断糖尿病指数太高,他照旧大吃大喝,某次见化妆师好友在哭,一问才知她先生将因糖尿病锯肢,自此他食量减半、不敢碰糖。 2001年他参演的电影《少林足球》再度打破港产片票房纪录,收六千多万港元。 2002年,主演古装喜剧《妙手神捕俏佳人》,饰演江湖巧匠金必多。 2004年,周星驰开拍《功夫》时吴孟达被传与周星驰不和,使吴孟达再没有与周星驰合作。对此吴孟达证实了此事,但澄清二人早已冰释前嫌。 2011年,主演无厘头喜剧电影《大人物》,饰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德叔。 2014年,吴孟达因疲累、心脏痛就诊,被诊断是病毒感染致心脏衰竭。2015年4月17日,吴孟达主演的喜剧电影《十万伙急》上映。他接受访问时透露,这辈子遭医生吓过2次,如今他健康状况堪忧,决定暂时不再接戏。在之后的采访中,当时心脏功能只恢复至五成的他表示,已找律师立定遗嘱。 2016年10月,主演轻喜剧《新万家灯火》,饰演一位严厉又有着自己做人做事标准的固执人物“严标准”。 2017年5月,主演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饰演韩子昂;9月,出演电视剧《反黑》;12月,主演喜剧电影《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饰演长眉师傅。 2019年9月29日,温情喜剧院线电影《平凡老爸》开机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总导演李力持携演员吴孟达、胡杏儿、陈晓东、陈紫函、吴志雄、黄斯美Kelly等与各大媒体见面。 2020年9月28日,主演的电影《扫黑行动》开机;12月5日,主演的西游题材电影《真假美猴王大圣无双》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并全国院线同步上映 ;12月24日,主演的海上反恐军事电影《濒海交锋》在海南三亚杀青。 2021年1月8日,主演的大型动作玄幻电影《长安伏妖》上映,他在片中饰演长安六骑司马三。 2021年2月22日,田启文接受采访透露吴孟达病情,表示吴孟达在2020年年底发现自己患上肝癌,癌细胞已开始扩散,近日他完成了手术,进入化疗阶段。 2021年2月27日下午,吴孟达因病救治无效去世。
造谣取快递女子出轨两人被提起公诉 今天,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将被告人郎某、何某涉嫌诽谤一案向余杭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余杭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20年7月7日18时许,被告人郎某在余杭区良渚街道某快递驿站内,使用手机偷拍正在等待取快递的被害人谷某,并将视频发布在某车队微信群。后被告人郎某伙同被告人何某出于寻求刺激、博取关注的目的,使用各自微信号假冒快递员和被害人谷某,捏造谷某因取快递结识快递员、二人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微信聊天记录。二被告人为增强聊天记录的可信度,还捏造“赴约途中”“约会现场”等视频、图片。同年7月7日至7月16日,被告人郎某将上述捏造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及视频、图片陆续发布在某车队微信群,引发群内大量低俗评论。 上述偷拍的视频、捏造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被他人合并转发,并相继扩散到多个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后,引发大量点击、阅读以及低俗评论,引起网络热议。被害人谷某因被诽谤导致无法正常履职被公司劝退,后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 检察机关起诉认定,被告人郎某、何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不仅损害被害人的人格权,而且经网络得以广泛、迅速传播,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给广大公众造成不安全感,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依法应以公诉程序追究其诽谤罪的刑事责任。(浙江检察)
新华社:返乡政策禁止层层加码,一些地方该纠偏了! 1月27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目前有的地方采取的“一刀切”措施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中央这一明确表态,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图:中央要求“从低风险区返乡持绿码即可”,到省里却变成“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市就变成“要居家隔离”,到镇里变成“核酸证明+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到村里变成“禁止返乡”。这张图生动说明了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的荒唐。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发布春节期间的防疫政策。与中央相关工作方案相比,不少地方政策已有加码苗头。比如,山西多地对所有河北车辆一律劝返;甘肃要求所有来返人员须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些都与中央明确要求相悖,必须纠偏。 民众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是对防疫工作的配合。其前提是群众自愿选择,而不是靠随意“硬核”加码甚至一律劝返。 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归根究底在于部分领导干部缺少担当。相较于劳神费力地管控流动人员,把群众限制在家里或“一刀切”禁止返乡,显然要省心得多。但是,部分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仅会增加基层防疫成本,也会给返乡人员制造麻烦,增加社会矛盾。 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还有损政府形象。过去一年的抗疫经验表明,严格、准确、不打折扣地落实中央相关防疫政策,足以打好抗疫阻击战。与病毒较量一年之后,一些地方重新回到“层层加码”这种初级段位,充分暴露了当地领导干部治理能力不达标。 当然,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也不排除有几分“自保”考量——有些地方问责泛化,出现疫情不问青红皂白就要问责人。因此,要真正防范地方层层加码,也必须防范“问责层层加码”,问责要精准、稳慎,让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落实精准防疫政策。(新华社)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