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缘zzZ 谢缘zzZ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关注数: 12 粉丝数: 49 发帖数: 8,562 关注贴吧数: 35
《华商报》上的万言书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等几个可怜的词,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我的教育理念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有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这是西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万言信”,他称之为“心灵告白”。而我们,被其间流露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而深深打动。  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杨林柯老师如是形容自己的教育观。他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相对于当下被演绎到极致的、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然真正的改变,看起来何其缓慢何其艰难。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这是他对整个中国教育的呼喊和发问。  这位主张教育是“良心工程”的高中语文老师,于信中贯穿着他的困惑与痛苦。而他的思考,或许难免个人的主观性,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字里行间,却是真挚的、温热的,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其热切呼喊与深深忧患的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我们刊发这封信,一方面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同时也希望和亲爱的读者们一起来思考:杨老师的大声疾呼可有道理?孩子们如何成长?以及中国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这几天一直比较纠结,因为几位家长的“**”,我被告到校长那里。对一个“资深”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事件。虽然我可以理解各方所持立场,但面对时仍有许多困惑。不久前开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家长和我交流,说了一些赞扬和鼓励的话,说现在像我这样的教师真是太少了,不仅教书,还要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真不容易,甚至说到“崇拜”一类的话,这种话我已经听多了。我曾告诉学生,不要崇拜任何人,也不要让人家崇拜你自己,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这是现代意识。听到学生家长又在说“崇拜”一类的话,我立马插话:“不要崇拜,我和孩子是朋友。”我告诉家长,其实我一直在教育我自己,这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自我的需要。  没想到第二天,风云突变。领导找我“谈话”,说几个家长对我有意见,主要是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一些东西不相信了,爱怀疑了;对家长的话也不怎么迷信了,甚至用事实、道理和家长辩论;说我上课讲了批判性的话,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应该用“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教育孩子。意思大致就这些。  我深深理解领导的苦心,在教育市场化的现实背景下,家长缴了学费,买的就是学校的教育服务,作为“服务单位”的学校,为了“可持续发展”,能不考虑“上帝”的要求吗?  其后,虽然我做了一些解释说明,但在不同的思维空间里交流,似乎很累。实际情况是,个别家长的一面之词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却容易遮蔽更大的问题。我联系一些大学生自杀以及杀人的事实讲了我的价值选择理由,我希望用人生教育统摄和抑制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冲动,把生命教育、理想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从现实生存的角度,高考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要用人生大目标统摄高考小目标,目标高远,行动才会更有力。  就这样,我一下子进入一个夹缝之中:一边是一些学生以及家长的夸赞与“崇拜”,一边是个别学生家长的排斥与“**”,我心里五味杂陈。  1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仔细想想,家长们也有他们的依据,不管他们是官员还是百姓,成功还是不成功,他们的孩子毕竟要进入这个世界,要和这个世界建立一种认同,要听“大人”的话。毕竟这个社会是由“大人”主宰的,如果孩子有叛逆之思,或者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让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家长们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个别家长对我有很大的误会。  回到我自身,我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在知识教育中我努力实践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我觉得,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  再从功利目的上来说,有些孩子不会写文章,关键是没思想,胆识才气都从思想而来,没有读书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如何形成思想?我们常说“人文精神”,其实“文”的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文”是由人的内在气脉发出来的,喷泉里出水,血管里冒血,文章就是一个人内在生态最直观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
保护自身账号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近期大量带有吧务管理权限的账号被非法盗取后进行爆吧、拆吧等恶意操作。此类行为一直是百度贴吧严厉打击的,对众多吧友的正常讨论造成了严重困扰,同时也给贴吧良性、健康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对于爆吧、拆吧分子一方面请大家及时的通过“贴吧投诉中心”和“贴吧应急吧”向我们举报,凡确认参与爆吧、拆吧的用户全部将给予永久封禁,并撤销其全部管理权限处理。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更多的贴吧遭受恶意删贴的威胁,贴吧管理组呼吁广大吧友们尽可能的通知自己所认识的朋友,保护自己的帐号安全,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特别提醒吧务团队成员注意以下几点: 1.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您的百度帐号的安全性和个人隐私,请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借给他人使用; 2. 建议使用复杂密码,不使用生日、QQ、手机号作为密码,密码至少12位,且为数字、字母、符号组合。例如:Goodboy+hao123; 3. 为了便于您忘记密码后可以迅速找回,请您在注册新帐号时认真填写“密码保护”的问题和答案(请你牢记问题的答案哦!)并验证邮箱和手机; 4. 警惕任何人传给你的可疑文件,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不使用删贴软件、发贴伴侣,此类软件多带有木马程序; 5. 在通过百度帐号使用百度产品完毕后,请您记得点击页面右上方的“退出”按钮,而不要直接关闭浏览器; ======================================================================= 吧友也是一样,保管好账号 避免被拖入黑名单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