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iyo1230 kamiyo1230
关注数: 4 粉丝数: 9 发帖数: 1,611 关注贴吧数: 11
一周目最高难度大型机械兽打法分享 抛砖引玉,限定一周目最高难度。PC手柄玩家,开准星,无近战,纯粹个人后期娱乐向玩法分享,尽量不开大招,尽量不上冰冻,不刻意追求速杀或者高伤害。 首先是常用武器 1.主力武器为DLC橙色猎手弓,装各种撕裂线圈,追求拆装甲和零件的效率,兼顾一定的伤害,还能滑铲射击和跳射,万金油武器。 2.三角洲射手弓,装三个10%暴击线圈。(15%的给橙色射手弓用了)只用普通射手箭,主要用于拆完零件后,打弱点补伤害,又不想用橙弓杀的太快。一次只制作五发弹药,打4发,留一发加固射击,白嫖弹药不亦乐乎,这还能再抠点儿吗? 3.四把射钉枪,随意组合。一把打爆炸伤害,一把等离子钉,一把火焰钉,一把打击倒,装对应的线圈。DLC射钉枪可以兼顾等离子和击倒,二合一。 4.DLC绳枪,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装减装弹时间和加开弓速度的线圈。武器技能可白嫖弹药,且不用开弓,0帧起手。 5.带属性弹药的任意战弓或猎手弓,只用来引爆元素罐,一把带三属性的为佳,不用来回换武器,什么?日祸?nonono,高级弹药咱不舍的用,还是用三属性战弓吧……另外,等离子箭好像只有射手弓有,净水箭我找遍游戏只发现了一把蓝色猎手弓,可能是唯一能引爆净水罐的武器? 6.备一把上瞬间脆化的战弓,将速杀的材料消耗节约到极致…… 两把橙色射手弓就不介绍了,后期都是随随便便一击打大几千伤害,只用于速杀或需要贯穿箭穿甲的场合,平时基本雪藏。 下面是打法分享,无特指的话,拆装甲和零件都默认用DLC橙射手弓,三角洲都用普通射手箭: 1.暴风鸟。属于较简单的一类,击倒阈值是大型怪里最低的一档,可多加利用。开局拆胸前的闪电枪,虽有装甲覆盖,但并不难拆。趁拆掉后的电击效果,上前拆掉肩部两个冰罐的装甲,一到两箭一个。再拆六个发动机,一箭一个,电击效果结束前打破冰罐,三角洲输出头部弱点,锥形尖端的大部分都有判定,比较容易命中。飞起后,三角洲持续输出尾部或翅膀,非常容易击倒,反复蹂躏后击杀。精锐版肩部换成酸罐,其他同理,可反复击倒蹂躏,也可用等离子钉加长钉陷阱,趁落地时快速击杀,空中时当然也可用射钉枪,就看你的准头了。 2.碎石者。可拆的零件较少,明白钻地机制的话也比较简单。先拆四个挖掘爪,一到两箭一个。钻地的时候蹲下移动,不要翻滚,怪就追踪不到你,装消声线圈效果更佳。然后拆背部零件两个,三角洲打爆腹部两个燃料囊,一边打一边拉开距离,找机会打背部散热口弱点。精锐版同理,只是血量略高而已。 3.蝙蝠。零件虽然很多,但多动症且零件小,即使捆住了也会乱动,不太推荐拆零件的打法。愣拆的话,以我的技术只能靠蒙,往往还没拆完就给打死了………关键资源毒牙,可捆住后用射手弓的撕裂箭获取。速杀的话,可以用对应弱点的射钉枪属性弹药无脑炸,怪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精锐版同理。 4.碎波者。可拆的零件多集中在头部和尾部且较小,头部尾部又细又长,运动幅度还大,恕我无能拆不到……基本上就是先拆背部的圆盘和大尾巴,再三角洲打爆六个净水囊,头部的两个可用加固射击瞄准脖子中间,能溅射到,然后射露出的散热器弱点。精锐版可能要多拉扯几个回合,等不及可以上瞬间脆化加块进程。可穿防净水的衣服,以防暴毙。 5.剑背兽。本作机械兽的扛把子,精锐血量高达31500,零件量多个儿小还耐拆,我真没耐心全拆完……属性攻击为对玩家特攻的等离子,推荐穿等离子防护服,否则真的会被秒。起手三箭齐射拆腹部资源容器,必掉4个紫色材料,之后露出黄豆般大小的弱点……保持刚刚在战弓最大射程内上瞬间脆化,触发后切暮歌者,运气好的话,弱点加暴击,一发4000+,10发左右应该能解决战斗。 6.河马兽。这个属于中型还是大型?不管了就算大型吧…先拆两个重力装置,再滑铲到侧面拆资源容器固定栓,左右各一个,普通版屁股后面是两个冰罐,依次打爆用三角洲输出眼睛基本就gg了。眼睛从侧面打,投影面积比正面大很多,打眼袋的部分也有判定。精锐版是等离子罐,拆掉打掉均可,再引爆背部的燃料罐,之后随意。
关于手柄软锁 关于手柄软锁 刚刚在讨论硬锁的帖子里,看到有人说用手柄软锁不可能过艾儿和瓜仔,我觉得好笑之余,也想友善讨论一下我对手柄软锁的看法。 其实关于硬锁和软锁,我本来认为只是玩法选择罢了,大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在硬锁,键鼠软锁,手柄软锁之间选择。当然,pvp在不设规则的情况下只能用硬锁,所以我这里只聊关于pve方面的。 我是20年前开始玩ac的,ac3sl入的坑,后来也玩了ps2上的后续作品。ac这个游戏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自由度,不仅是装机方面,最重要是操作的自由度,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操控机体,用6根手指同时按键,控制着机体的每一个动作,瞬间感觉自己变身王牌驾驶员,那时一个痴迷机甲的男孩的梦想也不过如此吧。硬核且对味儿,这是我对ac系列ps2时代的评价。 ac系列从ps2后期开始,已经引入了类似fps的键位设定,但我还停留在ac3sl的阶段,所以ac6我一开始选择了手柄硬锁来上手。可玩到第一章还没结束,突然感觉哪里不对。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你玩赛车游戏,突然发现方向盘竟然是自动控制的,玩家只能踩油门,你说你图个啥?在游戏里体验半自动驾驶?游戏体验阉割了一半不是嘛。 最后我还是决定回归ac带给我的最最原始的快乐,咬牙放弃硬锁,按照吧友建议的键位设置,开始练习软锁,LT跳,RT QB,背键左右肩武器,进化到8指操作。这里还要多提一句,就是F社祖传的摇杆大死区,这高达30%-40%的默认死区,差点断送我的软锁努力。最后靠steam强大的摇杆防死区设置,完全消除了游戏默认的死区,现在的摇杆非常跟手,感觉打fps都不在话下了。如果有也是手柄软锁的吧友需要,我可以分享一下设置。 我手柄软锁早已完成了三周目,艾儿和瓜仔初期都是靠双喷双电针莽过去的,毕竟boss喜欢往枪口上撞,比boss先一步打出红条就行了。现在开始用其他武器靠闪避走位之类的化解boss的招数,更优雅的过关。多套配装已经可以稳过这两个boss,其他配置还在尝试中。 对于硬锁,我并没有什么指责和不屑,也完全理解游戏制作方的用意,毕竟没人会和市场过不去。难得的是F社还是保留了软锁和免费的QT,让我还能体验到20年前刚接触ac这款游戏时的乐趣。当然,要是能保留回转速度就更好了。 最后,也想统计一下还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用手柄软锁,大家交流一下心得。
澳洲鼠家族 DESKTOP 2015 (I5 Z97 GTX970) 配件 品牌型号 数量 单价 CPU intel Core i5 4690 1 ¥1378 主板 华硕Z97-C 1 ¥769 内存 金士顿HX318C10F/8 1 ¥448 固态硬盘 金士顿SSDnow V300 1 ¥343 显卡 映众GTX970游戏至尊版 1 ¥2078 机箱 CoolerMaster NSE-400 1 ¥290 电源 先马金牌500w 1 ¥275 显示器 LG 23M45VQ-B 1 ¥725 散热器 九州风神玄冰400 1 ¥100 光驱 LG GH24NSBO 1 ¥95 价格总计: ¥6501 新一代I5不超频 + GTX970显卡 + Z97主板,三大件都是最新型号,价格也比较实惠。 金士顿V300 120G 固态硬盘性能一般(应该说在同类里基本上垫底),但价格低廉,为了控制预算只能牺牲性能了。(原有一块希捷2T机械硬盘作为数据存储) 内存正好有折扣,比1600只贵了10块钱,也为以后预留了升级空间,还是因为预算,所以只配置了单条8G,也够用,毕竟显存高达4G 电源和CPU散热器都是比较流行的型号,性价比都很高,得益于9系显卡的节能,上500W的电源即可。 机箱可能国内没有卖的,预装前后两个风扇,可容纳164mm的CPU散热器,还有侧窗。价格相比国内相近配置的机箱价格略贵,但在澳洲也实在找不到更加物美价廉的了。 显示器也是为了控制预算,选择23-24寸尽可能廉价的。本款为23寸,2ms,价格也不错,国内可能也没卖。 这个配置日常办公上网绰绰有余,游戏性能十分强大,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升级空间,非专业级用户够用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