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别 忽别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除了努力别无选择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10,408 发帖数: 37,068 关注贴吧数: 138
余生很长,请多多指教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 如果说诗歌的家在中国,那么唐朝无疑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和宋词在古代文学史上更是并称“双绝”,今时今日,我更想和大伙儿探讨《唐诗三百首》,这个暑假我精度了它,就姑且来说说自己的读书心得。 这次读书心得的主题是“立德修身”,当时我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觉得是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通俗易懂、顾名思义,陌生的是觉得它高深不可测富有禅意,抑或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陌生,像极了佛家的思想。书上说:立德修身指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这些个东西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真正将“立德修身”四字付之于行动并追逐其的人可谓少之又少。有些诗词光是读到,就已经很幸运了。而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已经很开心了。于我而言,能读到《唐诗三百首》已经是我的运气了,即便生不在同一个时代,能认真品味这些诗歌并认识那些将“立德修身”付诸于行动的人,更是我莫大的福气。 我认识了杜甫,一个执笔为苍生的少陵野老。深秋时节身处茅屋的他彻夜不眠只因思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生逢乱世的杜甫心灵却更加透彻纯洁,他在泰山顶上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再一闭眼,恍惚中,我又看到了一个在春天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身影,忧国忧民的他只恨自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白公子,能认识你,三生有幸。喜欢李白,因为他的诗,更因为他是李白。李白有他的酒、他的月、他的剑,他更是拼尽一生休,将他的所有融入他的诗里边。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便是半个温柔乡。我最欣赏的还是他那大笔一挥尽是豪迈的气概,他为人、修身的智慧、他那深入骨髓的豁达。第一次被李白所惊艳到既不是《静夜思》,也非《早发白帝城》,而是高中所学习的那首《将进酒·君不见》,因着那会儿正是学习的低谷期,每每读到这首诗时只觉琅琅上口颇有气势,最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读完后,我的懈怠与懒散更是消失殆尽。亦是欣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他的气度他的豁达更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很喜欢余光中的一句话“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寻文化之根,找诗歌之魂。李白,这个生于唐朝的诗人,他的骨灰已然融入神州大地,感染并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我深信,他已然达成了自己的梦想,辉映了一千三百多个春秋,并将一直光辉下去。谢谢你,李白,早知如此绊人心,亦不悔当初相识。 我又多了一位新的心灵导师—刘老师。 这个而立之年里被贬谪数年的乐观公子,始终拥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着的烦恼与不幸。他日常调侃“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贬谪二十三年的一日里,偶遇白居易,他笑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轻轻一语,燃起了多少人心中那仅余的点点星子,让多少人打消放弃的念头重新投入生活。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我明白了,最重要的不是你身处何地,而是你心如何作想,心态,很重要。 抑或是王子安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居易顺风顺水的官旅仕途、岑参高适王昌龄的边塞诗,无一不值得细细品读。 余生很长,请多多指指教。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