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nkzj cqnkzj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 发帖数: 467 关注贴吧数: 6
关于荀彧“守”尚书令 《三国志-荀彧传》: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这个“守”字的意思,中华书局出版的文白对照版,翻译的是“代理” 《后汉书》:曹操平定冀州后,“又欲授以正司,彧使荀攸深自陈让,至于十数乃止。”似乎也就说明了这个“守“的意思了。 我觉得不是一般的奇怪,荀彧当了十几年尚书令,天下人都在赞叹,居然还没有转正?让他转正还死活不干?这是什么逻辑?他不转正又有意义吗?东汉有几个连续干十几年的尚书令? 《三国志-裴注》:曹操平定冀州以后,“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 我觉得这才算合理。让他当三公不干,因为他不能和曹操平级。他如果当了三公,曹操当什么?只有进位。 对此《集解》有人说荀彧以前是代理,现在才转正。也有人说以前才是尚书令,不可能越过九卿,直接当三公,言下之意,这次是只是转正了? 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可是蔡邕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荀爽从白衣到三公只花了九十三天,在九卿位上只干了三天,天下人似乎也没什么意见,写史书的对此还津津乐道。(大家都不说这是董卓的魄力)天下都乱成那样了还讲正常程序么?汉献帝从长安逃出来,官职大放送,张杨、韩暹都能封大司马、大将军,曹操不是从司隶校尉飞到大将军? 刚刚看《秦汉官制史》终于有了答案: 1、“守”有试用之意,但是汉代制度,只试用一年。一年后称职者,转正。不称职的官复原职。 所以,荀彧绝对不可能代理十几年的尚书令。古人的脑袋没有问题。 2、“守”还有兼职之意。 书上的例子,某人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 荀彧:侍中,守尚书令。明显是这一类 所以,荀彧是侍中,兼任尚书令。曹操后来表荐荀彧也不是什么正职尚书令,而是三公
荀彧听墙角究竟是他家还是尚书台 回复 留香_顾曲 :十六。杜畿传》 傅子曰: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於朝。 我最先看到这段文字,脑海里想的是,荀彧在自家后花园,听到隔壁花园说话。笑~~~~,后来就想,杜畿声音究竟有的多大呢?令君家可不是小蜗居,革命尚未成功,比不得红楼梦里面的贾府,但肯定里面也有好几个院子,一进二进三进什么的,这个难度太大了。 后来想到另一个解释。尚书令,是中朝官,平时要住在尚书台的宿舍值房。耿纪侍中住在他隔壁,这样一切就解释通了。 争议来了。 cqnkzj: 回复 留香_顾曲 : 《汉书·张安世传》:“[张安世]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於职,休沐未尝出。 说明尚书平时是住在宫中。2014-2-23 17:54 回复 留香_顾曲: 回复 cqnkzj :西汉是这样的,东汉郭举事件以后就只有像中常侍这样的宦官可以住在禁中了,所以东汉专权的中常侍一大把,但从来没有专权的侍中。2014-2-23 20:32 回复 留香_顾曲: 回复 cqnkzj :东汉的尚书令是在省外宫内办公,不过从汉官仪看应该只有尚书郎需要住在宫内值夜,尚书令是可以回家住的。像黄香那种全天候在尚书台办公的属于劳模级的2014-2-23 20:35 回复 cqnkzj: 回复 留香_顾曲 :省外宫内应是无误。黄香劳模,休沐日都不出宫,是不是可以说明其他人休沐日一般出宫,反过来说,非休沐日一般不出宫。《后汉书窦武传》: 时,武出宿归府,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朱瑀。窦武这天恰好出宫归府,以致消息泄露,才有宦官政变。个人觉得有一定参考意义。2014-2-23 21:32 回复 留香_顾曲: 回复 cqnkzj :后汉书说黄香做尚书郎时“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应该算特例,尚书台其他人特别是尚书令还是回家住的。看了下汉官仪,省外官里只有尚书台有人(尚书郎)值夜班,侍中是回家睡的。所以个人感觉荀令听到杜畿说话是在宫外。PS我们貌似可以令开个帖子专门讨论下了23332014-2-23 21:43 回复 cqnkzj: 至少这些中朝高官在宫内是有值房宿舍的。不管平时是否休沐才回家,在非常时期,比如前方大战,尚书令、尚书等人连续加班,数日不出宫,留宿尚书台想来也是情理之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