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の神隐 千与千寻の神隐
关注数: 2 粉丝数: 73 发帖数: 20,339 关注贴吧数: 104
【音乐共享】 让我疼痛的印象下载地址:http://www.mgff.com/UploadFile/2004-10/20041025143355973.mp3 深渊--列维塔(转)“一个磨坊主的女儿,爱上了一个穷苦的青年。他的父亲为了阻止这不相称的婚姻,买通了征兵的官吏,迫使男青年终生服兵役。女孩子望夫不归,在一个黄昏绝望地投身深潭。”这是对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的油画《深渊》的普遍注解,虽然这个《深渊》的梦多年缠绕我,而我最初听到的背景故事是在5岁时,也完全不是这个版本。这是一个夏日的黄昏,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幽幽的一片丛林。经过了白日的凌厉照耀,斜阳的余韵仍停留在天边,那一抹残阳的紫云和彤辉,没有忘记展示这最后的妖娆。而这漫天霞彩真正魅惑人的,却是投射在深渊水旁的艳影。湖面幽静得近乎凄清,夕阳就这么亲吻了湖面,那巨大的、诱惑的金色就这样占据了湖心。晚风的抚过仅仅平添些细致的水纹,略远处的紫霞落英又仿佛是那半含羞涩的媚眼,你看不真切,却不免神魂荡漾。画面中央的位置,是色彩突出的三根巨大的剥了皮的圆木,经过这里可以通向不知名的神秘森林。这三根圆木是这幅画中色彩最亮的地方,也是画的眼。我最初看时就被它抓住了,在四周泥泞的映衬下,这种亮色更加触目惊心。那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让人有种被催眠的感觉,不得不随着画家的笔端走向它,然后,你会静静地站在上面,凝望着幽深的湖水,凝望着那片骇人心魄的金色,等待水妖,或者是去寻找传说中的妖媚们。然后,你或可举目前望,噢,那是怎样幽深到目不可测、神秘到有些可怖、浓密到魅影闪烁、满目拥挤却冰冷到满目苍凉的森林啊。听,风中拂来林妖的歌声吗?不,我还要在这远处等待。举目,那种霞光冷冷地逼近,仿佛一声叹息,怪我怎辜负这良辰美景。回头,踏着泥泞中垫起的木板路面逃离这种吸引?可是耳边响起温柔的召唤,在这种大自然的奇迹中,我们不可能不被融化、被蛊惑。彼岸的灌木上一抹幽幽的灰蓝色的光芒,更是双勾人的眼,我很想前去探究。于是我站在浮桥上不知所措。然后是谁告诉我,那个磨坊主的女儿也未必是为爱绝望而投湖,怎知不是幸福地融入了这片美景?列维坦的这幅油画作品《深渊》,或称《深渊旁》,有着浓烈厚重的色彩,风景画中大胆的暖色风格,曾让多少人心醉神池。画评们也很渲染它的神秘和恐怖气氛。我更多的感觉就是吸引,凡而不觉得死亡的恐怖。据说张艺谋当年看到这幅画,因为感慨自己的年纪不能用画笔渲染这种情绪而转为摄影。对这幅情有独钟的人也各有各的原因。因为它的背景传说故事,使得这幅画作更添神秘性和吸引力。我相信每个人欣赏作品时都有自己的理解,更有他的心情和心事在里面。 关于画家列维坦的一点启示~以下为转载:“嗨!我要是有钱,我一定向列维坦买一座村庄,他那灰色的、可怜象的,孤单单的,难看的,但却有不可言喻和无法抗拒的魔力的,人们会朝它看了、又看的‘村庄’……。”(契诃夫语。契诃夫。亦是19世纪俄国一诗人型小说家)。风景画,伊萨克·伊利奇·列维坦一生都孜孜以求画好俄罗斯的风景。他生于1861年,立陶宛人,有犹太人血统,卒于1900年即20世纪打开大门的时候。他是俄罗斯19世纪风景画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代表画家,巡回展览派重要成员,他对风景的认识和理解的崇高理念,照澈了20世纪俄国风景画的思想,并影响了世界,特别是东方艺术(后来在日本出现了一个可以和他媲美的本世纪优秀亚洲东方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列维坦最成熟的一幅风景油画之一,是他39岁那年所画,题为《晴朗的湖》(又名《俄罗斯》)。苏俄的许多高手诗人、画家都敢于以一首抒情诗,或一幅画来概写他们生活其中并所理解的祖国。如诗人日古林、勃洛古勃等。这幅风景画辉煌壮丽,生动地勾勒出俄罗斯那永远不朽的风貌:傍晚的落晖、湖泊,远方对岸教堂映照水中尖顶,天空中布满了高纬度国家接近北冰洋一带才特有的蓝颜色,还有云朵,飘涌翻卷,那是诗人心中祖国的洁白之物呀,是无价的!也许造物为了验证“那一度发现美的人必和死结下不解之缘”,或曰殉美,画家就是在那一年,即1900年离开了世界。
首页 1 2 3 下一页