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nkzj
cqnkzj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
发帖数: 467
关注贴吧数: 6
关于荀彧“守”尚书令 《三国志-荀彧传》: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这个“守”字的意思,中华书局出版的文白对照版,翻译的是“代理” 《后汉书》:曹操平定冀州后,“又欲授以正司,彧使荀攸深自陈让,至于十数乃止。”似乎也就说明了这个“守“的意思了。 我觉得不是一般的奇怪,荀彧当了十几年尚书令,天下人都在赞叹,居然还没有转正?让他转正还死活不干?这是什么逻辑?他不转正又有意义吗?东汉有几个连续干十几年的尚书令? 《三国志-裴注》:曹操平定冀州以后,“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 我觉得这才算合理。让他当三公不干,因为他不能和曹操平级。他如果当了三公,曹操当什么?只有进位。 对此《集解》有人说荀彧以前是代理,现在才转正。也有人说以前才是尚书令,不可能越过九卿,直接当三公,言下之意,这次是只是转正了? 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可是蔡邕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荀爽从白衣到三公只花了九十三天,在九卿位上只干了三天,天下人似乎也没什么意见,写史书的对此还津津乐道。(大家都不说这是董卓的魄力)天下都乱成那样了还讲正常程序么?汉献帝从长安逃出来,官职大放送,张杨、韩暹都能封大司马、大将军,曹操不是从司隶校尉飞到大将军? 刚刚看《秦汉官制史》终于有了答案: 1、“守”有试用之意,但是汉代制度,只试用一年。一年后称职者,转正。不称职的官复原职。 所以,荀彧绝对不可能代理十几年的尚书令。古人的脑袋没有问题。 2、“守”还有兼职之意。 书上的例子,某人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 荀彧:侍中,守尚书令。明显是这一类 所以,荀彧是侍中,兼任尚书令。曹操后来表荐荀彧也不是什么正职尚书令,而是三公
荀彧老爹荀绲名字的读音和意思 绲,gǔn 字典解释, 织成的带子,绳子。名词做动词:用带子保护装饰。 如果这个意思,荀淑这个名字起得未免太随便了。荀淑儿子多也不是这个糟蹋法吧。 这字也可作通假字。通“衮”,gǔn,意为天子或三公衮服。如果荀绲名字是这个意思,未必太高调了吧。 通“昆”,kūn,意为后代子孙。个人觉得这个意思作为名字,似乎还靠谱一点。 问题来了,到底是那个意思呢,是荀gǔn,还是荀kūn?
荀彧听墙角究竟是他家还是尚书台 回复 留香_顾曲 :十六。杜畿传》 傅子曰: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於朝。 我最先看到这段文字,脑海里想的是,荀彧在自家后花园,听到隔壁花园说话。笑~~~~,后来就想,杜畿声音究竟有的多大呢?令君家可不是小蜗居,革命尚未成功,比不得红楼梦里面的贾府,但肯定里面也有好几个院子,一进二进三进什么的,这个难度太大了。 后来想到另一个解释。尚书令,是中朝官,平时要住在尚书台的宿舍值房。耿纪侍中住在他隔壁,这样一切就解释通了。 争议来了。 cqnkzj: 回复 留香_顾曲 : 《汉书·张安世传》:“[张安世]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於职,休沐未尝出。 说明尚书平时是住在宫中。2014-2-23 17:54 回复 留香_顾曲: 回复 cqnkzj :西汉是这样的,东汉郭举事件以后就只有像中常侍这样的宦官可以住在禁中了,所以东汉专权的中常侍一大把,但从来没有专权的侍中。2014-2-23 20:32 回复 留香_顾曲: 回复 cqnkzj :东汉的尚书令是在省外宫内办公,不过从汉官仪看应该只有尚书郎需要住在宫内值夜,尚书令是可以回家住的。像黄香那种全天候在尚书台办公的属于劳模级的2014-2-23 20:35 回复 cqnkzj: 回复 留香_顾曲 :省外宫内应是无误。黄香劳模,休沐日都不出宫,是不是可以说明其他人休沐日一般出宫,反过来说,非休沐日一般不出宫。《后汉书窦武传》: 时,武出宿归府,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朱瑀。窦武这天恰好出宫归府,以致消息泄露,才有宦官政变。个人觉得有一定参考意义。2014-2-23 21:32 回复 留香_顾曲: 回复 cqnkzj :后汉书说黄香做尚书郎时“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应该算特例,尚书台其他人特别是尚书令还是回家住的。看了下汉官仪,省外官里只有尚书台有人(尚书郎)值夜班,侍中是回家睡的。所以个人感觉荀令听到杜畿说话是在宫外。PS我们貌似可以令开个帖子专门讨论下了23332014-2-23 21:43 回复 cqnkzj: 至少这些中朝高官在宫内是有值房宿舍的。不管平时是否休沐才回家,在非常时期,比如前方大战,尚书令、尚书等人连续加班,数日不出宫,留宿尚书台想来也是情理之中。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无不尔或承”中“或”字… 《诗经。小雅。天保》: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句话意思我知道。“无不尔或承”,子子孙孙没有不继承的。“无不”:没有不; “ 尔”:你; “ 承”:继承。“或”是什么意思? 字典解释,“或” 1、有的,有的人;2、有时;3、又;4、或许,或者;5、通“惑”,迷惑。 这里不是迷惑,也不像或许、有时,可是有的,怎么说得通?
关于“罢不能不待须而废”的疑问 《荀子。王制》: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解释:对有德才的人,不依级别次序,破格提拔;对无德无才的人,不等片刻而立即罢免。 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罢:通疲,没有才德;须:须臾。 这句话按字面,没有德才的人,不能不须臾等待就要罢免。 双重否定,表肯定,这句话岂不是说,罢免要等待?这和理解的意思相反了。 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应该是“罢能不待须而废”才对。可是翻了书,就是这样的。 奇怪 望解惑。
木兰情感觉有菊花台的影子 木兰情比菊花台厚重一些,但是有些感觉很像。不知道配器编曲上,是不是有相同的人参与
打听平鲁的一个村子,喜欢耳朵挂石头 请教大家一下,我奶奶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路过平鲁区域内一个村子。村民都喜雕欢石雕,穿着和汉族无异,但是很喜欢用石头装饰。最特别的是喜欢在耳朵上挂石头,最大的有拳头大,耳垂都快拉掉了。请问有谁知道是哪里?是什么民族?谢谢
应该拍一部戴安澜的电影 今年是不适合,但是到纪念抗战的年头,应该拍一部出来。戴安澜、张自忠都是值得单独拍片纪念的。我们关于抗战的教育确实忽视了正面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肯定会有好转。让华东野战军的老人看见讲张灵甫抗战的东东显然是不合适的。
寻1982年11月14日出生的张珺 我也叫张珺,1982年11月14日出生。以前在国家图书馆办图书证,才知道有和我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可惜图书馆不愿意给我电话。所以在这里寻一下,这可真是缘分了。我很少上qq,留个邮箱联系:
[email protected]
装了一键还原精灵,然后再开机就进不了系统 装了一键还原精灵,然后再开机就进不了系统,说什么引导区出了问题。郁闷。只有重装系统。
理解jj的锁文举动——永远支持jj!!! 刚才看见jj出的天神75锁了。虽然有些沮丧,但是支持jj的行为。 jj现在到了危急时刻,有人心怀不轨为了吞并jj居然去举报jj,所以jj不得不做出一些反应。 我是纸大的fans,但我更是jj的坚决支持者。因为有jj我才认识了纸团,才有机会看天神,才有机会在纸的会客室抱怨,路啊路啊,你以前为什么这么讨厌米,小米好可怜哟~~~ 希望大家也能理解支持jj。 可以去鲜网或是起点看纸大的书
梦想过写个檀柳在一起的同人 剧情么,暂定如下 1.柳对华说sorry,檀柳正式成为情侣,嘿嘿~~~ 2.采石矶大战之后,宋军持续北进渡淮渡黄(柳当然功不可没),大有直捣黄龙之势,蒙古、西夏也趁势出兵,金国危在旦夕。 3.国难当头,檀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出任兵马大元帅(这位同志的人气实在是太高了,米办法~~~)统领前线兵马。檀柳摊牌分手,柳在分手酒里下毒(对待敌人要有魔女的毒辣手段)。 。。。。。 后面不知道了,哎,想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是只有这么一点,难怪写不出东东~~~
为什么路会喜欢米呢? 米会喜欢路不奇怪,一点都不奇怪,不喜欢才奇怪,是人都会喜欢他的但是路为什么要喜欢米呢?尤其是小米,我觉得大米也没不错啦,但是小米并没有很特殊的地方啊?为什么路会那么喜欢他?问问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