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罗尼好榜样
学习罗尼好榜样
关注数: 21
粉丝数: 406
发帖数: 4,532
关注贴吧数: 5
彭荃丑态百出 彭荃虽然棋力一般,颜值崩溃,但主打一手“大腿识别力”。对哪根大腿比较粗,嗅觉异常灵敏。这次也不例外。
罗黑的帖子怎么一直在上面? 那个什么《恕我孤陋寡闻....理财高手》的帖子,一看就是罗黑发的,版主在干什么,怎么让它一直呆在那里?
申真谞的棋力变化幅度太大了 农心杯前五盘的彻底碾压,到对王星昊毫无抵抗的完败。要么就是AI水平,要么就是输给无名小卒韩相朝。围棋已经变成了一场闹剧
吹捧马、梅、齐的逻辑 很多“球迷”都会同时吹捧马肥、球三和齐秃三人,并贬低贝利和罗尼。 从表面上看,他们的逻辑是完全无法理解的,有无数自相矛盾之处。 先说马肥: 他们说贝利没有在欧洲踢球,罗尼没有欧冠,但是他们并不在乎马肥也没有欧冠,欧战一塌糊涂。 他们说贝利历史久远,水平低,但他们并不认为马肥时代水平也比后来低,反而有很多人认为马肥时代水平高于前后所有时代。 他们说马肥一己之力让阿根廷夺冠,却没有发现70贝利和02罗尼的一己之力程度只会高于86马肥。 再看球三: 他们说贝利罗尼抱大腿(且不论事实恰恰相反),却不在乎球三在巴萨不但有哈维、内马尔等大腿,还有真正的大腿——干爹。 另外,当他们说罗尼俱乐部冠军少,却不知道罗尼的俱乐部冠军碾压马肥,比齐秃也要多(这还只是说集体荣誉,个人荣誉就不用说了)。 他们把欧冠吹上天(仅仅是在贬罗尼时吹上天,谈马肥时绝不会),却对级别高于欧冠的世俱杯和丰田杯视而不见(当然,原因是罗尼拿过)。 表面上看,这些“球迷”完全没有逻辑。其实不然,他们非常有逻辑。这就好像任何“双重标准”都只是表面上的,你以为他双标,其实是你不知道他心中的“单标”。 这些“球迷”之所以吹捧前三人而贬低后两人,只因为前三人属于邪恶势力,而后两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
吹捧马、梅、齐的逻辑 很多“球迷”都会同时吹捧马肥、球三和齐秃三人,并贬低贝利和大罗。 从表面上看,他们的逻辑是完全无法理解的,有无数自相矛盾之处。 先说马肥: 他们说贝利没有在欧洲踢球,大罗没有欧冠,但是他们并不在乎马肥也没有欧冠,欧战一塌糊涂。 他们说贝利历史久远,水平低,但他们并不认为马肥时代水平也比后来低,反而有很多人认为马肥时代水平高于前后所有时代。 他们说马肥一己之力让阿根廷夺冠,却没有发现70贝利和02大罗的一己之力程度只会高于86马肥。 再看球三: 他们说贝利大罗抱大腿(且不论事实恰恰相反),却不在乎球三在巴萨不但有哈维、内马尔等大腿,还有真正的大腿——干爹。 另外,当他们说大罗俱乐部冠军少,却不知道大罗的俱乐部冠军碾压马肥,比齐秃也要多(这还只是说集体荣誉,个人荣誉就不用说了)。 他们把欧冠吹上天(仅仅是在贬大罗时吹上天,谈马肥时绝不会),却对级别高于欧冠的世俱杯和丰田杯视而不见(当然,原因是大罗拿过)。 表面上看,这些“球迷”完全没有逻辑。其实不然,他们非常有逻辑。这就好像任何“双重标准”都只是表面上的,你以为他双标,其实是你不知道他心中的“单标”。 这些“球迷”之所以吹捧前三人而贬低后两人,只因为前三人属于邪恶势力,而后两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
有哪些人同时拿过丰田杯和世俱杯冠军? 如题,除了罗纳尔多外,有没有其他人?
关于罗尼的俱乐部荣誉 罗尼的俱乐部荣誉碾压很多人,这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我想确认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像他一样,同时拿过丰田杯和世俱杯冠军?有没有数据帝出来说一下。
罗纳尔多的价值 上一个帖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以日本为参照物,没有罗尼的巴西比国足差一个黎兵(对没有看过上一个帖子,提示一下:98年国足2比0胜日本,黎兵进2球),而有罗尼的巴西世界杯全胜夺冠。 这个帖子中,我们以韩国为参照物,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对比。 首先列举一场比赛的结果:1999年,没有罗尼的巴西0比1输给韩国; 参考巴西和韩国在98世界杯的成绩:巴西是实质上的冠军(如果要说99年的话,美洲杯巴西也是横扫夺冠,决赛3比0),而韩国小组一平两负,惨败出局。这样的韩国,居然把没有罗尼的巴西给赢了!!罗尼对巴西意味着什么?几乎意味着一切!! 再看一场比赛:2022世界杯前热身赛,巴西5比1韩国!而是不要忘了,22世界杯的巴西仅仅进了八强,而韩国进了十六强。 这说明什么? 说明没有罗尼的巴西,几乎是现代足球史上最弱的巴西!弱到了被韩国、洪都拉斯羞辱的地步!但仅仅多了一个罗尼,这个队立即被一些球盲吹成了史上最强队之一? 你错了,02年那支巴西队,强的就只有一个人而已。
罗纳尔多的价值 上一个帖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以日本为参照物,没有罗尼的巴西比国足差一个黎兵,而有罗尼的巴西世界杯全胜夺冠。 这个帖子中,我们以韩国为参照物,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对比。 首先列举一场比赛的结果:1999年,没有罗尼的巴西0比1输给韩国; 参考巴西和韩国在98世界杯的成绩:巴西是实质上的冠军(如果要说99年的话,美洲杯巴西也是横扫夺冠,决赛3比0),而韩国小组一平两负,惨败出局。这样的韩国,居然把没有罗尼的巴西给赢了!!罗尼对巴西意味着什么?几乎意味着一切!! 再看一场比赛:2022世界杯前热身赛,巴西5比1韩国!而是不要忘了,22世界杯的巴西仅仅进了八强,而韩国进了十六强。 这说明什么? 说明没有罗尼的巴西,几乎是现代足球史上最弱的巴西!弱到了被韩国、洪都拉斯羞辱的地步!但仅仅多了一个罗尼,这个队立即被一些球盲吹成了史上最强队之一? 你错了,02年那支巴西队,强的就只有一个人而已。
梅西离公认的球王只差一个声明 这次的事件,看似梅西失去了很多中国球迷,实际上,他只需要一个声明,事件的性质和他的形象就会彻底反转,成为足球史上唯一的球王。 比如,他现在立即发出声明:中国如果还有一个正直的劳动者买不起房,我就不会在这里踢球。 可想而知,他立即就会成为至少十三亿人心目中唯一的球王(并同时被所有大牌俱乐部封杀)。
梅西很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如果对方不放水,任何一个后卫都会变成帕帕斯塔索普洛斯。同时他也知道,人品的暴露比球技的暴露严重得多,因为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人品最差的阿根廷球员。
球玉很清楚,球技的暴露比人品的暴露可怕得多 一代球玉梅西很清楚,只要对方不放水,任何一个后卫都会变成帕帕斯塔索普洛斯。所以当缩头乌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最佳选择。 至于最后那八个字是谁?没有几个人记得了。他留在足球史上的唯一一笔,就是2010世界杯他作为希腊后卫,完封了世界足球先生四连霸期间的球三梅西。 有趣的是,那场比赛之后,AC米兰将帕帕斯塔索普洛斯高价引进,却发现他水平非常普通,也再也没有突出的表现......
罗尼 巴西 国足——一个有趣的对比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以下两场比赛的结果: 首先,2001年联合会杯,在没有罗尼的情况下,一众所谓“巨星”组成的巴西0比0平日本。 但大家可能忘记了,仅仅三年前,几乎就这个日本队,刚刚0比2完败国足,黎兵独进两球! 但是,98世界杯,国足没有出线,02世界杯,巴西全胜夺冠。 这意味着:没有罗尼的巴西,比国足还差一个黎兵!!! 但是有罗尼的巴西呢......
足球的退化 足球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本来,任何一种竞技体育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让穷人透支身体,供人观赏,同时让老板赚钱的活动。 但因为贝利和巴西足球队的巨大成功,让足球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同时也让足球这种运动具备了另一种意义:国家之间仅次于战争的斗争手段。那个年代,不但足球可以引发战争(洪都拉斯VS萨尔加多),足球还可以让战争暂停(贝利)。 因此,从1966年(也就是从58,62的巴西队展示出高人一筹的实力之后),尤其是1974年(巴西永远保留雷米特杯之后)起,欧洲国家开始运用他们强大的非足球手段来赢得他们本不应赢得的足球胜利。 一开始他们还用足球手段作掩护,比如用强大的兴奋剂支持荷兰的“全攻全守”战术(这种战术为什么再也没有球队可以用?你懂的),后来就越来越肆无忌惮,完全依靠黑哨和幕后操纵。以致于最近两届世界杯开赛前,义乌小商品店就已经设计出了法国和阿根廷夺冠的纪念品——一切都成了公开的秘密。 既然结果完全可以靠非足球手段实现,足球技战术的退化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另一条线上,俱乐部完全成了各种球星表演的舞台。一切都成了表演,大球队的大球星是主角,本方其他球员是配角,对方防守球员是龙套。配角和龙套的任务只是让主角更加闪亮,配角敢抢主角的风头,龙套敢让主角吃瘪,那等于不想混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十几年前,一位世界足球先生四连霸的“巨星”,在四连霸期间两次世界大赛,浪射几十脚零进球,单场被断球二十多次! 一开始这种现象只是出现在俱乐部,后来世界杯也不能幸免。 ...... 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98世界杯决赛前,倒下的不是罗尼,而是足球。
识别明褒暗贬罗尼的言论 回来看看,顺便发个帖。 大家都是罗尼的老粉,对于那些明褒暗贬罗尼的言论,一定要识别,主要有两种: 1、夸罗尼“巅峰”多么强。 罗尼的巅峰强,罗尼的低谷就不强了吗?十四年前跟踪看过球的球迷(外面基本已经找不着了,本吧还是有一些的)都知道,罗尼在科林蒂安的一年两冠,是妥妥的一己之力,逆足吊射教育内马尔,是当年的最佳进球之一。而这已经是罗尼的生涯最低谷了。难道不比次年23岁,世界足球先生四连霸期间,世界杯浪射几十脚零进球,单场被断球二十几次的某人强得多? 2、夸罗尼国家队荣誉。 罗尼的俱乐部荣誉碾压很多人。注意,俱乐部荣誉也包括两种: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要是只比集体荣誉是荒谬的,那就等于说巴特尔强于巴克利,马津霍强于济科。而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是:罗尼仅仅是俱乐部的集体荣誉就多于齐达内(即使不考虑电话门,嗑药的问题),更碾压被吹上天的马肥之流。更不用说俱乐部的个人荣誉。 罗尼的很多俱乐部荣誉,都是很少有人能问津的,比如,他同时拿过俱乐部王中王:丰田杯和世俱杯,而且开走丰田车,做到这一点的人好像没有第二个。 当然除了明褒暗贬以外,更多的是直接贬低。对此请大家参考我之前的系列文章,比如《罗尼的队友和球三的队友》等。
球场上的位置和阶级 很多朋友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吹捧马肥的人,总是喜欢说马肥是“中场”,不承认马肥是前锋。同时,他们对罗尼,贝利等正义力量却定位为前锋。 实际上,马肥整个足球生涯中所有稍好一点的表现,都是作为前锋踢出来的,尤其是他的立身之本(虽然是手球黑哨的结果):86世界杯,更是纯粹是前锋。 在谈到86世界杯时,马肥的粉丝为了掩盖他是前锋的事实,竟然创造出一个新概念:前场自由人!问题是前场自由人不就是前锋吗?球场分为前中后场,前场除了前锋还有什么位置? 但是,马迷依然拒绝承认他是前锋。 为什么会这样?“前锋”是一个**的身份吗? 是的。这就是球场上的阶级。 如果把足球比赛当成一个生产过程,前锋就是直接的生产者,而众所周知,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在社会的最底层,居于最**的地位。 所以你会发现,凡是出身贫寒的球星,在球场上的位置,基本都是“前锋”——其中当然包括马肥,虽然他后来成为了邪恶势力的一面旗帜。 你还会发现,评价一个前锋非常简单,看进球就行了,就好像工厂里的计件工一样,很难造假。但评价一个“中场”就很容易蒙混过关,什么“组织”啊(没有助攻都没关系),什么“大局”啊,甚至“精神力”“统治力”“领袖气质”都来了! 为什么?因为阶级地位不同。 正如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那样,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和功劳往往会被那些“组织”“大局”“精神力”的拥有者所占有一样。
球场上的位置和阶级 很多朋友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吹捧马肥的人,总是喜欢说马肥是“中场”,不承认马肥是前锋。同时,他们对罗尼,贝利等正义力量却定位为前锋。 实际上,马肥整个足球生涯中所有稍好一点的表现,都是作为前锋踢出来的,尤其是他的立身之本(虽然是手球黑哨的结果):86世界杯,更是纯粹是前锋。 在谈到86世界杯时,马肥的粉丝为了掩盖他是前锋的事实,竟然创造出一个新概念:前场自由人!问题是前场自由人不就是前锋吗?球场分为前中后场,前场除了前锋还有什么位置? 但是,马迷依然拒绝承认他是前锋。 为什么会这样?“前锋”是一个**的身份吗? 是的。这就是球场上的阶级。 如果把足球比赛当成一个生产过程,前锋就是直接的生产者,而众所周知,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在社会的最底层,居于最**的地位。 所以你会发现,凡是出身贫寒的球星,在球场上的位置,基本都是“前锋”——其中当然包括马肥,虽然他后来成为了邪恶势力的一面旗帜。 你还会发现,评价一个前锋非常简单,看进球就行了,就好像工厂里的计件工一样,很难造假。但评价一个“中场”就很容易蒙混过关,什么“组织”啊(没有助攻都没关系),什么“大局”啊,甚至“精神力”“统治力”“领袖气质”都来了! 为什么?因为阶级地位不同。
“球王”梅西的出现让贝利的地位得到最终的巩固 在炒作梅西的过程中,邪恶势力犯了致命的错误,虽然他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其中一支在试图挽回,只可惜舆论已经铸成。 大家会注意到,近几年对马肥的吹捧在经过多年沉寂之后再次迎来高潮。只要是一个足球视频或帖子(而且不是最新的比赛或中国队比赛),无论跟马肥是否有关,评论区必然是一片对马肥的顶礼膜拜。贝利似乎根本就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上一样! 但就在这个邪恶势力胜券在握的时刻,他们犯了“不得贪胜”的兵家大忌!他们似乎忘记了,人们只会记住第一名,所以到底有几个邪恶球员“超过”贝利是无关紧要的。结果,他们推出了新球王:梅西! 可惜梅西上位的手段过于龌龊,龌龊到了举世皆知的程度。而更加糟糕的是,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自然地分成了马,梅两个阵营!他们根本不会了解上级的良苦用心(打压贝利),却先跟对方打成一片! 这样做的结果将是:马肥的作弊历史被梅粉揭露,大白于天下。梅西的丑陋嘴脸被马迷揭露,同样无处遁形。 邪恶势力已经发现了这一趋势,立即大手一挥,试图将双方再次团结在马肥的旗帜下,不过已经太晚了。 人们总是健忘的,球迷们已经忘了,马肥的出现本来就是邪恶势力用来否定贝利的一出闹剧——除非再来一出闹剧来提醒他们——梅西扮演了这个角色。
谈证据的人,请指出世界上至少一件有证据的事 否则请不要谈证据
来看看梅西的巅峰 大家记住,凡是谈“巅峰期大罗”的,一律是罗黑。道理很简单,罗尼的低谷期高于99.9999%球员的巅峰期。 好了,书归正传,我们来看看一代球三梅西的巅峰。 梅西的巅峰是什么时候?我认为,09到12,世界足球先生四连霸,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巅峰期!!! 在这段时期,梅西参加了两次国际大赛,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代球三的才华!! 接下来,请点击下方链接,你就会欣赏到巅峰期梅西在大赛中的进球集锦!!!
韩国,瑞士VS巴西,葡萄牙 这次世界杯,韩国,瑞士分部和巴西,葡萄牙各打了一场。 当韩国分别和葡萄牙,巴西踢过之后,我们得出结论:没办法,巴西比葡萄牙强多了! 但是当瑞士和巴西,葡萄牙踢过,全世界球迷都迷惑了!巴西,葡萄牙到底谁强? 答案其实很简单:前后的巴西是同一个巴西,但葡萄牙不是同一个葡萄牙。前面那个葡萄牙比巴西弱,后面那个比巴西强。 而两个葡萄牙的区别之在一点,那就是有一个人,从主力核心变成了替补。 好了,下面请大家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梅西状态的保持确实不错 三十五岁的梅西,一场世界杯比赛的表现,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三岁的梅西整届世界杯表现的总和!
C罗离核心位置越远,葡萄牙就走得越远 这里我们说的是世界杯,当然,当C罗在葡萄牙队的时候。 事实就是如此,这个规律是严格的规律。 C罗参赛时葡萄牙的世界杯战绩:06年四强,10年16强,14年小组赛,18年16强。真是神奇啊,06年C罗还名不见经传,结果葡萄牙走得最远,10年C罗渐入佳境,葡萄牙退步,14年绝对核心,葡萄牙继续退得惨不忍睹,18年年事渐高,葡萄牙开始反弹!我们有理由相信,下届世界杯葡萄牙的战绩会更好!
看这张前不久的照片,你觉得这个老头会是什么身份? 是的,他就是雅伊济尼奥,世界杯冠军,史上唯一一个世界杯场场进球的球员,罗纳尔多的恩师。但是看了照片你就会明白,他是成功者吗?当然不,和加林查一样,他是一个幸运的失败者,只是幸运持续得比加林查长一些罢了。
看这张前不久的照片,你觉得这个老头会是什么身份? 是的,他就是雅伊济尼奥,世界杯冠军,史上唯一一个世界杯场场进球的球员,罗纳尔多的恩师。但是看了照片你就会明白,他是成功者吗?当然不,和加林查一样,他是一个幸运的失败者,只是幸运持续得比加林查长一些罢了。
这个时候重拍纪录片? 英雄不提当年勇,这是好兆头吗?哎。。。。。。
由王天一和唐丹引出的疑问 毋庸讳言,个人赛的淘汰赛规则是针对王天一的,目的是增加偶然性,削弱他的优势。但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王天一现在才三冠,而他2019年夺冠之前才两冠,那时候就开始淘汰赛制了。相比之下,唐丹八冠,今年夺冠就九冠。在各自棋界的统治力,唐丹明显强于王天一。为什么唐丹八冠都没有被规则针对,王天一一两冠就要被针对呢?
批判著名谎言:马拉多纳是中场 以下是张惠军的名篇:“锋”行天下——关于“所谓的马拉多纳战术”<五>;它以无可辩驳的第一手资料证明了,马拉多纳在其整个职业生涯都是不折不扣的前锋,而不是很多人所谓的中场!至于为什么马迷如此热衷于把他称为中场,涉及更加深刻的因素,我有机会再详细讨论。与之相比,贝利不仅是最好的前锋,也是最好的组织型中场,甚至是最好的守门员。所以,认为马肥有任何一项技术不弱于贝利的观点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正文: 综《两个凡是》、《绿茵世界的“答案”》、《“露底”丢“先生”》、《再“萎”美洲杯》所述,我们知道、马拉多纳其人必须要在队友们的尽力帮助尤其是加以掩护之下才能够风格正常化并水平最大化。尽管其风格水平往往能够让人很是激动——拿球便极富感染力地冲将起来,不时制造出一些令人血脉贲张的场面、当然也偶尔上演些许所谓不可思议的经典。 这样的人不是不可以踢中场并组织的,但真正掌控全队整体进攻的“组织能力”就……当然、单就快攻尤其反击之“组织能力”而言、他还是第一流的。 是以、在其巅峰时期,他几乎一直都是前锋的干活(只是偶尔“由于‘上一场’实在太过暴露被盯得太死了而在‘下一场’客串一下”什么的)。 尽管此前锋的活动范围相当大——第二前锋嘛! 尽管活动范围大到甚至常常出现在中场乃至后场,但那只不过是战术本身及其个人自身特点所致——所加盟球队几乎从不曾那什么“把对手围在半场”地纯粹“压迫式进攻。个人单打独斗之综合实力超强,往往能“倔强”地把球队于防守压力中解脱出来、并直接转守为攻:或要球便往前猛冲,或要球时与队友一个撞墙式配合之后再往前猛冲,冲将起来之后或直捣黄龙或引来“众怒”时及时分球给处于对方防守“疏”处“松”部的队友。 这可是有很多的最相关的证人证言的,现仅举几例: 1982世界杯,本人:“梅诺蒂大多数场次将我安置在中锋位置上(插一句,确实是安排打前锋,但是此前锋乃是其后来一直都踢且踢得很火的前锋,并不是什么“中锋”。这么为自己开脱实在有点……),也犯了一个大错误……” 1986世界杯,比拉尔多:“马拉多纳是一位天才,在预赛中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足球才能,所以,我们知道在决赛中贝肯鲍尔一定会极力挡住他冲入禁区的道路。在比赛的头一天晚上的碰头会上,大家谈了许多,我们都要求马拉多纳在决赛中变换风格,撤离到禁区外面来吸引对手,这样其他队员能够深入联邦德国队禁区,而在反击中,从中场出来一名队员(注、布鲁查加)和巴尔达诺遥相呼应。我们在决赛中这样做了,而且战胜了对手,登上了冠宝座。”(1987年访问巴西时) 1990世界杯,由于首仗被爆冷打掉卫冕冠军的架子之后长时间干着博比.查尔顿所讽刺的“一支只会死守和罚点球却一场不胜的队伍就可以得世界冠军”的勾当,但在此所谓的“单前锋”的表面文章下,马拉多纳其实踢的还是老位置,只不过由于球队战略战术上的彻底防守反击的缘故,其经常出没的地儿及表现的方式已不再像往常那么“锋”芒毕露罢了。这从他首场与巴尔博塔挡锋线,之后又与取代表现不佳的巴尔博的卡尼吉亚意外组合成后来被比拉尔多无比骄傲地赞誉“这是一个强劲的双驾马车,一切都取决于他们自己:只要他俩想干,就会制造一场灾难!”的经典绝配的过程中便可看出。当然、“马拉多纳&卡尼吉亚”这一说法在整个世界杯期间都是名声响当当的。 巴塞罗纳,本人:“……巴塞罗纳的得分手是基尼,而我围绕着他去比赛,为他跑动、制造空当、输送供他射门的球,如果有机会,就坚决地利用之。但不能规定我必须是全队的得分手。”(这一段与“1982世界杯”的那一段一起出自于同一次采访中的同一个话题——墨西哥《世界足球》) 那不勒斯,都是本人,前中后各一段,前:“……我和布鲁诺(乔尔达诺)踢得很默契,他拖后,我突前。我踢进了11个球,他踢进了10个球。我们齐心协力,取得了意甲第3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参加欧洲赛事的资格。” 中、接受《队报》采访关于再招一名外援并被认为是前锋的时候:“……对此,我一无所知。如果人们征求我的意见,我就会说,我更希望布鲁查加入选。因为中场缺人。甚至我们刚聘的一位新手在中场都踢得不错。” 后:“1987/88赛季开始了,我们拥有被人们称作是‘MAGICA’的进攻组合(注、其中的GI乃是前面提到的“他拖后,我突前”中的拖后的乔尔达诺)……所有的意大利人都渴望亲眼目睹这一组合,看他们在前场是如何进攻的。”(之后还有个同样让他引以为豪的MACACA组合) 当然,这种情形改变在1991年3月24日的因15个月禁赛之后。其原因有二:1、复出后身体乃至水平已大不如前(在西班牙塞维利亚队和阿根廷纽维尔老男孩队的无所作为便是最好的证明)。2、球队不再“不压迫式进攻”(巴西莱时代的阿根廷队)。 但、再改变也改变得不怎么彻底,因为其恩师、最懂他也最会用他的比拉尔多曾这样说、曾这样在1995年马拉多纳35岁高龄时说——“对于马拉多纳,我相信让他担任传球手和射手而不是只当组织者更能发挥他的作用和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快速反击同样可以有杀伤力,马拉多纳更理想的是准确的传球和速度。” 总之,被认为无所不能的踢中场踢得空前绝后的马拉多纳基本上都在踢前锋,真正踢中场(更别说组织型的中场了)的时间很短,只不过是以1994年世界杯为标志的那么寥寥几年而已。 最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人家《米兰体育报》是如何签定这所谓的“如果拥有马拉多纳,咱也能够获得冠军”的“马多纳战术”的高度的,算是对这《关于“所谓的马拉多纳战术”》的系列的总结吧——1990/91赛季意甲联赛桑树普多利亚队夺冠之后“在80年代的绿茵场上,球星战术是最时髦的战略。1982年的意大利,1986年的阿根廷,1990年的西德队,都是运用这一战略取得世界杯冠军的。意大利赛场也是这样。博斯科夫教练充分发挥了维亚利和曼其尼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桑普多利亚队的胜利。”
对马肥的吹捧已经登峰造极 近几年来,很多早已被批倒批臭的观点再次沉渣泛起。比如著名的“读书改变命运”,甚至“书中自有XXX”系列,比如重男轻女,结婚要彩礼。又比如马肥问题。 现在的网络上,已经找不到认为贝利强于马肥的观点了。马肥成为了体育史上最可悲的一个牺牲品:虽然他本人是那个邪恶时代的牺牲品,却被选出来作为歌颂邪恶时代的工具!
老马和贝利——最后的总结 老马和贝利都是来自贫民窟的球星。他们的差距主要在运气。 从大处说,贝利生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正义力量占据上风的年代:他成长,成熟于正义力量风起云涌的5060年代,而在1970年5月的历史最强音的庇护下,他成功地在世界杯封王。但老马就非常不幸了,他生不逢时,出道于正义力量遭到灭顶之灾的70年代末,整个职业生涯全部坠入邪恶势力极度猖獗的8090年代。 而从小处讲,贝利有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是他比老马幸运的地方。普通,勤劳,善良的父亲有很多,但伟大的父亲很少,贝利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与老马不同,贝利烟酒不沾,六十岁还可以鱼跃冲顶,七十多岁还满头黑发。 虽然有过辉煌,但老马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老马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被压迫阶级命运的缩影:他们也许天赋异禀,他们可以刻苦努力,但天赋终究胜不了强权,努力毕竟敌不过出身。我们曾经指责老马的吸毒下药,沉溺酒色,但就算不这样,他又能如何?就算循规蹈矩,苟延残喘,又能于事何补?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酒色毒瘾,损害的不过是自己,比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尤胜许多。 借用李承鹏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马拉多纳不死,因为革命不死。
老马和贝利——最后的总结 老马和贝利都是来自贫民窟的球星。他们的差距主要在运气。 从大处说,贝利生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正义力量占据上风的年代:他成长,成熟于正义力量风起云涌的5060年代,而在1970年5月的历史最强音的庇护下,他成功地在世界杯封王。但老马就非常不幸了,他生不逢时,出道于正义力量遭到灭顶之灾的70年代末,整个职业生涯全部坠入邪恶势力极度猖獗的8090年代。 而从小处讲,贝利有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是他比老马幸运的地方。普通,勤劳,善良的父亲有很多,但伟大的父亲很少,贝利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与老马不同,贝利烟酒不沾,六十岁还可以鱼跃冲顶,七十多岁还满头黑发。 虽然有过辉煌,但老马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老马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被压迫阶级命运的缩影:他们也许天赋异禀,他们可以刻苦努力,但天赋终究胜不了强权,努力毕竟敌不过出身。我们曾经指责老马的吸毒下药,沉溺酒色,但就算不这样,他又能如何?就算循规蹈矩,苟延残喘,又能于事何补?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酒色毒瘾,损害的不过是自己,比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尤胜许多。 借用李承鹏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马拉多纳不死,因为革命不死。
象棋界那些出人意料的交手纪录 最近关注成都—深圳擂台赛时,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虽然深圳队大比分领先,眼看成都队今晚基本上就只剩光杆司令了,但是!冷知识来了:成都队的先锋梁妍婷VS深圳队的主将许银川,战绩竟然是——全胜! 象棋界还有哪些交手纪录是出人意料的? 我可以想到的是:特大之间的最高盘数不胜纪录:陶汉明VS赵国荣:26和21败。 欢迎补充
郑惟桐最大的问题 郑惟桐昨天最大的问题,不但在于车兵对炮仕相全(或车对炮双相)是官和。而且问题在于,多子的优势并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而是对手送的!张彬砍炮,表示的是对他的尊重,意思是,这个局面大家都知道是和棋,不要再下了。但郑惟桐却辜负了这份尊重,反而试图利用它,这只能说是人品太差!
获胜不是下棋的目的 今天有人为郑惟桐辩护,他们无非是认为,为了胜利,只要没有违反规则就无可指责。 这样的观点,属于没有搞清楚下棋的目的。 做一件事,首先要搞清楚目的。比如职业棋手下棋,目的是什么?不是取胜,而是挣钱,为了养家糊口。 既然取胜不是最终目的,棋手如果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就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如果因为争胜,损害了象棋的形象,反而不利于象棋的推广——最终会损害包括自己在内的象棋从业者的经济利益。比如郑惟桐今天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为了胜利,而牺牲了象棋的形象,这样的行为自然应该受到象棋从业者,比如柳老师的批评。
王家瑞的象三进一明显放水 这盘棋别的还算正常,这个时候郑惟桐和赵鑫鑫都以为黑棋危险,其实只要走正常的象三进五,还是均势,双方都难以取胜。结果这时候王家瑞走出了惊世骇俗的。。。。象三进一!!!这算几个意思?? 刚学棋的人就知道,象是用来保护九宫的,现在人家的兵都杀到家门口了,你却飞边象,让另一个象暴露在对方双车的火力之下,这水平连天天象棋业1都未必打得上,还下什么象甲?! 看来王家瑞毕竟年轻,这放水水平实在是低了点。
我不相信明天小吕飞刀还坐得住 话搁在这里,明天吕钦特大肯定上场
火老师的左手能力 很多人都在故意贬低火箭的左手能力,包括亨得利。他们总是用想象的结果代替现实。但是判断一件事,我们首先应该看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是想象。事实是,火箭纯用左手赢了艾伯顿和罗必杜,前者是世锦赛冠军,后者是世锦赛四强选手。很多人无视这样的事实,非要说火箭纯左手进不了16,而唯一的依据只是自己的想象,这种人很无聊。
请问斯诺克界还有谁的心理素质比亨得利更差 引用放羊娃的数据,光世锦赛就被血洗成这样。英锦赛0:9震古烁今。当年大师赛打哈雷特,明显就是对手放水,最后清彩球故意乱打,否则也是一个2:9。亨吹好意思吹他的心理素质?这分明就是一个稍微打得不顺就全线崩溃的球员啊! 2001 5:13史蒂文斯 2003 7:13马老头 2004 4:17火箭 2006 4:13傅家俊 2007 6:13卡特 2008 6:17火箭 2010 5:13塞二比 2012 2:13马奎尔 现在问题来了,斯诺克界谁的心理素质能比亨得利更差?请举例。
亨得利是条汉子 亨得利这个人小气是小气,但他敢于复出再战,可以看出一代王者的风骨还在。复出的举动让我对他心生几分敬意。
【Ajde Nole】世界第一周数要多久才能超过费德勒? 看这意思,世界第一保持到明年澳网是没什么问题的,那时候应该已经超了吧?
强调一个问题:中国没有亨迷 这里的亨迷,指的是因为看亨得利的比赛,喜欢他的球而喜欢他的球迷——这样的人在中国是没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网络上这些假亨迷是哪里来的呢? 根本原因可能是出乎大家意料的:因为火箭是斯诺克界正义力量的代表,而所谓的亨迷,其实不是喜欢亨得利,而是仇恨正义。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中国有大量斯诺克转播的时候,亨得利已经一冠难求,但还是出现了莫名其妙的大量“亨迷”。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火箭的数据全面压倒了亨得利,“亨迷”还是在胡搅蛮缠。 这就是为什么,在网上,喜欢火箭的球迷往往被打压。
亨得利有一个领域是无人可以超越的 虽然亨得利几乎所有纪录都已经被火箭超越,而所谓的亨迷(我不相信中国有真正的亨迷)津津乐道的世锦赛七冠和五连冠根本不是纪录(乔戴维斯十五连冠路过)。但是!亨得利在斯诺克中有一个领域,不要说火箭,任何球员都是无法超越的,那就是——当当当当—— 被血洗的次数!尤其是大赛被血洗的次数! 毋庸讳言,这方面亨得利完全是独一档!据我这个伪球迷不查资料的记忆就有: 世锦赛:4:17,6:17两次半决赛被火箭吊打,一度连输十二局!谁能做到世锦赛半决赛这种级别,被血洗两次??亨得利就可以!2:13马奎尔之后,终于不堪凌辱,羞愤退役! 英锦赛:震古烁今的0:9坎贝尔!!!谁能在三连冠之后突然全线崩溃?亨得利就可以!哦,可能还有乔丹退役后的芝加哥公牛吧。 更不要说超级联赛多次0:6,那更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 什么超分13分被逆转,最后5:13输给塞尔比,在亨得利这里完全排不上号! 要破亨得利这方面的纪录,难度相当大!你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太强就不容易被血洗,太弱就打不了那么多轮比赛了! 顺便说一句,既然如此,麻烦“亨迷”别吹他所谓的心理素质了!这货在球台上,纯粹是说崩就崩的品种!
现在想看看BBC的解说 BBC还是很人性化的,每次火箭创造历史的关键局,都是亨得利解说,哈哈哈哈
还有人吹球三的欧冠吗? 够了够了,我一个资深梅黑都看不下去了。本来在看奥沙利文的直播,结果听说那边出惨案了...... 梅吹还吹不? 球三的欧冠什么水平?靠干爹的水平!有干爹,就是年年黑哨!没有干爹,就是年年惨案! 罗尼的欧冠,被队友从头坑到尾,罗尼有限几次参加欧冠,被淘汰基本都是自己有伤,队友拉胯。对尤文,带上上场还能创造点球!这才是球王的表现! 球三呢?你踢球水平臭,无所作为也就罢了!身为队长,你全场散步,垂头丧气算什么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球三你也是真讲义气。知道自己是水货,就索性一次都雄不起来!以此告诫后世球迷,盲目相信主流宣传是多么有害......
丁俊晖输得太假了 几次简单球故意不进,眼神迷离,毫无求胜欲望,明显是不想赢。
贺炜继续自己丑陋的表演! 贺炜在“国足最强论”遭到本人义正辞严的批判之后,又出奇谈怪论,大意是:他去伊朗时,当地一支中国人的球队1:11输给了一支伊朗人的球队,所以——当当当当!你绝对意想不到的结论出来了:所以国足是最强的! 各位观众,听这话,你能找到北不? 且不说这只是两支业余球队(众所周知,业余队水平悬殊极大,最强者可以赢最弱者200球以上),就算不考虑队伍的随机性,也最多只能说中国业余足球不如伊朗业余足球。好吧!再进一步,说明中国足球不如伊朗足球。问题是,这和国足是不是中国最强——有!关!系!吗! 这就好像在说,一班的张三打不过二班的李四,一班的最弱者也打不过二班的最弱者,所以——张三是一班的最强者!——这种疑似神经错乱的逻辑,居然堂而皇之地被贺炜用了出来! 问题来了,为什么贺炜要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要说国足最强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上次已经说过,因为国足是“职业”的!是“权威”!(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们还是富二代,一群千万富翁) 拍权威的马屁,是世界上最讨好的事(当然,拍富二代,千万富翁的马屁,也绝不会吃亏!)。 贺炜并不是智商问题,他是立场问题,俗称屁股决定脑袋。 要说业余足球? 董路的足球小将,横扫日韩同龄如卷席——这些国家队的后备力量,贺炜之流当然是选择性无视——而且董路早就指出过,国足很多技术,配合,尤其是斗志,远远不如足球小将! 视频摆在那里,比一比就知道,国足的确不如足球小将。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的足球从业者中,董路是最值得尊重的一个,因为他足够的客观,他没有跪拜在职业和权威的脚下。 最后,再补充一点。 贺炜举出这个例子最为无耻之处在于:须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而这些中国人是在当地底层打工的华人。这意味着,他们日常都会受到各种不公正待遇,比伊朗人矮三分。在这种情况下,球还怎么踢?今天赢了伊朗人,明天可能就要露宿街头!本来就算踢得过,他们敢赢吗? 举出这样的例子,只能说明贺炜在向少数人献媚的同时,已经失去了良知——其实这是必然的。
贺炜继续自己丑陋的表演! 贺炜在“国足最强论”遭到本人义正辞严的批判之后,又出奇谈怪论,大意是:他去伊朗时,当地一支中国人的球队1:11输给了一支伊朗人的球队,所以——当当当当!你绝对意想不到的结论出来了:所以国足是最强的! 各位观众,听这话,你能找到北不? 且不说这只是两支业余球队(众所周知,业余队水平悬殊极大,最强者可以赢最弱者200球以上),就算不考虑队伍的随机性,也最多只能说中国业余足球不如伊朗业余足球。好吧!再进一步,说明中国足球不如伊朗足球。问题是,这和国足是不是中国最强——有!关!系!吗! 这就好像在说,一班的张三打不过二班的李四,一班的最弱者也打不过二班的最弱者,所以——张三是一班的最强者!——这种疑似神经错乱的逻辑,居然堂而皇之地被贺炜用了出来! 问题来了,为什么贺炜要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要说国足最强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上次已经说过,因为国足是“职业”的!是“权威”!(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们还是富二代,一群千万富翁) 拍权威的马屁,是世界上最讨好的事(当然,拍富二代,千万富翁的马屁,也绝不会吃亏!)。 贺炜并不是智商问题,他是立场问题,俗称屁股决定脑袋。 要说业余足球? 董路的足球小将,横扫日韩同龄如卷席——这些国家队的后备力量,贺炜之流当然是选择性无视——而且董路早就指出过,国足很多技术,配合,尤其是斗志,远远不如足球小将! 视频摆在那里,比一比就知道,国足的确不如足球小将。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的足球从业者中,董路是最值得尊重的一个,因为他足够的客观,他没有跪拜在职业和权威的脚下。 最后,再补充一点。 贺炜举出这个例子最为无耻之处在于:须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而这些中国人是在当地底层打工的华人。这意味着,他们日常都会受到各种不公正待遇,比伊朗人矮三分。在这种情况下,球还怎么踢?今天赢了伊朗人,明天可能就要露宿街头!本来就算踢得过,他们敢赢吗? 举出这样的例子,只能说明贺炜在向少数人献媚的同时,已经失去了良知——其实这是必然的。
贺炜愚蠢的马屁:国足最强论 贺炜昨天的言论,简直愚蠢得令人目瞪口呆: 贺炜 12月10日 19:22 来自 HUAWEI Mate 20 Pro 很多球迷最看不起的那拨人,确实是中国踢得最好的一帮人。高度精细化分工的现代社会,最忽悠人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 他为了表达自己对权威的无比崇拜,为了向某些人献媚,竟然完全不顾事实,说出这种极其可笑的话来。 国足是怎么选出来的,各级梯队要送多少钱才能上场,甚至有天赋没钱的球员是如何被踢断腿的——张效瑞已经是健力宝队员了,家庭背景已经不一般了,就因为过了个人,就被踢废。何况下面呢? 对此,身为足球从业者的贺炜比我清楚的多,但是,他看不见这些,或者选择性地无视这些。 他崇拜的只是"高度精细化分工的现代社会”。这种人很清楚一点,越是歌颂“现代社会”,就对他越有好处。 哪怕国足的散步踢法,眼神防守被骂了几十年,哪怕谁都知道那是一帮千万富翁,他居然也能厚颜无耻地说千万富翁有战斗力,而且是最有战斗力! 哪怕谁都知道那是一帮靠钱买来出场机会的富二代,他却非说这些人是从小练的!就好像这些人“从小练的”技术什么样,大家看不见似的! 贺炜们根本就不理解自己崇拜的“高度精细化分工”是个什么东西,否则也不会闹笑话了。 这种分工,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其核心是机器是使用。由于用机器代替人的生产,所以很多技术性环节被简化了。于是,原本复杂的技术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重复动作——这才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 问题是: 首先,这跟足球是一回事吗?足球不是一直是11个人吗?而且,1930年有世界杯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熟了很久了!贺炜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以为就可以把别人吓倒,其实只体现了自己的浅薄。 其次,就算是生产领域,这个观点也是极其可笑的,甚至更加可笑。这就好比说, 一个工人在生产手表的流水线上干过,他无疑是“专业”制表人员了,那么是否意味着他生产手表的“水平”高于“业余选手”呢? 一旦提出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贺炜是多可笑:现代工厂里,“技术”是机器的技术,这个工人可能干了好几年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但很可能不了解别的工序,有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工序是在干什么! 国际工运的发展,让资产阶级不得不让步,制造了一批工人贵族。这就是为什么,加林查被俱乐部剥削得穷困潦倒,而国足球员却腰缠万贯的原因。 但这并不能改变职业体育的本质,那就是让穷人做各种高难度动作,供富人取乐。 既然如此,难道踢得好就非要去踢球吗?就好像,唱歌唱得好就一定要去当歌星,然后到处陪睡吗?
贺炜愚蠢的马屁:国足最强论 贺炜昨天的言论,简直愚蠢得令人目瞪口呆: 贺炜 12月10日 19:22 来自 HUAWEI Mate 20 Pro 很多球迷最看不起的那拨人,确实是中国踢得最好的一帮人。高度精细化分工的现代社会,最忽悠人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 他为了表达自己对权威的无比崇拜,为了向某些人献媚,竟然完全不顾事实,说出这种极其可笑的话来。 国足是怎么选出来的,各级梯队要送多少钱才能上场,甚至有天赋没钱的球员是如何被踢断腿的——张效瑞已经是健力宝队员了,家庭背景已经不一般了,就因为过了个人,就被踢废。何况下面呢? 对此,身为足球从业者的贺炜比我清楚的多,但是,他看不见这些,或者选择性地无视这些。 他崇拜的只是"高度精细化分工的现代社会”。这种人很清楚一点,越是歌颂“现代社会”,就对他越有好处。 哪怕国足的散步踢法,眼神防守被骂了几十年,哪怕谁都知道那是一帮千万富翁,他居然也能厚颜无耻地说千万富翁有战斗力,而且是最有战斗力! 哪怕谁都知道那是一帮靠钱买来出场机会的富二代,他却非说这些人是从小练的!就好像这些人“从小练的”技术什么样,大家看不见似的! 贺炜们根本就不理解自己崇拜的“高度精细化分工”是个什么东西,否则也不会闹笑话了。 这种分工,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其核心是机器是使用。由于用机器代替人的生产,所以很多技术性环节被简化了。于是,原本复杂的技术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重复动作——这才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 问题是: 首先,这跟足球是一回事吗?足球不是一直是11个人吗?而且,1930年有世界杯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熟了很久了!贺炜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以为就可以把别人吓倒,其实只体现了自己的浅薄。 其次,就算是生产领域,这个观点也是极其可笑的,甚至更加可笑。这就好比说, 一个工人在生产手表的流水线上干过,他无疑是“专业”制表人员了,那么是否意味着他生产手表的“水平”高于“业余选手”呢? 一旦提出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贺炜是多可笑:现代工厂里,“技术”是机器的技术,这个工人可能干了好几年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但很可能不了解别的工序,有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工序是在干什么! 国际工运的发展,让资产阶级不得不让步,制造了一批工人贵族。这就是为什么,加林查被俱乐部剥削得穷困潦倒,而国足球员却腰缠万贯的原因。 但这并不能改变职业体育的本质,那就是让穷人做各种高难度动作,供富人取乐。 既然如此,难道踢得好就非要去踢球吗?就好像,唱歌唱得好就一定要去当歌星,然后到处陪睡吗?
误区辨析之六——队友水平的高估和低估 这可以说是前面的《罗尼和球三的队友》的一个补充。由于最近C罗突然冒出“五个世界杯”的奇谈怪论,言下之意,他的队友不如巴西,否则他已经五个世界冠军了。 本帖就是针对C罗这种认识误区的,这里我想说的是,球星常常会让他人对自己的队友的水平发生误判,有时是高估,有时是低估。 为了说明问题,我先用NBA做个类比:很多人说,禅师杰克逊本事并不怎么样,他是因为手下有乔丹,皮蓬,科比,奥尼尔这样的巨星,才能夺冠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偏见,叫“倒因为果”。事实上,这些人在离开禅师之后,只有奥尼尔得过一个抱大腿的冠军。反过来讲,禅师带你,动辄就是作为核心夺三连冠,谁会否认你是巨星呢? 好了,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让自己队友被高估的典型:乌鸦老师,罗尼。 罗尼的情况,上一帖中已经谈过,这里我们来看看乌鸦老师:乌鸦老师三次世界杯冠军,分别是58,62,70年。普遍的说法是,当时巴西队巨星云集,夺冠是顺理成章的事。实际上,是乌鸦老师的存在,让他的队友被高估了。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没有乌鸦老师,巴西的命运将会如何: 58年,首先第三场能不能胜苏联就不一定。即使因为加林查的奇兵胜了苏联,下一轮对的是威尔士。那届比赛,从乌鸦老师的回忆来看,威尔士是夺冠热门之一,实战中仅仅是败给了乌鸦老师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挑球过人。没有乌鸦老师,这场胜负未定。 接下来,半决赛和决赛乌鸦老师打进了震古烁今五个进球,去掉这五个球,尤其半决赛面对开挂的方丹,巴西还能胜吗? 62年,虽然乌鸦老师第二场就受伤,但第一场对墨西哥的连过四人进球和世纪助攻,可以说是一己之力带来了胜利。即使这样,他受伤之后,巴西在第三场依然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如果没有乌鸦老师,可以说巴西大概率小组要被淘汰!而且要不是加林查突然得到爱情的鼓舞而超水平发挥,加上一点裁判因素(62年决赛是世界杯史上巴西不多的几次被裁判偏袒的情况),巴西夺冠更是困难重重。 70年的巴西队,常常被称为史上第一强队,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乌鸦老师定海神针的作用。整届比赛,乌鸦老师四进球6助攻,其中对英格兰队打破僵局的助攻和对意大利队的首开记录都是决定性的。没有乌鸦老师,巴西小组出线也许不成问题,夺冠依然是未知数。 现在谁都知道巴西是足球王国,但是在出现乌鸦老师之前,即使有莱昂达尼斯,阿德米尔,挤挤尼奥那样的巨星,他们却从来没有夺冠,也没有人认为这个国家的人有独特的足球天赋。在没有乌鸦老师之后,巴西队二十四年没有夺冠,直到下一个足以让队友被高估的人:老罗出现。 如果没有乌鸦老师,加林查,迪迪,瓦瓦,托斯唐,雅伊济尼奥,阿尔贝托这些名字就会像流水一样在足球史上逝去,很少有人会记得他们。但是有了乌鸦老师,他们被冠以巨星的头衔。这些人中有不少今天还在世,如果他们听说自己居然成了贬低乌鸦老师的工具,可能下巴都要惊得掉下来。 让自己的队友被低估的典型:梅西,C罗。 上一帖,我们已经谈过梅球三的情况,由于他的无能和球霸踢法,身边各种最佳射手,最佳助攻都被污蔑为“带不动”。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了。本帖主要谈谈C罗的葡萄牙。 C罗代表葡萄牙队参加世界杯是从06年开始的。06年,他进了一个不是自己创造的点球,10年,他在一场7:0的比赛中进了一个运气球,14年,进一球,所有进球都在小组赛。18年表现好一点,进四球,不过也是小组赛。几届比赛的共同点是,一旦到了淘汰赛,葡萄牙败北的比赛中,C罗从来都是全场消失,毫无表现。 这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把C罗的表现换成58或者70年的乌鸦老师,将会如何?06年,毫无疑问地夺冠,而且后人很可能会评价说:这是沾了黄金一代的光!队友强罢了!10年,葡萄牙在头号球星C罗发挥如此之差的情况下,仅仅是惜败于最后的冠军西班牙,他的队友真的很差吗?如果换成乌鸦老师,恐怕葡萄牙又是一届“拴狗冠”! 14年就不谈了,小组都没有出线。 但就是这批人,两年后居然是欧洲冠军!而且无论怎么说,至少决赛完全是队友的功劳! 结果两年后,欧洲冠军,击败最后冠军法国队的班底,面对乌拉圭时再次毫无希望地落败,C罗一如既往地全场消失,毫无表现。 够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巨星的行为,没有一个巨星会眼睁睁看着球队被淘汰而无所作为。一个一再眼看着自己的球队被淘汰的球员,是没有资格怪队友的。 反之,在任何大赛,只要罗尼在场上,巴西就从来没有输给过除了假球和阴谋以外的东西。而乌鸦老师则从来没有输给过黑哨以外的东西。 如果把乌鸦老师或者罗尼换成梅西或者C罗,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说,他们已经尽力了,只可惜巴西的队友太差!同样会说,10的葡萄牙,06,14的阿根廷,实在是群星闪耀,教练席栓条狗都可以夺冠! 事实并非如此。
马叔为什么不再来中国 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谁把本人的文章阉割之后放到话题区? 出来走两步? 不是说我这文章有什么知识产权,问题是你转发说一句行不行?这点礼貌也没有? 转发的时候,原样转发你敢不敢?怎么着,遇到梅吹就怂了是吗? 缩头乌龟!
罗尼的队友和球三的队友 这个话题本来不想提,但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向某些势力献媚,毫无廉耻地吹捧球三等有名无实的球三,诋毁罗尼等正义力量,今天就我所知的情况简单谈一下。 评价一个球员,不但要看所在球队是否夺冠,更要看“夺冠过程中该球员的表现”。如果只比冠军数,孙悦完爆巴克利,那就没的谈了。 某些势力深知这一点,于是,对于他们着力吹捧的对象和拼命污蔑的对象,那话锋是天壤之别。 比如: 很多人说,马肥带领如何如何弱的阿根廷夺得90世界杯亚军。两个事实:90年世界杯阿根廷是亚军;马肥在阿根廷队,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是马肥“带队”拿的亚军呢?胡扯。看过的都知道,那次世界杯阿根廷最大的功臣是门将和后防线,其次是卡尼吉亚。至于马肥?对巴西的助攻得益于蒙汗药,对苏联手球挡出必进球,除此之外一球不进,只有一个助攻而已!当然,没看过那届世界杯的人,就更不会知道马肥被斯托伊科维奇如何戏耍,连点球都罚不进的事了。 又比如: 在提到齐秃时,很多人只会列举他的冠军,但他比马肥还差得多,因为他在获得其中任何一个冠军的过程中都不是核心——是的,任何一个。这里我要再次提醒很多人,不要把98世界杯这种妇孺皆知的丑闻拿出来讨论,虽然欧洲足球除了丑闻基本也不剩什么了。 当然,主题还是罗尼和球三。我们分别看一下: 关于罗尼的队友,我只举一个例子:巴西。 很多人总是以为,巴西兵强马壮,群星云集,罗尼夺冠理所当然。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你们看到的是有罗尼的巴西。当巨星在场时,其他球员往往能超水平发挥,而巨星带来的成绩甚至会让实力普通的球员在地位上得以登堂入室,被人们称为巨星。正如当年,人们羡慕公牛队有如此之强的二当家:皮蓬在总决赛中都能达到场均20+10,无数个准三双,——但人们都忘记了,皮蓬刚到公牛时频频掉链子,几乎被卖,他能够成为巨星,很大程度上因为乔丹。 罗尼也是如此,只要队友不拖后腿,他就能率领巴西队所向披靡。而这种所向披靡掩盖了另一个事实:一旦没有罗尼,巴西队可能就面目全非。 具体来看一下:97年美洲杯,你只记得罗罗组合横扫夺冠?并非如此。巴西队虽然前面的比赛很轻松,但是决赛在高原面对东道主玻利维亚时,直到下半场后期还是1比1的僵局。我现在还记得当年看直播时紧张心情——因为巴西队体力已经不支,耗下去恐怕胜负难说。就在这时,罗尼以一记难度极大(可能对他来说不大)的左脚抽射终结了悬念——这时离互射点球只剩10分钟(没有加时赛),而上届95美洲杯,没有罗尼的情况下,巴西正是因为1比1之后破门乏术,被拖进点球决战,然后输给乌拉圭的。 98年世界杯,巴西人员老化,不带罗马里奥的决定使得扎加洛几乎只能把罗尼一人放在前场。即使这样,巴西依然进入了决赛——对荷兰的半决赛几乎是罗尼所有世界杯比赛的巅峰表演。但是......罗尼再强,也强不过强权,他被残忍地下药,然后不得不输掉了决赛——这倒不是队友拖后腿,拖后腿的人比队友强大得多。 97联合会杯和99美洲杯,队友给力,罗尼进球无数,巴西也理所当然地夺冠。 接下来,众所周知,罗尼受了伤,这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当然现在的小球迷根本不知道这些):原来离开了那个人,巴西是如此不堪一击!原来曾经那些如雷贯耳的“巨星”,原本并没有那么不可战胜,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是浪得虚名!这几年巴西干了什么? 2001年美洲杯:巴西0:2输给了——洪都拉斯!! 2001年联合会杯:巴西队0:0被加拿大——逼平!0:0被日本——逼平!!1:2输给法国!0:1输给澳大利亚!!!就是四年前联合会杯被巴西6:0横扫的澳大利亚!!!这才四年啊!!! 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世界杯预选赛几乎出不了线,靠老罗救场。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更为熟悉:只因为有一个人从几乎能让任何职业球员退役的大伤中复出,一年前的那支被洪都拉斯,澳大利亚羞辱的球队,立即七战七胜,无可争议地登上了顶峰! 一己之力!这才是真正的一己之力!!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球三的情况。 由于这个问题大家相对熟悉,我只是简单提几点: 2006年世界杯,由于教练正确地把球三放在了最适合他的位置:替补席,阿根廷打出了赏心悦目的配合。在对德国的比赛中,即使遭到惨绝人寰的黑哨依然先进一球,最后在点球决战惜败。如果不是在德国的世界杯,那次的阿根廷甚至有进入决赛的希望(当然还是胜不了巴西)。 好了,从2007年美洲杯开始,球三成为了球队绝对主力!当然阿根廷队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后面阿根廷在球三率领下惨绝人寰的经历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重复了。 罗尼退役以后,我很少看球,所以球三后来在巴萨的球基本没看过。本以为球三在哈白布等西班牙黄金一代的率领下——呸,是辅佐下——表现应该还是不错的吧!事实证明我错了——巴萨取胜的原因,和我同事混的比我好的原因是一样的:有干爹。自从干爹东窗事发,巴萨辉煌不再,球三引以为傲的欧冠也被打成了三八......不提也罢。 好了,就谈到这里吧,精力有限,罗尼当年在国米和科林蒂安的辉煌我就省略了,在皇马如何被一群伪巨星拖后腿的故事也不谈了。最后我想对现在还在坚守本吧的朋友说: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值得自豪的。
明褒暗贬贝利的方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贬低历史人物的手段,具体到贝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话题区有人说: ......只说两点,第一很多人觉得贝利的时代足球整体水平差,所以显得贝利突出,这个观点不值一驳,大家观察下很多国家的足球第一人都诞生在那个年代。然后贝利的球迷认为别管那个时代怎么样,贝利是超越了那个时代,并且和后来的巨星们比,贝利对于时代的超越远在他们之上。毕竟现在的大学生的物理知识都比牛顿懂的多,但不代表超越牛顿了...... 这段话看似对贝利有极高的评价,实际是贬低。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首先,第一句话就把“贝利的时代足球整体水平差”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却没有任何事实支持。我们会发现,同意这种观点的人很多,但他们中99.9%唯一的论据就是进化论:因为“时代在进步”,所以足球水平也在进步——这种根本不值一驳的荒谬逻辑居然大行其道,是因为现实利益的原因,这里不作深究。 我们只是从宏观上分析:实际上,一百年来(本来远远不止,但讨论本文的问题够了),人类社会唯一进步的东西就是科技,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必然是人类身体素质的下降——去哪都得走路的人,体力当然好于出门就坐车的人,干什么都得靠体力的人,力量当然强于什么都用机器的人——如此明显的事实,居然也有人否定,可见现实利益的能量之大,而社会舆论被扭曲之严重。而身体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足球水平的下降。比如,贝利在50岁时居然发现“队友跟不上我的带球”,而他的队友都是当年的顶尖球员。 接下来,就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说法:现在的大学生的物理知识都比牛顿懂的多。说这话的人,首先极其阴险地把死了三百年的牛顿和还健在的贝利混为一谈,暗含这样的逻辑:因为牛顿不如现在的大学生,所以贝利不如现在的球员!请问这两件事有关系吗?牛顿那是科学领域,贝利是体育领域,两者的区别上一段已经说过了。 更有甚者,这句话本身就极其可笑。什么叫懂得多?比如,我们可以说,牛顿懂牛顿三大定律,大学生也懂三大定律,问题是这两种“懂”是一个级别的吗?牛顿是何许人?几百年一遇的奇才,到了老年还能在短时间秒杀速降线问题,让伯努利惊呼“我从它的利爪认出了这只狮子”,意思很简单:能解出这题的只能是牛顿!而速降线问题,现在绝大多数研究物理,数学的大学教授都解不出来。说这话的人一定认为,会用电脑上网的他对电脑懂得比冯诺依曼多,会包饺子的他对饺子比发明饺子的医圣张仲景懂得多——这是智商问题——当然,他们的智商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现实中的利益驱动。 贝利的水平,已经是足球史上无法超越的巅峰——不是他的相对水平,而是绝对水平。说无法超越,是因为今后的人类身体素质只能越来越差。 关于现实利益驱动,我举一个例子:大家注意到,体育界的进化论虽然在主流舆论大行其道,但它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主流舆论在吹捧马拉多纳时,进化论立即就消失了,他们从来不会说现在的足球比那时更强,反而会说那时的防守更凶狠之类(当然,他们绝不会提到贝利时代长期没有红黄牌的事);类似地,在吹捧乔丹时,也不会说现在的篮球因为进化而更强。 本吧的朋友,一定要识别这种明褒暗贬的手法。
很久没去话题区 今天偶然去了一看,这几天形势喜人啊
误区辨析四:关于假球的误区 这次巴萨0:4输球,假球的话题不可避免地被提出。关于假球,很多朋友有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尝试为大家理清相关的问题。 1.什么是假球? 一方球员放水,故意输球的比赛。假球与黑哨等不同。 2.有没有假球? 有。比如,巴萨0:4被翻盘,巴黎1:6被巴萨翻盘,巴西1:7输德国,巴西0:1输法国,巴西0:3输法国等,都是假球。 3.重要的一点:球员为什么要踢假球? 很多朋友说,这些球员都不缺钱,有什么必要踢假球?道理很简单,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命。很多朋友以为,幕后操控者是用钱收买球员,让他们打假球。这种情况有,但不是主要情况。所谓“威逼利诱”,由于操控者相对于球员,是强势得多的一方,他们根本不需要“利诱”,他们只需“威逼”就行了。 4.球员打假球,就不怕被查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朋友,一定是非常纯洁善良的朋友。纯洁是令人羡慕的,但不适合这个社会。这个问题就好比:官员谭吴,就不怕被查吗一样。 5.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判断假球? 凡是看上去明显不符合双方实力的比赛结果,都是假球。 6.你说这些比赛是假球,有什么证据? 当然没有证据。因为世界上任何事都没有证据,要证据是耍流氓的行为。
歌功颂德不是理性 火箭输球的方式,老球迷是很熟悉的,看过当年输田鹏飞的比赛的球迷都会发现,两次火箭的打法一模一样。这就是典型的故意输球的打法。 这里,我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对明显的故意输球视而不见,却解释为什么火箭体力不支,技术变形,失眠,甚至技不如人——这绝不是理性,而是歌功颂德。 什么叫歌功颂德呢?就是忽视现实,永远正能量,啊!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喜欢歌功颂德的人,除了身份特殊者以外,就是生活过于安逸。
结果预测 比赛结果应该是10:6吧,火箭下半场象征性赢两局,然后可以回家休息了
很像当年对田鹏飞! 我看了前两局就感受到了,火箭的打法和态度和当年故意输给田鹏飞的比赛是一模一样的。看过那场的朋友不妨回忆一下,火箭这种情况下打球的特点是:1.打球基本不想;2.随意拼难度球;3.简单球故意失误——注意,明显的故意失误,比如第一局,贴库球毫无道理的发力。 那么这种打法就只有一个原因:火箭不想打,想回家休息了。上次故意输田鹏飞,是因为拍卖球杆受了侮辱,这次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我估计是背后有人在阻止火箭再夺世锦赛,火箭已经心灰意冷。
神化和贬低 总是有人说,不要神化火箭,不要贬低其他人。这种说法看似正确,其实是不合理而且做不到的。 对一件事,不同人难免有不同看法。对一名球员,不同人总有不同的评价。既然没有固定的标准,就很难界定神化和贬低。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客观的,更高的评价就是神化,更低的评价就是贬低,这是很可笑的。 比如,对罗尼的评价:如果说,火箭是斯诺克历史第一人,虽然很多人都认可,但偏偏就有人认为这是神化。同样,如果说,亨德利实力不如火箭,很多人也认可,但肯定有人认为这是贬低。谁要敢说亨德利过了30一冠难求,尽管是事实,很多人甚至会认为这是“攻击”。 只有事实是客观的,一旦出现对事实的评价,就不存在客观。那些总是认为别人在神化或者贬低的人,实质是想唯我独尊,搞一言堂。 具体来讲,在奥吧说这样的话,十有八九都是为了黑火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