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玩网络游戏 我不玩网络游戏
关注数: 0 粉丝数: 5 发帖数: 2,986 关注贴吧数: 4
解读Q版语文被叫停:文化精华被低俗故事糟践 http://news.sina.com.cn/c/2005-01-02/14305402834.shtml极具新闻效应的《Q版语文》终于停止发行了!日前,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正式向云南人民出版社下达停止发行《Q版语文》的书面通知。这也表明这本“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全球神经康复医院推荐读物”将退出出版市场。与此同时,许多人士开始疑问:是不是新闻界炒糊了《Q版语文》?  确实,从《Q版语文》出版一上市开始,就遭到了新闻界的猛烈抨击,特别是各种各样以“质疑”、“惹争议”这样不真不假的文字来作标题,一下子就将这本所谓的“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批判到一无是处。但是不是将《Q版语文》的停止发行全部归责于新闻界呢?笔者对此不太赞同。  如果说是新闻界炒糊了《Q版语文》,可能还不是问题所在。依笔者之见,低俗搞笑糟蹋名著,才是《Q版语文》停止发行的最大罪过。  这本书的读者主要是学生,但仔细翻看《Q版语文》,你会发现在书里的恶俗用词很多,如,白雪公主“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了时髦的促销女郎,少年闰土变为“古惑仔”……这些文章中的词汇也竭力“求新”,不仅“爽”“酷”“MM”“东东”“886”之类的“新新人类”专用词语比比皆是,而且充斥着“大便”“内裤”“屁股”等恶俗的用词。这些都容易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其次,《Q版语文》拿《孔乙己》、《小马过河》、《狼来了》、《愚公移山》、《牛郎织女》、《荷塘月色》这些故事来幽默,把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课文改编成滑稽搞笑、荒诞低俗的故事,无疑是对文化精华的糟践,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并不是新闻界炒糊了《Q版语文》,而是某些出版社对目前文化市场消费需求的错误判断,他们以低下的趣味去影响读者,是他们自己“葬送”了自己。如果不加以制止,他们最终将销蚀整个民族的文化灵魂。
央视国际:“低俗文化”等于精神鸦片 7月23日各大媒体转载《时事报告》杂志题为《警惕低俗文化侵蚀》的文章说,这些年来,有些报纸版面不断增加,但有价值的信息却不多;有的广播电视很热闹,却演绎着八卦新闻,追逐隐私猛料;一些网络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花边新闻。低俗文化泛滥造成的文化污染,将比环境污染更可怕。 所谓低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低级庸俗的文化。“低俗文化”和“通俗文化”都有一个俗字,但两者在格调品位上却是泾渭分明。通俗文化适应大众的文化需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然而低俗文化却将肉麻当有趣,如蝇逐臭。低俗文化的泛滥,会导致社会理想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背离;低俗文化不仅不能对人的心灵进行培育和塑造,不能为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和道德规范,相反只会污染世风,腐蚀人心。一个低俗文化充斥的社会,必然是无序和非理性的,从这个角度看,说低俗文化泛滥造成的文化污染,将比环境污染更可怕,并不是危言耸听。 这些年低俗文化为什么能在媒体上沐猴而冠,占有了有相当的空间?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媒体为了迎合某些受众,把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与所谓的可读性、收视率、点击率划上了等号,即经济利益驱使。二是某些媒体自己就热衷于低级趣味的东西,所谓嗜痂成癖。这两个原因之中,前者无疑是更深层的。这些媒体当然也知道低俗文化和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格格不入,南辕北辙,但在他们的方寸之间,却又将低俗文化当成了“闻着虽臭,吃着却香”的“臭豆腐”。有了这么一个“臭豆腐情结”,自然就对正面的事物不屑一顾,而对负面的东西则备感兴趣。市场经济意味着“逐利”的正当,在他们眼里,进而意味着背弃格调和文化使命的无所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文化。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心、历史使命感的媒体工作者,其担负的责任是不言自明的。如今做媒体,确实不容易。然而也正因为不容易,因此才更要远离低级趣味,从而真正赢得受众长久的认同和信赖。而如果将“文化问题”放在全球的背景下去考量,我们更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今天整个中国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方式,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是再听凭低俗文化泛滥,岂不是自误其事、自断未来?(奚旭初)(完)
湖南卫视--低俗文化的代言人 ZT 低俗文化,真的很低俗! 重复制作一个垃圾节目比较容易,而不停地制造不同的垃圾节目却很不容易,但是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有一个电视台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这就是我们的湖南卫视! 从金鹰之星到超级女声、美丽中学生,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每次我看到这样的节目,肚子里就会不由自主地翻腾起来,接着引起胃的连锁反应,最后一股异物直接开始上升,还好我自幼学过忍术,终不让其喷出。也许,正如星爷所说,看湖南卫视的节目,你吐呀吐得就习惯了。 湖南台那帮主持人的做作是我最不可忍受的,关键是他们竟然会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什么何炯、韦嘉,抄袭港台的娘娘腔并继续发扬光大,以至于我真的很怀疑他们是不是向哪位在世的老太监长时间学习过。李湘、舒高之流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她们最大的特长就是憋着嗓子说话,然后还不停地抢话说,讲到一些不好笑的笑话时就自己站在那傻笑。 节目里面最最不喜欢的就是现在吵作的最厉害的超级女声了,据说在某个内陆省份还有很多女孩子逃学去报名。节目的低劣自然不在话下,一大堆十来岁甚至不满十岁的小女孩,一个接一个的在镜头面前对着全国观众耍活宝,唱着一些无病呻吟爱来爱去的所谓的流行歌曲,甚至还故意在镜头前卖弄与自己年纪很不相符的风骚。看着这些穿着花花绿绿、头发乱七八糟的女孩,不由地让人联想到了某些场所里的三陪女,真的觉得很不是滋味。许多女孩子明显说话都很费力,可也硬要跑到镜头前去所谓的秀一下,然后在评委们很不耐烦的嘲笑声中黯然离去,这样荒诞的演出对她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吗?真的值得逃学逃课来参加吗? 制造垃圾的人固然可恶,但是面对这么多垃圾,竟然还大肆吹捧、满目追逐,那就不是可恶,而是可悲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