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居士🌙🌌 yi32144353
一阴一阳之谓道
关注数: 239 粉丝数: 1,860 发帖数: 43,746 关注贴吧数: 117
思奋 年华易老事难成,金寸光阴未可轻。 往事何回追眼下,余 思奋 年华易老事难成,金寸光阴未可轻。 往事何回追眼下,余暇奋进不休停。 ———————————— 释文: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年华易老、事难成的景象,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浪费。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鼓励人们在余暇时光中努力奋斗,不断追求进步。 这首诗的主题是珍惜时间、努力奋进。首先,诗人提到“年华易老事难成”,意味着人生的岁月容易消逝,而事业却难以成功。这里的“年华”指的是人的青春年华,而“事难成”则表示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人用这一意象来强调时间的宝贵,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不要轻易浪费。 接下来,诗人说“金寸光阴未可轻”,这里的“金寸光阴”指的是极其宝贵的时间,而“未可轻”则表示不能轻易浪费。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告诫人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虚度光阴。 然后,诗人回顾往事,说“往事何回追眼下”,意味着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成为回忆。这里的“往事”指的是过去的经历和遗憾,而“追眼下”则表示现在回想起来。诗人用这一意象来表达对往事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不要再留下遗憾。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说“余暇奋进不休停”,意味着在剩余的时间里,要继续努力奋斗,不停歇。这里的“余暇”指的是剩下的时间,而“奋进”则表示向前冲,努力进取。诗人用这一表述来鼓励人们要珍惜时间,抓住每一个机会,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时间的珍贵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鼓励人们在余暇时光中努力奋斗,不断追求进步,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补充下,上一个帖子所说的书法审美的观点 补充下上一帖子关于书法审美之论 个人浅以为,书法的高低,本质就是审美认可,审美在于技法之上。 没有审美,书法技法的对错,也没有什么论定。 书家之法,本身是以审美为准,而成帖后后人若归纳为法者,什么天覆,地载,雁无双飞等等,本质就是审美上的要求。比如为什么“飞”字,雁无双飞这个说法就没什么人遵守了?因为它不符合多数人审美。如果只谈技法,不谈审美,把技法理论凌驾于审美提供之上,就没有什么对错标准。又如什么弊病牛头鼠尾鹤膝蜂腰折木旦柴,棱角竹节。再到什么铁画银钩,行云流水,更或者长枪大戟,八面出锋,一笔书云云。都是先有个人审美,或再有主流共识审美(关于主流审美的较具体内容上一个帖子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最后才总结出各种法度,技法。 古人云:大道废,有仁义。审美以及其论证上的缺失,才提出法度,或者规律,来作为标准,来衡量书法的优劣。这未尝不可,但是不能绝对化,更不能把所谓技法作为最高标准。 也就是说,除了汉字最基本的要求外,技法书论这些东西,终究是为审美服务,空谈技法之对错,实不可取。 以上为个人最近不成熟的想法,或有不当之处,更或者大错特错,犹望抛砖引玉,大家指正之,我亦可学习改进,提升认知,在此谢过大家。
妄谈一下,书法审美 谈一下书法审美和评论。 个人认为,审美要从主流,而不是完全凭自己。因为初学者也有自己的审美,但是认知层次有所不同。先认识自己的认知不足之处。否则审美上缺乏共性。所以说当你成就不够高的时候,对于自身来说,要做的事提升自己的认知审美,和历史产生一定的审美共识?而不是在自己可能认知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否认名家大家。 所以才说,初学者要临帖,不要闭门造车,以为初学者的认知和审美可能是不足的,需要提升的。 审美不是科学,没有唯一性,虽有高低,但无绝对对错之分。就比如狗喜欢吃屎,够觉得屎是好的,但是站在狗的角度,它没有错,对于它是对的,但是对于人,他是不对的。一般就以主流审美为准,也就是以人的审美为准。 但是有的人学了很多年。审美可能仍然不高,但是很难轮定,所以参考书法成就地位而论,因为能有较高成就者,其审美大概率是过得去的。 为什么高手可以谈个性,因为理论上审美高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去判断和创新。也就是先出帖后出帖。 史上书法评论为什么以大家名家大家为主?因为名家大家之所以为名家大家,是得到广泛认可的,理论上讲,审美和认知是足够的。可以一听的。 所以说,为什么一个大家可以说王羲之字不行,可以讨论,一个初学者一样观点,就要先提升审美认知以后再谈,根本原因还是认知层次不一样。 这就为什么要学习法帖,因为审美共性高,被认知度高的认可。论书法,主要是也是以主流审美上来,以书法大作为主要审美,毕竟每一个人审美不一样,认知层次不同。特别是对于历史名作要保持敬畏的心态,不是说个人不管自己认知和成就,认为名作不行不行就可以随便评。 以上是个人最近胡思乱想,不成熟之言,逻辑有点混乱,可能大错特错。望方家狠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