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脚下觅青山
三清脚下觅青山
关注数: 502
粉丝数: 579
发帖数: 15,023
关注贴吧数: 53
用紫砂壶喝茶有益健康,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紧张繁忙的工作后,悠闲自得的假期中,喝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喝茶不仅能够迅速消除工作中的疲劳,还能长期呵护你的身体。 用紫砂壶喝茶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紫砂是多种矿物质共存、耐酸耐碱含铁的粘土质粉砂岩,含有水云母、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成分,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且不含任何有害金属物质。同时,紫砂特殊的双气孔结构,比其他任何茶具更能释放茶叶的芬芳。因此,宜兴丁蜀镇所特有的宜兴紫砂,1000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制壶的上佳原料。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100摄氏度的纯净水经过紫砂壶焖泡之后,均被矿化为PH值7.1左右的弱碱性,有利于营造人体弱碱性的健康环境。同时,紫砂壶在高温泡茶的情况下还会释放出人体需要的铁、钙、钠等微量矿物质,通过茶水一起被人体吸收。 真紫砂壶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紫砂壶首先是沏茶的茶具,沏茶最讲究水的温度,一般用90度-100度的水冲泡会更好地使茶中有益成分浸出,所以紫砂壶的表面温度达到50度-80度之间,适合开张血管达到舒经活血的作用。加之紫砂壶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砂砾,用手揉搓,有如中医针灸的功效,较之其它揉手(玉,核桃等)更妙。 手疗是中医治疗的一朵奇葩,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紫砂壶手疗的研究和应用还只是一个开始,将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同时,宜兴紫砂壶中的紫砂泥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由于MnO2、Cr2O3、CaO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存在,不仅使得紫砂泥以紫红色调为主,而且在泡茶的同时,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有益健康。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准的制壶技艺,所以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管首,相对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
新买紫砂壶内出现的白色沙粒是何物!(转载) —————— 前几天一个壶友问了一个问题,他买了一把紫砂壶,发现壶内有一些白色的沙粒,说看起来很像白糖,还开玩笑的问了一下是不是要用白糖要保存紫砂壶,其实这位壶友口中的白砂糖,就是石英砂,还有壶友看到这个白色颗粒状物就吓坏了,以为是化工壶,其实并不是!而为什么一把新的紫砂壶会有石英砂呢? 简单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进窑前在壶盖沿刷石英砂
双十一,你购了没有? 吧友们,双十一你购了没有
【清宫旧藏】清代十大帝王御用紫砂壶(转)
揭开宜兴“古龙窑”的神秘面纱(转载) ﹁ 龙 窑 ﹂ 丁蜀镇历史上曾经有30多座龙窑,开窑时景象壮观。随着现代烧制技术的演变,今天仅在地处相对偏僻的前墅村遗留一窑,人称“前墅龙窑”,是目前宜兴仅存的仍在使用的明代创建古窑,原是村民烧制陶品的私窑,至今已历经19代传承。现在的守窑人姓吴,是地道的宜兴人。 龙窑的大小不一,我们以“前墅龙窑”的样子来介绍龙窑的基本形制和构造。 龙窑都是利用山坡地势用砖砌筑成,远望如卧龙,为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龙头朝下,龙尾朝上,长70米左右,下部称“窑炉头”,上部出烟处称“窑梢头”,中部为“窑身”。 窑身内成拱形,最高处2.6米左右,最低处2米左右,横径宽2米左右。一般有4个“窑户口”,供装窑、出窑。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尾端无烟囱而置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 窑内分区称“股”,大窑可达13个半。每股再分区称“甲”自下而上,第1股较大为8甲,其余每股为4甲,大窑可有58甲,对应58对鳞眼。放置高身壶坯的匣钵称“高头”,放置矮身壶坯的匣钵叫“匹只”,统称“掇罐”。匣钵圆径统一,叠置一摞称“1臼”,每甲可竖立6臼。每臼平均回放12只掇罐,1甲一般可放72只掇罐,1窑满装可达3000只掇罐。若以平均每只掇罐套装9把壶坯计算,1窑能烧制2.6万多件大小各异的茶壶。当然,主要是一般性的大路货,高档壶所占比例极小。 窑背拱高0.6米左右,相距1.3米左右设有对称的“鳞眼”用以投柴料。
爱叶说要看串串,可忙忙忙,一直没时间兑现! 今天来还了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花开的最好的季节 秋天,或许有些伤感,但秋色很温暖,一起来感受秋的诗意。 ————忆周末陪家人去出去感受秋日的阳光,喝茶养身,但有时间还是要出去多走走,秋天暖暖的阳光下景物会让你心旷神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花开的最好的季节 秋天,或许有些伤感,但秋色很温暖,一起来感受秋的诗意。 ————忆周末陪家人去出去感受秋日的阳光,喝茶养身,但有时间还是要出去多走走,秋天暖暖的阳光下景物会让你心旷神怡
交作业咯 ————时间真快一不留神就十级了!习惯了每天都来看看大家的菩提精品,习惯了没事就来转转聊聊,感谢紫冰大吧给众多的文玩爱好者提供这个平台!
花器大师【谢曼伦】10月12日因病去世,大师一路走好! —————— ——————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获得者谢曼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12日上午9:45去世...紫砂界又损失一颗巨星。
【提梁】你猜不到的美!(转载) ————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 —————— 提梁 提梁,是安装在壶身上方,与壶流在一条直线上的壶把。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提执省力,不易磕碰,但斟注时不甚便利。 提梁壶比端把壶出现的年代要早。宋代以前饮茶,壶用于煮水,提梁壶置于炉上较为方便。 器类 各式“提梁”有何区别呢? 提梁分素式和花式两种,素式常用于光器,花式常用于花器。提梁本身的构造,一般分硬提和软提两类。其中硬提多见,软提梁少见。
宜兴红茶——养在深闺人未识 —————— —————— 宜兴红茶,又名阳羡红茶.产于江苏宜兴.属天目山余脉。丘陵山区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宜兴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茶树的生长。 宜兴红茶汤色红艳透明、芳香浓郁、回味醇厚的特点。茶形条索紧结秀丽,叶底鲜嫩红匀。 宜兴红茶本身已经没有分类,在宜兴当地只能根据茶形分类为: (1)、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 (2)、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3)、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 (4)、未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未,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 ——————
回看——史上最大规模顾景舟作品亮相 ————欣赏也是一种学习!大师的风采永远看不够!永远值得欣赏!特摘与大家同赏同会看 —————— —————— ——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身后不寂寞,他所创制的紫砂壶屡屡在拍卖市场拍出天价。九月二十八日,由纪念顾景舟大师诞辰100周年组委会主办的紫砂壶展览在宜兴举行,一次性展出顾景舟作品50件,堪称史上最大规模顾景舟作品阵容。宜兴月报博主了解到,此次所有展品由中超控股旗下中超利永紫砂陶公司提供,顾景舟的徒弟李昌鸿、潘持平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这些紫砂壶反映了师傅顾景舟的制壶生涯和心路历程。 在紫砂壶产地宜兴及全国各地壶迷壶友看来,一次性展出如此数量的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是从未有过的事。据宜兴月报博主向顾景舟弟子、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潘持平现场询问,在此次展出的顾景舟作品中,有一些作品包含着美好的故事,有一些作品是顾景舟早年应买主订购而小批量生产的。其中,《鹧鸪壶》是顾景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上海淮海中学一处花房内制作而成,限于当时缺少环境、心情和工具等条件,却仍然能够造出可以传世的紫砂壶,足见顾景舟造壶技艺之高超。
熟悉《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宜兴紫砂史是一部历代紫砂艺人的创业史,已故的七大老艺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创造了紫砂艺术的巅峰,他们是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 紫砂七老之顾景舟:身价最高的紫砂大师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18岁随祖母邵氏制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 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 1988年4月,顾景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顾景舟不仅壶艺精湛,几十年如一日读书学习,博闻强识,有深厚的学养,且知古鉴今,着书立说,编着并出版《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发表数十篇学术文章。 顾景舟以其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技艺,在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工艺美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紫砂技艺人才,其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中国陶瓷大师周桂珍、李昌鸿、张红华、潘持平等人,可谓桃李满紫园。 2009年11月23号《十一头提梁壶》 拍得313万;2010年05月16日,顾景舟制吴湖帆做书画的《相明石瓢壶》拍得1232万;2010-06-04 《矮僧帽壶》拍得313万;2010年8月2日甚至一对紫砂杯就拍到了20万的高价。顾景舟为名副其实的壶艺泰斗,身价最高的紫砂艺术大师。
紫砂壶小知识问答大全(转载) 1.黄龙山已经封矿,还有紫砂矿吗,市面上有真紫砂产品么? 宜兴境内已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含有紫砂泥的甲泥矿28处,探明储量为5983万吨。这里是紫砂陶生产的大型原料基地。若按每年用量万吨计算,也可用百年以上。虽紫砂矿不可再生,会越用越少,但是紫砂矿没有了是危言耸听。政府现在也没有封黄龙山矿,只是限制性开采,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紫砂资源。
包浆与未包浆! 新壶与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壶存在明显的区别!也就是未包浆与包浆了刚刚到手没有使用的纪念壶,和朱泥容天等放在一起的区别还真的不是一般大! 能看着一把壶从上手的木涩无光,粗糙拉手!到后来焕发出黯然之光,滑润如玉!这绝对爱壶之人是最大的乐趣
交作业及菩提伴我去旅行!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吧友们中秋节快乐
转载——好紫砂壶是什么样的? 紫砂壶近期受到很多人的狂热收藏,但是收藏一把好壶是很多壶友很是纠结的事情,因为他们不知道好紫砂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判断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天天雨,交不了作业! 外面雨不停,作业交不成! 难得有闲, 忙忙碌碌家里的琐事好几天!今天总算是空了点,也总算是有时间坐下来喝下茶盘串了! 开心 手抚紫砂壶,倒一杯陈年老普,一杯入口,舒畅啊接着刷刷金刚,盘盘星月,转转核桃连续几天的疲惫不堪马上不翼而飞! ——忽然心有所感,其实人生要求的并不多,也许每天能有时间坐下来喝喝茶把玩下心爱的紫砂壶,盘盘手串核桃!那不也是一种欢乐!一份满足!
起床喝茶了! 忙忙碌碌家里的琐事好几天!今天总算是空了点,也总算是有时间坐下来喝下茶了! 开心手抚紫砂壶时连续几天的疲惫不堪马上不翼而飞!忽然心有所感,其实人生要求的并不多,也许每天能有时间坐下来喝喝茶把玩下心爱的紫砂壶,盘盘手串!那不也是一种欢乐!一份满足!
补作业,手腕上金菩提! 又拖欠了,拖欠也要补上 度娘发癫还没好 发了好多次了
(转载)新壶到手,先看什么? 明代中期以后,中国逐渐流行用茶壶泡茶,而宜兴紫砂壶因其具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长物志》)的实用优势一跃成为饮茶的主要用具。紫砂壶不但具有泡茶烹香的实用价值,还因其用材特殊考究、做工精巧细致、外形不媚不俗、内涵委婉含蓄而具有把玩收藏的价值。从明代起,紫砂壶就成为追索求藏的对象。
交作业,随身三大件 平时喜欢喝茶,可平时走来走去又不能把紫砂壶随身携带 跟在身边最多的还是这三样,一串大金刚,一个烟民必备品,近期又新加了一串小金刚
带你去山里看看紫砂矿(转载) 紫砂矿的由来! 宜兴丁蜀镇地处太湖之滨,雁荡山脉北线余脉。二千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带着大量的铁元素,撞击地球,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群,在有人类活动以来,不断地围岸筑堤,形成今天的太湖。在现今的太湖大堤之外,在上古以前,分布着众多的边缘卫星湖泊群,经过二千万年的风风雨雨,湖泊群逐渐於塞成水网藻泽地带,并把小行星带来和铁逐渐稀释并随淤泥均匀地沉淀在湖泊之中。
金刚天天伴我行! 今天去大山里面,金刚菩提继续不离手!猜猜金刚挂在什么树上?那树结的是什么果子
吃饱,有点腻,来壶苦瓜铁观音
吧杯准时到,迟到的是还图! 一直都想拥有的吧杯终于轮到了! 而且是在8月7号生日那天到达!真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可惜当天上海来了一批朋友我来不及拍照还图就直接带大家去三清山的避暑山庄了!现在马上补上 谢谢茄子兄弟谢谢小娘子谢谢吧务组 祝大家开心每一天
炎炎夏日,与苦瓜铁观音有约! 热,还是热,持续热,火气太大了 泡一壶猫咪牌苦瓜铁观音来降降火!
炎炎夏日,与苦瓜铁观音有约! 热,还是热,持续热,火气太大了泡一壶猫咪牌苦瓜铁观音来降降火!
天气热了,金刚笑了!
交作业,热热热! 天天下雨,作业都没得交,总算停了又狂热一通,热的金刚笑呵呵热的知了脱了衣
(转载)千年西施,美人紫砂——话说“西施壶” —————— —————————— 说起西施,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但在紫砂壶界,也有一壶称之为“西施”。顾名思义,此壶应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
拿壶也有讲究,你会拿壶么?(转载) ╮(╯▽╰)╭╮(╯▽╰)╭ 一把好的茶壶,可能会陪伴你的一生。因此,挑选好壶,并悉心养壶是关键。宜兴紫砂壶虽为陶,但结构致密,接近瓷化,颗粒细小,极适于沏茶,独特的气孔结构能让茶香存留其中。同时,每一把壶的泥质、密度皆不相同,当熟悉了一款茶后,再选择不同的紫砂壶或瓷壶。 使用方法 女性拿壶
紫砂制作工具全图录(转载) 【文教版】 一件紫砂工艺品的成功, 要经过十道乃至几十道复杂的成形工序, 而要完成这样的工序, 一是要靠艺人们的制作技艺, 二是要靠各种制作工具的辅助, 两者缺一不可。 古人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里的“器”,就是指制作紫砂壶的工具。紫砂成型工具,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工具,其数量大小有几百种,质地有木、竹、铜、铁、钢、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种材料。紫砂成型工具种类繁多,也很讲究造型的美观,但前提是以实用为主。这些工具大部分靠自己制作,即使一些买来的工具,也都根据艺人们的使用习惯,经过他们自己的加工和修整后方可使用。这就要就艺人们对整个紫砂成型工艺要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要懂得各种工具的不同用途和规格,要考虑在使用上的方便,触觉上的舒服。因此,紫砂成形工具的制作也很有学问。紫砂成型的基本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手工制壶,为什么价格高?(转载) 全手工制壶,为什么价格高? 手工制品,手随心动,个性各异。手工完成的壶“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不可能百分百复制。
请不要再说哪里都有紫砂泥!(转载) 请不要再说哪里有紫砂泥 离开了宜兴的紫砂泥只是高粘土!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相继因为本地发现紫砂泥而欣喜,据说还有国外某些地方也发现紫砂泥而相继报道,并且多次来到宜兴丁蜀镇做宣传,招商引资,意图与之合作复制宜兴的紫砂文化来发展当地经济,打破宜兴独享紫砂文化产业的局面。
紫砂壶做旧是什么样?图文详解如何做旧!(转载) 一、烧煮法: 新壶作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烧煮法,即将新壶放进浓红茶汤中烧煮,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来晾干,然后再煮,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将新壶上的光泽除掉,壶的表面变得灰涩默然,看上去像出土的老壶一样。 图一,烧煮做旧壶!
一张图带你了解紫砂壶型分类
再说紫砂壶盖摔了,能修补或再配一个吗?(转载) 紫砂壶用久了,自然会有些感情;或是密友相赠,想留下回忆;当然,还有价格昂贵,工艺精湛,具备艺术性等等等等诸多理由,总之,壶碎了,总归是心疼的! 紫砂壶打碎了,很少人想重做,壶盖打碎了,很少人不想重配。但是壶艺人往往只想重做不想重配,玩壶者不免会有些怨气和想法。只要了解了紫砂泥的特性和紫砂壶的制作特点,玩壶者就能够理解了。 首先说说能不能修复? 如果这个壶是艺术品,坏了就破坏了这个艺术品,没有意义的修复(比如有的壶友说用鸡蛋清可以黏合,但是还是有痕迹的,而且紫砂壶也不能再使用了,因为粘合的并不牢固,也恢复不了原来的完美了),所以也不可能修复。如果是消费品,只有重新买个新的了。如果是文物,那是文物修复。 壶重新配盖的难度分析: 不是不能配,只是配的代价高。在制作紫砂壶行业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可见紫砂壶盖是有多麽的不好处理。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表现著作的形、神、气,绝不是捏几把砂土,按照原来的壶盖制作那么简单。 紫砂壶从生坯到烧成,要发生两次收缩:1、干燥收缩;2、烧制收缩。收缩程度与泥料种类、生坯干湿度、烧制温度、烧制时间直接相关,因为紫砂壶都是拿到窑上去烧制,完全复制烧制温度、烧制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泥料制作的同种款式紫砂壶,每次烧制的成品,大小都会略有所区别。所以,生坯做好后,壶盖和壶身都一定要整体烧制,如果分开烧制,即使放在不同的匣钵,往往就会出现因为收缩程度不同而不相匹配的情况。所以,这样做出来的盖子也是很难做到大小刚好的。尤其朱泥收缩得更厉害,配一个壶盖的成本和风险是做一把壶的数倍,重制壶盖时要据其大小制作七八个,这七八个盖子烧出来能选出一个可以用的几率都比较小。再次就算都是朱泥,但是还是会有差异的,因为不是同一批炼制出来的泥。就算制出的壶盖与原来一般大小正好合适,壶身之前经过泡养后已经与新的壶盖色差很大,配盖也要与壶身色调差不多才行。
什么样的壶才是好壶!(转载) 许多人买了紫砂壶,到处让别人“估价”,结果越估越泄气。其实,好紫砂壶购买的就是一种“自信”!估价的前提是估价者的学识、见识、文化、收藏、把玩的档次处在什么层次?能否拿出类似的精品进行比较?没有任何依据和类似实物的“估价”,尤其是分辨不出“硬货”和“软货”之间细微的差别的估价毫无意义。 “什么样的壶才是好壶?”常言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我喜欢的壶,你不一定也喜欢。同样,你特别宝贝的壶,我也不一定认为是最好的。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就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纵使不值钱,我喜欢我自豪。壶友们在挑选紫砂壶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因为自信的人才配得上拥有一款好壶!玩壶要有一颗包容的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手工制作的壶呢。 欣赏紫砂壶,必须从爱壶、玩壶入门,在使用、玩赏中,了解什么是原矿紫砂,紫砂泥料的性能、透气性、紫砂壶泡茶、注茗的功能,壶的造型、泥的色泽、工艺技巧以及装饰手段、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流派等等,逐步确立自己的收藏风格。欣赏紫砂壶,亦浅亦深,亦玄亦神。 个人认为:一把好壶贵在形、气、神。形者,形象也。点与线,线与面,明暗与虚实,壶体的各个部位和谐一体。气者,气质也。壶如人,气质为贵。此乃内在之精神,非一日之功也。神者,神韵也。此乃壶外功夫。物有所像俗也。花非花,壶非壶,方是壶家追求之境界。 所谓好看,就是要养眼,要出众,要在林林总总的紫砂壶中超凡脱俗、风骚独领,使人过目不忘,一见倾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养眼不是抢眼,出众也不是出位。那种企图通过奇异的造型、怪诞的装饰来抢夺众人眼球的作品,虽然具有视觉上的诱惑力,但由于过于花哨,是不可能养眼的。 所谓耐看,就是要经得起仔细地看、反复地看,令人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有些壶,乍一看惊心动魄,再一看粗制滥造;今天看花枝招展,明天看兴味索然。优秀的艺术品是有神韵、有灵魂的。能否将飘逸的紫砂魂凝聚在作品中,是对紫砂艺术大师最苛刻的要求与考验。因此,要达到经看、耐看的标准,不仅要求作者在设计理念上有内涵、有创意。 所谓有缘分,就是在你离开它的时候,你老是想念它。它的相貌,它的影子,老在你的眼前晃荡。这一条特别重要,也是我最新的体会。你特别惦记的那把壶,买回家来一般错不了。如果不买,你的心里老是会不舒服,日子也就过得不快活了。等你下了决心准备去买的时候,早被人家买走了。
“世界之最”紫砂壶,您见过吗? 1.最小的紫砂壶 2007年,宜兴蜀山老街上,紫珏轩主人周珏伟曾制成一个比黄豆还小的紫砂壶,高6毫米,腹径10毫米,参观者络绎不绝。2009年,他再创制出一个比原先更小的微型壶。呵!这个比赤豆小,与绿豆相差不多大小的微型紫砂壶,用嘴轻轻吹口气都能吹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阴雨绵绵,来几张前几天带儿子去生态园游玩的图养养眼,调解一下这闷热的雨季所带来的烦燥!
茶依旧,人依旧! 品茶是无须多言的乐趣,茶与心之间有着拈花微笑的默契。就像两个相爱的人,任何形式的表达都不抵让对方住在自己的心里,有了的心事哪怕隐藏的如胎记,但彼此总会知道它藏在哪里。一点点的茶香变淡,一点点的温水微凉。朝夕之间,初心依旧。 对于茶,什么样的滋味才是刚刚好呢?一点点的由浓变淡,一点点的由深到浅,一点点的由苦到甜,一点点的由顺到滑…… 茶的滋味可以重来,变的只是心情而已。怀着各样的心绪从茶里找到对岁月的回想,那年那月那茶还有那人。 张爱玲说:时光易老,莫等待。
无题,喝茶! 凑热闹的来了
当绿茶碰上汉瓦! 绿茶上市,正好入的大口白段汉瓦一个,绝配敬请欣赏
恭喜本吧关注人数到888大吉大利! 恭喜中国紫砂网吧关注人数到888吉利好数! 特截图发帖纪念
朋友赠茶,汉瓦走起! 朋友知我爱茶,又新入白段汉瓦,这段时间天天喝绿茶,就赠我采用三清山信江源头常年云雾缭绕的高山茶树用传统工艺制的三清有机绿茶 开心之余马上试喝,打开简洁的包装,一阵当年新茶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观茶叶微卷蓬松,外形银绿披毫,色泽墨绿带点银白,条索紧凑,看上去朴实无华! 马上烧水开泡
十级了发一下一直都用爱叶普洱茶养的大葫芦壶
百年古村漏底——最后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都是一个意思:自然纯净,未受任何污染;安宁祥和,民风亲切淳朴;美丽清幽,心灵自由绽放。 坐落在三清山脚下的陶源漏底自然村素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美誉,是我县唯一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的古村。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田园风光美若仙境、石林奇观婀娜多姿,充分彰显了江南古村落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置身其中,仿佛是与世隔绝,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为什么叫漏底村?据说无论多大的山洪,四周的山水齐聚这个盆地,都不会发生洪涝灾害,垂直的山崖铁桶似地包围着,山溪水都流到哪里去了呢?时间会从指缝间流走,这些坚硬的崖壁连指缝宽的缝隙都没有裂开呀。难道真的如村民所说,地底下有漏洞或者有暗河?村庄就如处在一个装不满的漏斗底部,所以得名了。 正因为交通的不便,这里的一切保留得相当古老和质朴。民居清一色的土夯墙、屋顶鱼鳞似地覆盖灰褐色的泥瓦,除了电线杆,除了接收卫星信号的金属锅和偶尔来采风的摄影师的“长枪短炮”,时间仿佛静止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土墙上暗红颜料刷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之类的口号标语,广播喇叭播放着《东方红》、《南泥湾》等红色歌曲。扫帚铺、篾匠铺、铁匠铺、豆腐坊等木牌将一些土屋的功用一一标明。让人遥想那个年代单纯、热情、甚至有点亢奋的生产劳动画面。难怪有来拍摄过的人说它是“一个老去的村庄”。
紫砂壶的容颜:包浆(转载) 1 什么是包浆? 一个物品被生产加工出来,时间长了就会“显旧”,就算物品没有任何损坏,你依然能感觉到它的老旧,因为时间长久了材质表面就会发生些许变化。 原本万物皆会如此,但人们专门为一些艺术品、工艺品、赋予文化含义的自然产物等等所发生的这种变化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包浆”,从而又去推崇、追求这种质感,最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具体到紫砂的“包浆”,应是紫砂在外界影响下表面产生变化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质感。而这些变化来自如下方面: 1、紫砂表面的物理变化:外界对紫砂表面的研磨、抛光、冲刷 2、紫砂表面的化学变化:外界物质和紫砂表层相互作用,紫砂表面所发生的氧化、腐蚀等等化学反应 3、外界物质的残留及其物理、化学变化:诸多无机物、有机物的细小颗粒残留在紫砂表面,自身又同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想来想去也就这么三类,交叉进行,相辅相成,时间久了,最后紫砂的表面的质感就获得改变,产生了所谓“包浆”。 除了自然使用,使用人为方式也可以加速某些方面的变化,但影响方式必会与自然使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所以最后可以获得某种“包浆”(或者说质感上的变化),但和自然使用产生的包浆存在观感、触感上的区别。 2 人们为什么追求包浆? 其一是市场和文化领域对艺术品的认定原则从来都是“老的比新的好”,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判断,认定有包浆的就比崭新的好; 其二是“时间不易得”,所以带有时间含义的包浆尤显珍贵; 其三是人的自然感受,经过长年使用的东西,给人的心理感受更为舒适,人们会本能的感到老的物品与人发生的关联更多,从而更具亲切感。 3 怎样看待包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包浆问题,也是如此。 仔细想想,为什么追求包浆? 结果恐怕是——“大家都追求这个”吧。 当人们都追求包浆的时候,一系列的病态行为就产生了,简而言之,就是想出了无数种折腾茶壶的办法,使紫砂壶偏离了存在的本意。 无论如何,一根筋式的摩擦、冲刷、泡煮紫砂壶都得算是件粗鄙之事吧,何况这种粗鄙的操作又将增加损坏壶的几率。 “包浆”的价值是时间和自然使用所赋予的,这个原则不可能被打破,对待包浆,要坚守自然而然,要抱平常心。
三清山云海 水墨三清山,敬请欣赏
三清山云海 水墨三清山,敬请欣赏
庆祝本吧关注800! 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本吧关注人数到800特此截图共赏!
好听的《吃茶歌》!画面太美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MDg0NTg3Mw%3D%3D%26mid%3D204404542%26idx%3D2%26sn%3D32bf8e776639010e0d70fd2676a32c18%23rd&urlrefer=10b71789857feccc1a065f4a4695a75c 《吃茶去》 作词:顾家 作曲:陈卫东 清茶一杯问自己, 杯无言水无语。 梦中拥抱颜如玉, 醒来醉卧茶烟里。 浓茶一杯敬天地, 天无言地无语。 柳绿花红茶中趣, 成也精彩败也美丽。 神清气爽歌一曲, 人生不过棋一局。 输赢胜负平常心, 心无挂碍何所惧。 千里万里苦寻觅, 参禅论道找真谛。 万语千言还不如吃茶去。 茶香飘出这谜底, 随缘任运吃茶去。
紫砂壶方器制作难在于?【转载】 方器紫砂壶因为形状的特殊,制作工艺也非常特殊。可以说方器紫砂壶制作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难么究竟难在哪里呢? 紫砂方货的成型制作方法,大体分为二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另一种是模具成型。全手工镶接就是用泥片镶接,模具成型主要是壶身的档坯及附件的印制。本人认为高档的工艺壶应该采用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因为手工镶接成的制品,气度饱满、挺拔有力。 紫砂壶方器中,以四方形器为最多。此种类型,虽为方器,亦有变化,但每条边线均为直线,面为平面。这是方壶的最基本造型。鉴别好的方形壶要挑选口盖平整,调转紧密的壶。与圆壶相比,方壶口盖的变形要大得多。由于口较容易变形,力量控制较难维持,这也是方形壶难做的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在焙烧时,由于口盖过紧,阴碍了口及盖的自体压缩,也会变形,要想做好把口盖紧密又平整,且不加整修的茶壶,其实是很难的。所以就难免会有口部及盖头有窑外整修的痕迹,现在有的为了打消窑外整修的痕迹,采纳再焙烧,往往整修痕迹打消了,而别的问题又出现了。 综上所述,可以说方器紫砂壶制作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关键在于其口盖变化多,较难把握尺度。
今天一早看天气不错,出去走走,也学学人家踏踏春驱车五十公里到了三清山脚下的三清湖,品新茶,赏桃花,山好水好空气好
全手工制壶图解(网络转载) 看图学习
半手工制壶图解(网络转载) 看图学习
半手工壶到底怎么样?(转载) 什么是紫砂壶的本质呢?想必大家都知道紫砂壶的本质就是用来喝茶的,是泡茶的工具。介于这个最基本的本质,所以在挑选紫砂壶的时候,对于大部分的使用者来讲,只要这把紫砂壶符合制壶要求,是自己所喜欢的壶型和泥料就可以了。不用太过于在乎半手工或者全手工的差别。 也有许多壶友,已经开始收藏紫砂壶,那么在收藏中,是否以全手工为先呢?一般而言,到达收藏程度的壶友,已经领悟紫砂壶的真意。紫砂在艺人的手下变化万千,先经过水的浸润陈腐,后经历火之考验,所谓不出水火,不成真身。因此壶是包容万千的,半手工和全手工在此时也变得无关紧要,不必一味排斥半手工。 如果某一半手工壶由作者加入了独有的思想,创别人所未能,且壶型优美和谐、寓意美好吉祥,不仅这把壶有收藏价值,连其模具也有收藏价值。如大亨的鱼化龙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同样也使用了模具,并且这个模具留存至今,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再用此模具做出如此经典的鱼化龙。 清代邵大享鱼化龙
度娘又发癫痫症了!发个帖子乱删!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