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_946_
ab_946_
关注数: 2
粉丝数: 83
发帖数: 1,932
关注贴吧数: 3
SpaceX被禁止直播地球视频 原因是什么? 上周五,SpaceX未能向其粉丝们展示其在猎鹰9号上向轨道发射的10颗铱星(Iridium satellites)。NOAA最近决定开始解释并执行一项十年前制定的法律:SpaceX和其他商业太空公司必须申请在轨道上播放视频的许可。美国国家和地区管理局上周在一份声明中说:“国家和商业太空计划法要求有能力在轨道上拍摄地球视频的公司具有商业遥感许可证。” 奇怪的是,至少从2010年起,相关法律就已经以目前的形式出现了。SpaceX多年来一直在从轨道上向地球直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美国国家气象管理局商业遥感监管局(CRSRA)办公室主任说,她的工作人员在之前的多次发射中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未经授权的视频。 一些人认为,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敞篷跑车搭载在第一艘猎鹰重型火箭上发射,以及驾驶员在座位上长达数小时的网络直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引发了美国国家气象管理局内部的注意。 不过无论如何,它都不会影响到SpaceX公司将在周一向国际空间站发射Dragon太空舱。NOAA表示,这是因为它是SpaceX为NASA执行的一项政府任务。 SpaceX表示,该公司正努力获得其直播许可,以防止未来的网络直播被禁止。希望这一切都能在本月晚些时候第一次“猎鹰9号”发射之前完成。
马斯克解释殖民火星细节 预言或采用直接民主制度 马斯克认为,火星将采用“直接民主”制度,而不是美国当前采用的“代议民主”制度,即通过选举官员来代表其他人。在火星上,马斯克预计人们会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解决问题。
zuma肯定成功了,因为spacex又成功了! rt
赶紧打捞完整版的回收火箭 rt
美航天局尝试联系失联十余年卫星 新华社华盛顿1月29日电(记者林小春 周舟)美国航天局29日说,他们正尝试联系一颗失联十余年的卫星,本月早些时候一名天文爱好者发现它可能还“活”着。 美国航天局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我们正尝试通过‘深空网络’联系IMAGE卫星,一名天文爱好者1月中旬报告联系上了它。” IMAGE卫星是一颗用于对地球磁层进行成像的卫星,2000年3月发射升空,2005年12月意外失联,据称可能是给应答器供电的电源控制器出了问题。 本月中旬,一名叫斯科特·蒂利的天文爱好者在寻找美国发射后便失联的“祖马”间谍卫星时,意外接收到IMAGE卫星的信号。 蒂利在个人博客上宣布了IMAGE卫星还“活”着的消息。随后,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也证实,找到了疑似IMAGE卫星的信号。 美国航天局在一份声明中说,戈达德航天中心将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来判断信号是否确实来自IMAGE卫星,如能确认他们下一步将尝试重启这颗卫星上的科学设备。
中国射长征11火箭有何优势 准备时间从1月缩短至1天 我叫长十一,我是长征家族的“快响利箭” 2018年1月19日12时12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送入预定轨道。该火箭相较于现役液体推进剂为动力的长征系列火箭,最大的优势是:发射更快速、更便捷、更灵活。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瞬间。 李志勇 摄 更快速! 以往,液体运载火箭发射准备时间都是以“月”为单位计算,而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的发射准备时间则缩短至“天”。长征十一号火箭接到任务命令后,24小时内可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其中在发射点的发射准备时间不大于1小时,具备“日发射”能力。 更便捷! 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较现役长征系列火箭,具有可整体贮存、操作简单的优势,使其发射更加快捷。 更灵活! 与现役长征系列火箭相比,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的机动性大大增强,能够适应复杂的发射环境,可以全天候在公路上或一块小场坪上实施发射。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瞬间。 李志勇 摄 除此之外,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卫星快速组网和补网,能够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发射需求。
艾普斯龙火箭3次发射成功 日本欲扩大太空商机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至本月18日,日本最新版固体燃料火箭“艾普斯龙”已连续3次发射成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希望乘势夺得更多的小型卫星发射订单,扩大太空商机。不过,该火箭在成本上不及海外竞争对手,存在需要解决的课题。 据报道,“艾普斯龙”继承了日本长期培养的固体燃料技术,开发目的是以低成本频繁发射小型卫星。但从发射1号机至3号机耗费了4年多时间。去年全年,日本发射了6枚H2A火箭,相关人士指出要增加“艾普斯龙”发射次数,必须充实发射设备。 JAXA推测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用于监测自然环境和灾害的小型卫星发射需求将增长,力争抓住该商机。但海外,以美国SpaceX公司为首廉价发射卫星的太空创新企业正在崛起。日本要与之竞争,需要进一步削减成本。 另一方面,“艾普斯龙”通过3次成功发射确立了技术,加之燃料种类和大小不同的H2A和H2B,日本火箭的多样化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扩大太空商机,日方必须切实积累实际成果。
spx年底载人试飞 凤凰网科技讯 据《财富》杂志北京时间1月15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在上周六刚刚从国际空间站(ISS)返回地球。目前,“龙”飞船主要执行物资补给任务,但是它也会被用于载人飞行任务。 图注:猎鹰重型火箭 美国宇航局(NASA)在上周宣布,SpaceX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执行载人试飞任务。SpaceX的载人试飞定于今年12月进行。在8月份,SpaceX先要执行无人试飞任务。波音公司也将展示其“CST-100 Starliner”飞船,先在8月份执行任无人试飞任务,然后在11月份进行载人试飞。 NASA的目标是从美国领土上将宇航员送入ISS。自从美国的航天飞机在2011年退役后,这一任务就落在了俄罗斯身上。从2010年开始,NASA就寻找私人太空公司接管载人发射任务,并在2014年与SpaceX、波音签署合同,探索载人发射任务。这一恢复美国载人航天能力的努力之所以被推迟,一定程度上源于美国国会在随后几年调整了NASA的预算。 这些试飞将决定是由波音还是SpaceX执行美国首次ISS商业化载人飞行任务。不管哪家公司获此殊荣,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国旗将插在ISS的舱口上。知情人士称,SpaceX和波音的实力十分接近,难分胜负,这使得载人飞行任务完全有可能推迟到2019年年初。但是为了彰显信心,NASA已经开始为载人飞行任务挑选宇航员了。 然而,就在NASA宣布载人试飞时间表后,SpaceX遭遇了一次失败的发射任务。尽管“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但是它所携带的Zuma神秘载荷未能成功部署。尽管失败的原因还不清楚的,但是一家SpaceX客户把责任归结到了美国国防设备承包商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Northrop Grumman)身上,而不是SpaceX。(编译/箫雨)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失利原因查明 2018年将迎新发射 原标题: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原因查明 人大代表、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钢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今年年底天津大火箭基地将迎来新的发射任务,同时,这里也将承担起更多现役运载火箭批量生产的任务。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项目重点企业,主要从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及总装。2008年11月,公司在天津开发区西区启建,到今年已经是落户滨海新区的第10个年头。陶钢表示,经过10年的建设,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已经从初创期走入迅猛的成长期,从研发阶段进入发射应用阶段,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如今,从战略定位到发展规划上,我们都更加明确。随着这两年新一代运载火箭 长五 长七 的首飞成功,后续运载火箭将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陶钢说,随着基地功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定位带来的制造业迁移,天津大火箭基地未来将承担更多的生产任务,现役火箭的批量生产将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基地还将开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今后,这里将作为滨海新区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航天飞行器的产业化基地。 陶钢谈到,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建设的层层推进,需要更多的卫星、航天器来给予技术上的支撑,这就决定了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将会越来越多。“2017年,我们滨海新区生产的火箭喜忧参半,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成功发射了我们国家的货运飞船,但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失利。通过这半年对故障的定位、分析,我们已经查明原因,而且采取了有效措施,所以2018年,我们将迎来新的发射。”陶钢透露,今年的长五遥三火箭发射任务计划在年底进行。 同时,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也在进行航天文化科普领域的探索,让滨海新区不只有航天制造产业,也成为航天文化教育中心,“我们也在探索航天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让游客到了滨海新区不只是看航母,还能看大火箭。为新区建成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做出新的贡献。”陶钢说道。 来源:每日新报(天津)
“龙”飞船最大载重6000千克,这次2200千克补给 难道已经没什么可送的了,多送点食物,电池板也好。
俄罗斯可重复运载火箭方案全方面曝光,中国的也即将成功 《消息报》周二报道称,俄罗斯已恢复可重复使用“安加拉”火箭制造工作,火箭计划装备可折叠翼板。发射并将货物运入轨道后,火箭可张开翼板,像飞机一样在机场软着陆。米亚西谢夫试验机械制造厂强调,第一批试验结果或在2018年春公布,届时也将确定可重复使用“安加拉”火箭的外观。去年12月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报道,,俄罗斯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和 俄罗斯“进步”国家航天科研中心已开始研发类似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猎鹰9”号火箭的可重复使用中型火箭。“安加拉”系列火箭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发的首个运载火箭系列,这一火箭系列包括轻、中、重型三个级别,目前可将1.5吨到2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将最多约7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安加拉”火箭已经有两次发射,其中两个都来自俄罗斯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2014年7月发射的轻型安加拉-1.2PP火箭和2014年12月重型安加拉-A5发射升空。2013年“安加拉”-1.2火箭运往普列谢茨克发射场,2014年上半年进行了包括推进剂系统测试在内的各种测试后,准备在6月25日发射,不过进入6月19日俄罗斯航天局又决定推迟到27日,但由于发射前发现液氧输送阀门故障被迫取消,经过检修后安加拉-1.2PP火箭在莫斯科时间7月9日下午4时成功发射。在这方面,中国也已经有自己的成绩了,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我国首次向全球公布了正在进行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概念方案。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包括垂直起降方案和伞降方案,目前这两个方案经完成部分试验验证,一些关键技术已经突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联合国内优势机构共同合作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计划于2020年左右首飞。其最终目标不仅能将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降低至现有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十分之一,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有望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世界上较为瞩目的就是美国方面的产品猎鹰9号了,这枚火箭曾在2016年4月用于国际太空站运送补给任务,将其回收并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后,之后又多次成功发射,将一枚商业卫星送入轨道,为人类航太史写下新页。标志着轨道火箭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而这种方式以往从未有人试过。
SpaceX 总裁回应绝密卫星“失败消息”:何不关注重型猎鹰首飞? 北京时间 1 月 8 日上午,SpaceX 公司发射了一颗十分绝密的军用卫星“ZUMA”,不过,在发射之后,一系列反常的事情出现了,各方对这颗卫星的动向都集体失声,以至于不久之后,就有媒体认为这颗造价高达 10 亿美元的间谍卫星已经焚毁或失踪了。 在这次发射任务执行的过程中,SpaceX 的公开态度的确有些耐人寻味,无论是公司官方还是马斯克本人都没有密集宣布这次任务的发射、分离、回收和入轨等完整过程信息,消息只截止到一级火箭的回收就戛然而止,视频直播也只剩下了“前半场”! 图丨 SpaceX 官方在社交媒体上宣告一级火箭回收 也正因此,外界开始对此众说纷纭,《华尔街日报》就认为“ZUMA”没有能够与猎鹰 9 号火箭的第二级分离,它们一起焚毁在大气层中了。于是,SpaceX 的“ZUMA”发射任务失败的消息就开始在互联网上蔓延,对于 SpaceX 这次新年第一次发射,外界舆论笼罩在一片悲观的气氛之中。 在此情况之下,SpaceX 有感于事态进展的失控,终于在北京时间 1 月 9 号晚些时候做出了回应,公司的总裁兼 COO Gwynne Shotwell 澄清道:本次发射的所有相关参数都没有问题,SpaceX 接下来的发射也会是按照安排开展。但有鉴于此次发射载荷的机密性,SpaceX 官方不做任何的评论。 图丨 Gwynne Shotwell 的澄清 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谣传中的这颗卫星的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还是卫星的拥有者美国国家侦察局,都没有站出来对这件事情有任何的评论和说法。这样的做法在加剧“ZUMA”神秘感的同时,也变相地将“失败”的帽子扣到了大明星 SpaceX 头上,马斯克可谓有苦说不出。 所以,在 DT 君看来,SpaceX 做法无可厚非,作为一家商业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商,在承接任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政府甚至军方打交道,如何平衡宣传与保密的矛盾成为了这家公司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图丨被伪装成 GPS 卫星的 NROL-76 就以其在 2017 年 5 月 1 日,他们就替美国国家侦察局发射的代号为 NROL-76 的间谍卫星为例,由于涉及保密的要求,他们在视频直播的过程中故意制造了几分钟的“黑屏”,隐去了重要的信息,也算是照顾了客户的要求。 而面对此次事件,新年第一场发射就被判定“发射失败”,毫无疑问会严重打击 SpaceX 的信誉度,对于日后承接商业的发射任务恐会造成影响,所以,及时的声明和回应虽属必要,但也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毕竟保密的要求还是第一位的。 当然,对于外界来讲,这颗名为“ZUMA”的神秘卫星究竟成功入轨与否似乎很难找到最终的答案,而且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真正关心 SpaceX 的朋友或许会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重型猎鹰火箭的首飞和马斯克仍在为之努力的火星征程。
官方证实:SpaceX发射的机密卫星已经坠海 来自外媒ABC News的消息:一位美国官员已经证实,SpaceX 在周日晚间发射的一颗高度机密军用卫星已经坠入印度洋中。 这颗卫星代号为Zuma,卫星安装在Space X 猎鹰 9 号火箭顶部,上周日晚间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到太空。猎鹰 9 号成功返回了地面。 这颗卫星是由美国国防军工企业Northrop Grumman公司为美国军方制造的,卫星委托SpaceX 猎鹰 9 号火箭进行发射。据称卫星价值数十亿美元,但是该公司对ABC News表示其拒绝就此颗机密卫星的价值进行评论。 Space X方面表示,发射过程一切正常,猎鹰9号火箭正确的完成了一切任务,并返回地面。Space X总裁Gwynne Shotwell在昨天发表的声明中称:“我们在经过对目前所有数据检查后认定,猎鹰9号在周日晚间发射时一切操作正确。” Space X公司称,这次Zuma卫星的发射失败不会影响接来下使用重型猎鹰火箭发射特斯拉最新的Roadster电动跑车的计划。
SpaceX总裁发声明否认弄丢卫星:一切按预期进行(中文翻译) 凤凰网科技讯 据科技博客TechCrunch北京时间1月10日报道,针对媒体报道的卫星丢失事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总裁兼COO格温·肖特维尔(Gwynne Shotwell)周二发表最新声明,否认火箭在发射最后阶段出现问题。 昨天,《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在“猎鹰9号”第一级成功分离后,Zuma机密卫星未能从火箭的第二级分离,可能坠落回地球,丢失在海洋中。 SpaceX先是发布了一个简短声明,表示数据显示猎鹰9号运转正常,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说明。现在,SpaceX总裁又发表了一份强有力的声明,否认火箭在发射最后阶段出现任何问题。 以下是肖特维尔的声明: “澄清:我们在经过对目前所有数据检查后认定,猎鹰9号在周日晚间发射时一切操作正确。如果我们或其他人在经过进一步评估后发现其他问题,我们会立即报告。与此声明相反的报道大错特错。鉴于此次载荷的机密性,我们无法发表更多评论。” “鉴于目前为止检查的数据显示没有必要作出设计、操作或者其他方面的调整,我们预计接下来的发射计划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猎鹰重型火箭已经竖立在LC-39A发射台上,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实施静态点火测试,然后在不久后迎来首次试飞。我们还准备在三周内从SLC-40发射台,使用猎鹰9号为卢森堡卫星公司SES和卢森堡政府执行发射任务。”
美间谍卫星去哪了:美媒称发射失败 SpaceX称正常 原标题:美间谍卫星去哪了?美媒称发射失败,SpaceX称一切正常 美国政府的一颗间谍卫星去向成谜。 当地时间1月7日20时,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为美国政府发射了一颗间谍卫星,任务代号为“Zuma”。美国军工制造商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代表美国政府安排了这次发射,表示“Zuma”将被发射至近地轨道。 就在卫星发射后不久,《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消息称,“Zuma”未能与“猎鹰9”火箭第二级分离,可能已经解体或者落入海中。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未发现有破坏或其他干扰的迹象。 由于任务的隐秘性,SpaceX在其直播期间没有直播整个Zuma任务。通常来说,对于商业航空飞行任务,公司会一直直播到有效载荷部署到轨道上。即便是与政府相关的任务,SpaceX或与其合作的政府机构,也会在发射后会对成功与否给出一个结论。 在当晚的发射后,SpaceX宣布,猎鹰9号一级火箭回收成功,并且一直在推特账号上发布图片和直播视频,表明一切顺利。但对于二级火箭的情况,SpaceX并没有透露。 至于对Zuma卫星消失的评论,SpaceX表示:“我们不对此种性质的任务置评。不过就目前而言,数据评估显示‘猎鹰9’号火箭运行正常。”值得一提的是,SpaceX将会在2018年推出了新的猎鹰重型火箭,如果此次发射是公司火箭硬件的问题,那新型火箭的测试发射可能不会发生。 事件另一方,卫星制造商诺思罗普·格鲁曼目前也没有出面证实发射是否成功。正因为相关方都未表态卫星发射成功,因此关于这颗间谍卫星的去向便成了谜。 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发射当晚,美国战略司令部宣布在轨道上看到了一颗卫星物体。美国战略司令部的联合太空作战中心能追踪所有绕地球的人造卫星,并对其进行维护和记录。 在SpaceX发射之后,中心的卫星追踪目录上就新增了一个名为“美国280”的卫星。《the Verge》认为,这意味着美国战略司令部有人在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将Zuma加入到了目录之中,但关于轨道的进一步信息并没有公布。 哈佛大学太空飞行和天体物理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威尔(Jonathan McDowell)认为:“对于秘密卫星来说,战略司令部并没有给外界提供轨道信息,但是他们确实做了一个目录输入,增加了一个目录号码和归属国家。而这样一个录入意味着卫星有效载荷进入轨道,至少是在近地球的一个近地轨道上完成了。” 不过,战略司令部的发言人布鲁克·德沃尔特(Brook DeWalt)表示,卫星目录上暂时没有任何内容。这可能意味着该中心在添加完新的卫星条目之后,并没有任何补充,或者错误地添加了“美国280”。 未来数周内,会有天文爱好者对“Zuma”卫星进行搜索。“业余的天文爱好者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它,也没有迹象表明它会被发现,因为它很可能不在正确的轨道上。”麦克道威尔说。 对于这颗卫星,现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它在轨道上运行,但已经是一颗已经死亡的政府卫星,另一种情况则是它已经消失在地球大气层中。但无论哪种情况,除非有官方信息表明它的去向,否者鉴于Zuma是一个保密任务,外界很难得到一个直接答案。
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先报告出失败了,再去扯皮 有可能卫星公司还在抢救,发射公司没事,但要配合调查,还不能说
美Space X公司发射神秘美军卫星 可能已经失败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美国太空探索(Space X)公司发布声明称,2018年1月7日,该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将代号“祖玛”的一枚国防卫星发射升空,火箭第一级回收成功。但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并未宣布这次发射任务成功,美国政府方面对此次发射也没有发布正式声明。美国arsTechnica网站1月9日文章称,有业界人士表示,这次发射可能已经失败,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而是随第二级火箭一起坠入大气层。据太空探索公司发布的声明称,“猎鹰9”火箭携带“祖玛”卫星,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该卫星按计划应该进入近地轨道。不过相关报道没有透露这枚载荷的性质和任务,也没有公布该载荷由美国那个部门控制,只说这是执行国防保密任务的太空飞行器。 "猎鹰9”火箭已经执行过两次发射美国军用保密载荷的任务,其中一次是2017年5月发射一枚侦察卫星,另一次则是发射X-37B航天飞机。 此次发射中,火箭从卡纳维拉尔发射场SLC-40发射场升空,火箭第一级成功回收,着陆在LZ-1着陆场。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Ars Technica称,到周一(1月8日),这次发射仍未被宣布成功。开始有多个消息源讨论,这枚神秘的卫星未能入轨。有一个消息源指出,载荷和用完燃料的第二级火箭一起,坠入地球大气层。 8日下午,社交媒体上,知名的航天消息报道者Peter Selding发表说:“有消息源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的祖马卫星与‘猎鹰9’火箭分离后,已经在轨道上死亡。由于相关信息高度保密——发射出了问题?只是卫星出了问题?——现在还不知道。” 当天下午,太空探索公司发言人回复ArsTechnica网站称,“我们对于这次任务的情况不做评论,但目前为止,对数据的回放显示‘猎鹰9’火箭工作正常。”美国航天爱好者没有观察到入轨的卫星,引起了许多怀疑 而“祖玛”卫星的制造厂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副总裁蒂姆·佩恩特说:“这是一个机密任务,我们不能对机密任务发表评论。” 太空探索公司创始人艾伦·马斯克重申了他对于在祖玛任务期间,火箭表现的信心。同时表示,该公司将继续进行“重型猎鹰”火箭的发射准备,他们正在将该火箭从佛罗里达的一个发射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已进行更多测试。
你认为zuma任务成功了吗?
快舟-11火箭将于2018年上半年首飞 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的消息,我国快舟-11固体运载火箭将于2018年上半年首飞,以“一箭六星”的方式进行发射,可一次性实现星座快速构建,大幅提升发射效率并降低成本。 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镝介绍,快舟系列火箭采用车载移动方式发射,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目前,快舟-11固体运载火箭的发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计划2018年上半年进行首飞。而此次首飞将采用“一箭六星”方式发射。“‘一箭六星’任务是我们创新的‘多主星模式’,将使用户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也就是一发火箭一次发射可满足不同轨道用户的需求。”张镝说。 “快舟”火箭副总设计师刘萧磊介绍,相比于今年1月发射的“快舟一号甲”在一周之内发射三颗卫星,短时间实现星座构建,快舟11一次性就能实现星座构建,更大程度地提升发射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中国在商业发射上的国际竞争力。 据张镝介绍,目前“快舟”系列的发射成本已经降至5000美元/公斤,远远低于国际同类商业发射的价格,并且火箭公司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和流程优化等进一步降低成本,届时商业发射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快舟-11的起飞质量为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00千克/700千米,主要承担400千米至1500千米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瞄准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的巨大市场,探索“社会性总体院、社会性总体部、社会性总装厂”的发展模式,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探索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新途径,开创了航天项目商业化的新模式,成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实践样本。
为什么没有中国公司做模型火箭的悬停实验? 照着spacex的路一步一步的来,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种起步性质的实验都没有做,或者放出视频?困难在哪里?
中国的SpaceX?中国首台商用火箭发动机整机试车完成 腾讯科技讯 2017年12月22日,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X系列火箭发动机整机试车在江西取得圆满成功。12月22日下午4时,X系列火箭动力系统发动机准时点火,发动机工作35秒后耗尽关机。此次整机试车,各分系统工作正常,获取了全部试验数据;发动机推力、比冲及工作时间均满足设计要求;发动机、尾段结构、燃气舵和伺服系统经受住了试车环境的考验,圆满完成了试验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此次动力系统试车的成功,是确保X系列火箭首飞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标志着零壹空间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零壹空间的X系列火箭目前已经完成了箭体结构、电气系统方案和图纸设计,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首飞。 零壹空间自主研制的X系列火箭,采用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可用于核心技术飞行试验验证、商业产品航天准入考核、前沿技术探索等诸多领域。 本次试车的发动机既可以作为小型运载火箭的一级,又可以单独作为亚轨道运载器的动力系统。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创新,采用了高装填比和高室压的设计思路,以提高装药量和性能。 公开资料显示,零壹空间是中国第一家营业执照上写着“运载火箭及其他航天器”的民营企业,专注于智能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旨在为全球商用微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据悉,零壹空间从2015年8月成立至今,共历经4轮融资,数额累计近5亿元
SpaceX 的 Dragon 货船抵达空间站 SpaceX 本周末利用回收的 Falcon 9 火箭第一级成功发射了回收过的 Dragon 货船,并再次回收了火箭,携带 2,205 公斤负荷的货船已经抵达空间站。这次发射是 Dragon 货船首次重复利用运载工具。 此次使用的火箭第一级在今年 6 月被用于执行空间站补给任务 CRS-11,而 Dragon 货船则在 2015 年用于执行 CRS-6 任务。 飞船携带的负荷包括了 490 公斤的补给和食品,711 公斤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189 公斤的空间站硬件,5 公斤的计算机设备和 165 公斤的太空行走 EVA 硬件。 SpaceX 计划在 12 月 22 日完成本年度的最后一次发射。
休眠37年!“旅行者1号”推进器在太空深处再成功点火 如果启动车库里存放了几十年的汽车,估计你不会对引擎还能发动抱有希望。但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12月2日报道,其“旅行者1号”航天器上搭载的一组推进器,在“沉睡”了37年后,于太空深处成功完成点火测试。“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首闯星际空间的概念图。 东方IC 图 “旅行者1号”是NASA飞得最远、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也是恒星际空间唯一的人造物体。这个1977年从地球出发飞行了40年的航天器,基本靠调姿推进器来定向。这些推进器以微小的脉冲方式,像喘口气那样,几毫秒就能启动,然后让飞船方向稍微旋转,使其天线指向地球,与地球指挥中心保持通信。 但自2014年以来,工程师们注意到,调姿推进器开始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更多次“喘息”才能释放跟以前相同的能量。然而遗憾的是,在距离地球210亿公里的地方,并没有负责保养的“航天器4S店”。 项目团队召集了一个推进器专家组来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分析预测了航天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响应情况,最后同意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法来拯救“旅行者1号”——唤醒沉睡37年之久的一组航迹修正推进器(TCM)。 TCM被放置在航天器背面,尺寸和功能与调姿推进器完全相同。在任务初期,“旅行者1号”飞越太阳系木星、土星等重要卫星时,工程师们通过TCM使航天器按设定轨迹飞行。但自1980年11月8日以来,它们进入了休眠状态。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首席工程师克瑞斯·琼斯说:“团队挖掘了数十年的数据,检查了用过时的汇编语言编写的软件,以确保安全地测试这种将用于定向飞船的推进器。” 11月28日,工程师们首次点燃了沉睡37年的TCM,测试了其使用10毫秒脉冲定位飞船的能力。当测试结果通过太空传回地球时,他们已经急切地等待了19小时35分钟——29日,团队确认TCM工作状态与调姿推进器同样完美!工程师陶德·巴伯说:“重启这些推进器,就像手握神奇的指挥棒,我们非常兴奋。对这一选择的质疑现在已烟消云散,我们松了口气。” “旅行者”项目经理苏兹·多德表示:“这组推进器在37年后仍能正常使用,可将‘旅行者1号’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到3年。”据介绍,团队下一步可能对“旅行者2号”进行类似的测试,虽然它的调姿推进器性能还不错,但未来几年,它也将进入星际空间,并面临同样的定向能力下降带来的挑战。 顺便说一句,这组强大的MR-103型推进器由美国火箭引擎制造商洛克达因公司研发,“卡西尼”号和“黎明”号探测器用的也是它。
既然盖聂知道田言是惊鲵,为什么还跑去救,不是多此一举吗? rt
编程错误导致俄罗斯卫星发射失败(还算公开及时,比兔子好) 俄罗斯本周在东方港航天发射场使用 Soyuz-2-1b 火箭 发射了 Meteor-M 气象卫星和 18 颗小卫星,但由于 Fregat 上面级发生故障导致所有卫星被送入了亚轨道,在大气层中烧毁。根据俄罗斯太空网站的报道,一个编程错误 Fregat 无法自己确定方向。报道称,Fregat 的飞行控制系统仍然是为拜科努尔发射场设置的,没有为新的东方港发射场正确设置。因此,当 Fregat 与火箭分离后,它未能发现正确的方向。当它点燃引擎将卫星送入轨道时,它仍然在尝试修正方向,它事实上是向下对着地球推送卫星的,导致卫星被送到了致命的亚轨道。
俄联盟-2.1B火箭发射失败 日本卫星“搭顺风车”生死不明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余鹏飞】当地时间11月28日,俄罗斯“联盟-2.1b”火箭在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无法建立起通信,导致搭载的一颗日本卫星“生死不明”。 日本媒体报道说,“联盟-2.1b”火箭此次发射供携带气象卫星Meteor-M,以及18个小型卫星。日本Astroscale公司主导开发的可以检测“太空垃圾”的一颗超小型卫星也在“联盟-2.1b”火箭上。 报道援引俄罗斯塔斯社的消息称,日方的卫星已经失联,目前看来此次发射的所携带的所有卫星均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马斯克最大后援卷入性丑闻起诉 宣布退出特斯拉及SpaceX董事会 rt
spacex的火箭发动机研发人员和地面测试人员的薪水待遇不一样, 水平也不一样
下一届鬼谷二人:刘邦,项羽 rt
美公司称新单级火箭能5分钟入轨 专家:技术不靠谱 美国Arca公司近日宣称,他们新研发的一款单级火箭“Haas 2CA”能在发射后5分钟将100公斤重的载荷送入地球轨道。该型火箭发射系统将开展一系列地面测试,预计在2018年发射。 如果这项技术取得成功,“Haas 2CA”将成为史上最快的火箭。不过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认为,从目前已知信息来看,这项技术并不靠谱。 杨宇光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将载荷发射进入环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运载火箭,入轨速度需要达到每秒7.8公里以上。几十年来,人类都是采用多级火箭,才能达到这一速度,制约因素在于火箭发动机的比冲不够高。 比冲指单位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是衡量火箭或飞机发动机效率的重要物理参数。杨宇光说,根据全世界广泛认可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火箭推进剂重量要占到火箭总质量的一定比例,才能产生足够的加速度。在相近情况下,多级火箭所产生的加速明显大于单级火箭。 不过,单级火箭并非完全不可能达到所需的速度。杨宇光介绍,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一是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比冲,比如利用液氢液氧燃料的发动机。”他说,例如美国曾研制的X-33技术验证飞机,就是想通过这种途径实现单级火箭入轨。记者了解到,X-33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从1996年开始研制,其搭载一台波音公司特别开发的“J2S”火箭发动机,采用垂直起飞方式,能在飞机跑道上着陆。由于多项技术难关难以攻克,该项目于2001年被终止。 另一种途径是使用组合动力。杨宇光说,该技术将多种动力形式结合使用,例如在起飞阶段采用涡轮发动机;在大气层内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充分利用氧气提高发动机的比冲;飞出大气层外再采用火箭发动机。由于不同动力之间关系复杂,该技术的实现有一定难度,却非遥不可及。据科技日报记者了解,作为动力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组合动力技术已受到各国关注。我国也已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开展了探索。在6月举行的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航天科工集团公布了基于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研制计划。 然而,“Haas 2CA”火箭所用技术与上述两种途径均不相符。Arca公司声称,该火箭以过氧化氢和煤油为燃料,依靠“线性气尖引擎”产生理想喷流,实现无限膨胀比,增加引擎的比冲量。 杨宇光表示,对该发动机并不了解。但他认为,过氧化氢和煤油的燃料组合能量特性很差,其比冲远低于液氢液氧发动机。“用这样的燃料,发动机性能一定高不了,不可能实现单级入轨。”他表示。
可以把一级改造改造,不回收,发到天上组装空间站 rt
用spacex发射x37b,军方少花多少钱? rt
NASA公布新一代航天飞船实拍照片 凤凰科技 08-27 08:24Sierra Nevada 公司(SNC)设计制造的“追梦者” 航天飞机,将迎来最后测试。若测试通过,它将用来执行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载人与货运任务。2011 年退役的亚特兰蒂斯号,是美国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它标志着上个时代的谢幕。而现在,“航天飞机 2.0”时代已即将开启,主角的名字是 Dream Chaser,即“追梦者” 。NASA 已和 Sierra Nevada 公司签下协议,后者将在 2019 到 2024 年期间,负责部分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任务。同样拿到 NASA 协议的是 SpaceX——目前,SpaceX 是地球上唯一一家能把货物从国际空间站带回地球的公司。它仅有亚特兰蒂斯的四分之一大小,是名副其实的迷你航天飞机,但最多可搭载七名宇航员。 相比之下,上代航天飞机最高可容纳 11 名宇航员,通常搭载 5-7 人。每架追梦者的生命周期,设计为 15 次太空往返飞行。
NASA科学成果搭乘“龙”飞船返回地球 SpaceX公司开发的“龙”飞船(Dragon Cargo Spacecraft)于上月二日在加利福尼亚半岛西部的太平洋海域溅落。它携带着超过1860千克的NASA物资,以及来自国际空间站的科学与技术试验样本。航天员Jack Fisher拍摄到“龙”飞船返回大气层。满天繁星很美,彗星一般的“龙”飞船更美~ (图片来源:NASA) “龙”飞船先走海运抵达长滩。在那里,部分货物被立即转运至NASA。“龙”飞船接着回到SpaceX位于德克萨斯州麦德雷戈的测试设施进行回收处理。 “龙”飞船带回了一系列的技术与生物研究成果。“果蝇试验2号”(Fruit Fly Lab-02 experiment)旨在帮助人类更深入地理解长期暴露于微重力环境下对于心脏的影响。果蝇体型小,基因组成为人类熟知,并且老化速度快。这些特性使它们成为心脏功能研究的理想试验样本。这个试验会大幅提高人们对于太空飞行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认知,并促进科学家开发对策帮助宇航员应对这些问题。 “NELL-1全身性骨质疏松治疗”(Systemic Therapy of NELL-1 for osteoporosis)的样本此次将随“龙”飞船一同返回,该样本参与了以啮齿动物为模型的新型药物测试,这种药物同时具有进行骨重建与防止骨质疏松恶化的功能,以期改善宇航员的健康状况。当人类与动物长期处于太空中时,他们会罹患骨密度减损或骨质疏松。飞行期间可通过锻炼阻止症状进一步恶化,但无论是在地球还是太空中,都没有治疗方法能够恢复骨密度。国际空间站美国国家实验室(ISS National Laboratory)资助了这项研究,研究得出的结果基于先前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for Health)资助的研究,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新药物,为地球上几百万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带来福音。 “心脏干细胞试验”(Cardiac Stem Cells experiment)研究了微重力如何影响干细胞与控制干细胞活动的因素。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心脏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成果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与商业领域。科学家们同时也希望能将这些新知识应用到新型干细胞治疗方案上,帮助人类治疗心脏疾病。 “龙”飞船是唯一能够承载大量货物返回地球的空间站补给飞船。在SpaceX的第十一次空间站商业补给任务中,这艘飞船运载着大约2722千克的供应品和科学物资于6月3日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39A综合发射台(Launch Complex 39A)发射升空。 人类在国际空间站居住并工作了16年之久,为推动科学知识前进和验证新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在地球上无法完成的重大突破。这些成就将使长时间的人机深空探索成为可能。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业,已有来自18个国家的两百多名宇航员到访过这个独特的微重力实验室,这里进行过的2000多项研究凝聚了超过95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的心血。
SpaceX货运飞船带冰淇淋和超级计算机抵达国际空间站 8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三,SpaceX的“龙”货运飞船携带着冰淇淋和超级计算机等物资,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两天的飞行后,抵达国际空间站。2017年8月16日(周三),SpaceX“龙”货运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杰克·菲舍尔(Jack Fischer)利用空间站巨大的机器人手臂,在太平洋以上250英里(400公里)处抓住了“龙”飞船。 “龙”飞船携带有3吨物资,主要用于研究。物资包括有特别为宇航员带去的小杯型巧克力、香草和生日蛋糕口味的冰淇淋甜品。美国宇航员伦道夫·布雷斯尼克( Randolph Bresnik)下个月满50岁。 这是SpaceX公司第12次供货。菲舍尔指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些物资足以供他们进行250多次实验。 SpaceX是为美国宇航局空间站供应物资的两个主要托运人之一,Orbital ATK是另一个。它的下一次交付将于11月在弗吉尼亚州的瓦勒普斯岛进行。
特斯拉无人机Tesla Drone :重新定义无人机 (原标题:特斯拉Tesla Drone :重新定义无人机) 特斯拉的无人机重新诠释了长续航无人机, 相比传统无人机的续航痛点,特斯拉无人机Tesla Drone凭借在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打破了无人机的电池容量的限制,充电20分钟能飞一个小时。考虑到这一点,特斯拉无人机Tesla Drone把无人机设计与电池效率等同于一个整体,并整合了一个有效的电池集成概念。 特斯拉无人机Tesla Drone还有一方面比较像直升机,但配置了双设计螺旋桨作为无人机摄像机稳定器来取代传统采用视频稳定的万向节,如需要慢速、广角全景视频的无人机,垂直配置的螺旋桨将使无人机缓慢平稳地移动;如需要快节奏的无人机低角度的动作视频,在水平配置的推进器将使无人机的灵活、快速和容易的以更快的速度处理,同时还能够稳定相机。(图源:tuvie.com)
今天解封 同一天的有吗?
埃隆·马斯克收购域名X.com! 域名X.com于2017年7月5日交易,虽然域名开启了隐私保护,但仅仅六天,神秘买家就已经揭晓!神秘买家就是与X.com特别有渊源,也就是特斯拉的创始人,更是域名X.com的前持有人——Elon Musk。 国外著名博主Elliot Silver发博文称他上周在得知X.com售出后,便尝试各种方法联系上PayPal来了解更多的信息,最后他联系上PayPal公关部总监Amanda Miller。她回复博主Elliot Silver的邮件确认X.com已经售出,并且是卖给X.com的前所有者Elon Musk。不过她并未透露X.com的成交价格。 小星立马去查看了Elon Musk的Twitter状态,果不其然Elon Musk第一条状态就是关于域名X.com。他表示感谢PayPal允许他将域名X.com买回。 虽然Elon Musk表示目前对X.com没有计划,但不得不让小星想到他的SpaceX公司(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他是为了SpaceX公司购买的X.com吗?SpaceX今后会升级品牌至X吗?目前还是未知数,不过既然Elon Musk收购了域名X.com,想想今后应该不会让X.com空闲。 你觉得Elon Musk收购X.com是为了情怀?还是为了SpaceX公司? 科普:全球单字母.com域名一共有三个,分别是Q.com, Z.com和X.com。其中Z.com在2014年以接近6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目前已经做站。
SpaceX计划至2018年占据超过60%的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高级副总裁蒂姆·休斯(Tim Hughes)的报告称,该公司至2018年计划占据60%以上的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根据在美国参议院提交的文件,截止2017年SpaceX计划占据约45%的世界商业发射市场,排挤掉其余全部美国公司。据公司测算,至2018年其份额将达60%以上。 据美参议院网站上公布的报告称:“在SpaceX携猎鹰9号火箭进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前,美国在该市场上落后于法国和俄罗斯,并且自2009年来没有一家美公司完成过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SpaceX公司将数十亿的市场带回了美国。” 据该公司称,目前SpaceX已计划好在合同框架内100多亿美元的70余次发射。休斯在参议院航天、科技分委员会发言时称,客户中有美国航空航天局、五角大楼、私人公司和友好国家政府。
DARPA拟用印度火箭发射细胞星 [据美国spacenews网站2017年7月3日报道] 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推迟使用SpaceX猎鹰-9火箭首次发射枚细胞星(satle),转而寻求利用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 DARPA原计划在2015年9月使用猎鹰-9火箭和“夏尔巴”二级适配器执行“细胞星集成技术实验”(eXCITe)发射任务。本月由于发射再次推迟,促使DARPA向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寻求发射机会。 DARPA战术技术办公室项目经理帕尔默在6月29日美国军星大会上表示,希望在2018财年早些时候使用印度火箭发射。DARPA在一个155千克的二级适配器上安置了14个细胞星,将发射进入近地点450千米、倾角98°的近地轨道450。目前,美国政府禁止使用这类火箭发射美国卫星,但DARPA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DARPA的小卫星规格是10厘米×20厘米×20厘米的模块化小卫星,重7.5千克。每个细胞星都有自己的推进、电源、姿态控制和内存系统。Novawurks公司正在利用其超级集成细胞星(HISat)建造航天器。 DARPA的EXCITE任务将演示验证使用细胞星打造独特的环绕一个有效载荷(如传感器)的卫星平台的能力。每个细胞星都携有太空所需系统,可互为备份。帕尔默说,细胞星能在任何地点建造卫星,质量从数十千克到2000/3000千克不等。EXCITE一度是DARPA凤凰项目的一部分,但现在它是独立的项目。 帕尔默说,这项任务将使用用户定义的适配器,携带几个高价值的有效载荷,包括多核处理器实验、收音机、探路者望远镜和其他环境监测传感器。立方星制造商南瓜公司正在供应吸附式太阳能电池。帕尔默说,EXCITE还有一个自由飞望远镜任务。
加纳卫星首进太空:系自主研制 质量1千克 [加纳卫星首进太空 质量1千克]加纳首颗自主研制的卫星7日进入太空。这是加纳1957年宣布独立以来,首次送卫星上天,加纳也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送卫星上天的国家。“加纳卫星-1”号由加纳南部科福里杜亚市的私立高校国家大学学院耗时两年研制,项目花费5万美元(约合34万元人民币)。6月10日,“加纳卫星-1”号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送入国际空间站,本月7日再从国际空间站放入距地约410公里的轨道。“加纳卫星-1”号重约1公斤,配备高、低分辨率摄像头,可在太空播放加纳国歌和其他纪念国家独立的歌曲。
好消息!那颗发射异常的卫星昨天成功入轨! 好消息!那颗发射异常的卫星昨天成功入轨!发布时间:2017-07-06 12:5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邱晨辉 中青在线北京7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此前因火箭发射异常而“未进入预定轨道”的中星9A卫星,已于7月5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 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 6月19日,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运载火箭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配合下,通过实施10次轨道调整,卫星于2017年7月5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 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目前,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转发器已开通,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在轨测试工作。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显示,根据专家审查意见,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问题定位于三级滑行段姿控发动机滚动控制的推力器出现异常。
俄罗斯计划与SpaceX打成本战:新联盟5号火箭成关键 尽管苏联最终在“太空竞赛”输给了美国,但俄罗斯仍然在商业太空飞行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该国提供卫星版 Uber 输送业务已有段时间,为许多国家和企业的无数航天器送上了太空轨道。然而随着 SpaceX 的崛起,特别是可重用火箭大幅降低了发射成本,俄罗斯方面已经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并计划做些什么。俄罗斯宇航局(Roscosmos)负责人在接受 ArsTechnica 采访时表示:SpaceX 明显已成其主要竞争对手。一开始,俄罗斯方面对 SpaceX 追求可重用火箭的态度表示嘲讽。但是随着后者多次试验的成功,以及成本效益(公司运营和客户报价)的逐渐显现,Roscosmos 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 简而言之,俄罗斯方面将学习 SpaceX 的路线 —— 降低成本以提振业务和保持竞争力 —— 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Roscosmos 不打算依靠可重用技术,而是将新联盟 5 号火箭的成本(SpaceX 猎鹰 9 号火箭的竞争者)降低 20% 以上。 尽管这是一个不错的战略,但 SpaceX 方面早已证实将成本削减了 30% 。等到俄罗斯新联盟 5 号火箭上天,SpaceX 或许已经将成本节省到了新的高度。
电视节目太短了,就像那个“应急”节目 rt
“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异常 rt
老梁郭德纲,谁是师兄谁是师弟? rt
高晓松,王福重都推出了付费内容,老梁应该跟上 跟上最新的知识付费,而且我感觉在里面老梁的尺度可以更大些。
哈哈,马斯克就是个做交通工具 美国的企业老板还是喜欢深入自己专业的领域,而不是博而不精。
什么情况ULA says it was not allowe 什么情况 ULA says it was not allowed to compete with SpaceX for Air Force launch
突然想到可回收火箭可用于战场远距离快速精确补给 就是载荷小了些,价格贵了些
今天什么时候发射? rt
我能发帖吗? rt
老梁挺倒霉的 刚进军网络,结果把电视的饭碗丢了,而且网络上也受到了限制。 老梁也许后悔干新闻评论了,也许当个国学大师更加名利双收。
柯洁对阿法狗的第二战居然连文字直播都找不到了,我不信这事就没 rt
不能直播,真是恶心
老梁根本不给小檀说话的空间 观感不好啊,小檀好像生气了。
为什么老梁在年轻人,网络上的影响力差 xxx不引导大家关心时政,引导到风花雪夜。 而老梁的表达功力适合5,6,7,8十年代。 现在个人兴趣的出口那么多,如果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个人是很难关心时政的。
今天聊到母亲节,紫檀说了一嘴老毕 感觉老毕就在现场,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SpaceX缩短二手火箭重新发射间隔:从12月变5月 二楼链接
可回收火箭+x37b,真是绝配 全部可回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