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JUS5e hchccccc3
关注数: 236 粉丝数: 390 发帖数: 25,964 关注贴吧数: 289
对于某些MC玩家所谓ML仙人过于极端的问题 一.从大环境来讲,所谓ML仙人太多过于极端,恰恰是因为不够多不够极端。 所谓你有一枚核弹你是世界和平威胁,你有一万枚核弹你是世界和平保障。 现在二游环境,厂商明确ML向游戏少之又少,在一片厂商龟训,大多数男玩家忍气吞声的环境下,突然冒出一群有更多诉求的玩家,自然会成为别人眼中刺头,破坏大环境的人。 如果真是某些人所说满地ML仙人太多到处惹事,那么整个舆论环境诉求一般向才叫极端。 二. 从玩家角度讲,大多数男玩家依然是可以接受轻度ML的沉默大多数,这客观上确实导致很多人对于ML有不同意见 客观来说,多数男玩家只要有轻度ML就能满足,只要能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并不反对一般向有女玩家、男角色,并不反对做一定程度妥协,所以当KL搞了一点广州ML后,给他们幻觉后,他们就已经满足了,希望能够就此刹车维持现状,会担心ML仙人“过火”了破坏当前“大好局面”,幻想切割ML换取和XXN各让一步各自安好,当然这事实上根本不可能。 三.从ML仙人角度讲,具有强大的攻击性是必然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昨天还在WB填线冲XXN的人,今天对于混测的问题就温文尔雅。同样,你不可能指望平时”客观中立”忍气吞声的龟龟,关键时刻能冲上去维护玩家利益。能够聚集起来反对混厕厂商龟训的玩家,本来就是玩家里比较有攻击性的,那么自然其中大多数不可能容忍混厕。 同时由于U NO.1是玩家自发组织的行动,那么必然内部玩家观点和水平会有一定差异,所以也不可能个个都理智客观说话永远不误伤人。 四.一般向男玩家(特别是MC玩家)想切割ML就此刹车达到岁月静好是幻想 所谓你要掀屋顶,别人才会开窗。 厂商利益(获取更大利润)和玩家利益(付出更少成本满足自己情绪价值)必然是有矛盾的,是无法完全调和的,只能通过不断冲突达到平衡。你不断让步,对面必然不断试探你底线,你对扩圈没意见,别人就会试图扩圈,你对XXN没意见,别人就会试图吸引XXN,你对混厕没意见,别人就会试图把什么都加进来。 混厕问题则更加严重,因为连内部玩家利益也是冲突的,对于ML游戏,只需要对外保持强硬只允许目标用户进入即可,因此会出现外面战火连天,游戏论坛里反而风平浪静的事情。而一般向游戏,原则上就允许所有玩家进来,结果就是各种玩家都在游戏争夺话语权,谁声音大谁有攻击性厂商就必然可能倾向谁。 换句话说,讽刺的结果就是在混厕内部,你必须有ML游戏里更强的攻击性才能让厂商做出让步,但问题是,真有那么强攻击性,怎么愿意让这些人进来?怎么忍受这种结果? 因此幻想靠切割ML让就此刹车根本是不可能的,你只是在阉割自己的攻击性,甚会反过来让出话语权让厂商进一步偏向XXN。 至于而这时被你们切割的ML仙人,那当然是尊重祝福,200%支持厂商了。
关于征兵帝帖子错误的纠正 人不可能永远像年轻时候做任何事都有热情,现在对于网上各种争论我都不想过多掺和了,但这次征兵帝的帖子暴论确实太多了,在加上表面上拿了很多干货,一般人即使感觉不对也不知道如何反驳,这样很容易迷惑不太了解的人(毕竟军迷只是个业余爱好,大部分人不可能浪费太多时间在相对专业的知识上)所以我决定还是仔细解释下。 首先这里说明2点。 第一,既然是对比,肯定需要对比标准,这里我们用德国人自己数据(数据来自德国人写的终点弹道学书籍),后面一些对比以这套数据为基础,德国用的穿透标准是德国GD标准(名义上要求100%的炮弹完全通过),射击的是抗拉强度70-120KG/MM2的德国匀质钢(如果正常情况德国人测试会用PP793等钢,这些钢也用于战争前期德三坦克,到后期黑豹等坦克逐渐换成E22等钢),德三厚度越大装甲钢强度和硬度也越低,这个可能会导致大厚度时候防御有些炮弹受到影响,不过由于坦克用的钢也是这样,或者干脆就是靶钢同样的钢,所以对于分析实际车辆影响还不算太大。图中可以看出,88apcbc Pzgr.39和pzgr.39/1大约在640M/S左右击穿90MM30度(橙色),强度95-105KG/MM2匀质钢(硬度大约280-300BHN左右),1000M/S左右约击穿205MM30度(红色),强度70-80KG/MM2(硬度大约220-250BHN左右)匀质钢。网上常见的费迪南的Pzgr.39/1和虎王的Pzgr.39/43 100m击穿203MM30度,差不多就是这么来的。不过目前我暂时没见过德三测长88的原始照片,但长75还是有的,1090M/S左右击穿了自己200MM30度钢板。注:不同德三穿深图表有一点差异,但大体这个范围 第二,要注意一个基本问题,不同装甲钢在不同条件下防御不同炮弹效果都可能不一样,完全可能出现一种钢这个情况表现更差,另外个情况表现反而更好,例如,俄国人的书里提到过不同硬度钢板的防御差异。例如图中提到,防御1000M/S长88时候, 中硬度钢板(俄国人没说具体啥钢,也许是个平均数据,提到的装甲钢型号包括49S,42S,其中49S和42S铸钢多用于KV,硬度多在300BHN上下或更低一些),穿深为225MM0度,190MM30度,130MM45度,95MM60度。 高硬度钢板(包括8S铸钢或轧钢,70L铸钢,其中8S多用于T-34,硬度一般超过400BHN),穿深为190MM0度,170MM30度,130MM45度,105MM60度。 至于德三打自己钢板(德三自己匀质钢硬度一般更低一些,100MM左右一般在280-300BHN上下,150MM以上一般在220-250BHN左右),30度以外数据来源比较杂,根据俄国人缴获资料和德国书籍,大体为,255MM0度,200MM0度,115MM45度,80MM60度,下图为俄国人整理的德三45度和60度数据。那么光根据这2套纸面数据来看,战争中期左右,30度内时,同样防御1000M/S的长88,俄国高硬度钢>俄国中硬度钢>德国轧钢。45度或以上时,德国轧钢>俄国中硬度钢>俄国高硬度钢。 另外说一句,美国钢大角度性能还要好一些,但是小角度目前看比较一般。 从各国实验来看,总体来说,T/D较高(一般>1)的时候(T/D不同也会造成不同影响),硬度更高的装甲钢更适合做垂直装甲,而硬度较低装甲适合做倾斜装甲。 还有个影响不是很大的小问题,由于俄国穿透标准PSP(要求炮弹100%完全通过),理论上比德国GD(也是要求炮弹100%完全通过,但测试标准严格一些)标准松一点,那么反过来说对于装甲性能而言,德国标准则更松,所以德国钢可能还要适当扣点分,但不会太多。 比较讽刺的是,二战多数时候,俄国坦克用的钢其实更适合做垂直装甲(准确说小倾斜,垂直见得多好),而德国匀质钢更适合做倾斜装甲。而更有意思的是同时俄国炮弹不适合打垂直装甲,德国炮弹不适合打倾斜装甲。 因此,切忌仅拿一两个数据就得出某某钢或炮强于另一个的结论,这样很容易选择性用资料。 现在我们再看看征兵帝的问题。 第一点,毛子实测证明毛子80-90MM钢板不如德国80MM钢板? 那张图基本没啥问题,虽然我没找到里面提到所有实验档案,但还是见过一小部分。但是注意,俄国人并不只有一种钢,而且俄国人一般是次要部位用相对差的钢,主要部分用好一些的,那图的钢目前看应该是俄国人比较差的钢,这可能也是即使表格里数据80-90MM德国钢看起来更好,但俄国人还是得出双方装甲钢差不多的结论。 另外补一句MMK是工厂名,征兵帝一直当成钢板名 俄国人也不是没比较过不同钢差异,比如研究ISU-152正面铸钢的档案里,就比较过51S,I3和42SM从图中可以看出,30度时候,防御88 APCBC,51S击穿速度为720M/S,I3为710M/S左右,而42SM是640M/S,而德三打自己90MM30度 RHA给的数据630M/S左右,30度对俄国人42SM并没有明显优势,不过这几个俄国铸钢0度性能较弱,个人推测可能是特化30度导致的。 另外解释下,免得多数人看不懂,俄国人穿甲标准里PSP(псп)是指炮弹完全穿透装甲需要速度,一般说穿透指这个,和德三GD,美国BLN(CP)接近。而PTP(птп)是指装甲背板裂开需要的速度,用于衡量装甲安装性,和德三GS接近(德三这个标准本文里都不会出现,德国资料里也很少见),PTP和PSP往往会差异50-100M/S,换成距离差500-1000M也很常见,不要混到一起了。 所以征兵帝拿那个MMK厂的产品证明俄国80-90MM钢明显不如德三,这个我是不赞同的。 第二点,征兵帝说下面这个图是100MM60度铸造的IS-2被长88 450M击穿,所以100MM60度铸造远不如90MM60度(下图)。由于IS-2实验目前只见到毛子网文,没见过原始档案,很多细节依然不明,但毛子非常明确表示被450M击穿的是90MM60度版本,甚至就拿征兵帝自己发的英文图。注意焊缝,你给我说下面被击穿的那个是100MM60度铸钢IS-2??????? 90MM60度的IS-2至少做了2次实验,下面这图是45年做的,上面是44年做,不要因为下面那个是UZTM厂的90MM60度车体,就以为上面那个是100MM60度NO.200厂的车体,谁说一个车体只能做一次实验的?第一次实验UZTM表现太不好,45年又做一次也不算奇怪吧。实际毛子只提到100MM60度铸造IS-2 255M被击穿了肩膀,未说首上被击穿(如下图)。这或许也是量产IS-2多为100MM60度的(另外个原因可能是,IS-2基本都是NO.200厂生产的,UZTM厂不生产IS-2)此外,90MM轧钢的IS-2,第二次实验表现也比较有意思,俄国人这么说的首上90MM60度 PSP速度961.8M/S,距离420M,这个表现确实不太好。但首下90MM30度 PSP速度812.7M/S,距离1850M/S,什么概念,这个速度换德三RHA,长88可以击穿130MM30度!这个表现可以用相当优秀来形容!举例也要举全吧,不能只选毛子吃亏的部分说啊。 第三、短88 3000都能穿IS-2炮塔正面?首先,这里写的是2600M Hornisse 大黄蜂,犀牛最早被叫大黄蜂,所以这里是长88。长88和短88差距有多大呢,短88初速770M/S,长88 1000M/S,长88要多远才能降低到770M/S呢,2600M,也就是说,如果长88 2600M才能击穿一个目标,短88只能0M击穿。(当然,长88打IS-2 100M弧形炮塔正面垂直部位理论上能超过4000M,这个2600M不可能是极限距离,但拿这个证明短88能3000M击穿?就很搞笑了)另外,短88到是真打过这个IS-2,而且就是同样一辆车!!!虎式在1100M左右对着IS-2首下靠近焊缝位置以及首上各打了一炮都没打穿,要知道短88德国纸面穿深好歹也有1000M 100MM30度,1500M 91MM30度(可以看上面的图),IS-2早期型首下是100MM30度,德三自己缴获的给的是95MM30度,首上是120MM30度,德国人给的105MM30度。如果是IS-2的铸钢真有你说得那么烂,1500M外就该轻易打穿了。第三、IS-2装甲质量远不如护士? 前面ISU-152实验算个证据,不过对于IS-2,毛子还有直接结论。 44年中的时候,俄国人觉得IS-2之前用的装甲硬度不够高性能不行,于是决定换成对短88防御效果更好的高硬度钢(根据苏联装甲钢资料和米帝档案来看,应该是换成了71L),2种钢防御效果以及和虎式对比如下。各部位厚度如图(注意,下面2图用了PTP标准,可以理解成大于PTP的距离,装甲可以安全防御,小于PTP的大于PSP的距离可能导致部分击穿或背板崩落,小于PSP的距离完全击穿,一般PSP距离比PTP近800-1000M左右) IS-2高硬度钢和中硬度钢防御短88炮如图:IS-2高硬度钢防御短88炮和虎式防御85炮如图:IS-2高硬度钢和中硬度钢防御虎式88 PSP距离如下,上半图是高硬度,下半图是中硬度。注意该图中首上下面文字写的100MM30度,首下100MM,原因不明,可能是临时工写错了,也可能是为了和虎式对比。而88对虎式如下,上半部分是PTP,下半部分是PSP,看PSP即可。由于毛子那帮临时工不知道干什么吃的,很多编号都标错位置了,不过大体结论还是可以确定的。 直接照图说的话,88对IS-2中硬度铸钢,击穿正面距离为750-2150M,对高硬度铸钢为750-1000M(这个750M显然是把PTP当成PSP了,实际PSP按常理应该是0M)。 对虎式正面为1500-2150M。 总的说,小角度时,俄国中硬度铸钢接近或略弱于德国轧钢,而高硬度铸钢优于德国轧钢。这个结论对比前面ISU-152实验也是基本成立的。 俄国人有时也说过自己装甲质量有问题,但定性的评价不要随便用于定量的分析,比如德国人42年各种说自己部队素质下降,不等于俄国人战损就好看,同样,俄国人说自己重型坦克装甲质量不行,不等于真就是垃圾。 很多人以为的IS-2装甲质量差:我们铸钢充满砂眼气泡,太垃圾了,远远不如德国轧钢,不堪一击。 实际俄国人说的IS-2装甲质量差:我们铸钢充满砂眼气泡(我还真见过毛子说IS-2铸件质检发现砂眼和裂缝的),太垃圾了,再这样下去装甲质量都不能比过虎式了,必须要换个硬度高点的。 至于德国人,44年只给了个粗略的结论,大体意思是IS-2 1943比虎式强不如黑豹,不过数据很多都是算的(甚至122和85穿深都是抄的俄国资料),意义不是很大。 第三、居然说66L很垃圾 我的天,你知不知道66L是什么东西,不要随便就把你不知道名字的铸钢命名成66L,虽然遇到不懂人确实可以让他们以为你很专业,66L是目前我见过实验里小角度防御长88天花板级别之一的表现。黑下8S,42S什么就可以了,好歹66L,53S这几个钢战争期间毛子坦克用上可能性不高,虽然战争结束前这些钢已经存在了,不要给德三找高难度挑战好不?我们还是看看毛子资料里66L到底如何46年俄国人为了给IS-7原型260工程选装甲钢,用了一批不同硬度和厚度的53S,52S等钢做实验,其中也有一块66L铸钢(红线),160MM厚,硬度3.5-3.6MM(相当于300-285BHN)那么结果如何呢,要知道长88是1000M/S可以击穿200MM30度德国匀质钢,这个也能得到其他实验证明,例如库宾卡400M 960M/S时对穿了虎王炮塔(厚度前部180MM9度,硬度240-255BHN,后部80MM)结果是,仅仅在900M/S时打出了PTP,背板裂开,而击穿速度PSP超过950M/S,950M/S德三打自己差不多有180MM30度。不过就是这样66L依然不是最强的,因为上面还有一个15306-9编号,厚度150MM,硬度3.3-3.5MM(相当于300-340BHN)53S轧钢(橙色线),30度时,930M/S才打出PTP,而PSP干脆没打出来。这个速度可以完全击穿2000MM30度德国220-250BHN匀质钢,但打150MM30度53S,甚至没完全击穿。后面量产的53S,也选择了这个硬度区间,不知道这个实验有没有影响。 就二战德三陆军那堆硬度只有220-255BHN的150-250MM匀质钢拿头去和这2个家伙比小角度防御,至于为啥德三不给陆军用更合适的钢,那是德三自己问题。第四,居然还说毛子120MM铸钢等效德国90MM轧钢已经是良心了,如果我也这么“良心”,那我可不可以拿66L和53S的表现,证明德三轧钢只能等效毛子中硬度铸钢80%,轧钢70%呢? 拿51S和I3表现,说德三轧钢连毛子二战高硬度铸钢都不如,只能和俄国“劣质”铸钢比呢? 还好我没那么有“良心”所以只是某些超级表现是特定条件特化的结果(当然综合来说53依然是一流水平)。还有这段,毛子IS-3到IS-7都是炮塔铸造车体轧制,你说为啥要用铸钢? 而且虽然一般来说技术接近的铸造整体性能弱于轧制,但是在特定条件下,铸造并非不能达到和轧制接近水平,毛子一些铸钢在小角度有不错表现,而米帝则是大角度,一直重复铸造有砂眼气泡所以垃圾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说一个问题,虽然不算暴论但还是要提下,征兵帝总是拿这些图说这个是53S曲线,请问毛子哪里写了这个是53S曲线,对比毛子上文,这个应该是毛子二战末期前后3.4-3.6中硬度钢防御曲线(这些曲线表是这次实验前就有的),由于53S也是二战后期中硬度钢,所以我们甲弹群普遍默认53S和这个差距不大,这图长88 30度的极限是170MM左右,虽然比德三200MM好一截,但是显然没前面那个150MM强。至于这些钢大角度也有80MM60度,和德三自家纸面差不多,所以综合来说放同时期算优秀没啥问题。实际上征兵帝的问题还远不止这点,特别涉及米帝那边也一堆问题,同样是往往只用了对米帝不利的资料,这里只简单说下,米帝炮弹总的来说是最好的,米帝装甲钢有几个实验大角度表现优异,可以说没见过比他更好的(甚至铸钢都比其他国家强),但小角度表现一般(特别是铸钢)。米帝其实比毛子还难黑,不过这么多错误我实在没心情一个个纠出来详细说了,这个不知道M26大佬有没有心情来坐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