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diaolong baodiaolong
关注数: 1 粉丝数: 1 发帖数: 1,164 关注贴吧数: 69
回环点经的作用 回环点经的作用 回环点经是一部关于思维的工具,任何工具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没有任何价值意义的工具是没有人去关注的。同样这个工具也有它的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不但存在而且非常大,它的实用性可以影响一个人终生,直到有更加先进的工具代替它为止。它包括的范围很广阔,各个学科的关注领域都可以用到该工具,不过在使用工具前必须先了解该工具的作用和用途,对这个工具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学习,最后才能进一步用好该工具! 由于使用范围过于广大,所以就较为重要的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它是关于思维的工具,可以提高思维的速度和效率,那么凡是思维涉及到的范围都是该工具涉及到的范围,可见其应用之广阔。大家应该先了解到回环点经相对作用链的内在涵义,只有明白了它的内在涵义才能明白它的应用范围和如何应用。在大家的认识中一定要区分开符号和存在必然是(能感知到的任何事物)一一对应的固定对应体,这个是最基本的。在这个基本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回环点经的内涵!次序是说明运动的事物从出发到过程到结束的整个序列表示。我们认识次序也是从能操作的最大主客观出发,按照次序性的运动来进行认识和分析,最后根据认识到的次序选择需要的对应次序来满足对应需求。比如古人在没有电话的时候常常约定好了时间和地点,来进行下一次交流,这就是利用信息传递发出需要并利用对应的时间次序来满足对应的交流需求。再比如:明天就要降温了,那么今天我们就给自己准备好了衣裳,在降温的时候对应的满足保暖需求。能够对应性的满足所有周期需求是回环的最终目的,也是轴心研究的必要,能够实现足够长时间的满足我们的需求。从属性到轴心都有一定的次序性,运动的事物产生了各种次序,事物的属性决定流体的次序和方向,存导性能不同的事物决定的次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时间方向、空间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温度传递方向、力的方向、光的方向等等。比如太阳是能量的巨大流源体,地球不过是很小一部分流入体,由于太阳这个流源体目前是非常稳定的发源体,地球的运转相对的也是非常稳定的流体状态,所以使得地球系统能够周期性运转,这样才为我们的生存打下基础,若非如此,地球将是不可能有生命的产生,更不会为我们提供认识以后还能有下一次调整的机会。假如没有周期性,就算认识了单个事物(这个事物过去之后,周期事物也是同样类的事物为条件才可以有效果)也是徒劳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就已经没有改变的可能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得水分蒸发产生了降雨,天上的云层是雨水的主要流源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总是先到达胃部,然后分解为能吸收的物质逐渐流入身体其他部位,这些都是有周期性的对应次序的,明白了次序性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该工具的用途和作用! 在方法论上,回环点经提供了从哲学方法到一般方法,也提供了具体方法和专业方法,从整体系统深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所以说是目前所有已知的方法中用途最广的了。当前哲学层面的方法有各种辩证法规律,回环点经通过总结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找到了共同点:对应变化的方式(变化着的对应)!从而统一了哲学辩证法的各种方法。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它规律同样)其实都是流体在具有不同存导性能的事物上流经表现出来的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化!当前一般层面的方法有系统控制、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证实证伪法、逻辑方法、类推概括、假说理论等,回环点经中通过对应关系找到了这些方法的本质也都是对应变化的方式(对应的变化方式和哲学层面的有所不同),前提是需要确定性的了解原文的五大对应关系。其实对应关系也就是符号能够正确的表示存在的物的唯一性,信息能够正确表示事物运动的次序的唯一性,主体能够正确的表示自身在系统的中的唯一位置,工具能够通过自身的存导性能和结构表示出调整次序的方式(非唯一),规律能够表示自然事物规定的客观次序的固定性!这些对应关系是认识的重点,只有认识上没有误差才会在运用中得心应手!在各学科各事物各职业的具体方法上,当前方法有:观察、实验、统计、测验、比较、因果等,回环点经在回环方法上统一了这些具体方法:执行级流交换并安排的如何(利用对应关系的周期变化相应的调用对应的调整工具来实现)调整次序。并在万顺规律的大统一下统一了从哲学方法到具体方法之间的逻辑内涵。万顺规律本身就以次序性为基础,而各种方法的应用都是对应的次序的变化和变化对应的次序。其实哲学方法为一般方法提供帮助,一般方法为具体方法提供帮助,最终到底还是给调节次序的方式来提供帮助。这个就是世界上唯一统一了方法论的方法论!
哲学新体系-----回环点经 回环点经 作者:宝汉雕龙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经历已达数千年,期间论道深浅不一,若要看的通透,必然要下很大的功夫。一来画龙差点睛,二来各派争执甚多。为了使读者通透的看待一切,故作此文打开深层的精妙面纱,为读者点亮路灯!只作重点,而非论述。 第一章 世界发展形式 世间生来已有然,已然自然存本质,本质反应为属性, 属性反应为原理,原理反应为物态,物态反应为万象, 万象反应为含象,含象反应为回环,回环反应为轴心, 轴心反应为经纬,经纬反应知所然,方知天下所以然。 本质--属性--原理--物态--万象--含象--回环--轴心--经纬--所然 本质 --本质 相互作用的外部表现 --属性 的方式 --原理 的相对稳定状态 --物态 的级流交换 --万象 的次序收集 --含象 的次序调整 --回环 的顺化 --轴心 的对应** --经纬 的通序 --所然 属性:事物固有的存导性能 原理:能够表现存导的特殊现象 物态:流体状态、转化状态、组合状态 万象:所有现象的** 级流交换:系统(含父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 含象:对流源体--存导体--流入体的次序的收集 周流:单位流源体的流经过程为一周流 次序收集:流体交换过程 回环:选择对应次序后执行预设周流 预设周流:为达到对应目的所预设的周流次序(主动性) 轴心:主体需求次序的中心周期 顺化:周期性对应预设周流 经纬:群体需求周期 对应**:所有需求对应所有周流 通序:预设周流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章 人类发展形式 客观--机会--相对含象体--信息--现象--万象--含象--回环--轴心--原理--属性--本质--所然 客观为存在的前提 在地球的特殊环境下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相对的产生了具有能够含象的主体 事物存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和运动。 三者的表现行为次序 信息:级流交换后产生信息 信息的形式和内容:流体片断和次序片断 现象:信息次序片断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现象 第三章 五大对应序列 符号---存在 信息---次序片断 主体---客观系统序列位置 工具---次序调节方式 规律---次序的自然规定 对应序列:一一对应的两个**序列 一一对应:一对一表示方式 符号:能够表示具体存在物名称区分其他存在物 存在:客观世界的一切 主体:相对含象体 序列位置:父子系统及同级系统的排序位置 工具:主体力所能及的应用客观事物 调节方式:加快或减慢预设周流的流动速度 规律:有史以来发现的能够继续调用的正确客观序列 自然规定:客观系统级流交换的序列 第四章 主体发展形式 主体(群体)--含象--预设范围--系统序列--周期周流比较 主体(群体)--含象--执行范围--工具调用--周期周流比较 含象收集:主体参与流体交换 次序判断:周期比较
社会哲学之趋势 社会大趋势 人生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样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怎么样能够把社会上的人统一起来进行合理分配生产力和地域空间将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抱着这样的理念,本人研究了好几年,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自认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当前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障碍,比如各类资源的缺乏、环境的恶化、社会的不可控因素、经济的随机性、教育的迷茫等等。这些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似乎只有一点一滴的啃硬骨头,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我在研究了众多领域之后,思想已经有了大幅度进步。目前思考任何问题尚无阻碍,估计可以一试,就差机会了。 以上这些问题有几个方面的困难:首先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研究社会必须研究人的意识,本人经过研究已经能够解释一切意识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沟通现象等。任何一个理论的成立不但要能解释通一切历史现象,而且要能解释当前科学所解释不了的现象才是最新最科学的理念。其次经济现象的不可控性困难,本人经过研究已经能够解释经济现象;凡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方面都有其本质存在,长度的形式是距离,它的本质是空间。热的形式为传递温度,本质为能量。同样的道理,经济有它的形式也有它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只不过为经济的形式,本质也在本人经过几年的研究中弄清楚了。最后逻辑、数学、技术、哲学、科技、需求、方法、方式、信息、状态、原理等等困扰当前社会的困难都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有了突破性进展。所以说在更高一个层次看来,这些困难虽然难解,但并不是不可解决的。 新闻每天都说各种难事、奇事、无奈事等。我相信通过本质分析都可以逐一解决,高铁问题、水资源问题、家庭矛盾、教育问题、十大民生问题等等,我虽然不敢说都可以解决,但是提供最新理论的参考则相当有价值,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机会。 人只要在不断努力的时候是一定会有进展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在现代的社会状况下同样会有突破性进展,请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随意评论他人是非行为,以免影响自己的研究进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 为人要诚实,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绝不会随意胡言、增加混乱。 方外杂家:解无方欲解天下难为之事,人生匆匆数载,不为名利,不为长生,不为享福。只为问心无愧,只为临终不悔,只为大众利益,只为排忧解难,只为公平天下。联系电话18710331799 目前所在地:西安。 凡看到此贴每转载10次就可免费提问一个问题,用截图的形式把能证明转载的画面和网址(单纯转发网址不算)发到本人邮箱,此举纯属立木为信。10次截图同时发来可以附带一个问题(理论为主,实际困难需要考察、不予回答)。本人闲置邮箱(非学术用)[email protected],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任何问题将于春节前回复完毕。解决社会的问题就是解决社会中每个人共同的问题,希望大家予以支持,本人无钱无势,望多照顾。 参考资料:回环指导论简介、解析、导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odiaolong.blog.163.com%2F&urlrefer=53d8c7ace7afa62cefff7fa19f7e4abd
人生成功经典哲理名言 人生成功经典哲理名言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0、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0、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2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4、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2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4、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2、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3、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4、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4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4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易经》与哲学 特好帖 申请加精 几千年来不仅作为描述宇宙力量的深奥图象被人们所推崇,而且也作为智慧的源泉而为古今中外人们所推崇。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在深层结构中揭示《易经》“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的奥秘,从而认识《易经》的基础理论及科学性。 1 分类与类比 自从人类会思考,开始认识世界,并将自己所认识的内容用“概念”来表现、加以抽象化以来,人类就有了与“本质”相关的“相同”与“不同”、“同类”与“不同类”的概念,就离不开分类与类比方法。分类与类比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认知”活动之一。时至今日,虽然人们已拥有一座宏伟的知识大厦,但是仍然需要分类方法、离不开类比方法,并且越来越感到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因此人们不断地在探索带给人类无数精神财富的“分类--类比”方法背后的奥秘。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人们将世界上许多事物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异同而分成不同类或同类,通过分类活动对事物进行定性的研究与认识。随着人类认知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中的事物被抽象成一个庞大的“同类--不同类”认知分类谱系:完美的同类……不完美的同类……不完美的不同类……完美的不同类。这个分类谱系中的四个主要慨念定义如下:(1)完美的同类:某时的某些事物,他们的外在因素100%相同,内在因素也100%相同。(2)不完美的同类:某时的某些事物,他们的外在因素有相同之处、但不是100%相同,内在因素也有相同之处、但也不是100%相同。(3)不完美的不同类:某时的某些事物,他们的外在因素有不同之处、但不是100%不同,内在因素也有不同之处、但也不是100%不同。(4)完美的不同类:某时的某些事物,他们的外在因素100%不同,内在因素也100%不同。在如上定义中有四个很重要的概念:“某时”,“外在因素”,“内在因素”,“相同” 。而分类谱系中的两个端点:“完美的同类”与“完美的不同类”,是人类在认知的分类活动中所抽象出的两类理想状态事物。 “某时”这个概念规定了人类在抽象、认知活动中每个分类事件所依赖的时空条件------“参照系”;“外在因素”指的是事物表面上的一些性质,通常只需由人类的感官及其延伸就可了解,如“物理性质”就是事物的外在因素之一;“内在因素”指的是事物除表面性质以外的那些性质,通常必须用较复杂的方法才可以了解,如“化学性质”、“知识”、“能力”、“内部结构”、……,就属于事物的内在因素;“相同”这个概念所指的仅仅是一种相对于人类认知行为而言、经过抽象之后而存在于人类科学中的事物间的一种特定的等价关系。这四个重要概念决定了科学中“事物”的“存在意义”,决定了人类知识中某事物与它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可以发生的“关系”。错误的科学观、错误的思路及错误的方法,会导致在认知过程的分类活动中对“时空条件”、“相同”、“外在因素”及“内在因素”错误的判定,进而导致对科学中“事物”的错误分类行为,最终影响到人类的有效认知活动。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抽象、比较来了解其异同之处,判断事物是否属于不同类或同类。而狭义的“类比”概念(本文仅讨论这种类比概念)则往往指人们在“某时”对认知过程中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发现认知对象之间“外在因素”和/或“内在因素”的“相同”之处来寻找同类事物的一种认知行为-----同类相比。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属于“类比”的概念与事件有:比喻;打比方;类似;模拟;模型;象征;模仿; 联想;借鉴;触类旁通;理论与概念的移植;宇宙全息统一论;东方禅学中的“禅语”……。这些都是人类在各种层次与场合的认知活动中的一种将认知对象判断为“同类”而进行定性认识的分类行为与事件。在人类的知识大厦中,这样的行为与事件被认为是科学的,它们的存在被认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上成功的类比行为与事件已经给人类的科学大厦、人类的生活带来无数精神财富。但为什么人类可以有这样一种与知识的移植相关的“类比--认知”行为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